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三十二章 撕破偽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撕破偽裝

第三百三十二章 撕破偽裝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08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正文

時間在平淡中一天一天的度過,轉眼之間,益州北部地區在微妙的局勢中,已經度過了三個月的時間了。在這三個月之中,敖烈屯兵的武都郡、劉備駐軍的葭萌關和張魯的老巢漢中,三方都是相安無事,帶著絕不代表平衡就會這樣維持下去,正相反,這短暫的平靜,正是暴風雨即將到來的征兆,暗流已經匯集成了漩渦,只要有一方引動這個漩渦,必定會引發一場你死我活的海嘯!

而最先打破這份沉靜的,卻是劉備。劉備只是客居益州,暫時駐扎在葭萌關,他的老巢在南部荊州,可不是益州,他部下五萬大軍的一切軍需品,都需要靠劉璋的供給,這種被人捏著命脈的感覺,是個人都不會覺得好受,就更不要說一代梟雄劉備了。

在過去的三個月中,劉備的黑手伸向了益州內部。他沒有立刻答應楊松開出的五千斤黃金的天價,畢竟五千斤不是五千兩,劉備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這么多錢來,還不如表面上答應楊松,然后把省出來的錢,去賄賂益州內部的官員呢。

在劉璋身邊,第一個被劉備暗中買通的,是變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張松。張松其人,其貌不揚,其才不淺,他每每在夜深人靜之時,感嘆劉璋的暗弱,不足以讓他發揮出自己胸中的才智,在收到劉備拋來的橄欖枝之后,張松經過三天的深思熟慮,最終決定奉劉備為主,讓劉備入主西川。不管劉備為人如何,比起暗弱的劉璋,劉備可是強的太多了,張松相信益州在劉備的治理和帶動下,一定會比在劉璋治下有更好的前景。從這個層面上來講,張松暗中投靠劉備。卻是和錢財無關,錢財只是起到了一個媒介的作用,讓劉備和張松發生了串聯而已。

至于比劉備更加英明,實力也更加強大的敖烈,張松卻認為,敖烈的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了,地域廣闊,麾下人才濟濟,如果投效敖烈的話,益州不一定得到敖烈的太多重視。畢竟敖烈的軍政中心在幽州和冀州,與益州南轅北轍,相隔的實在是太遠了。從私人角度上來講,敖烈麾下早已有了八方全才、五虎上將和八部良將這樣出類拔萃的人才,張松雖然自視甚高,但他卻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比不上這些賢才,若是投效了敖烈,最多也只是個太守的職位。甚至還不如在劉璋麾下受重用。因此,張松也就斷絕了投效敖烈的想法,暗中投靠了劉備。

在投靠劉備之后,張松接連十幾日把好友法正和黃權請到自己家中。設宴款待他們,每次到酒宴結束的時候,張松都會愁眉苦臉的嘆息幾聲,法正和黃權一再追問。張松卻什么也不肯說,惹得法正和黃權好奇不已。連續半個月之后,張松才松口。把自己已經投效劉備的事情說了出來,并言明自己并非是貪圖富貴,而是要為益州尋找一位明主。同時,張松也把自己先前對敖烈和劉備兩人的分析說了出來,認為益州只有落到劉備手里,才會有更為光明的前景。

對張松的話雖然感到極度吃驚,但是當法正和黃權靜下心來仔細一想,卻認為張松分析的很有道理,在經過短暫的掙扎之后,這兩人也同意了張松的做法,并在張松的引薦信之中,向劉備表達了自己愿意投誠的心意。

在得到張松三人的暗中支持之后,劉備忍不住心花怒放,現在,劉備認為時機已經到來,是時候該反戈一擊,占據益州了。但是對于劉備這位徹頭徹尾的偽君子而言,他可不想背負侵吞同族兄長基業的罵名,在出兵之前,劉備必需找到一個合適的借口,作為討伐劉璋的理由,以便達到師出有名,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于是,劉備暗中找來了龐統,希望龐統幫他出出主意。龐統在經過考慮之后,認為以戰事已平,張魯受到了足夠的警告,不敢在出兵西川為由,讓劉備率軍退出益州,返回荊州,同時在成都散布謠言,說劉備懷有二心,讓劉璋主動出兵來攻打劉備,這樣一來,劉備就有了討伐益州的借口了。這可是一條苦肉計,由不得天下人不信,劉備的名聲也可以借此得到保全。

同時龐統還提出,不妨重金賄賂楊松,讓他勸說張魯擋住敖烈,使得敖烈無法分身來救援劉璋,從而為劉備拿下益州去除一個障礙。對此,劉備欣然同意,立刻讓糜竺帶著黃金兩百斤秘密前往漢中,去賄賂楊松。劉備相信,兩百斤的黃金,只是讓楊松幫他擋住敖烈,楊松一定會認可這個價碼的。

當一切的事情都計劃妥當之后,劉備準備正式撕破偽裝,和劉璋刀兵相見了。心中雖然已經和劉璋決裂,但是劉備的表面上卻沒有露出絲毫端倪,用和往常一樣的口氣,一樣的措辭,給劉璋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離開荊州已經四個多月了,心中實在牽掛,現在張魯已經得到了足夠的警告,短期內絕不會在出兵來犯益州了,因此向劉璋請求,要帶領兵馬借路返回襄陽。

在劉備的這封信送往成都的同時,龐統親自挑選了五十名精細的軍士,然他們也來到了成都,到處散布流言,說劉備名義上是想借路返回荊州,實際上則是準備在路過成都的時候,刺殺劉璋,進而占據益州全境。

在龐統的籌劃之下,當劉璋接到劉備的辭行信的時候,成都城內早已是流言四起,惹得成都居民人心惶惶。劉璋本就暗弱,在聽到流言之后,心中立刻沒了主意,六神無主不知所措。這個時候,暗中投效了劉備的張松站了出來,認為流言,不可能是空穴來風,主張派出一支人馬到雒城加強防衛,阻止劉備返回荊州,并且推舉益州上將張任前往雒城。張任是槍神童淵的大弟子,曾在童淵門下習武十年,后來自知在槍法上難有進境,便告別師父跑下山來,輾轉到益州做了上將。當時張任跟隨童淵學藝的時候,不要說敖烈了,就連張繡和趙云都還沒有被童淵收錄到門下,所以這三人并沒有見過張任,但是都知道有張任這么一個大師兄。

張任為人耿直,眼里揉不得半點沙子,從最開始就對劉備入川懷有抵制之心,如果讓張任前往雒城,他一定會雞蛋里挑骨頭,找出對劉備的不滿。繼而攻擊劉備的部隊,這樣的話,龐統的計策才可以得以順利實施下去。這也是張松力薦張任的原因。

對張松提出的意見,法正和黃權也是極力贊同,最后讓劉璋下定決心,本著防患于未然的心思,命令張任率軍兩萬即刻北上,匯合駐扎在雒城的將士,嚴密監視劉備的一舉一動。張任對劉璋很是忠心。對劉璋的命令沒有半點推辭,立刻帶領部將到軍中點兵,準備明日一早就開赴雒城。

十天之后,當劉備即將趕到雒城的時候。糜竺也帶著兩百斤黃金見到了楊松。糜竺把劉備的意思告之楊松,楊松衡量再三,覺得只是暫時幫劉備抵擋一下敖烈,對自身并沒有什么損失。而且還有兩百斤黃金的酬禮可拿,于是便痛快的答應了下來,雙方約定在兩個月之內。楊松將會勸說張魯幫劉備擋住敖烈,如果兩個月的時間內,劉備沒能順利拿下益州,還需要借助漢中軍力量的話,那么劉備必須要另外加錢,每多出一天,按五斤黃金來計算。楊松這是典型的獅子大開口了,可是糜竺知道眼下也就只有這個唯利是圖的小人,才可以勸說張魯抵擋敖烈,一番權衡之后,糜竺咬著牙代表劉備答應了下來。

劉備的一系列密謀,并沒有完全瞞過暗影的刺探。暗影成員是第一次來到益州,在益州這個極度排外的國度,暗影成員們很難刺探到全部的消息,但是訓練有素的暗影成員們,還是找到了一絲蛛絲馬跡,并很快呈報給了李儒,李儒經過一番分析、總結時候,敏銳的感覺到,劉備這是要動手了。于是李儒不敢怠慢,連忙報告給了敖烈,敖烈召集來賈詡等人,根據李儒手里的情報進行了深層次的剖析,最終確定了劉備的大體方針,知道劉備是要上演苦肉計了,卻不知道被劉備拿出來當做“苦肉”的那個人,會是哪個倒霉蛋。

雖然敖烈等人經過分析了解了劉備的意圖,可沒等他們做出反應,張魯就讓自己的弟弟張衛帶著大將楊任,率領五萬大軍擋在了敖烈進軍葭萌關的道路上,斷絕了敖烈大軍挺進益州的可能性。

通過這一系列的事情,敖烈忽然明白了過來,自己被人算計了,而那個算計自己的人,一定是鳳雛龐統,除了他,沒人會有這樣大的手筆了。龐統用自己的智慧,打了自己一個時間差,在龐統多管齊下的策略下,自己已經失去先手了,龐統當真不愧是諸葛亮的同門師兄弟,運籌帷幄猶如鬼神!連自己麾下的賈詡、李儒等才智卓絕之人都沒能窺破絲毫。當然,這也和情報收集不到位,沒有可供賈詡他們分析的情報脫不開關系。

盡管失去了先手,但是敖烈依然和賈詡、李儒商量出了一個補救的辦法,讓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的典韋帶著五千虎賁力士,直接翻過山嶺,抄近路趕往雒城,或許還來得及破壞掉劉備的陰謀詭計。說實話,典韋是個沖鋒陷陣的猛將,讓他去破壞陰謀詭計,還真是難為他了,可是現在敖烈的部將中,也就只有典韋具備翻山越嶺的能力,典韋是沒有選擇中的選擇了。在典韋出發之前,敖烈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然后請來了隨軍出征的華佗,請求華佗跟隨典韋一同前往雒城。華佗自幼便慣于在崇山峻嶺之間采藥,現在雖然年紀有些大了,但因為勤練五禽戲的關系,翻山越嶺依然不在話下,倒也不至于給典韋增加負擔。

在出征之前,敖烈便忽發奇想,要帶著華佗一起出征,當時將士們都不明白敖烈的意思,現在看來,敖烈顯然是有什么后手的了。但是敖烈卻不肯把他的心意告訴其他人,只是請華佗到自己的大帳之中,悄悄的囑咐了幾句話。

其實敖烈的心思,是在龐統身上呢。在歷史上,鎮守雒城的張任在兩條路上都安排了伏兵,結果導致走小路的龐統中箭身亡,敖烈這次讓華佗跟隨典韋前去的重要原因,就是救下龐統,龐統的才華不在諸葛亮之下,即便他不愿意投效到自己的麾下,敖烈也不希望看到這么一位曠世奇才,就這樣無聲無息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未完待續。。)

ps:ps:龐統會不會死?不死的話,會不投靠敖烈?十方全才的最后兩位中有沒有龐統呢?噢噢,一切都還是未知數,想知道的話,就給大琨多點支持吧,大琨不奢求月票什么的,但是不用錢的推薦票和收藏,統統砸來吧!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的文字、目錄、評論、圖片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來自搜索引擎結果,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節請返回首頁,本站永久地址: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