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七十五章 劉協的尊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五章 劉協的尊嚴

第三百七十五章 劉協的尊嚴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30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搜一下



當敖烈得知劉協竟然御駕親征漢中的時候,朝廷的五路大軍已經出發足足有五日之多了,這還是各地的暗影成員先后跑死了十幾匹馬,才把這個消息傳遞到了數千里之外的敖烈手中。能在短短五日時間內,收到這個消息的,恐怕現在也只有敖烈一個人了。

在收到這個消息之后,敖烈的心立刻一沉,一股不祥的預感,浮上了他的心頭。劉協的能力,敖烈是最清楚的,可以說敖烈是劉協的半個師父,劉協處理事務的方式方法,基本都是從敖烈這里學會的,敖烈清楚的知道,劉協處理政事還算可以,但帶兵打仗卻是地地道道的門外漢啊!以他那連入門水平都算不上的指揮水準,怎么可能是劉備這個老狐貍的對手?真不知道皇甫嵩、鐘繇他們為何不從旁勸諫,縱容劉協這樣胡鬧!

出于對劉協的擔心,敖烈立刻叫來趙云和張繡,讓他們帶著五千名血殺軍先行一步,日夜兼程一定要追上劉協,在劉協和劉備交戰之前,阻止住劉協。敖烈明白,劉備雖然嘴上時刻不停地掛著為國為民的敞亮話,但是卻絕對不會束手就擒的,也不會任憑劉協處置,說不定劉備還會借此機會再次搞風搞雨,來個渾水摸魚,從中獲得一些好處呢,這可是劉備的長項。在劉備得到益州之后,大批人才被他收服,以法正、黃權等人為首的益州文武,可都不是等閑之輩,有了這些人的輔助,劉備真的就像是如虎添翼、如魚得水了,如果劉協一意孤行,不聽從皇甫嵩和鐘繇等人的忠告,那么這一仗,必敗無疑。

劉協是敖烈的兄弟,更是大漢的皇權象征。一旦劉協出了什么意外,那大漢可就真的要倒了,敖烈費十年之功辛苦建立起來的新秩序,就將毀于一旦。劉備、曹操一定會乘勢而起,取代大漢,各自建立起新的政權,讓大漢的子民們重新陷入混亂的紛爭之中,到時,受傷害的可就不僅僅是劉協一個人了,將會有大量的無辜百姓被送上戰場,充當爭奪至高權力的武器,整個大漢將陷入前所未有的動亂之中,千千萬萬的漢人都將受到生命的威脅。隨時可能被戰火吞噬……這,絕不是敖烈希望看到的一幕!所以,劉協必須要好好地活著!千萬漢人必須要將漢人的傳承延續下去!

趙云和張繡明白敖烈的心意,立刻收拾好隨身武器衣甲,帶著五千名血殺軍精銳向著漢中方向奔馳而去。這場戰斗不能就這樣開啟戰端。至少不能在敖烈趕去之前開始!趙云和張繡的任務,就是攔住劉協的進軍,一切事情等敖烈趕到之后再做決定。

趙云和張繡走后,敖烈沒有片刻的停歇,立即整頓軍隊,準備糧草,爭取盡快前往漢中支援劉協。最少也要保證他不能出現太大的意外。劉協是大漢的一面旗幟,是千萬漢人心中的標桿,所以,他不能倒下,敖烈絕不會容許他倒下!

僅僅用了兩日的時間,敖烈便準備好了一應糧草。然后立即帶著血殺軍、龍驤軍每軍一萬精銳,以及三萬鐵騎,組成一支五萬人的軍隊,倍道兼行的向漢中開拔。說來也是湊巧,原本敖烈得到了扶桑島上的財富之后。手頭上寬裕的很,可是最近一段時間沒什么戰事,敖烈就把這筆財富大部分都用在了建設燕國各個大州上面了,還開辦了二十四座義倉,這樣一來他手中所剩的錢糧就沒多少了,這次劉備搞起的事情太過突然,劉協御駕親征的決定更是讓人始料未及,倉促之間,敖烈也就只能帶五萬騎兵出征了,再多的話,糧草供應就會出現問題了,敖烈還要留下足備的糧草,防止中原的曹操趁機襲取自己的背后呢。

在敖烈率領大軍出發的第四天,趙云和張繡經過一路疾行,終于在關中與漢中交界處的扶風郡境內,追上了劉協。短短六天的時間,跨越數千里的距離,這在交通工具尚不發達的漢代,多少可以算是一個奇跡了,為此,血殺軍精銳們的戰馬大半都被累死了,就連備用的馬匹都已經是上氣不接下氣了,甚至連趙云的小白龍和張繡的白鶴,這兩匹千里馬,也都陷入了萎靡之中,可見這一路奔馳而來,趙云等人有多么的辛苦了。

劉協曾經數次見過這兩人,更因為張濟誓死堅守長安,而被叛亂的李傕、郭汜殺害,而對張繡另眼相看,因此在見到他們之后,劉協顯得很是高興,拉著他們的手來到中軍大帳之內。

進帳之后,趙云和張繡看到數十位文武大臣分列兩旁,正在低聲商議著進軍的事宜。趙云略一沉吟,向著劉協朗聲說道:“稟圣上,燕王派末將等來之前,千叮嚀萬囑咐,讓末將轉告圣上,一定要等燕王率大軍趕來之后,再決定是否進兵漢中。因此,末將認為,我軍應暫時按兵不動,等待燕王到來。”

劉協直直的看著趙云,緩緩地搖了搖頭,堅定地說道:“每次都是皇兄為朕遮風擋雨,這一次,朕要親手討回大漢的尊嚴,子龍將軍就不必再勸了。”

原來劉協是這么想的!他是想親自討伐劉備,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漢的威嚴,依舊無人能都輕易挑戰!這次的戰役不同于以往,劉備的做法,雖然在表面上說不出什么,但其實已經觸及了劉協的底線,或者說觸及了大漢政權的底線,事關大漢傳承了四百年的尊嚴,這份尊嚴,是劉協這個做天子的責任,必須由他親手去討回!

看著劉協堅毅的臉色,趙云終于知道為什么皇甫嵩和鐘繇等人不去阻攔他了,因為誰也不能,更沒有權力,阻止當今的大漢天子,去維護整個國家和四百年傳承的尊嚴!在這一刻,仿佛劉協已經不再是大漢皇權的象征,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大漢天子了,他只是一個最最普通的男人,為了保護家園而拿起武器去戰斗的男人!

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趙云和張繡對視了一眼,雙雙跪倒在地,齊聲說道:“末將愿追隨在圣上身邊,為圣上執鞭墜鐙!”既然不能去阻攔劉協,那么便只好跟隨劉協一起去戰斗了,至少在樣,他們二人還可以保護劉協的安全,不至于讓他出現什么意外,也算是完成了敖烈對他們的囑托。

這時,一旁的鐘繇眼神中忽然顯露出一絲深深的悲傷,和站在他對面的皇甫嵩對視了一眼,兩人都不由得暗自嘆息了一聲。數日之前的景象,同時在他們二人的腦海中浮現。那一日,劉協剛剛接到劉備請求進位漢中王的奏折,起初,劉協對此顯得很是憤怒,君弱臣強,必然會導致一些野心家借機興風作浪,撈取好處,這種悲哀,深深地刺激著劉協的內心,于是決定御駕親征,出兵討伐劉備。

當時,鐘繇和皇甫嵩是極力反對的,他們認為劉協沒有真正帶過兵,不具備指揮作戰的能力,如果盲目出兵,說不定反倒會有危險,看到這兩位歷經三朝的元老極力反對,劉協把他們召進了后殿,悄悄的對他們說了一番話,正是這番話,最終讓鐘繇和皇甫嵩改變了主意,同意了劉協的出兵,至于劉協到底對他們兩位老臣說了些什么,除了他們三人之外,再也沒有第四個人知曉了。

第二天,劉協一面調兵遣將,厲兵秣馬,一面親筆書寫了一道詔書,按照鐘繇提出的計策,同意劉備自請封王之事,正式封劉備為漢中王。這是一種對劉備的迷惑手段,意在麻痹住劉備,讓他在接到天子冊封他為漢中王的詔書后,心中會因極度的歡喜而出現松懈,給大軍進入漢中創造時間和便利的條件。

鐘繇和皇甫嵩也是從那一天起才發現,從小被他們看著長大的劉協,已經不再是青澀的少年了,而是已經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了,男人,就需要有面對一切困難的勇氣,男人,就需要在一些重大的事情上,懂得取舍,這,才是真正的男人。鐘繇和皇甫嵩始終都不能忘記那一天,劉協對他們說過的話,那一天,劉協做出了一個讓他們意想不到的取舍,一個必將對大漢的命運產生深遠影響的決定。

收起心中雜亂的思緒,鐘繇將眼中的悲傷神色掩藏了起來,站出來說道:“圣上,不如就讓趙將軍和張將軍作為大軍的斥候吧,血殺軍精銳的威名,老臣可是早就如雷貫耳了呢。”

普天之下,沒有哪只軍隊能比敖烈麾下的血殺軍更全面,可以說血殺軍除了水戰稍差一些之外,其他各個方面,都是當時一流的高水準,劉協手下的那些探馬斥候,和血殺軍精銳根本就沒法比,因此鐘繇才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在鐘繇看來,這是一場十分兇險的戰役,因此一切細節都要做到做好,才能避免一些不在掌控范圍之內的事情發生。

趙云和張繡聞言,同時踏前一步,對劉協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同聲說道:“任憑圣上驅使,臣等萬死不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前后翻頁,上下(↑↓)上下滾用,回車鍵:返回列表

熱門新書榜

最新章節內容由網友收集并提供,轉載至只是為了宣傳《375》讓更多書友知曉。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