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三百零五章 千里覓知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五章 千里覓知音

第三百零五章 千里覓知音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25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正文

“殺——”

震天的呼喊再次出現在河間城下。最近七、八天以來,這樣的喊殺聲每天都要至少出現一次。這股聲浪的主人,是袁紹麾下的三十余萬將士。

當初涼州叛亂,敖烈帶著一萬血殺軍和一萬虎賁軍悄然離開河間,前往支援洛陽,袁紹并沒有及時得到情報,直到探馬傳來消息,在洛陽的城墻上出現敖烈的大旗,袁紹才恍然大悟過來,琢磨出來敖烈原來早已經離開了河間,留在河間的,只不過是敖烈麾下的一部分人馬而已。

懊悔不已的袁紹連忙調兵遣將,沒日沒夜的開始對河間的猛攻。留守在河間主持戰斗的,是諸葛亮,他用極其巧妙的手段,虛張聲勢,迷惑住了袁紹,掩蓋了敖烈前往支援洛陽的事實,可這種遮掩畢竟不能長久,當袁紹發覺之后,諸葛亮沒有顯現出絲毫的慌張,有條不紊的發布了一系列的命令,堅持踞城而守,依靠著河間城的城防,和袁紹所部打起了消耗戰。諸葛亮的目的很明確,等待援軍,或者等敖烈的歸來。

在一攻一守間,時光轉眼就過去了七、八天,袁紹每天至少要發動兩次強攻,卻無一例外的被諸葛亮依托有力地形和堅固的城墻,死死的擋在了河間城外,數日下來,沒能占得絲毫便宜。

看著城下和往常一樣的袁軍將士,諸葛亮照常下達了據城而守的命令,吩咐各個城墻段上的守軍做好戰斗準備。經過這些天的消耗,紅衣弩炮的勁弩已經用光了,后續的勁弩還沒有送來,甚至連將士們箭壺中的弓弩都已經見底了,為了減少消耗,諸葛亮已經接連三天下令縮短防御范圍了,現在只能對河間城下五丈方圓的地方進行有效防守了。

袁軍似乎也摸清了幽州軍的窘迫狀態,在幾名大將的帶領下。三隊攻城部隊長驅直入,毫無顧忌的來到河間城下五丈外的地方,然后才舉起了圓盾等防護武器,加快速度沖向了河間的城墻。

呂布快步來到諸葛亮身邊,低聲說道:“軍師,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二弟他們還沒回來。我軍的弩矢又已經告罄,袁軍三倍于我軍,還有后續部隊源源不斷而來,我們是否要主動尋求戰機,打袁紹一個出其不意呢?”

諸葛亮微笑著搖了搖手中的羽扇,空閑的左手輕輕在呂布的手背上拍了拍。笑道:“溫侯莫急,等援軍一到,我軍便可里應外合,殺袁紹一個措手不及了,只是在此之前,我軍還需堅守,以減少戰損的消耗。”

“可是。援軍從哪里來呢?”呂布詫異的問道。北方五州確實還有不少的兵員,可問題是北方五州剛剛平定,大量的錢糧都投放到建設新州上去了,導致幽州的府庫錢糧并不充足,這次出征敖烈帶來了十萬大軍,就已經將幽州的府庫快要搬空了,若是在發兵過來,到哪里去找糧草呢?

諸葛亮神秘的一笑。卻并沒有直接回答呂布的問題,手中羽扇向東南一指,笑吟吟的說道:“為將者,必須要把一切的戰斗因素都計算進去,溫侯放心吧,不出三日,必有援軍從東南而來。”

“東南?”呂布心中的疑惑非但沒有解除。反而變得更強烈了。東南是孫策的地盤,就算孫策從一開始就知道袁紹勾結李傕、郭汜,策動他們造反,在那個時候就派出援軍。從時間上來計算,也不能及時趕來,更何況孫策并不知道李、郭造反的事情,隔著數千里的距離,派來援軍,并及時投入戰場,這可能嗎?再說孫策剛剛利用假死的計謀,拿下了荊州的兩個郡,內部都還來不及整頓,又怎么會派出援軍來支援河間的戰事?

帶著一頭霧水,呂布回到了城防上,指揮部下將士準備和袁軍進行殊死搏殺。想不透的問題就不去想,既然諸葛亮做了保證,呂布相信那就沒有問題了,畢竟諸葛亮可是從來沒有猜錯的時候。

城下,袁軍先頭部隊的五萬軍士,已經在河間城上搭起了云梯,數百架云梯一個挨一個的豎在城墻上,大量的袁軍順著云梯奮力向上攀爬,密密麻麻的就好像是無數只螞蟻嗅到了糖果的味道,頗有些舍生忘死的味道。

“長槍手上前,把袁軍的云梯捅翻!”呂布大喝著開始正式進入了戰斗狀態。早已列隊守候在城墻上的長槍手們,快步上前,舉起一丈長的長槍,用盡力氣向城頭上冒出一截的云梯捅去。

在長槍手的努力下,數十架搭在城墻上的云梯被捅翻,倒懸著向后倒去,正在這些云梯上攀爬的袁軍,紛紛發出驚恐的呼喊,隨著云梯一起倒了下去。在云梯底部的一些袁軍,還能仗著離地面近的優勢,危急之中松開了手,跳下了云梯,躲過這一劫,可是那些處于云梯中部和頂部的袁軍,卻沒有縱身跳下云梯的可能,只好用雙手死死的抓著云梯,試圖用運氣躲避開被砸死的下場。當云梯的傾斜角度達到最大時,抓著云梯的袁軍受到云梯加速度的影響,再也抓不住云梯了,紛紛被摔落下來,數十架云梯上的上千名袁軍,就好像是下鍋的餃子一樣,開始雜亂無章的從云梯上墜落,不但自己被摔得骨斷筋折,連帶著還把一些尚未攀登上云梯的袁軍砸倒在地。

城墻上的長槍手們來不及去看自己的戰果,在呂布的喝令下同時轉身后退了幾步,然后再次舉起長槍,用力向云梯的頂端捅去。隨著他們的動作,又是數十架云梯被撞翻,搭在城墻上的頂端,被長槍手被撞離了城墻,云梯在失去支撐力之后,像剛才一樣,帶著慣性和加速度,以及袁軍絕命的呼喊,從高空一頭栽了下來,云梯上的數百人被摔死在河間城下的土地上。

這樣的情況,在近幾天內,已經重復出現在袁紹的眼中好多次了,對此,袁紹也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在漢代,唯一的攻城手段就是用云梯架到城墻上,然后用人命去填。于是,每天的攻城戰中,袁紹的部下,都會受到一些損傷,多則三五千人。少則一兩千人,而幽州軍的戰損,卻是幾乎為零。

再次看到幽州軍捅翻了云梯,袁紹終于暴怒了。連續七八天都沒能攻克河間,等到敖烈回來,那就更不好打了。愛子袁熙的仇遲遲不能得報。讓袁紹有些急火攻心起來,當下,袁紹怒喝道:“呂曠、呂翔,本將再給你們一萬人馬,給我沖上去!”

呂曠、呂翔齊齊答應了一聲,點起一萬步卒,剛要投入戰場。東南方向的地面上,忽然傳來一陣輕微的震顫,呂曠、呂翔雖非名將,但也是久經沙場,立刻判斷出東南方向正有一隊騎兵奔馳而來,而且人數還不少!

袁紹也感覺到了東南方的動靜,讓呂曠、呂翔暫時停止了增援,在自己的身側排列防護陣型。供衛自己的安全。袁紹部下是有三十萬大軍沒錯,可是袁紹不可能一次性把三十萬大軍都從大營里帶出來,他要留下足夠的人手看護糧草,所以每次攻城,袁紹只帶十萬人參戰,眼下先鋒部隊的五萬人已經派上了戰場,如果再把二呂派出去。那袁紹身邊就只有四萬人守護了,如果東南方來的是大量的幽州軍,袁紹就等于是把自己暴露在了他們面前,出于自身的安全考慮。袁紹因此停止了增派攻城部隊,而是讓二呂在身側形成了防護。

很快,東南方的大地震顫越來越劇烈,一陣如同雷鳴般的馬蹄聲,也已經清晰可聞。城墻上,諸葛亮的眼睛一亮,連忙招手叫過呂布,欣喜的說道:“溫侯,援軍已至。溫侯可速速帶領龍驤軍精銳做好沖鋒準備,隨時策應孫策的部隊。”

呂布很想問諸葛亮,憑什么就能斷定來的會是孫策的部隊,而不是袁軍的誘餌或者其他什么人,可是話到嘴邊,又被呂布咽了回去。呂布身為一代名將,自然知道戰機稍縱即逝的道理,這種從兩個方向發起的聯合沖鋒,往往在第一時間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殺傷力,如果因為自己的啰嗦,錯過了最佳戰機,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于是,呂布沒有多余的廢話,把守城的指揮權交給了老將黃忠,自己轉身走下城墻,召集起部下的兩萬龍驤軍精銳,在城內列好了戰陣,只等諸葛亮下令打開城門,他就會率領龍驤精銳們,策馬沖殺出去。

一桿大旗,從東南方的地平線上顯露出來,大旗上繡著“漢討虜將軍周”的字樣。這是周瑜的戰旗!周瑜微微貓著腰,策馬加鞭的向戰場狂奔而來。在周瑜身側,左邊是蔣欽、周泰兩員大將,右側是徐盛、陳武兩員大將,而在周瑜身后,數十名將校緊隨其后,各舉刀槍,帶著一萬余名騎兵,向著袁紹所在的地方,發起了沖鋒。在騎兵之后不遠處,還能看到人頭攢動的步軍,粗粗估算,至少也有兩萬之眾!

周瑜能及時出現在戰場的消息,并非是諸葛亮能未卜先知,而是諸葛亮根據江東的形勢判斷出來的。當初孫策詐死,江東傳出繼任者孫權年幼,不能服眾的消息,以周瑜為首的中生代將領隨同周瑜負氣出走,傳言要到幽州投奔敖烈。在這一條看似符合邏輯的消息中,諸葛亮卻窺破了其中的破綻,孫策待周瑜如親生兄弟,即使周瑜真的受到了排擠,也一定不會背離年幼的孫權,所以諸葛亮推斷出,周瑜等人其實并沒有背離孫權,而是以背離孫權為幌子,前來支援河間的!后來孫策是詐死的消息傳出,讓諸葛亮更加肯定了自己的觀點,所以他才會對呂布說,三日之內必有援軍到來,而這支援軍,就是周瑜!

就在周瑜的大旗出現在地平線上的那一刻,河間的城門在諸葛亮的命令下豁然被打開,呂布手持方天畫戟,坐下赤兔馬赤紅如火,一人一馬威風八面的從河間城內沖殺出來,呂布身后,兩萬名頭插血紅色羽毛,手握沉重的羅睺龍角槍的龍驤精銳,在呂布的帶領下,拍馬殺出,恰到好處的和周瑜所部隱隱形成了呼應之勢。

看到呂布殺出,周瑜的嘴角帶起了一絲微笑,低聲說道:“千里覓知音啊,溫侯出擊的時間拿捏的極為精準,冠軍侯麾下果然是人才濟濟!此必諸葛臥龍之謀!”

也許是上天注定,諸葛亮和周瑜這一對天生的對手兼朋友,開始了他們生平的第一次合作。(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9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后接著觀看![]

Copyright(C)20122015版權所有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