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二百六十章 是真還是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章 是真還是假

第二百六十章 是真還是假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02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目錄:大琨翼網站:

虎賁軍強悍的戰斗力,讓呼廚泉感到震驚。然而呼廚泉震驚的,還遠不止于此。另一個方向,龍驤軍也已經在呂布的率領下,沖破了匈奴騎兵的外圍防守,殺到了匈奴人陣中。面對七萬匈奴大軍,僅僅千人的龍驤軍,卻在呂布的帶領下,義無反顧的向著匈奴騎兵們發起了沖鋒,他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沖破匈奴騎兵的層層防御,和被圍在核心的馬超所部合兵!

呂布的方天畫戟猶如命號角,每一次揮動,都會帶走至少兩名匈奴騎兵的性命。在他身后的千龍驤軍,手中龍角槍縱橫交錯,相互呼應著把龍驤九式的威力發揮到了限,重重槍影之中,匈奴人根本就分不清自己到底在面對著多少把長槍,往往是稀里糊涂之中,就已經被龍驤軍刺落馬下。

千悍勇的龍驤軍,在一沖殺之下,連續突破道封鎖線,完成了對匈奴騎兵的鑿穿,來到了核心,和馬超所部合兵一處。龍驤軍的表現,不但讓匈奴人們看傻了眼,就連同為漢軍的新兵們,也都看傻了眼。平日里老是聽說血殺軍等四支精銳部隊是如何的了得,對這四支精銳部隊的傳聞,簡直可以用天兵天將來形容了,因此很多新兵心中都充滿了這樣一個疑問:那四支精銳部隊,真有那么厲害嗎?甚至一些心高氣傲的新兵還認為,那些傳聞不過是被過分夸大了事實,其實四支精銳根本就沒有傳說中那么強悍。

直到今天。虎賁軍眨眼之間怒斬五千匈奴騎兵,完全違反了騎兵克步兵的原理;而龍驤軍以千之眾,完成了對數萬匈奴騎兵的鑿穿,在他們身后留下數不清的匈奴人尸體,他們用各自的表現,為自己精銳部隊的稱號正了名,他們用行動告訴匈奴人,也告訴了那些心懷疑慮的漢軍新兵: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漢精兵!

繼呂布的龍驤軍與馬超匯合之后,史慈也率領虎賁軍加快腳步。在呼廚泉戰陣的肋部擦過。五千虎賁一猛沖猛砍,斬殺匈奴人上千人,順利和呂布、馬超匯合到了一起。當初,諸葛亮只規定人可以放手沖殺半個時辰。隨著人的匯合。半個時辰的時間也快到了。人又對著匈奴人發起了兩次沖鋒之后,就開始撤退了。

在撤退的過程中,新兵們走在最前面。這個位置是最安全的。千龍驤軍一分為二,護翼在新兵的兩側,而五千虎賁則是回歸到馬超的統領之下,列著嚴整的車輪陣,在隊伍的最后負責斷后的工作,馬超和虎賁軍的強悍,對匈奴人有著強悍的震懾,使得呼廚泉考慮再之下,還是放棄了追擊。一者他已經被漢軍殺的有些膽寒了,二者他也怕漢軍會再有埋伏,畢竟,經過半個時辰的廝殺,數十里之外的漢軍大營,完全可以從容的再派出一隊援軍來了。

短短半個時辰的激戰,讓呼廚泉看到了漢軍強悍的一面,還好精銳的漢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按照這次戰斗的人數比例來判斷,每一萬名普通漢軍,就會與相應的八千精兵搭配,這么算下來,此次前來的六萬漢軍中,擁有強悍戰力的精銳部隊,大概有兩萬人左右,這個比例,還是在呼廚泉可以接受范圍之內的,如果六萬漢軍全部都是像龍翔、虎賁這樣的精兵,這一戰,呼廚泉也就不用再打了,直接投降算了。

經過清點,在這一戰中,漢軍幾乎沒有留下多少尸體,只有寥寥的千余人而已,在這千余的尸體中,身穿渾鐵明光鎧的精銳部隊,更是鳳毛麟角,不足一。反觀自己的戰損,竟然高達萬余人,是漢軍的十倍了,先前幾場小勝累積起來的戰果,跟這次戰損相比,簡直可算得上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了。

帶著郁悶的心情,呼廚泉收兵回到了自己的大營之內。通過這次交鋒,呼廚泉自認看出了漢軍的長短,漢軍不像傳聞中那樣強悍,因為在漢軍中,有著大量的普通軍士,他們的軍事素質,比起長年生活在馬背上匈奴人差了不少;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那些少數存在的精銳漢軍,其戰斗力之強悍,簡直是非人類可以做到的程,都是以一當的猛士。在摸清了漢軍的人員配置之后,呼廚泉經過推演,發現單憑自己部族的力量,最多只能和漢軍打個平手,根本不可能取得最后的勝利,如果硬要拼個你死我活的話,兩敗俱傷恐怕是最好的結局了。

可是很明顯,這樣的結局,是呼廚泉根本不可能接受的,手下的兵馬一旦都打沒了,于夫羅借刀殺人的陰謀也就得逞了,自己還拿什么去和于夫羅抗衡?到時,于夫羅要殺自己,簡直比捏死一只螞蟻還要容易。于夫羅派自己前來抵抗漢軍,名義上雖然是顯得很看重自己,但是呼廚泉明白,于夫羅這是想要借機鏟除自己的勢力,為他的掃清威脅呢。本來呼廚泉是不想來的,可是沒辦法,右賢王去卑堅定的站在于夫羅一邊,他們兩人的勢力加起來,可不是呼廚泉能抗衡的,呼廚泉是在迫不得已之下,才答應作為先鋒來抵抗漢軍的。

一想到于夫羅和去卑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呼廚泉就恨得牙根生疼,現在漢軍的實力也見識到了,呼廚泉忽然發現自己正處于風口浪尖之上,退軍的話,勢必會給于夫羅討伐自己的借口,偏偏自己的實力又沒有辦法和于夫羅加去卑對抗;進軍的話,呼廚泉又沒有絲毫的把握可以擊敗漢軍,真可謂是真正的進退兩難之地,無論怎樣選擇,都有可能導致自己深陷萬劫不復之境。呼廚泉已經開始后悔,當初為什么要答應率部前來抵抗漢軍了。

就在呼廚泉為難之際,探馬送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漢軍全軍撤退了。呼廚泉一愣,隨即大怒,指著探馬的鼻破口大罵:“我軍今天剛剛慘敗,原因是什么?不就是被漢軍的先鋒部隊誤導,中了漢軍的埋伏么?什么退兵?根本就是幌!是誘導我軍追擊的幌!被一塊石頭絆倒一次就夠了,你還要被絆倒第二次、第次么?以后長點腦,別有事沒事來煩本王,在本王還沒決定處斬你之前,在本王的面前消失!”

那名探馬被呼廚泉一頓臭罵,驚魂未定的抱頭鼠竄而逃,再也不敢提漢軍撤退的事情了。沒想到在天之后,呼廚泉又派人把他叫到大帳,張口又是一頓臭罵:“你是怎么打探消息的?漢軍都已經撤走天了,你竟然一點風聲都沒探聽到?你是眼瞎了,還是耳朵聾了?六萬漢軍的撤退,怎么可能一點動靜都沒有?該死的東西,本王留你還有什么用,來人,拉出去,斬了!”

在將那名可憐的探馬處斬之后,呼廚泉親自帶領大軍,來到了漢軍曾經駐扎過的大營,進行勘察。漢軍遺留的大營中,呼廚泉的部下沒能找到一粒糧食,甚至連生火做飯的爐灶都沒能發現多少,倒是發現了一些鐵制的兵器,而且數量還不少,雖然其中的一些已經有些破損了,但還有許多是修補之后仍舊能夠使用的。這批武器,大約在五千把左右,另外還有五千多副普通漢軍的鐵甲,也被從各個營帳內翻了出來,其中一小部分的鐵甲,還是嶄新的,顯然是剛剛配發到漢軍中使用的。

呼廚泉在漢軍營地內步行著踱了一圈,仔細的勘察了營地內每一寸的土地,他發現在營地中的土地上,除了有爐灶的地方還有一些密集的腳印之外,其他地方的腳印明顯很稀少,而且也沒有發現漢軍日常訓練留下的痕跡。呼廚泉皺著眉頭,來到了漢軍中軍的大帳,這個曾經是敖烈主持軍事的地方。

坐在敖烈坐過的地方,呼廚泉命人把一部分漢軍遺留的武器和衣甲拿了進來,又仔細的觀察了一番。通過重重跡象,呼廚泉推斷出,漢軍應該確實是退軍了,而退軍的理由,是因為漢軍糧草不濟,無法維持大軍的日常生活了。那些遺留下來的武器、衣甲,就是最好的證明,這些裝備應該是配發給漢軍中戰斗力不強的新兵的,可是新兵終究是新兵,在糧草不濟的情況下,再加上擔心喪生戰場,便開始出現了逃亡,逃亡的人數應該在五千人左右,這也正好與遺留下五千把武器、五千副鐵甲相吻合。

此外,漢軍營地中腳印的稀少,也是漢軍缺糧的又一佐證,因為食物不足,所以漢軍才懶于走動,以便保持體力,甚至連例行的日常訓練都被免除了,以致呼廚泉沒能在營地中發現漢軍訓練的痕跡。同時,爐灶的數量,也從側面反映出,漢軍沒有足夠的糧食來烹制成食物。

這一切,都有力的證明著,漢軍確確實實是因為缺糧而被迫撤軍的。可是被漢軍殺的有些膽寒的呼廚泉,卻再也不肯輕易相信自己的眼睛,口中疑惑的自言自語著:“是真?還是假?”

不知不覺中,呼廚泉已經完全墜入了諸葛亮的思維誘導中,按照諸葛亮事先為他鋪設好的,迷茫的走了下去。(。。)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