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馬喜劇之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底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鬼馬喜劇之王 >>鬼馬喜劇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底蘊

第三百五十一章 底蘊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19日  作者:紀墨白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紀墨白 | 鬼馬喜劇之王 

之后幾天,許貫武、理查德與大衛三人都宅在辦公室里翻看劇本,尋找比較合適的電影投資項目。

盡管這些劇本多數都有劇情梗概,給許貫武快速閱讀帶來了方便,但是要看這么數千近萬部劇本,還是把他看的頭昏腦漲。

而且就在他們翻閱期間,依然還不斷的有劇本被送過來。許貫武預估就在這短短時間內,理查德就收納了超過萬部劇本。

這些雖然有很大一批是之前的存貨,但也有很多是近年來的作品。由此也可以看出好萊塢的底蘊之雄厚,紛紛就能拿出這么多劇本來。先不說質量到底如何,但憑著數量就足以笑傲全球。

以好萊塢每年出品數百部電影的速度來看,拍完這上萬部作品至少要二十年。而在這二十年中只怕又會有大量劇本生產出來。

所以好萊塢在拍片之時,可以在這數萬部劇本之中盡情篩選。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爭取篩選出最好的劇本,以達到最穩定的票房收益。

相對而言,香港電影的底蘊就沒有這么雄厚。他們不注重劇本創作是出了名的,經常拍戲的時候連劇本都沒有,都是只有一個故事梗概而已,然后編劇現場編故事。一張張寫有臺詞和故事的紙,就這么在編劇與導演、演員間飛來飛去,所以又被稱為飛紙仔!

沒有當天編劇不在狀態,編不出什么像樣的好橋段,那劇組只好大家收工,白白耽誤一天的事情。

飛紙仔的起因,是因為在香港電影繁榮時期。每年要出產數百部電影。但是香港專業的編劇卻并沒有那么多,大多都只是編段子度橋的軍師而已。這就導致劇本的產量滿足不了需求。

而港片黃金時期又流行賣片花,只要演員陣容強大,就可以先從片商那里拿一筆錢開戲,之后憑借演員的名頭再輕松把電影賣出去。一來一回就可以輕松賺取數百萬港幣。

因為當時明星的票房號召力強大。只靠明星的名頭就可以賺錢,那誰還在乎劇本的質量呢?!巔峰時期香港頂級演員的片酬都在數百萬上下,而編劇寫部劇本想拿到稿酬,還要事先闖過三關。

第一關,編劇先拿到頭期;第二關,拍攝完成之后。編劇收到第二筆錢;第三關,電影上映之后,編劇看票房情況,才能夠拿到尾款。

很多時候,編劇都收不到第三期尾款,統統都被以各種理由扣下。至于分紅或者獎金。更是想都不要去想。只有非常厚道的公司,才會在票房大賣之后,給編劇封一個紅包。

身為編劇不被重視,本來稿酬就不高,想收到自己應得的報酬,還要闖三關諸多磨難,這怎么能不讓編劇灰心喪氣?!所以一部分編劇受不了退出了舞臺。另一部分編劇沒本事只能苦苦煎熬著,還有一部分編劇則想方設法升為導演。

所以到后來能堅持在編劇崗位上的,只有那批沒什么本事,既不能舍去編劇這行當,卻又沒能力升為導演的人了。他們創作出來的劇本,質量自然可想而知。

后來內地電影電視劇興起之時,有很大一批香港電影人,頂著著名編劇的頭銜來內地做導演,拍出來了好大一批爛電視劇。其實他們就是那批堅守在那里,屁本事都沒有的編劇。

許貫武是深深知道一部電影。如果沒有很好的劇本,拍出來的質量究竟如何的。

吳語森導演執導的《英雄本色》,劇本籌備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拍出來之后那種濃濃的兄弟之情,感動了非常之多的觀眾。現在依然被奉為港片經典。幾乎每次盤點香港佳作,《英雄本色》勢必會上榜。

但是《英雄本色2》卻是在吳語森竭力反對的情形之下拍攝的。新藝城公司就是看到《英雄本色》大火,所以想要在跟風拍攝一部來賺錢。但是《英雄本色》第一部并沒有埋下伏筆,小馬哥已經被爆頭了,阿豪也已經被送入監獄。

但是因為小馬哥的角色深入人心,為了獲得更好的票房,新藝城不惜把周閏發強加進來,愣是安上了一個雙胞胎的身份。而劇本也是倉促寫就,并沒有仔細的打磨。

雖然最后這部《英雄本色2》趁著槍戰片大火之際,狠狠地撈了一筆錢,但是細細回味卻缺少《英雄本色》中,那種壓抑之后爆發的快感,以及兄弟義氣的那種感動。

相同情況其實還出現在《倩女幽魂》之中,《倩女幽魂》在當時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口碑,但因為徐可一貫的高要求,所以《倩女幽魂》并沒有賺很多錢。于是《倩女幽魂2》隨后被搬上拍攝日程。

但因為劇本都是靠飛紙仔臨時寫就,所以就導致故事節奏忽緊忽慢,電影本身瑕疵頗多,情節各種不合理。

比如傅月池乃文官之后,何以會有如此高明的武功;寧采臣看年齡也不過二十多歲,為何還一再錯認是諸葛臥龍老前輩;以及這諸葛臥龍被抓進去數年,為何傅天仇現在才被鎖拿進京;又為何傅月池等人現在才想營救……

糟點多多,如果當時不是張國容正當紅,王柤賢正貌美,又有最美港姐李嘉昕當花瓶,歌神張雪友各種亂入……這部電影鐵定不會取得那么高的票房。

而這還是有港片著名導演吳語森、徐可等參與制作,他們的急才多少彌補了劇情的短板,但是相對于精雕細琢、細細打磨的第一部劇本而言,無疑就相形失色了許多。

后期無論是徐可執導的《英雄本色之夕陽之歌》也好,還是《倩女幽魂3:道道道》也好,票房方面都遭遇到了滑鐵盧。不僅遠遜于第一部,甚至連第二部都比不上了。

許貫武正是看到這一后果的嚴峻,所以才會不遺余力的推行新制度。七人小組審核確定劇本。如果劇本通不過審核,即使演員陣容再強大,都沒有任何的用處。這就逼得這些導演不得不看重劇本,重視這些創作劇本的人才。

像洪京寶、麥佳、曾智偉等,也都對藏在幕后的橋王軍師尊重有加。而程龍更是廣撒銀紙就是為了找一位編劇圣手。而編劇地位提高了,受人尊重了,收入增加了,自然就越發用功編寫劇本,再創一部又一部的精品。

而這些編劇的成功,也自然會吸引其他人來從事這一職業。而越多人從事編劇這一行當。自然就越有機會出精品。出精品的次數越多,港片自然就越好看。港片越好看觀眾自然就越有信心,票房自然也就會越高。

票房越高老板越喜歡,越會刺激大量的資本投資到電影這一行當。而電影市場勢必就會越發達,這樣大家都可以水漲船高趁機賺錢。

這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良性循環,如此一直這樣的良性循環下去。香港電影別說不會沒落,即便趁勢打入歐美市場也是有可能的。

程龍的《紅番區》、《我是誰》、《一個好人》等,就在美國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吳語森執導的《諜戰雙雄》,被歐美電影人奉為經典之作;甄紫丹、于容光合拍的《少年黃飛鴻之鐵馬騮》,取得過千萬美元票房;劉偉強、麥兆輝合作的《無間道》,被好萊塢高價買去改編權,拍攝的《無間風云》取得了巨大成功……

這些都表明香港電影不是沒有能力打進美國市場。而且美國觀眾也是根本不挑食的。日本的動畫片,印度的歌舞片,英國的黑色幽默片,法國的浪漫愛情片,意大利的實驗電影……只要是好片都可以在美國電影市場取得不錯的票房。

其他國家的電影都可以取得不錯的票房,沒道理香港電影就不行。當然前提就是你的電影質量夠高,不能總是靠著爛片來忽悠人。

許貫武對香港電影可是寄予厚望的,他是知道香港電影人的能力的。香港電影人頭腦靈活,思維敏捷,不是歐美那些腦殼僵硬的電影人能夠比美的。

歐美電影人就像是機器那樣。一絲不茍嚴格按照程序來走,雖然看起來有些古板,但卻可以最大程度保證產品的合格率。

相比較而言,香港電影更像是藝術家的激清創作,雖然也有不少佳作問世。但是殘次品也是大量增加。如果香港電影人能把聰明才智,全都放在如何拍好片上面,許貫武認為他們一定會更有作為。

所以他一直力推的就是遏制跟風拍片,香港電影人頭腦靈活,一部電影火了之后,立馬就會有好幾部同類型電影上映。

江湖黑棒片《英雄本色》火了之后,什么《江湖情》、《至尊無上》、《英雄好漢》、《英雄無淚》等電影一并就冒了出來。

新武俠電影《笑傲江湖》火了之后,《白發魔女傳》、《刀劍笑》、《六指琴魔》等又一窩蜂的鉆了出來。

僵尸片《僵尸先生》火了之后,什么《僵尸翻生》、《茅山學堂》、《一統僵山》等又蜂擁而至。

鬼片《倩女幽魂》火了之后,什么《千年女妖》、《追日》、《畫中仙》等同樣大行其道,而且還多是王柤賢主演,誓要將女鬼演到底了。

甚至連三極情澀片也有跟風的,《玉璞團之偷晴寶鑒》票房大賣一千八百萬之后,頓時香港各大熒幕上充斥著《聊齋艷譚》、《西廂艷譚》、《梁祝艷譚》等等等等……

跟風拍片不是不行,其實美國同樣也有跟風拍片的。但是美國市場比香港市場大,人家拍跟風片市場可以消化得了。別的不說單單美國有這么多電視臺,每個電視臺放上一遍,基本上就可以收得回投資。

香港這邊電影市場小就不用提了,連電視臺也只有兩家而已。即便想賣電影放映權都賣不上價錢。所以人家可以大拍特拍跟風片,香港這邊就是不行,因為你不夠資格,根本就玩不起。

許貫武旗下拍片是盡量避免跟風拍攝的,力求每一部電影都有不同的賣點。比如《醉拳》與《蛇形刁手》相比,搞笑就多于功夫;《三德和尚和舂米六》耍的是少林功夫,《贊先生與找錢華》就將詠春拳搬上舞臺……所以同是民初功夫片,但細品起來卻也有不同之處。時時創新,才不會讓觀眾看的厭煩。

更何況他還投資拍攝了《男盜女唱》、《陰靈》、《點只捉賊咁簡單》等新類型片,大大擴展了香港電影的題材。(。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上一章  |  鬼馬喜劇之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