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馬喜劇之王第四百零八章 盜版古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鬼馬喜劇之王 >>鬼馬喜劇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八章 盜版古龍

第四百零八章 盜版古龍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07日  作者:紀墨白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紀墨白 | 鬼馬喜劇之王 

七零年代很長一段時間,國產電影都不準涉及情啊愛啊的,男女之間除了純潔的革命友誼之外,不允許涉及任何感情或者曖昧的元素,好像搞革命的人都沒有七情六欲一般。而且電影是一律要求有思想性,教育性,要傳達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而諸如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小資產階級思想,則是一律要被批判的。而香港電影除了左派電影公司之外,其他公司的電影或多或少都有值得批判的地方。邵氏出產的每部電影基本上都牽扯點情鋍因素就不說了,嘉禾的電影同樣也是渲染暴力情鋍的多點。

許氏按說已經算是非常規矩了,電影向來不以暴力情鋍為賣點,但是電影之中也多少會有所涉及,這其實也是根本避免不了的。但如果這些電影要趁現在內地風氣還比較保守的時候,放到自家在粵州市的影院上映,只怕鐵定會被內地的媒體批個狗血淋頭,沒準還會有一麻袋一麻袋的讀者來信來批判呢。

許貫武可還記得當年那部《廬山戀》,就是因為男女主角的一個吻,頓時引起了全國一片嘩然。批判信就收了好幾麻袋,全國一片聲討之聲,讓男女主角都蒙受了巨大的壓力。雖然后來隨著內地改革開放,保守的文化氣氛也漸漸轉向開明,但是敢吃第一個螃蟹的人,勢必就要被螃蟹狠夾一下。

許貫武是想為香港電影人找出路,不是自己閑得發慌想要去找虐的,所以自然不想去做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且在中國的歷史上,凡是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通常都沒有什么好結果。

商鞅變法,最后落得車裂的下場;司馬遷寫《史記》,最后落得宮刑的下場;王安石變法,最后同樣落得丟官的下場;張居正變法,同樣落得滿門抄家的下場……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都是在挑戰既有的規則,而它反撲的力量也是極強的,很有可能會讓人粉身碎骨。許貫武當然不至于到殺頭的地步,但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短時間內名聲指定不好聽就對了。許貫武沒有找罵的嗜好。所以對吃第一個螃蟹的“優待”,就敬謝不敏了。

所以他打算電影院即便建成之后,初期也不放映許氏電影。只放映由左派電影公司拍攝的電影,最多由許氏給予投資好了。一直等到改革初見成效之后,當人們追求迪斯科,蛤蟆鏡,牛仔褲,喇叭褲的時候,再試著將許氏電影推廣過去,想必遭遇到的壓力將會小不少。

許貫武記得貌似內地在八零年代也拍過一些cult味比較重的電影,比如《兇宅美人頭》。《毒吻》,《人奶魔巢》,《黑樓孤魂》……更不要提牟敦芾導演拍攝的《黑太陽731》,那么牛x的片子都能在內地影院上映。與之相比香港的功夫片算是要多正常,就有多么正常了。

許貫文在灣灣呆了一周的時間,將事情處理完畢。看著影院通過審核,并且在影院上映之后,才放心的回到香港。不過回來之后,他卻帶回了一個不算好的消息。在灣灣竟然出現了冒名偽造的古龍電影。

聽到這個消息也令許貫武一愣,他可是記得當初白狼把所有古龍小說的改編權都給拿回來的。那那些冒名偽造的古龍電影豈不就是違法犯罪了!

古龍的武俠電影現在已經是許氏的看家戲之一,楚原導演拍的又快又好,一年拍三部,每部都有幾百萬的票房,而在灣灣南洋等地更是熱賣,每部都有過千萬的新臺幣,所以楚原導演又被稱為楚千萬。

現在聽說臺灣那邊竟然出現冒牌貨,許貫武第一個反應就是打假。但是隨后聽大哥一解釋,他才知道事情遠比自己想的要復雜的多。事情如果要從頭說起的話,就得先說說古龍這個人了。

古龍,人稱古大俠,慷慨義氣,愛交朋友,愛喝酒愛玩女人。揮金如土,仗義疏財。但也因為如此,錢就經常的不夠花。古龍寫武俠小說是一絕,這誰都承認,但是他又不像倪眶那么勤奮。

倪眶每天筆耕不輟,多的時候寫兩萬字,少的時候也有八千字,最多一次連寫十二篇連載小說和八篇雜文,可以說是著作等身,一等一的碼字機器。倪眶如此勤奮,自然也換來了巨額的財富。

但是古龍雖然與倪眶一樣的有才華,但性格卻是奇懶無比,加上他朋友多,應酬也多,又好喝酒,經常就是出現拖更,斷更的現象,跟現在的網文寫手有一拼。一釣現這種事,自然是讀者翹首以盼,嗷嗷待哺,出版商叫苦連天,暗下決心,下一次堅決不買古龍的稿子了。

但是雖然是這么發狠,這么發毒誓,等下次古龍送稿子過來,他們還是照收不誤。因為古龍的小說寫的好看,就是不愁銷路。但是經常這么三番兩次的斷更,拖更,也很損害出版商的利潤的,而且也不符合古龍賺錢的想法。

古龍好喝酒,好喝名酒,又好講排場,又好交朋友,他寫書錢來的容易,動動手動動腦,錢就大把大把的來了。所以花出去的時候自然也不心疼。頗有李太白“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豪邁。

但是再多的錢也架不住他這么樣的亂花一氣的,再加上他又經常拖更斷更,賺錢的速度更是遠遠趕不上他花錢的態度。所以古龍腦袋大就有歪招兒,他先是寫一個極精彩的小說開頭,然后再拿著這個小說開頭去找各個出版商。

當時臺灣的出版商也非常之多,尤其是雜志之類更是多如牛毛。因為國民黨統治灣灣施行報禁,只有雜志不再被封禁之列,所以報紙只有那么幾份而已,但是雜志卻是多如瀚海。而雜志為了增加銷量,也多愿意刊登小說名家的連載,比如大名鼎鼎的《皇冠》雜志,就是借瓊搖女士的小說起家。

而身為武俠小說名家的古龍,所寫的小說自然也不愁銷路。尤其他這開頭寫的也是相當之精彩,即便出版商再有不滿。也愿意掏錢買下來。不過古龍這小說卻不是單賣一家的,他為了賺錢愣是一女多嫁。等出版商發現之后找上門去,古龍雙手一攤,要錢沒有了,要命我也不給。害的出版商也沒有什么辦法。

但是即便這樣一女三嫁。連賺三份稿費,古龍還是不好好更新,拿了錢之后繼續胡天胡地。然后安排弟子丁情替他寫文。出版商后來見此情況,也亂來一起,自己找一些槍手,冒古龍的名字出書,反正頂著古龍的頭銜,即便書質量差些也不丑銷量。或者直接把很早之前,民國時代,內地的武俠小說刪改之后,換上古龍的名字再出版。

民國時代。內地的武俠小說可是有不少精品的,比較著名的有南向北趙,北趙是為趙煥婷,所著的名作有《奇俠精忠傳》等等。

南邊的向愷然,筆名平江不肖生,著作有《江湖奇俠傳》、《近代俠義英雄傳》等等。著名的《火燒紅蓮寺》系列電影。就是依照平江不肖生所著的《江湖奇俠傳》改編而來的。而《火燒紅蓮寺》等系列電影的熱賣,也為香港五六十年代的神怪武俠片開了先河。

而隨后還有北派五大家,如還珠樓主、白羽、鄭證因、朱貞木和王度廬。這其中最著名的自然就是還珠樓主,所著的《蜀山劍俠傳》,堪稱仙俠小說的經典巨著。

在其中還珠樓主發揮自己無窮的想象力。勾勒出了一個與世俗大為不同的仙俠世界。在其中修行之人可以上天入地,翻江倒海,無所不為,又有種種法寶,種種妖魔,種種怪獸等等,完全超出世人的想象。《蜀山劍俠傳》也隨后多次被搬上熒幕,比較著名的就是徐老怪的《蜀山》系列,但很可惜的是徐老怪片面追求特效,卻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劇情,使得這兩部《蜀山》電影徒具相貌卻內涵不足,害的投資方嘉禾也是大大的虧了兩次錢。

而另外一個比較著名的人物則是王度廬,他所寫的《臥虎藏龍》,《鐵騎銀瓶》等,首次創出了少男少女結伴闖蕩江湖的武俠小說模式,后來這一模式被金鏞繼承和發展壯大。

而其他三位作者也是大有來頭,其中白羽是魯迅先生的弟子,本身又是記者出身,所以他寫的武俠小說都有濃烈的諷刺味道,尤以《十二金錢鏢》與《偷拳》最為知名。而鄭證因本身就是習武出身,所寫的武俠小說一招一式都刻畫的極其詳盡。加上他又對江湖掌故所知頗多,所以他的武俠小說簡直就像是江湖百科大辭典一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林”這個詞就是由鄭證因那里傳出來的。之前的武林只是杭洲城古時候的舊稱而已。朱貞木則是奇情武俠的創始人,而且開創了眾女追一男的新派武俠小說模式,為后世眾多武俠小說開了先河。

這些民國小說名家能夠得享盛名,自然作品的質量是非常有保證的。但是可惜距離現在太遠了,足足有四五十年的光景,所以名聲不顯罷了。現在這婿版商把這些老存貨翻出來,掛上古龍的名頭販賣,既不用擔心書的質量差被讀者痛罵,也不用擔心那些原作者從墳堆里爬出來找他們算賬,可以說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而當古龍發現自己的名字被這么利用之后,他也是無法可想的。因為他之前做事本來就不厚道。所以知情知趣的出版商,就送他一個紅包,包幾萬新臺幣意思意思,這事情也就這么過去了。有那個不講道理的出版商,連鳥他都不在鳥他的,古龍干生氣也沒有辦法。

這就是所謂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了。古龍只顧著自己享樂賺錢,去坑了出版商,卻沒想到自己也有被坑的一天。

不過受了教訓的古龍卻沒有痛改前非,反而變本加厲起來。既然出版商冒名出版書有銷路,那就不如我也來這么干。于是市面上打著古龍著的小說越來越多,良莠不齊,也讓古龍的名聲大大受損。但他又不知道收斂,還是繼續消費著自己的讀者,消費著自己的名氣。可以說是一條路走到黑了。

這一次灣灣電影公司推出的電影,雖說是打著古龍的旗號,卻并不是以古龍小說改編的電影,而是打著古龍編劇的名頭,確切的說就是新的劇本,新的故事,但因為是古龍所著的,所以也是打著古龍的名頭,不知道的還以為又是楚原導演出品的。


上一章  |  鬼馬喜劇之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