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北漢燕王第十二章雁門張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之北漢燕王 >>三國之北漢燕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雁門張遼

第十二章雁門張遼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07日  作者:大琨翼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大琨翼 | 三國之北漢燕王 
››


目錄:

網站:

敖烈轉過身,面對著臺下的三千將士,舉起右手,高聲呼喊:“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話本是大漢開國初期,衛青大將軍和驃騎大將軍霍去病抗擊匈奴時發出的口號,此后數百年來,一直是大漢的軍士們傳統的軍事口號,這句口號是大漢成千上萬的精銳們用敵人和自己的鮮血,打造出來的無敵宣言。

可是近幾十年,大漢先后繼位的幾任天子都貪圖享樂,再加上外戚和宦官的斗爭日益激烈,導致大漢的軍事、政治、經濟等等各個領域都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倒退。于是,這句撼天動地的口號,叫的便沒有以前那么響亮了。最近幾年,甚至都很少再有人漢初這句口號了,畢竟,百姓們的飯都吃不飽了,戰士們的軍餉都領不到了,誰還肯賣力的去空喊什么口號?

可是此刻,隨著敖烈的高聲大喊,臺下三千軍士看著不過十歲的二公子如此豪氣干云,一時也是激動不已,齊聲高喊:“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敖烈一擺手,臺下的高喊聲立刻靜止了下來,等待敖烈繼續發話。敖烈再次高喊:“點將!”

臺下本就隊列整齊的戰士們,再次整頓了一下隊形,力求以最規整的隊形,最好的面貌來迎接敖烈的點將。站在一旁觀看的呂布忍不住輕輕點了一下頭,低聲自語:“這支兵,可用。”

敖烈快步走下點將臺,在戰士們中間挑選先鋒部屬。一路走來,敖烈通過氣勢的接觸,先后挑出了數十人,都是身高馬大,身上帶著殺氣的戰士。身上有殺氣,說明這些戰士是上過戰場,刀鋒上見過血的老兵,最適合當做前鋒部隊。

忽然,敖烈感到有人注視著自己,一股強烈的請戰情緒順著目光傳了過來。偏過頭,敖烈發現一名年紀在二十歲左右,面如紫玉、目若朗星的戰士正目不轉睛的看著自己,眼神中,盡是無盡的戰意。敖烈走到這名戰士面前,問道:“想戰?”那名戰士大聲回答:“愿隨二公子馳騁沙場!”

感受著對方與其年齡極不相稱的殺意,敖烈忽然心中一動:二十左右,面如紫玉,天,自己不會運氣這么好吧?難道就這樣撿到一個名將?

想歸想,但是還得在確認一下。敖烈伸手拍了拍戰士的肩膀,問道:“你叫什么名字?祖籍何處?”那名面如紫玉的戰士答道:“我是雁門人士,姓張,名遼,字文遠。”

果然是他!敖烈心中一陣激動,又是一位三國的名將。張遼在歷史上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將之首,不但武藝超群,而且帶兵也很有一手,三國時期,張遼在合肥一戰中,率領八百精銳殺入東吳孫權的十萬大軍中,殺的孫權丟盔棄甲而逃,可見張遼的武勇和臨陣指揮是如何了得。

沒想到自己竟然在父親的部屬中找到了張遼!敖烈轉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呂布,心中暗想:“歷史上,張遼原本是大哥的部屬,我這樣,算不算是挖墻角呢?算了,這件事以后再說吧,既然找到了張遼,就沒有棄之不用的道理,以后如果他愿意追隨大哥,那我就成人之美也就是了。”

想到這里,敖烈也不在猶豫,對張遼說道:“即刻起,升你為軍侯,為我副將。”聽到敖烈的任命之后,所有人,包括張遼自己都不可置信的看著敖烈。唯有一旁的呂布輕輕頷首,通過觀察,呂布看出了張遼武藝不凡,氣勢沉穩,確實是一塊好材料。

張遼遲疑著說道:“一曲之軍侯,統率五百戰士,敢問二公子何以將如此重擔交給遼這樣的無名小輩?”

敖烈大笑著說道:“今日的無名小輩,他日怎知不能為將而鎮守一方?別忘了,我現在也是無名小輩而已。難道,文遠懼戰,不敢答應么?”張遼被敖烈前半句話激起了血性,又被后半句話激起了好勝之心,一張臉漲得成了醬紫色,呃,張遼原本是面如紫玉,被敖烈一激,紅暈浮上臉龐,就變成了醬紫色了。

昂著醬紫色的臉龐,張遼大聲說道:“遼領命!愿隨二公子鞍前馬后,奮勇爭先!”敖烈點了點頭,之后也不在說什么,轉身繼續去點兵了。張遼急忙邁上一步,按劍跟在敖烈身后,儼然以敖烈的部屬自居了。

一路點兵,最后敖烈點出了四百九十七人,算上自己和呂布、張遼三人,正好是五百人。點將完畢,敖烈邁步走回點將臺前,對著臺上的劉虞行禮說道:“稟太守,校尉敖烈點兵完畢。”

劉虞看了垂手站在敖烈身邊的呂布一眼,這兩年來,呂布也應敖烈之邀,數次來太守府上做客,故而劉虞也認得呂布。劉虞知道呂布雖非自己的部屬,但卻是敖烈的結義大哥,而且武藝超群,有他在敖烈身邊,劉虞也放了不少心。快步走下點將臺,劉虞來到敖烈身前,卻是先轉頭對著呂布說道:“兵兇戰險,還望賢侄多幫襯烈兒。”

呂布行了一禮,口中說道:“伯父安心,但使我有一口氣在,便容不得有人欺辱吾弟。”劉虞的神色稍微放松了幾分,這才轉過頭,深深的看了敖烈一眼,大聲說道:“校尉敖烈,率部先行!”

敖烈抱拳行禮,大聲答道:“諾!”

下一刻,小胡子將敖烈和呂布的坐騎牽了過來,敖烈翻身躍上照夜雪龍駒,接過小胡子遞上的長槍,槍尖直指天際,大喝道:“先鋒所屬,上馬!”呂布和張遼率先飛身躍上各自的坐騎,然后舉起手中兵器,和敖烈一樣直指天際。隨后,敖烈部下四百九十七名戰士同時躍上馬背,齊齊舉起兵器,同樣直指天際。

敖烈猛然揮落下長槍,喝道:“出征!”呂布、張遼和其余戰士跟著高喊:“出征!出征!!出征!!!”

大喝三聲之后,五百先鋒紛紛躍馬揚鞭,帶著一道道旋風,策馬沖出了軍校場,真可謂人似猛虎馬如龍!看的劉虞部下的其余軍士熱血沸騰,聲嘶力竭的為五百先鋒同袍助威:“風!風!!風!!!”

一路向北,敖烈率領先鋒部隊快速向北疆挺近,用了兩日時間就來到了九原郡的邊界上。這里,也是大漢的邊境,北邊,就是匈奴人活動的地方了。

看著被匈奴摧殘過的村落,敖烈嘆息了一聲,回頭說道:“文遠,你帶幾個兄弟進村落看看,是否還有活人,若有幸存者,可速救之。”張遼諾了一聲,揮手叫了幾名戰士,策馬奔進了村落。

三刻之后,一名軍士奔了出來,到敖烈面前翻身下馬,抱拳說道:“稟二公子,呃,稟將軍,張將軍在村內找到了幾位存活下來的人。張將軍正在打探匈奴的軍情。”敖烈點頭說道:“走,領我和大哥進去看看。”

軍士翻身上馬,領著敖烈和呂布向村中跑去。等到敖烈等人進入村落之后,看到張遼在詢問著幾名獵戶打扮的青年。那幾個青年紛紛說道:“匈奴人大概在五六千人之數,為首者好像是叫什么左賢王,他們騎馬進入村落之后,揮舞著長刀將村中的青壯年都殺死了,然后搶走了村中的錢糧,又擄走了所有年輕的女子,然后放火燒了村落,我們幾個在不遠處的山上打獵,親眼見到了那些匈奴人的暴行,等我們從山上趕下來,想和匈奴人拼命的時候,他們已經策馬遠去了。”其中一個年青獵戶哭泣著對張遼說道:“將軍,我們全村幾百口人啊,全都被那些天殺的匈奴人殺死了,我那還沒過門的媳婦,也被匈奴人擄走了,請將軍為我們做主啊。”

敖烈來到跟前,伸手在那名哭泣的年輕獵戶肩膀上重重一拍,說道:“我們是大漢的郡兵,此次就是來和這些匈奴人交戰的,血債,終究要用血來償還。”聽到敖烈的話之后,其余幾個幸存下來的獵戶狐疑的看著敖烈,全然不明白堂堂大漢的郡兵,怎么會派出一個十余歲的少年來。

張遼看出了獵戶們的疑惑,于是解釋道:“各位,這位就是我們的主將,九原太守劉公的二公子!”獵戶們聽說敖烈是劉虞之子,都是面露釋然之色。劉虞和別的郡守不同,不但身為皇室宗親,而且勤于執政,從沒做過魚肉百姓之事,平日里也是提倡節儉,深得民心。更兼敖烈自幼便文武雙全,名聲在外,也讓獵戶們安心。更何況,人家是堂堂郡守家的二公子,才十幾歲就敢到前線戰場上來,這份勇氣,誰不欽佩?

先前那個痛哭的年輕獵戶跪在敖烈身前,說道:“小人愿追隨小將軍,執鞭墜鐙,抗擊匈奴!”敖烈扶起了獵戶,問道:“你叫什么名字?為何要追隨與我?”獵戶答道:“小人名叫田疇,字子泰,乃是本地獵戶。小人未過門的妻子被匈奴人擄走,生死不知。小人寧愿從軍,抗擊匈奴,使更多夫妻免于匈奴之苦。”

田疇?田子泰?又一位三國時期的名人。敖烈暗自想到。在歷史上,田疇是公孫瓚手下的首席謀士,如果按照歷史的正常發展,應該是田疇在年青的時候,遭遇了被匈奴人擄走未婚妻的痛楚,這才投在對待異族態度堅決的公孫瓚麾下。不過,因為敖烈重生在東漢,所以歷史的軌跡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轉折,這才讓田疇投到敖烈的麾下。

敖烈回頭對張遼說道:“文遠,給他一匹馬,從今日起,子泰便是我軍中幕僚了。”田疇聞言大感驚奇,怎么也沒想到第一次見面,敖烈就對自己委以重任。對此,張遼到是見怪不怪了,幾天前,自己還是一名在普通不過的軍士,就因為自家少主的一句話,自己現在已經是統領五百軍士的軍侯了。

眼看著張遼牽過一匹馬,將韁繩遞到自己的手里,田疇再次跪倒在敖烈身前,臉上掛著兩行熱淚:“疇深感主公知遇之恩,雖肝腦涂地,亦萬死不悔。”

大琨翼:


上一章  |  三國之北漢燕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