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三十章 平定涼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章 平定涼州

第三百三十章 平定涼州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07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正文

三日后,在劉璋的依依不舍中,劉備提出了辭行.劉備沒有忘記自己入川的目的,在名義上,他是受劉璋的邀請,幫助劉璋來抵抗漢中張魯的,劉備為了不引起益州官員的懷疑,讓他們窺破自己覬覦益州的隱秘心思,所以才會向劉璋提出辭行,率領自己從荊州帶來的三萬軍士,直奔益州北部的葭萌關,準備駐扎在那里抗擊張魯的進犯.

劉璋也沒有挽留劉備,張魯連年入侵益州,早已讓劉璋不厭其煩了,劉璋恨不得劉備能立刻消滅掉張魯,祛除這一心腹大患.因此,劉璋資助給劉備兩萬大軍,并提供了可供五萬大軍食用半年的糧草,以壯劉備一行人的行色.

劉璋的愚蠢舉動,讓劉備心中笑翻了天,自己又平白得到了兩萬大軍,怎么能不讓劉備偷笑呢更何況還有半年的糧草,有了這些糧草,劉備有足夠的信心在葭萌關立足,進而逐漸蠶食益州北部的地區,把這些地區暗中轉化成自己的地盤.眼前的情形,和劉備當初投奔劉表的時候何其相似當初劉表也只是給了劉備一個新野縣而已,而劉備正是憑借著一個小小的新野,逐漸發展壯大,控制了荊州南部的四個郡,誰又能保證,葭萌關不會是劉備占據益州全境的開端呢帶著愉快的心情,劉備率軍向葭萌關挺進.

劉備進軍的同時,敖烈也在行進的路上.經過三天的奔波,敖烈率領麾下將士趕到了并州城,接替呂布出任并州牧的郭淮,早已準備好了一萬名整裝待發的戰士,以及可供七萬大軍食用的糧草.在并州城等了半日之后,通州牧魯肅發來的兩萬大軍也趕到了并州.七萬大軍匯合完畢之后,敖烈讓他們在城外扎營休息,順便熟悉一下各自的新同伴.借著大軍熟悉,休整的同時,敖烈抽空視察了一下并州的狀況.發現郭淮當真是一把好手.把并州搭理的井井有條,這也讓敖烈徹底放了心.真正的認可了郭淮的能力.

經過半日加一夜的休整之后,敖烈帶領七萬大軍再次踏上了征程,目標直指涼州的首府——冀城.在歷史上,涼州的地理位置以及轄區并不是固定的.轄區時大時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因為時隱時現的雍州.歷史上,曾經數次出現過雍州這個大州的稱號,當雍州出現的時候,涼州東部的幾個郡就會并入雍州,而當雍州被取消的時候,這幾個郡又會回到涼州的治下.涼州和司隸校尉部,平分雍州的各個郡縣.又因為涼州地處大漢最西邊的緣故,涼州有著西涼,雍涼等幾種別稱.

在董卓之亂的時候,雍州再次出現.董卓當時操縱政權,強行設立了雍州,雍州的屬地包括現在劉協直接掌控的三輔地區,以及原本屬于涼州的幾個郡,之后劉協在敖烈的幫助下,奪下了三輔地區和關中地區,直接掌控了這兩個地區的六個郡,組成了司隸校尉部這個名稱上與其他大州不同的大州,把董卓的舊部李傕和郭汜趕回了涼州,雍州便名存實亡.后來李傕和郭汜為了爭取權利,便廢掉了雍州,把并入雍州的幾個郡又劃歸到涼州治下,進而加強自己手中的權力和地盤,從那以后,雍州的名號便再也沒有從大漢的版圖上出現過,在劉協最新發布的大漢十六州又一部的名單中,也沒有雍州的名稱.

策馬奔馳中,敖烈不時回頭大喊著催促部下將士:"快!再快一些!我們一定要爭取在劉備到達葭萌關之前,趕到涼州!"在敖烈不停地呼喊之下,七萬將士奮力狂奔,帶起漫天的塵土,又在這塵土中,消失于遠方.

當劉備距離葭萌關還有一日路程的時候,后發而先至的七萬燕軍,已經在敖烈的催促下兵臨冀城城下了.敖烈這次的戰略方針很明確,圍點打援.圍困冀城,卻不著急拿下,吸引李傕,郭汜和韓遂三人的殘余叛軍前來救援,等把叛軍消滅的差不多了,再讓馬超站出來登高一呼,勸說涼州軍民投到燕字王旗之下.馬超在西涼素有威名,被當地的漢人稱為西涼錦馬超,被羌人們稱作是神威天將軍,敖烈相信只要馬超振臂一呼,爭相竟從者必定會蜂擁而至.

事情的結果和敖烈預料的并沒有太大出入,敖烈率領七萬燕軍,在冀城城下圍困了半個月之久,在這期間,涼州的數支叛軍以及一些羌人首領帶著部族前來挑戰,卻被燕軍打的大敗虧輸,全軍覆沒,凡是前來挑戰的人,沒有一個人能活著回去.

戰事能夠如此順利,本就在賈詡的預料之中.當初提出借路涼州進軍益州的時候,賈詡就已經明確表示過,涼州的眾多將士,在失去了李傕,郭汜,韓遂和馬騰這四大軍閥首領之后,肯定會陷入群龍無首的窘迫之中,以燕軍的戰斗力,想要打下涼州并不難,也只有這個辦法,才會讓燕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軍益州,進而逼迫劉備,讓他心生忌憚,不敢大舉侵占益州.

事實證明,賈詡的推斷十分正確.涼州將士在沒有了帶頭人的形勢下,就像是失去了蛇頭的長蛇,任其戰斗力強悍,可惜卻受到了無頭不行的限制,在燕軍的打擊下,舉步維艱,節節敗退.

半個月之后,馬超按照事先的計劃站了出來,駐守在冀城的西涼軍看到馬超之后,二話不說立刻開城投降,并且鑼鼓喧天的把馬超迎進了冀城,以至于連燕王敖烈,在馬超的面前都相形.[,!]失色,受到了冷落.當然,敖烈是絕不會把這一點掛在心上的,相反,看著馬超深得人心的樣子,作為結義兄弟,敖烈反而會為馬超欣喜.也是在這一刻,敖烈產生了在日后把涼州交給馬超管理的想法.管理一個大州,馬超顯然不是最好的人選,他好為急先鋒的性格實在不堪擔當州牧的重任,但是在涼州.馬超的名聲和地位無人能及,而且涼州是一個漢人與羌人雜居之地,想要讓涼州的子民奉公守法,就必須給他們找一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的州牧才行.在這一點上.沒有人比馬超更合適了.或許,讓馬超出任燕國第一任的涼州牧.起到一個過度的作用,等涼州的局勢穩定了,再改派其他人來接任涼州牧,這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冀城軍民歸降之后.涼州各地的將士和羌人首領,聞聽錦馬超回到了西涼,十之**都來拜見馬超,表達愿意歸附燕王敖烈之意,其中一些曾經親身參與過叛亂,在洛陽,長安見識過敖烈威能的人,更是口口相傳.把敖烈傳揚的英明神武,猶如霸王再生,韓信轉世,無形中使得敖烈的聲望,開始在涼州境內生根發芽.

等涼州大部分地區都已經歸附到敖烈麾下.已經是一個月之后了,在這一個月中,敖烈分派賈詡等人代表自己到各個郡去安撫軍民,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涼州的穩定,時至今日,只有一些周邊地區,或者是叛軍集結之地,還游離在敖烈的統治之外,但是這些地區只占了涼州不到十分之一的面積,根本不足為慮.

當賈詡等人陸續回到冀城之后,敖烈下達詔令,讓陳宮,馬岱輔佐馬超,留守在冀城,同時召集涼州軍,加以訓練,并負責清剿那泄沒有歸降的地區.之后,敖烈給馬超,馬岱兄弟留下了兩萬軍士,然后就帶著其他人趕往了武威郡,進而威逼劉備,讓他不能太過順利的蠶食益州.

現在的冀城,已經恢復了涼州軍,政中心的風采,各地的涼州軍和羌人的歸附,使得冀城瞬間變成了屯兵十三萬的軍事重地,再加上其他地區的郡兵和敖烈留下的兩萬燕軍,足夠馬超掌控局面的了.相信假以時日,涼州必將徹底恢復到以前的水平.

武都郡是涼州最南邊的一個郡,與司隸校尉部和益州,漢中接壤.到達武威之后,敖烈還來不及喘一口氣,就拿起筆書寫了一道奏折以及一封書信.奏折自然是寫給劉協的,敖烈在奏折中簡單敘述了一下平定涼州的戰役,告之劉協今后不必在為涼州方向的威脅憂心了,因為涼州已經回到了大漢的版圖中,沒有威脅可言了.同時,敖烈還請求劉協任命馬超為新任涼州牧.另一封信,敖烈是寫給漢中太守張魯的.在信中,敖烈告之其劉備的野心,奉勸張魯如果不想被劉備當槍使,就暫時不要對益州動兵,如果張魯不聽勸告的話,駐扎在武威的燕軍,就會對張魯的漢中進兵.

張魯雖然名為漢中太守,卻占據著漢中和巴郡這兩個益州的大郡,因為處于益州東北部,又被人稱為東川,和有西川之稱的益州隱隱有分庭抗禮之勢.在東川,張魯依靠手中的兩個郡,養兵十五萬,甚至都比得上以前只掌控一個幽州的敖烈了.張魯之所以能擁兵十五萬,除了漢中和巴郡地域廣闊,人口密集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他是天師道第三代傳人,天師道又叫五斗米教,在漢中一帶擁有極高的人氣,教會的信徒遍布東川的每一個角落.張魯更是憑借這點,成立了東川這樣一個政教合一的爭權,和西方教皇的地位有些類似.可以說,在東川,張魯就是無冕之王,麾下實力雄厚,這才能連年入侵益州內地,成為割據益州北部的一方諸侯,讓劉璋視為心腹大患.也正是張魯的存在和威脅,劉璋才會愚蠢到引狼入室,引來劉備這個野心家.

ps:東川是大琨杜撰出來的,歷史上雖然也有東川這個稱號,但是大琨不清楚是不是和本章中一個意思.希望大家不要混淆,被大琨給誤導了.

重要聲明:小說“”所有的文字、目錄、評論、圖片等,均由網友發表或上傳并維護或來自搜索引擎結果,屬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閱讀更多小說最新章節請返回首頁,本站永久地址: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