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馬喜劇之王第四百四十三章 備戰春節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鬼馬喜劇之王 >>鬼馬喜劇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備戰春節檔

第四百四十三章 備戰春節檔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21日  作者:紀墨白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紀墨白 | 鬼馬喜劇之王 

時間匆匆而過,轉眼就是春節。七九年的春節,許氏以許氏兄弟的《富貴黃金屋》作為主打賀歲片。

許氏兄弟已經一年多沒有新的作品,喜歡他們的香港市民都在翹首以盼,期待的指數非常之高。

而邵氏則推出李翰祥導演的《軍閥趣史》、劉佳良兄弟合拍的《少林搭棚大師》,以及呂奇導演執導的《追女三十六房》三部影片來應對。

這三部影片之中的《軍閥趣史》是當年由許貫文主演的《大軍閥》的續集,不過本次改由秦湟來主演,較之《大軍閥》的包羅萬象、正諧兼備,這次《軍閥趣史》的情節主要集中在風流韻事上,查暗娼、訪私娼,叔嫂通女干、姨太偷晴,一路香艷到底。

而劉氏兄弟的《少林搭棚大師》,也是打著去年火熱上映的《少林三十六房》的續集的名號。同樣是少林功夫題材,同樣是劉佳輝主演,同樣是消費三德和尚。

去年那部《少林三十六房》因為將各式各樣的少林功夫活靈活現的搬映在熒幕上,因此讓不少觀眾看了之后都驚嘆不已。所以這部打著正統續集名號的《少林搭棚大師》,自然還未上映就已經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可以說在沒有洪京寶、程龍、元飚師兄弟的日子里,劉佳良師傅與他的劉家班,堪稱是香港第一功夫班底。

而呂奇執導的《追女三十六房》,同樣也是大打情銫牌的都市泡妞喜劇片,題材有些類似麥佳去年執導的《追女仔》,不過由呂奇這位三極片導演來拍攝,自然就變成了咸濕版的《追女仔》,大玩情銫大講咸濕笑話。雖然略失于粗俗,但卻迎合一般小市民的口味,所以票房都有不錯的成績。

而且看這部電影的名字,就知道他分別從去年熱映的《追女仔》與《少林三十六房》取經。而在這部電影之中。那些男人如果想要泡妞,還真是要像《少林三十六房》中演的那樣,要學習各種各樣的泡妞絕技。如此惡搞的方式,不禁讓人笑掉了大牙。倒也反映出了香港電影導演一貫的急智,將拿來主義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

嘉禾在春節檔期同樣也有猛片上映,分別是袁家班兄弟的《醉螳螂》、王雨的《獨臂拳王大戰楚門九子》,以及曾智偉的《矮仔多情》。

《醉螳螂》還是延續之前《醉拳》、《醉八仙斗醉羅漢》等套路。還是走民初諧趣功夫片的路線。以袁家班一貫的精彩功夫設計,本片就算故事情節上了無新意,但是在打斗場面上絕對讓人眼前一亮。

而王雨的《獨臂拳王大戰楚門九子》,則是繼續借著獨臂刀的名號來混錢。當年王雨從邵氏出走之后,轉投嘉禾的旗下,拍攝《獨臂刀大戰盲俠》。引發了邵氏與嘉禾的一場大官司。官司打了足有一年多,等《獨臂刀大戰盲俠》上映完都還沒有打完。

官司后來還是由邵氏勝訴,但是贏了面子卻輸了里子。嘉禾早已將《獨臂刀大戰盲俠》上映玩,并且鈔票都早已裝進了兜里。

而王雨雖然不能再用《獨臂刀》的招牌,但卻自創了《獨臂拳王》的招牌,并借此拍了許多部電影。雖然這些電影的質量是逐年下降,卻不妨礙王雨借此賺了不少錢。后來他又前往臺灣發展。雖然他在香港早就已經過氣,但在一貫落后又貧弱的臺灣電影市場,卻一度成為最炙手可熱的明星。

這部《獨臂拳王大戰楚門九子》,是將獨臂拳王與張徹導演執導的多部經典電影中的經典人物搬出來,比如《報仇》之中的關小樓,《刺馬》之中的馬新貽等等,然后湊在一起搞了一場大混戰。極盡惡搞之能事,開無厘頭作品之先河。比爾東升。秦霈、姜大維三兄弟合作拍攝的《貓頭鷹》還要早上好幾年。

而曾智偉的《矮仔多情》還是同樣延續《追女仔》的路線,同樣是都市泡妞喜劇電影,不過這次由曾智偉親自披掛上陣飾演主角,當真可以說是誠意十足。

曾智偉去了嘉禾之后,多是模仿許氏最熱的電影題材,民初諧趣功夫片火,就跟風拍攝功夫片;都市愛情喜劇火。就跟風拍攝都市愛情喜劇……因為一直緊緊跟隨著潮流前進,所以拍的幾部片子少有不賣座的,也讓他成為香港影壇的一號人物。

春節檔期基本上就是屬于三大電影公司的,其他小電影公司很難分到一杯羹。因為這三大電影公司牢牢壟斷了香港的院線。沒有小電影公司上映的管道。

不過香港其實還有一家雙南院線的,不過左派電影公司沒有拍賀歲片的習慣,還跟不上現在香港電影發展的新潮流,春節檔期也沒有好好去做準備,依然還是放之前的老片子,所以觀眾數量基本上寥寥無幾,基本左右不了春節檔期的戰局。

春節檔期的戰局從進入正月就開始點燃,三大電影公司各出奇招,或報紙雜志電視臺一起打;或敲鑼打鼓花街巡游;或電影海報貼滿地鐵站等等,都投入了相當大的人力與物力。

之所以三大電影公司都如此舍得出錢,因為春節檔期當真是個大熱檔期。尋常只賣百萬票房的電影,在春節檔期上映就可以達到兩百萬,如果宣傳得力的話,很可能會到三四百萬都說不定,盈利率直接翻了三倍以上。

再加上春節檔期是一年的開始,誰也都想來個開門紅,討一個好彩頭,所以三大電影公司不約而同的加大宣傳力度,恨不能挨家挨戶的下發通知,我的電影即將要上映了,你們馬上全家都過來看啊!

宣傳戰之中,自然擁有三家傳媒的許氏集團牢牢占據上風,其次就是擁有電視臺與雜志的邵氏,最后才是家貧積弱的嘉禾公司。

雖然邵氏的佳藝電視臺收視率不高,但好歹也是一家電視臺,總還有一些收視率的。但是嘉禾相比就可憐了,自己的雜志《嘉禾電影》只有幾千份的銷量而已,勉強只能維持著成本不虧損。但要說有什么重大影響力就不要想了,而除了這本自己的雜志之外,嘉禾再無其他的宣傳渠道。

那些南洋片商也不是善財童子,他們肯出錢是因為相信有更好的回報,但如果沒有讓他們得到足夠的利潤,這些南洋片商可是什么都做得出來的。到時候不僅嘉禾公司保不住,甚至連生命都會有危險的。

除了電影爭奪檔期。宣傳戰打得轟轟烈烈之外,香港三大電視臺同樣為春節賀歲節目收視爭得不可開交。

這檔節目在往日都沒有引起麗的與佳藝的足夠重視,一直都沒有舉辦。也讓TVB獨享了好多年的風頭。但是今年他們也決定參與進來,并且各自召集明星來助陣。

其中佳藝電視臺守著邵氏這個寶庫,自然是不愁沒有明星助陣的。而麗的則和寶麗金唱片,百代唱片等香港唱片公司合作,同樣召集到了不少的明星,于是今年的春節賀歲節目也成了三家哄搶的重頭戲。

不過與TVB節目是在除夕夜播出不同,麗的電視臺自動退讓了一步,改在初一那一天才播出。算是避過了TVB的風頭。而佳藝電視臺卻是不甘示弱,同樣是在除夕夜那一天播出,就是不知道收視率會如何了。

對于每年的春節賀歲節目,TVB上上下下都是非常重視的,打從進了正月份之后就開始籌備起來。

除了藝聲唱片公司旗下的歌手要參與演出之外,像星輝藝校的學員,許氏旗下的電影明星。TVB自己的電視明星等等,也都要參與到演出之中來。盡量將它營造為是TVB一年一度的歡慶日,務必要給大家一種群星璀璨賀新年,合家歡樂看無線的感覺。

除了電影。電視勾心斗角,爭個不休之外,各大唱片公司也紛紛推出新年賀歲專輯來搶市場。這股風潮當初同樣也是由許氏旗下的藝聲唱片公司先做起來的,每年都會由旗下的歌手合在一起,推出一張歡樂祥和喜慶團圓的賀歲專輯。

因為一連推了好幾年,每年都有非常不錯的銷量,所以這也刺激了其他唱片公司,也同樣想搶賀歲專輯這塊大蛋糕。比如說寶麗金,百代,鉆石等知名的唱片公司,他們旗下也有不少的明星歌手,同樣也有很強的市場號召力。

其實這也與香港總體經濟環境興旺有關,民眾生活富足了,自然舍得多花錢在這些娛樂項目上。所以說市道好什么都好賣,好的壞的都受歡迎;市道不好什么都難賣,好的壞的都不熱賣。

八零九零年代,香港唱片市場非常之繁榮,頂級歌手都有百萬級的唱片銷量,而普通歌手也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銷量,可以單靠唱片就賺得到大錢。但是到新世紀唱片市場萎縮,頂尖歌手的唱片銷量也不過十幾萬張而已,而普通歌手頂多只有一兩萬張,新人歌手過萬張就已經是奇跡。

在去年藝聲唱片香港分公司總共銷售出去五百多萬張唱片,其中占大頭的分別是許貫杰,溫拿樂隊,徐曉鳳與張國榮四個人,他們四個人去年都出了兩張專輯,平均半年就會有一張,每張都會有幾十萬的銷量,四個人加起來超過三百萬張,是香港首屈一指的當紅歌手。

而像許貫英,玉石樂隊等實力派的唱將,唱片銷量則在十幾萬到二十幾萬之間,雖說沒有到大賣的那種程度,但是靠分紅養活自己已經不成問題。

而臺灣分公司方面,依然還是甜歌皇后鄧儷君獨占鰲頭,雖然去年只推出了一張國語專輯,但是銷量卻已經到八十多萬張,是東亞華語歌手之中最暢銷的藝人。而她去年還推出了兩張日語唱片,同樣有數十萬的銷量,是如今在日本混的最好的華人歌手,也被人稱為臺灣之光。(。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上一章  |  鬼馬喜劇之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