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馬喜劇之王第三百七十二章 回望七七(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鬼馬喜劇之王 >>鬼馬喜劇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二章 回望七七(續)

第三百七十二章 回望七七(續)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26日  作者:紀墨白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紀墨白 | 鬼馬喜劇之王 


紀墨白

比如內地與灣灣合拍的《凡人楊大頭》,改編自古龍名著《大人物》。(。M)(隨夢//)那本小說寫的是非常精彩,而且還非常的有哲理。看似大人物的,其實都不是大人物,背后齷齪之事做得太多了;而看似小人物的楊凡,卻是深藏不露的大人物,而且有著不凡的身手與睿智的頭腦。

思思小姐逃婚跑去江南,就是為了去見自己心目中的大人物,然后嫁給天下聞名的秦歌秦少俠。但是她先是被心目中的大人物差點侮辱了,然后又見到大英雄秦歌喝醉了之后,好像狗一樣的躺在后巷垃圾堆里。而兜兜轉轉之后,她最后發現真正的大人物,卻是之前她想要逃婚的對象。

如此一個精彩的故事,而且是從少女的角度去寫,筆意輕松,趣味盎然,可以與古龍另一部名著《歡樂英雄》相媲美。但就是這么一部名著,改編之后拍了一部《凡人楊大頭》。

從《大人物》這個充滿趣味兒處處點題的名字,換成了《凡人楊大頭》這個鄉土氣息很濃的名字,知道的是古龍小說改編的長篇武俠電視劇,不知道的還以為山本集團出品的農村題材電視呢。

這編劇還能不能行了,今后還能不能一起歡歡樂樂的看電視了?!毀三觀知道不!

相比《凡人楊大頭》的不靠譜兒,楚原導演改編古龍小說就用心多了,而且每次都有新的創意,將古龍小說拍的亦真亦幻,俠骨留香。去年三部電影《白玉老虎》、《三少爺的劍》、《明月刀雪夜殲仇》(改編自《邊城浪子》),都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在香港本地票房都有兩百萬左右。在臺灣、南陽等地更是連連突破千萬,被稱為楚千萬導演,聲名遠播。

而麥佳與黃佰鳴的組合,拍的都市喜劇《公子多情》,同樣受到了廣泛的好評。這部電影是取材于蕭伯納的音樂劇《賣花女》。該音樂劇也曾被好萊塢改編過。就是那部由好萊塢巨星,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

《公子多情》講述一位南丫島的窮小子阿發,因為兩位富豪一場無聊的對賭,而被交到了著名造型師艾米麗手中,經過一番調校之后變身名流公子,并最終于艾米麗共進愛河的故事。該片由TVB新晉小生周閏發主演。他也曾出演曾智偉執導的《千王斗千霸》。

《公子多情》這部都市喜劇上映之后,票房大紅,它等于給香港普通市民一個編制好的美夢。南丫島來的窮苦小子,天降洪福,讓他可以躋身上流社會,并因此泡到了高高在上的名媛美女。

這絕對是最附和普羅大眾的YY。(。M)就好像現在流行的都市小說,也基本都是這種情節。主人公或是平凡無奇一朝變牛癟犇逼,然后將各種高貴冷艷清純可人,蘿莉御姐熟釹人凄等一網打盡;或是出身特種兵身手不凡,同樣將各種高貴冷艷清純可人,蘿莉御姐熟釹人凄等一網打盡……

主角或許各有不同,但是女主卻基本相同。原因就在于看這些都市類小說的,一般都是基層的普羅大眾蕓蕓眾生。類似這種高貴冷艷清純可人,蘿莉御姐熟釹人凄,班花系花校花女星,等等等等,可能一生也未必能夠泡的上,但是內心深處卻也有這樣一種幻想。所以就代入這類小說主人公中,滿足一下自己內心的渴望。這也被稱之為意(和諧)淫。

高富帥的娛樂方式其實自古以來都差不多,乘寶馬、衣輕裘、美酒歌舞、錦衣玉食,自古皆然。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總跳不出這八個字去。

基層群眾的娛樂方式則不斷發生演變,古時候普通市民的娛樂就是聽書、看戲,這個自古就已經有了。東漢說書藝人俑的出土,表明在東漢時候。就已經有說書藝人的存在,而且看他那手舞足蹈,眉飛色舞的模樣兒,就知道故事一定非常的精彩,而且多半已經形成了固定的套路。

宋朝的瓦肆之中就有說書唱戲的藝人,而且觀眾甚多,常常云集數千人。由此也可見這瓦肆規模之大,也可見宋朝市民生活之富足閑適。

聽書看戲從古至今,即便到了民國時候,依然還是市民的主要娛樂,一則廉價,二則內容豐富。有神話,有歷史,有人情,有世事,均可入戲均可成書。歷經千余年的發展,成為內容相當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自然滿足聽眾的不同需要,所以總不過時。

只不過到了近代受到了西洋電影的沖擊,所以戲曲與說書等傳統娛樂,受到了極大地沖擊。相比說書聽戲,電影更具有視覺沖擊力,同時更加貼近現實生活,更容易打動人心。所以電影逐漸成為基層民眾的娛樂方式之一,而說書聽戲等傳統娛樂方式則逐漸落寞。

隨后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游戲機與電腦的普及,人們漸漸不滿足于看電影,被動的接受故事的結局。他們通過玩游戲自己當主角,雖然很多RPG的故事都是設定好的,但是卻也給人們更深的代入感。所以游戲機與電腦逐步成為基層群眾的娛樂方式。

游戲機和電腦之后,當人們不再喜歡受限于設定的故事結局時,網絡游戲又應運而生了,并且成為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之一。而得益于網絡的迅速普及,網絡小說也隨之興起,從此人人皆可為作家(寫手),都可以盡情的編寫自己的故事,并期待得到讀者的認同。

而《公子多情》就是滿足人們幻想的一部電影,所以它成功了。就像三少番茄魚人滿足了現在讀者的幻想一樣,他們也因此而成功了。

除了電影之外,許貫武旗下的藝聲唱片公司同樣發展迅速,去年又推出了幾位新星,除了有幾位歌唱新秀比賽選出的新人之外,還挖掘了活躍在酒吧夜總會俱樂部中的歌手。

相比那些參加歌唱比賽的新人。這些在酒吧、夜總會、俱樂部駐唱的歌手都有豐富的現場經驗,臺風相對來說更加的穩健。而且事前也都經過了聽眾的考驗,表現不好的基本早就被淘汰了,剩下的自然都是精英人才。

他們雖然名氣不會特別的大,但也有了自己的忠實聽眾。而且歌藝臺風方面也足夠過關,所以是比新人還要有潛力。這其中就有張武孝為主唱的玉石樂隊,葉振棠為主唱的馬正棠樂隊等等。而在臺灣,福茂唱片同樣推出了一些很有特點的歌星,如費玉青、齊預(豫)等等。

這些新近推出的歌手或許唱片銷量不是很高,但是卻大大豐富了藝聲唱片的唱片種類。有搖滾有民謠有流行有爵士。可以吸引更多的歌迷來捧場。而且這些人氣或高或低的新人歌手,也豐富了藝聲唱片的人才儲備,構成了堅實的板凳基礎。

一家唱片公司只有一線藝人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更多的二線、三線藝人來填補空擋。他們的作用既是為了吸引更多的歌迷,同樣也是為了填補板凳厚度,一旦有事之后馬上可以頂上去。

就好像TVB電視臺一樣。當家的小生、花旦就只那么幾個,但是后面二線、三線、跑龍套的藝員不知道有多少。如此之多的后備人才,也讓他對于旗下藝人的控制充滿了自信。想跳槽,想加薪,不聽話,通通雪藏,公司有的是人才。不怕你耍大牌。

在推出新歌手方面,藝聲唱片主要是采用一帶一,對對紅的形式。有老人帶動新人,邀他們一起合唱歌曲,先給歌迷們留下一個印象,隨后電視、報紙、雜志等廣泛報道,先把人氣給炒熱了之后,再來推出他個人的專輯。

利用這種辦法,費玉青、齊預、葉振棠、玉石樂隊等等,先后被藝聲唱片推出。都取得了不錯的聲勢。不過要維持著這股人氣,后面還是要推出更高質量的作品。

有許多歌手就是一出道就爆紅,但是因為后繼乏力,最后泯然眾人矣。也有歌手出師不利,后面才憑借過硬的作品慢慢紅起來。所以說對于歌手而言。一時人氣算不上什么,最關鍵后面要有過硬的作品。當然也需要一點點的運氣。

藝聲唱片去年盈利一千多萬港幣,對比許氏兄弟影業公司,自然遠遠不如。但是在香港各大唱片公司之中,還是盈利比較高的公司。而且它與TVB電視臺廣泛合作,利用這個渠道宣傳旗下歌手,讓其他公司根本就沒得比,人氣方面何止差了一籌。

天天報社方面,《天天日報》始終還是香港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而且因為《東方日報》被政府封掉,所以下半年的廣告量大增,如今年盈利率都在千萬港幣以上。

至于《東方魅影》發行量一直都在不斷的攀升中,而且在香港影迷中的地位漸漸鞏固,甚至臺灣、南洋也有讀者前來求購,是香港影壇現在分量最重的電影雜志之一。

因為是許氏集團的電影雜志,所以難免留有許氏深刻的烙印,上面的電影報道多數都是許氏的,而明星更是以許氏的居多,TVB與藝聲唱片的占少部分。至于邵氏、嘉禾的明星,那就只能說抱歉了。

許貫武一直致力于將《東方魅影》打造成香港最成功的電影雜志,所謂最成功的定義就是,銷量一定要高,即便達不到熱銷漫畫、誠人雜志的銷量,也起碼要有十萬本以上;其次雜志內容要好,要有最新的電影報道與評論,要言之有物,不能只是明星的花邊新聞;再次影響要大,一部好的電影雜志,就是一個好的宣傳渠道,上面正面宣傳的電影,票房就一定會漲,上面有差評的電影,票房一定會跌。能夠影響到讀者的判斷,這才是一本有影響力的雜志。

現在《東方魅影》雜志已經初步達到了第二條,但是對第一條和第三條,達到的效果還不是那么完美。

《東方魅影》現在銷量在五萬本左右,對于一本創刊才不到一年的雜志,銷量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但是這個銷量,距離許貫武的目標,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因為它的銷量還不算太高,所以影響力自然也有限,所以第三條現在也無法達到,頂多只能影響一兩萬人的判斷而已。


上一章  |  鬼馬喜劇之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