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二百六十三章 且看馬如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且看馬如龍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且看馬如龍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03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和昨天一樣,于夫羅、呼廚泉二人沒有多余的廢話,直接招呼人馬開始了相互的攻伐。于夫羅改變了策略,把部下僅存的七萬人列成三個縱橫相間的隊列,就像是一把巨大的三叉戟,自己親自帶領四萬人作為中間的一支槍頭,兩翼分別排出一萬五千人,作為兩翼的側鋒。

而呼廚泉卻沒有改變策略,通過昨天的戰斗,他堅信用戰陣來抵抗于夫羅所部是正確的,因此,他依舊擺出了方圓陣加車輪陣的組合,試圖一點一點的消磨掉于夫羅的力量,最后再讓部下的五千精兵實行突襲。于是,呼廚泉所部的五萬人,再次排列好陣型,與于夫羅所部碰撞到了一起。

殺伐,充斥在狼據需山下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刻,都會有匈奴人的慘叫、戰馬臨死前的悲鳴、兵器碰撞的鏗鏘、弓弩的震動以及將領們指揮部下的呼喝等等聲音響起,這些嘈雜不已的各種聲音匯集到一起,共同演奏出了一幕殘酷的交響樂。

太陽一點一點的從地平線上,向上爬升著,等到它出現在正午的天空中,已經是三個時辰之后了。在過去的三個時辰中,兩部激烈交戰的匈奴人,又都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大量的傷亡,雙方各自的戰損,都在一萬人左右。此刻,戰斗還在繼續,于夫羅和呼廚泉似乎都已經殺紅了眼,各自部下的士兵們也忘記了饑餓和炎熱,傾盡全力的劈出每一刀。勢要把眼前的對手格殺當場。在混戰中,呼廚泉部下的陣勢開始失去應有的威力,隨著人員的減少,他的部下們已經不能保持兩個戰陣的完整了,不要說彼此完美的銜接,就是各自為戰都已經有些困難了,大量于夫羅所部的士兵在呼廚泉所部的戰陣上,打開一道又一道缺口,然后瘋狂的順著缺口沖進了戰陣中,他們想要在內部。徹底擊潰呼廚泉的戰陣。一時之間。雙方的人馬犬牙交錯的聚攏在一起,根本分不出你我了。

看到形勢有些不利,呼廚泉決定改變策略了,他招手叫過五千精兵的統領。對其面授機宜。呼廚泉原本是想把這五千精兵當做奇兵來使用。在關鍵時刻一錘定音的。可是現在局勢,已經由不得他了,無奈之下。他也只好打算提前把這五千精兵派上戰場。

就在呼廚泉剛剛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一半,還沒有全部告訴親衛軍統領的時候,如雷的馬蹄聲,忽然從四面八方響起!

緊接著,漫天的煙塵卷上了天空,甚至都把正午太陽的炎熱,給遮擋住了!于夫羅和呼廚泉同時一愣,然后怒目看向了對方,他們以為,一定是對方叫幫手來了,這可是明顯違背了祖訓的啊!

不過,兩人心中的憤恨,很快就轉化成了驚恐,因為他們在大漠的震顫中,看到了奔馳而來的騎兵的身影!東邊的騎兵,大概有五千人左右,他們騎在高頭大馬之上,身上穿著耀眼的渾鐵明光鎧,七尺長的計都斬馬刀呈四十五度角斜向舉起,每個人的頭盔上,都插著一支潔白的羽毛,讓人恐懼的,是這五千人散發出來的殺氣,他們的殺氣,仿佛已經凝結成了一股實質般的鋒銳,令人膽戰心驚。就好像這五千騎兵,每一個人都是在死尸堆里摸爬滾打之后,從地獄里爬出來的殺神一般!匈奴人的感覺沒有錯,他們就是從地獄里爬出來的殺神,因為他們的名字叫做血殺!

在這五千血殺軍前方,一前三后奔跑著四道身影,前面的一人看不清面目,因為一張造型猙獰的虬龍面罩遮住了他的臉部,只露出兩只懾人心魄的眼睛。但是他坐下神駿的照夜雪龍駒、身上華麗的游龍嘯天甲和手中沉重的霸王槍,已經讓他的身份呼之欲出!普天之下,除了小霸王敖烈,還有誰能有這樣的氣勢和排場?敖烈身后正后方,白馬銀槍的趙云,英俊和武勇在他身上完美的融合,同樣吸引人的眼球;而在他身后兩側,面目猙獰的許褚和典韋策馬狂奔,就像是兩尊在神將身后負責侍衛的大力神!

西邊,那桿讓匈奴人聞風喪膽的方天畫戟再度出現在大漠,呂布身穿西川紅錦百花袍,外罩麒麟金甲,頭上不帶頭盔,而是插著兩根血紅色的雉羽,騎在赤紅如火的赤兔馬上,威風凜凜的出現在匈奴人的視線中。在呂布身后,一萬名同樣頭插血紅色羽毛,身穿渾鐵明光鎧,手握看上去就十分鋒銳的羅睺龍角槍,騎在一萬匹清一色的白色駿馬之上,耀武揚威而來。這支人馬,是敖烈麾下的另一支尖刀部隊——龍驤軍。

北邊,沒有馬蹄聲傳來,但不代表北邊就沒有漢軍的出現。獅盔蠻鎧的馬超,握持著虎頭湛金槍,騎在和大漠顏色相近的沙里飛之上,臉上帶著大戰前的興奮之色,雙眼帶著冷酷,審視著眼前的兩部匈奴士兵,就像是一匹餓狼,在思考著哪里的獵物較多,就從哪里下手一樣。在馬超身后,五千名體格壯碩,負重達到六十斤的虎賁精銳狂奔而來,速度雖然比戰馬稍遜,但卻比普通步軍快了五倍乃至更多!他們穿著特制的四層厚的明光鎧,揚起手中的計都斬馬刀,頭盔上漆黑如墨的玄羽在跑動中隨風晃動著,眼神中和馬超一樣,充滿了嗜血的神色,活像是五千個移動的鋼鐵巨人,讓匈奴人生不起與之對抗的心思。

南邊,太史慈手握虎膽錦牙槍,率領著一萬烏桓騎兵奔襲而來。雖然烏桓人已經換上了漢軍的武器和鐵甲,但是他們的作戰風格卻一時改變不過來,口中發出嗚嗚的長嚎,像極了塞北草原上的霸主——狼。狼是烏桓人的圖騰,每一名烏桓人都喜愛著狼。并把自己想象成狼,把狼的兇殘和嗜血,帶到了戰場之上。除了敖烈,沒有人能馴服這群兇殘的狼,甚至同樣兇殘的匈奴人也不行!

戰鼓聲,在不遠處響起,諸葛亮和徐庶帶著剩余的五萬漢軍,在戰場的邊緣處,一邊擂鼓助威,一邊開始排成陣勢。與呼廚泉淺薄的道行相比。諸葛亮布陣的本事。實在是高出太多了。因為經驗的不足,諸葛亮現在還排不出后世聞名于世的八陣圖,因此他現在擺出來的是稍次一級的九宮連環陣,把五萬大軍分成九個部分。相互之間完美的銜接在一起。在防守的時候。一處受敵,另外八方將會同時進行支援;在進攻的時候,則以中央的小陣為主導。另外八個小陣不停地對敵人進行騷擾和殺傷。

此刻,諸葛亮和徐庶就站在中央小陣的正中間,在他們的身側,是八十架蒙著紅布的紅衣弩炮,諸葛亮早已命令軍士對紅衣弩炮完成了發炮前的填裝動作,只要找到合適的時機,諸葛亮就會下達發炮的命令。

人如虎,馬如龍。八萬漢軍神不知鬼不覺的在悄然之中,完成了對兩部匈奴人的包圍。讓于夫羅和呼廚泉的臉上,泛起了深深的苦澀和絕望的驚懼。在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漢人和匈奴人的不同。漢人平時最愛內斗,而且往往會打的你死我活才肯罷手,這一點,和匈奴人有些相似,但是在面對外族入侵的時候,漢人會立刻放下私怨,轉而一致對外,直到把入侵的外族人趕出國門為止。長久的文明傳承,讓漢人有著超強的凝聚力,平時或許看不出這一點,但是當國家真正面臨困難的時候,大部分漢人們都會丟掉平時的軟弱,義無反顧的踏上保衛家園的征途,用手中的武器和一腔熱血,來維護國家領土的完整。

但是匈奴人就完全不是這樣,無論是何時何地,匈奴人都不會真正的團結起來,他們來自不同的部落,有著不同的信仰,很難有人會對整個匈奴進行完整的統治,除非是像鮮卑、烏桓那樣,被敖烈征服,接受漢化,才能出現真正的團結。因此,在漢軍大軍逼近的同時,于夫羅和呼廚泉沒能在第一時間達成一致,錯失了共同抵抗外敵的良機。兩人部下的兵馬,雖然已經停止了戰斗,卻都站在原地沒有動,雙方原本就是犬牙交錯,一時之間連他們自己都分不清誰才是自己部落的人,因此顯得混亂無比。

這一點,也在敖烈和諸葛亮的預料之中。兩部匈奴人經過一天半的廝殺,體力消耗已經接近極限,而且勢必會在戰斗的過程中,出現大量的戰損減員,還會出現像現在這樣,犬牙交錯的戰斗場面,敖烈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才會選擇在正午時分發起攻擊。不給混戰在一起的匈奴人,留出任何反應的時間。現在就算是于夫羅和呼廚泉想一致對外,也已經來不及了,他們根本沒有辦法把各自的部下,從混戰的局面中清晰的理順出來。不過,此時此刻,于夫羅和呼廚泉同時想清楚了一個問題,原來這一切,都是漢人的陰謀詭計,從最一開始,他們就已經墜入了漢人的計算之中,利用兩人的野心和相互之間的不滿,挑起了這場內斗。苦澀,再次泛上兩人的心頭。

他們想的沒錯,這一切都是諸葛亮和徐庶制定的計謀,但卻不是陰謀,而是陽謀,光明正大陽謀。利用人心的貪欲和對權力的向往,挑起了匈奴人的這場內斗。就算于夫羅和呼廚泉事先知道,恐怕也很難避免最后的結果,因為在他們心中,對權力的,已經超過了一切。對某一件普通事物太過執著,也會很容易落入他人的算計之中,更何況是權力這樣迷人的東西?(。。)

ps:這一章中對漢人的凝聚力描述,是大琨的真實想法。當初釣魚島事件的時候,大琨就曾為國人的團結流過感動的眼淚,大琨想說的是,今后如果有國人遭受了災難,希望有能力的朋友伸出你們的援手,幫助一下落難的國人,或許我們的民族不同,但是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順便說一下,大琨明天要動個小型的手術,萬一要是更新不了,后天或者大后天,會補上明天的章節。

2011()拒絕彈窗免費閱讀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