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三十五章 劉備得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五章 劉備得蜀

第三百三十五章 劉備得蜀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11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看著張任無力的倒地,張飛向城頭之上喊道:“叔至!你做什么!他可是墨寒老弟的師兄啊!”

面對張飛的責問,陳到無言以對,默默地低下了頭。劉備卻開口說道:“兩軍交戰,戰死沙場在所難免,三弟不要在糾結于此事了,把剩下的兩名蜀將生擒活捉回來,便是你的大功一件。”

劉備都開口了,張飛就算再怎么郁悶,也不可能去違背的劉備的命令,只好把滿腔怒火發泄到了泠苞和雷銅的身上,虎吼一聲,也不管川軍人多勢眾,徑直舞動丈八蛇矛殺入了川軍的陣中。張飛身后的一千名精銳騎兵,立刻挺槍躍馬,跟隨著張飛一起殺了過去。

雒城的城門再次被打開,于禁帶著五千多荊州軍殺出城來,協助張飛收服川軍。于禁的武藝并不怎么出眾,但是帶兵打仗卻是一把好手,自從被劉備勸降之后,劉備對他也是十分器重,這讓于禁不禁有些感恩戴德,決定在攻打益州的過程中,立下大功來回饋劉備。此刻,于禁使出渾身解數,指揮著五千多名荊州軍分進合擊,硬生生的把兩倍于己的川軍被封鎖住了,讓他們抽不出身潰逃。

當張飛如同擒小雞仔一樣生擒活捉了泠苞和雷銅之后,剩余的川軍再無斗志,集體歸降了劉備。得到這一萬多名川軍,劉備的實力又得到了一定的加強,讓劉備喜不自勝,著實夸獎了張飛和于禁幾句,卻絕口不提剛才下令射殺張任的事情。被張飛活捉回來的泠苞和雷銅,得到了劉備的禮遇,并勸他們棄暗投明,脫離劉璋,改為投效自己。二將見大勢已去,又感于劉備的禮遇,也就投到了劉備的麾下。

之后。劉備率軍在雒城休整了三天,然后讓泠苞、雷銅為先鋒,揮兵南進,意欲一舉拿下成都。而擋在通往成都道路上的攔路虎,只有一個綿竹關。綿竹的守將是老將嚴顏,這位老將和敖烈麾下的黃忠有些神似,都是屬于那種越老越妖的人物,隨著年紀的增長,戰斗經驗也在不斷增長,戰斗力卻并不輸于年輕人。而且嚴顏同樣是刀馬雙絕,善于奔射,和黃忠更添幾分神似。

不過,嚴顏卻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缺陷。就是他比黃忠更為驕傲,視天下英雄如無物,當劉備率軍來攻打綿竹的時候,這位老將竟然放棄據險而守的戰略,出關擺開陣勢和劉備展開硬碰硬的對決。劉備讓張飛出戰。張飛和嚴顏在綿竹關下大戰了五十多回合不分勝負,看的兩旁的軍士喝彩不斷,紛紛為自己的主將加油助威。

看到嚴顏武藝驚人,劉備頓生惜才之心,命令張飛撤回了本陣。嚴顏也收兵回到了綿竹關。當夜,劉備讓于禁帶著五千步卒翻過大山,去到綿竹關的另一面。只等天亮之后,嚴顏出關和張飛單挑的時候,便乘虛襲取綿竹。

次日,一切都按照劉備勾畫的劇本來上演,張飛來到綿竹關前挑戰,嚴顏奮然出戰。繞道綿竹關背后的于禁卻乘虛襲取了綿竹關,嚴顏大驚失色之下,一個不備,被張飛從馬上生擒活捉了過去。

在攻下綿竹關之后,劉備又得到了兩萬降軍。在泠苞和雷銅的策動下,這兩萬川軍也改旗易幟,站到了劉備這邊,使得劉備在益州境內的總兵力達到了八萬之眾。戰后,劉備在綿竹關內召見了被張飛俘獲的嚴顏。嚴顏被五花大綁的推到了府衙之內,看著坐在原本屬于自己座位上的劉備,嚴顏仰天大喝:“西川只有斷頭將軍,沒有降將軍!嚴顏誓死不降!”老將視死如歸的氣概一覽無余。

見到嚴顏誓死不降的氣概,劉備又把殺手锏搬了出來,雙眼一陣眨動,兩行眼淚從他的眼眶中滑落。劉備一邊親手解開嚴顏身上的束縛,一邊哽咽著說道:“嚴老將軍,不是劉備不講信義,妄圖侵吞益州,你也看到了,劉備入川是真心實意幫助季玉兄來抵抗張魯的,可是張任,他卻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在劉備的歸路上設伏,殺害了劉備的軍師士元先生,是可忍孰不可忍,劉備這也是為了自保啊。”劉備設計陷害張任,并出賣龐統的事情,進行的極為隱秘,除了敖烈和劉備之外,根本就沒有其他人知道,嚴顏自然不會知道事情的真相。

在劉備的眼淚攻勢之下,嚴顏的語氣有了松動,語氣也不在那么強硬了:“即便張任做的確有不妥之處,使君又為何兵犯成都?”見到嚴顏松口,劉備連忙擦掉眼淚,繼續說道:“季玉兄此刻想必也是對備深懷戒心,備欲回荊州而不能,無可奈何之下,只好發動兵變,只為自保而已。況且季玉兄暗弱,益州在他的領導下很難走向輝煌,備不才,愿代替季玉兄接管益州,帶領益州軍民重現大漢之初的榮光。若能得嚴老將軍這樣的賢才相助,備匡扶漢室的征途上,必定會變得更加平坦。”

說到最后,劉備又把慣用的噱頭搬了出來,聲明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以匡扶漢室為中心的。劉備這番聲情并茂的話,最終還是打動了嚴顏,嚴顏也知道劉璋并非明主,在劉備的勸說之下,也就不再固執己見,當下單膝跪地,對著劉備叩拜道:“嚴顏參見主公,愿助主公一臂之力,共同匡扶漢室!”

得到了嚴顏,劉備就等于是得到了一張暢通無阻的通行證,在綿竹到成都的路途上,大半的縣令、縣尉都是嚴顏的門生或者部將,在嚴顏的感召之下,他們紛紛向劉備投誠,一時之間,劉備聲威大震,順利的來到了成都城之下,將成都團團圍困了起來。

這個時候,早已暗中投效劉備的張松等人,帶著自己的家人和好友,越城來投奔劉備。他們開了這樣的先河之后,成都城中的其他官員人心惶惶,不少人紛紛效仿,趁夜潛出成都城,到劉備的軍中請降。眾將官出城投降,本就在情理之中,劉璋的暗弱人盡皆知,稍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劉璋并非明主,與其和劉璋死守成都,最后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不如出城歸降劉備,越早歸降,以后也就越能博得劉備的信任。在這樣的思想之下,短短十日之間,成都城內的官員十成中有六成都歸順了劉備,最后連頑固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蜀郡太守許靖都趁夜來到劉備軍中,向劉備投誠。

十日之后,劉璋自覺大勢已去,決定開城投降。有的官員勸阻劉璋,認為西川各地還有不少兵馬,只要劉璋在堅守一些時日,肯定會有忠貞之士前來救援的。對此,劉璋只是搖了搖頭,嘆息著說道:“我父子入川二十余年,無恩德加以百姓,現在又和劉備發起爭端,血肉捐與草野,都是吾之罪過。不如投降,讓益州軍民免去這場動亂。”

次日,劉璋手捧益州牧印信出城投降,劉備在接受了投降之后,讓人護送劉璋離開益州,到荊州的長沙去隱居,和當初奪得荊州之后,處置劉琮的手法一模一樣。至于劉璋和劉琮能否像劉備說的那樣,在青山綠水間頤養天年,還有誰肯去關心?敢去關心?

拿下成都之后,益州各郡的將官紛紛投降,劉備至此徹底掌控了益州的局勢。之后,劉備上表劉協,自請封為益州牧,把荊州牧的職位轉封給關羽。對劉備來說,劉協答不答應都已經無所謂了,反正益州已經在手,即便劉協不答應他的請求,他也是當之無愧的益州牧了。隨后,劉備對蜀中眾將官和麾下原有的班底都進行了封賞,封關羽為蕩寇將軍、漢壽亭侯,領荊州牧之職;張飛為征虜將軍、新亭侯;陳到為鎮遠將軍;于禁為揚武將軍;其余馬良、廖立、馬謖、伊籍、孫乾、簡雍、糜竺、糜芳、向寵、劉封、關平、周倉、廖化、刑道榮、陳應等荊襄舊部都得到了官聲一級的封賞。

益州新近投誠過來的官員們,法正被封為蜀郡太守;嚴顏受封為前將軍;許靖為掌軍中郎將;龐義為營中司馬;張松為左中郎將;黃權為右中郎將;孟達為后將軍,其余吳懿、吳班、張嶷、張翼、彭羕、泠苞、雷銅、李恢、秦宓、譙周、霍峻、費祎等六十多名官員盡皆得到了重用,唯有劉巴不知去向,張松之兄張肅以及王累兩人不愿輔佐劉備,自刎于家中。

對于劉巴、張肅和王累這三位,初得益州的劉備為了穩定局勢,虛情假意的表示出了大度的胸懷,表示不會追究他們的家屬,反而還把他們的家屬供養了起來,并在成都郊外給張肅和王累立碑,厚葬了他們。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再次印證了歷史不會因為敖烈的到來,而發生太大的改變,盡管敖烈明知劉備想要占據益州,并已經竭力阻止,但還是沒能阻擋住歷史前進的腳步,在沒有諸葛亮輔佐的情況下,劉備這個一代梟雄,最終還是占據了益州,站到了權力的頂峰,和敖烈、曹操以及孫策,共同分享了諸侯中的霸主地位。

好看的小說推薦

為轉載作品,亦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