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二百六十八章 封狼居胥(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封狼居胥(四)

第二百六十八章 封狼居胥(四)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06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在丟下近萬具尸體之后,匈奴人終于挨過了紅衣弩炮的五輪齊射,接近了漢軍防御工事一百步左右的距離。這個時候,徐庶停止了繼續開炮的命令,轉而命令八百弩炮手,推動著紅衣弩炮從平臺之上,轉移到了平臺之下。這些紅衣弩炮每一架的造價都極為昂貴,徐庶可不想它們出現什么損傷。在匈奴人進入他們的射程之后,徐庶便立刻收起了紅衣弩炮。

果然,匈奴人開始了他們最拿手的絕技——奔射。奔跑在最前面的近萬匈奴騎兵同時舉起了騎弓,在馬背上開始了射擊,近萬根箭矢飛上了高空,在到達頂點之后,急轉直下,向著漢軍的工事落了下來。

匈奴人的反應,早就在諸葛亮和徐庶的意料之中,那一層可以承載紅衣弩炮的平臺,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抵抗匈奴人的奔射。近萬根箭矢密密麻麻的射落,全沒能對漢軍造成任何殺傷,大部分都被土墻以及其頂端的平臺擋了下來,只有少數的箭矢越過了平臺,落向土墻后的漢軍,卻被漢軍輕易的揮動兵器擊落在地。

匈奴人的一輪奔射之后,沒有形成任何有效殺傷,甚至沒有聽到一聲發自漢軍的慘叫,這在以往,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就在匈奴騎兵們納悶的時候,他們的又一次厄運到來了。隨著戰馬的奔馳,他們已經進入了漢軍挖掘的陷阱區域,那些隱蔽性極強的陷阱上,都被暗影成員精心的進行了掩蓋,在外表,根本看不出有任何的異常。

“啊——”第一名落入陷阱的匈奴騎兵,在發出一聲凄厲的哀嚎之后。就沒有了其他的聲音,顯然,他已經被倒懸在陷阱底部的馬刀,刺穿身亡了。這個倒霉的匈奴騎兵,開啟了厄運的大門,繼他之后,奔馳中的匈奴騎兵們接二連三的掉入陷阱中,被陷阱底部的馬刀捅成了馬蜂窩。

因為地質的關系,漢軍挖的陷阱并不深,只有一丈的深度。若是再深一些,沙質的大漠恐怕就會承受不住被掏空的重量,而自行崩塌了。雖然深度只有一丈,但是勝在數量眾多,這些陷阱給匈奴騎兵們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大量的匈奴騎兵在掉落陷阱之后,有些僥幸沒有死。他們身下的戰馬。為他們擋住了陷阱底部的馬刀,可是還沒等他們松一口氣,就又有族人掉入同一個陷阱中,族人戰馬的馬蹄狠狠地敲在了他們的腦袋上,把他們的腦漿都給砸了出來。

一丈深的陷阱,最多可以容納三名匈奴騎兵和他們的戰馬。當數不清的陷阱被匈奴人用身體和戰馬填滿之后,沖在最前列的匈奴騎兵們,又減員了數千人之多,這些人。將永遠被埋在大漠的黃沙之中,永不見天日。一陣風吹過,大漠特有的風,帶動細微的沙粒移動,把漢軍挖出的陷阱徹底填平,也把那些深陷陷阱中的匈奴騎兵埋在了其中。在外表,看不出任何陷阱曾經存在過的痕跡,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任誰也不會想到,就在前不久,這片看似平緩的沙漠中,曾經有數千活生生的生命,在其中掙扎著求生。

在后方督戰的去卑徹底惱羞成怒了,他不愿就此狼狽的退軍,那對他的威望必將會形成巨大的消弱,況且,現在的去卑以及各個部落首領,已經沒有了退路,不是拼死一搏贏得生機,就是全軍覆沒,死在戰場上,他們清楚,漢軍是絕對不會饒過他們的。

拔出馬刀,去卑大吼著:“兒郎們!茍且偷生不如拼死一搏,沖啊!”剩余的數萬大軍在去卑的奮力呼喊下,同時高舉起馬刀,發出匈奴人特有的,近似狼一樣的呼號,沖向了漢軍的工事。

紅衣弩炮雖然被徐庶暫時轉移了,但這不代表漢軍就沒有了遠程殺傷的武器。在敖烈的一聲令下之后,虎賁軍來到了土墻之后,平舉起手臂,透過土墻上的數百個瞭望口,把環扣在手臂上的溪子手弩,對準了外面沖刺而來的匈奴騎兵們。同時,血殺軍翻身躍到原先承載紅衣弩炮的平臺上,龍驤軍來到血殺軍與虎賁軍之間的第二層平臺上,他們的手中,都做著和虎賁軍同樣的動作。

這也是敖烈事先安排好的戰術,虎賁軍因為鎧甲沉重,而他們本人又都是體型健壯的彪形大漢,雖然他們的鎧甲最為厚重,是最適合到頂端的平臺上進行攢射的隊伍,但是敖烈卻擔心他們沉重的分量,會引起土墻的崩塌,所以只能讓他們腳踏實地的通過瞭望口射擊,取代他們的則是血殺軍。

彭彭之聲連續響起,土墻上上中下三層的三支精銳部隊,同時扣動了手臂上的溪子連弩,數千根弩矢從各個角度、各個方位激射而出,數千根通體都是用鐵制成的弩矢,此刻恍如不要錢的土塊一樣,瘋狂的飛向了匈奴騎兵,對他們造成了有效的殺傷。三支精銳射出的弩矢,其威力自然不可能和紅衣弩炮相比,但是他們手中的溪子連弩,也是經過王渾和馬鈞改良的,威力不容小視,更何況溪子連弩是三支精銳部隊的常規性武器之一,他們平時可沒少在這方面下功夫,每名精銳射擊的精準度都極高,瞬間就射倒了一大片奔跑中的匈奴騎兵,帶起了一陣腥風血雨。

最讓人恐怖的是,中箭落馬的匈奴騎兵們,絕少會有人發出慘叫之聲,因為他們中箭的部位,大多是在咽喉!一箭封喉,正是三支精銳部隊所追求的極致!這樣精準的射術,即便是號稱弓馬雙絕的匈奴人,也是自嘆不如。

一次射擊之后,三支精銳部隊立刻抽身后退,把位置讓給自己的同伴。另一批精銳迅速填補了他們留下空缺,沉穩又冷靜的扣動了手弩,再次對匈奴人造成數千人的殺傷。

連續兩次的精準射擊,讓去卑等匈奴首領無不倒抽冷氣,漢人的射術實在是太恐怖了,甚至比世代生活在馬背上的匈奴人還要精準,他們完全不明白,漢人是怎么練成這樣的神射的。

第二批精銳完成射擊之后,再次把位置讓給了第三批精銳。精準的點射依然繼續著,匈奴人的死亡依然繼續著,去卑等各個首領的震驚依然繼續著,整個戰斗,同樣依然在繼續著。在還沒有正式交鋒之前,匈奴人已經在漢軍無往而不利的紅衣弩炮,以及精銳部隊的精準打擊下,喪生了接近兩萬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敖烈把這一點,運用到了極致。

在挺過漢人的三輪精準點射之后,匈奴騎兵的前列,已經踏進了漢軍防御工事的五十步之內了。這里,有著數不清的絆馬索和拒馬樁在等著他們。即使匈奴騎兵們已經看到了這些擺在明面上的威脅,可他們卻沒有了退避的肯能,在他們身后,是數萬族人前進的馬蹄,他們如果避讓,就會讓后面的族人出現混亂,這樣的慘劇,在剛才已經出現過一次了,他們不想重蹈覆轍。

硬著頭皮策馬踏入漢軍擺下的障礙物中,處于前列的匈奴騎兵很快就開始后悔了。那些絆馬索什么的,根本就是一種假象的誘導,真正致命的,是經過暗影人員精心偽裝后的陷馬坑!一個個半尺方圓的陷馬坑隱蔽的潛伏在沒有絆馬索的地方,等待著匈奴人的戰馬踏進來。在松軟的沙漠上,漢人竟然能先后使出陷阱和陷馬坑這樣的戰術,大大的出乎了匈奴人的意料。也只有敖烈這樣一個具備后世知識的人,才能在大漠上用出這樣陰損的手段,讓那些看似平坦的沙漠上,實則處處隱含著殺機!

毫無防備的匈奴騎兵們,策馬踏入了陷馬坑之中,馬腿立刻深陷坑內,但是馬身卻根本停不下來,依舊在奮力沖刺著,在兩股相反的作用力之下,匈奴人戰馬的馬腿,隨著一聲清晰可聞的咔嚓聲,沒有任何疑問的被別斷了。戰馬被別斷的馬腿,軟綿綿的失去了力量,再也支撐不起自己的身體和馬背上的匈奴騎兵,痛苦的嘶鳴一聲之后,便馬失前蹄一樣,趴伏在了地上,把匈奴騎兵們從馬背上顛覆下來。即使一些匈奴騎兵運氣極好,沒有踏入陷馬坑中,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在高速的奔馳中,控制戰馬躲避開每一個絆馬索之類的東西,最終或被絆馬索勒斷了馬蹄,或被拒馬樁撞傷了戰馬,處于前列的匈奴騎兵們,無一例外的倒撞于馬下,和絆馬索等一起,成為了后面族人前進的障礙物。

后面沖過來的匈奴騎兵們,在猝不及防之下,來不及守住坐下戰馬的速度,只能任憑自己的戰馬在族人的身體上踐踏而過,把族人的身體,踩成一團肉泥,更有甚者,還被族人倒下的身體或者戰馬絆倒在地,成為更后面族人的又一重障礙。

一片人仰馬翻之中,混亂瞬間在匈奴人陣中蔓延開來,匈奴人各種各樣的慘叫和呼喊,充斥與漢軍工事前五十步之內的空間中。(。。)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