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九十一章 江東孫伯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一章 江東孫伯符

第九十一章 江東孫伯符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10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安排了徐庶和魏延去遼東之后,敖烈心中暫時去了一塊心病,開始和眾人商議救援遼西的事情。一眾文武官員各抒己見,發表著自己的看法。說實話,敖烈是比較討厭開會的。前世的時候,那些高官大員們動輒就召開會議,各自高談闊論地夸夸其談,結果隨便一個會就得開個幾小時,甚至更有開上十幾天還沒有談論出個結果的,等到黃花菜都涼了,事情依然沒有解決。敖烈因為深受前世的影響,所以今世對開會什么的很是不感冒。

這就導致敖烈麾下的一眾文武在開會的時候都是言簡意賅,直指問題的中心,從來沒有人會在軍事議會上說多余的廢話。至于除了軍事會議之外的其他會議,敖烈能躲就躲,一般都是讓荀彧代為主持的。不過敖烈有一個好處,就是善于聽從旁人的意見和建議,只要說的正確、有理,敖烈一般也會采納。

能進入劉虞和敖烈父子視線內的官員,自然不會像其他諸侯麾下的官吏們一樣,都是些有名無實僅會紙上談兵的人。所以敖烈的的這次軍事議會,和往常一樣,很快就定下了大方向,然后眾人在相互補充、完善,最后敖烈拍板定了下來,決定明日一早就發兵漁陽,讓坐鎮漁陽的張舉感到危機,從而撤回包圍肥如的人馬。這條計策是賈詡提出來的,敖烈明白這是圍魏救趙之計。

同時,敖烈還分派了兩小隊人馬分別前往漁陽和肥如,去漁陽的一隊人馬由龐德率領,這支人馬的目的,就是找到趙云所部,然后合并一處,從側面牽制張舉;另一隊人馬,則是張飛統率,除去張飛部下的兩百多騎兵之外,敖烈又送給張飛八百騎兵,讓張飛一并統領著回歸肥如,把敖烈的計劃告知公孫瓚和劉備,讓他們安心守城,等待時機。

張飛性子急,當時就要帶著這一千多騎兵殺回肥如去,敖烈擰不過他,只好送張飛離開。臨別前,敖烈特意叮囑張飛,務必要讓公孫瓚和劉備堅守城池,以待時變,并且還私下里跟張飛說,到了肥如之后,借給張飛的八百騎兵就歸他指揮了。

敖烈送出去的這八百騎兵當然不會是血殺營精銳,也不是從峭王那里勒索來的烏桓精兵,只是近一年來太史慈新訓練出來的騎兵而已。盡管如此,這八百人依舊是訓練有素,肯把八百騎兵拱手送人的,恐怕除了敖烈,天下再也沒有其他人能做到了。畢竟,八百騎兵的價值,即便是不計算訓練成軍的成本在內,如果運用得當的話,也足以抵得上三千步軍了。

人們常說,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敖烈的這一舉動,讓張飛心中頗為感激,對敖烈的感官又是直接跨越了幾個臺階。除了兩位結義兄長劉備和關羽之外,張飛已經把敖烈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在這個亂世稱雄的年代,手里有兵馬才能成就大事。劉備三兄弟一直顛沛流離,不就是沒有自己的地盤、沒有自己的兵馬嗎?如果當初在剿滅黃巾軍的時候,張飛手下有這八百騎兵,劉備豈會只被封賞一個小小的縣令?多少也會得到一些尊重的啊。

而且,別看張飛性格粗豪,但是他是粗中有細,軍事素養絕對不差,只是暴躁的脾氣制約了他取得更大的成就而已。通過觀察,張飛發現敖烈送給自己的八百騎兵絕對不是濫竽充數之舉,每個人都是訓練有素,而且還配備著完整的裝備。這些騎兵的精良裝備,讓張飛看著都眼饞不止。也只有敖烈靠著萬通商行的支持,才能讓普通的士兵都擁有這樣精良的裝備。

鄭重的向敖烈拱了拱手,張飛粗聲粗氣地道別:“墨寒兄弟,今日的大恩大情,俺替兄長記下了,日后墨寒兄弟但有用得著俺們兄弟的地方,一句話,水里來火里去,俺們兄弟絕不皺一下眉頭!”

敖烈微微搖了搖頭,認真地說道:“翼德,某并不是施恩望報之人,大戰在即,某也只能抽出這些人馬來,再大的忙,某也實在幫不上了。肥如戰火正急,翼德還是快些趕回去吧。”

張飛不再說什么,向著敖烈重重的一點頭,然后翻身上馬,招呼著部下一千騎兵呼嘯而去。

看著張飛飛馳而去的背影,賈詡悄悄來到敖烈身邊,低聲說道:“主公高明。”

敖烈嘴角含著笑,小聲說道:“文和且說說,某高明在哪里?”

賈詡雖然善于洞察人心,但是直言主上心思的事,這個老狐貍可是絕對不會做的,當下微笑著搖頭道:“主公早已胸有成竹,又何必詡來多嘴?”

敖烈搖頭笑道:“你這個老狐貍啊,可是你只說對了一半,某雖然是喜歡這張翼德不假,趁這個機會借兵給他,確實是心存結交他的想法,但更多的是為了整個戰局考慮。而且劉玄德三兄弟桃園結義,情比金堅,不是說撬過來就能撬過來的。”

賈詡笑呵呵的說道:“主公,你應該想想劉玄德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在下論斷。”

“嗯?”敖烈不由得有些疑惑了起來。接著順著賈詡提示的思路往下想了想。劉備雖然是草根出身,可素來是胸懷大志,所以十分倚重關羽、張飛二人,要說劉備肯放走這兩人,那是決計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敖烈再轉念一想,就明白了賈詡的意思。在這個時代凡是胸懷大志的人,必定是一代梟雄,否則絕不可能在亂世中雄起。別看劉備現在什么都不是,要地盤沒地盤,要兵馬沒兵馬,可敖烈知道,劉備早晚是要發跡的,甚至在歷史上還自立一國,當上了皇帝。這樣的人,不是一代梟雄是什么?只要是梟雄,難免就會在心中有各種各樣異于常人的算計。這次張飛帶著從自己這里借走的八百騎兵,自己還言明到肥如后,這八百騎兵就歸張飛統領。這就難免會讓劉備心中感到不愉快,會讓劉備覺得張飛和自己達成了什么協議,否則自己憑什么無緣無故的借兵給張飛?誰不知道亂世之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就是手里的兵馬?以劉備的性格,肯定不會認為敖烈是真的古道熱腸自愿幫忙,就算是幫忙,也沒有把自己的兵馬白白送給別人的啊!這樣一來,即便不能就此拉攏張飛,但是至少會在劉備和張飛中產生出一些隔閡,而且,這隔閡還跟敖烈扯不上任何關系,難道敖烈好心幫忙還幫出錯來了?所以只能由劉備獨自品嘗這個苦果。

想明白了這些事,敖烈轉過頭看著賈詡,笑吟吟地說道:“文和,看來某給你定的效力十年的期限太短了。跟你做對手,一定會累死很多腦細胞。某可不想做你的對手。”

賈詡雖然聽不太明白敖烈話中的字面意思,但是卻明白敖烈心中想要表達的意思,不由得苦笑連連,只好搓著手苦澀的說道:“主公這是說的哪里話,十年,真的不短了。”

“哈哈——”敖烈不由得仰天大笑了起來,笑的十分開心。他知道賈詡雖然一向皮賴,但是出謀劃策的確是一把好手,所以當初才定下十年之約,把賈詡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敖烈有信心在十年之內,徹底收服賈詡的心,若是十年時間還不能夠收服賈詡的話,敖烈也就不必抱著拯救天下的宏愿了,直接買塊豆腐撞死倒是省事了。

就在主臣二人彼此相視會心一笑之際,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從南邊穿來,聽聲音,大概有十余騎的樣子。

敖烈心中詫異,現在戰事都在北方,從南邊來的,會是誰呢?

沒讓敖烈心中的疑惑維持多久,一隊騎士很快就進入了敖烈的眼簾,為首一人英姿勃發,年紀和敖烈相差仿佛,手中拿著一桿長槍,雖然比不得敖烈的霸王槍沉重,但也可稱的上是重型長槍了,一行人向著敖烈等人策馬飛奔而來。

來到敖烈等人眼前,為首的青年勒住戰馬,霸道的問道:“某問,你們答。這里可是幽州軍大營?那個自稱小霸王的敖烈,可在營中?”

青年倨傲的神態惹怒了敖烈身后的一眾武將。武人,都是有血性的,被這不速之客當著他們的面,指名道姓的找他們的主公,而且還是一副來者不善氣勢洶洶的樣子,誰受的了?

許褚和典韋各自向前邁出一步,剛要叱喝,誰料馬超這個暴脾氣卻先發作了:“你這小子,好生無禮。驃騎將軍、冠軍侯的名諱,是你張口就叫的嗎?來來來,不管你今天來有什么事,某先替你的家長教育教育你。”

敖烈伸手攔住了眾將,疑惑的問向馬上青年:“尊駕究竟是何人?不知找驃騎將軍有什么事?”在沒摸清對方底細之前,敖烈不打算把自己的名諱說出去,倒不是害怕,而是不愿意惹無端的麻煩。

馬上青年傲色說道:“也沒什么大事,某此次前來是來找敖烈比武的,看看到底誰才能當得起小霸王的稱號。”

來爭名號的?敖烈在心中想了想,立刻明白了來人的身份,能和自己爭小霸王這個稱號的,恐怕只有那只江東猛虎,號稱江東小霸王的孫策了。

知道了孫策的來意之后,敖烈輕笑著搖頭道:“某知道了,你是孫策孫伯符對吧?你要找的人,就是某了。”

孫策瞪大了眼睛,追問道:“你就是敖烈?”

面對孫策一而再再而三的直呼敖烈的名字,馬超等人怒不可遏,齊齊怒喝:“大膽!”

孫策一挑眉毛,面帶不屑的說道:“怎么,想仗著人多來車輪戰?來吧,某還怕你們不成!”

看到孫策一臉倨傲,自認蒼天第一他第二的神色,敖烈心中不禁嘆息了起來。說實話,眼前的孫策讓敖烈感到有些失望。歷史上,曹操曾經評價孫策,說孫策是江東猛虎。乍一聽,這句話像是在贊揚孫策的勇猛,可是后來曹操又說了一句話,是針對孫策的弟弟孫權的,曹操當時嘆息著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把這兩句話連接在一起來看,就知道曹操對孫氏兄弟二人的看法了。

在曹操心里,孫策只是一員能征善戰的猛將,可以稱之為虎將;可孫權呢?很明顯,曹操在贊揚孫權的同時,是在嘆息自己的兒子里沒人能比得上孫權,這說明什么?說明曹操把孫權視作可以做開國君主的人物。也就是說,在曹操的評價里,孫策比孫權差了好幾個等級。

現在敖烈十分認同曹操的說法了,眼前的孫策,除了武勇之外,幾乎一無是處。心機、處世之道都差得很遠,更不要說他那長滿肌肉的大腦,會想出什么高明的計謀來了。

孫策雖然魯莽,但是絕對不傻,他注意到了敖烈臉上一閃而過的失望之色,不由怒道:“你什么意思?看不起某嗎?”

敖烈一反待人親厚的常態,揚起脖子說道:“你說的沒錯,一個連腦子里都長滿肌肉的人,讓某怎么看得起?”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