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拉牛牛小說
男生:
女生:
上一章:
下一章:
類別:耽美言情作者:夏慕言本章:274
山莊內庫房大院里,不到晌午時分已是坐滿了前來聽講,教習如何防火患與遇險自救之法。
本就不是枯燥的講解,還配合著幾名小廝的演示,倒是讓坐下的農戶們,都瞧得真切。時辰過半后,又是讓底下聽講的那些,也都想摸象樣的親身試了一二。
待總管此項的徐媽媽,看到足有三四成的樣子,已是能基本掌握今日所教習之事后,便散了課讓佃戶們各自家去了。
“難怪三年前,我家嬸子好說歹說,也要勸了咱們一道來這莊子上尋活計。單瞧著一年好過一年的小日子,我家婆婆就一陣得意,不過確實與嬸子當初來勸時,說得一個樣。”
“可不就是。你們家還有親戚勸了才搬來的,我們家回來卻是上趕著回來的,如今看來實打實的半點不比傳聞中差。”指向遠處的蘆葦蕩,歡喜道:“早些年這片地界遭了大災,能跑的都跑了,我們家就是那會兒出去的。”
聽這中年婦人一提,也有那同樣經歷的不免應了一聲道:“那會兒可真是沒活路了,要不然,就算只有茅草棚子兩三間,又有哪個肯舍得就這般丟了不要的?”
原本就都是佃戶出身,誰家也不比他家強上三分,自是半斤八兩相差無幾,。或許也就是因為京畿境內氣候還算適中,比起那等貧瘠之鄉逃難出來的要稍好些許罷了。
“再瞧瞧著一色的敞亮大瓦房,沒來咱們這莊子之前誰家敢想,這輩子咱們也能住上一間的!”
一旁眾人也是紛紛點頭附和:“最先來的那幾家。原來住的就是如今咱們莊子上,牲口草棚子上面的屋子。嘖嘖嘖,就算是今兒已是改了草料庫房,可單是瞧著結實耐凍的很。就知道咱們這東家老爺確實是個實心厚道的。”
“誰說不是哪!看看。才剛聽說前頭道旁那家客棧,叫場大火燒了個干凈。這不東家老爺就特意編了章程,教習咱們大家伙防火、自救啥的,可不就是為了咱們想的。”
佃戶們正一路走著,一邊議論著,就瞧著那頭道上扛著鋤頭,齊齊往這邊過來。“瞧著不是咱們大管事,今早領了往后面山上去挖魚塘的人嗎?”叫那眼尖的一提,大家伙也是紛紛看向這邊。
老遠就聽著那隊中。領在頭里的壯漢問向這邊一句:“二叔,你們這可是聽完救火的章程回家轉了?”
“才剛散了回家哪,小六你們這是把桑園里的魚塘挖好了。”
就見被喚作小六的青年漢子忙是應了一聲道:“說是挖塘養魚。其實到底還是咱們東家老爺擔心天干物燥,要是哪日起了山火怕是了不得。所以修這魚塘,多半卻是為了能在山上多存些雨水,一但有個閃失,也好有個應對。”
得知這一消息,這邊的人群中,不由又是一陣議論聲起。
“那剛才徐媽媽提到要在,咱們佃戶住地旁修水渠,指不定也是為了防火用的吧。”被這人略帶猶豫的提及之后,四面的議論聲也跟著越加熱烈起來。
直到數天后。這教習之事全都結束后。由大管事臨時組成的幾個開挖水渠的隊伍,便是由半圍繞著莊子左右而建的佃戶住地開始,整整齊齊修筑了前后,各一條寬約兩尺的水渠來。
這下大家伙的設想得到了驗證,更是感謝之情難以言表。就此便化作了前所未有的行動力。一時間。主動帶著家伙什兒,趕著幫忙開挖庫房大院外防火水渠的男女老幼們。卻是猛得多出倍余來。還是不要東家一文工錢,只求能多出一份力,早日將其修繕完畢的,全莊子也好安心過個祥和年。
別看農婦們來的不少,卻是一點不拖慢進度,畢竟這些可都是能下地干農活的熟手,對于開挖水渠一事哪里會陌生。縱是推不動移出多余土石雜物的氣力,但是除了每日給自家男丁們送飯食之外,搭把手幫些力所能及的小忙,還是不在話下的。
而這邊大山莊里,勞師動眾四處修防火渠的事,也已是被好奇心起的莊外之人,看在眼中。原本這個時節就是農閑之際,更加上年關已近,此刻來往縣城中置辦年貨的人家,也是絡繹不絕。
在街頭巷尾的這一消息,很快便傳入了縣衙內堂之中。
“老爺,你說那皇甫家的大莊子上,可是正趕著修防火渠,咱們家是不是好歹也備上幾個大水缸才是要緊。”
說著又比了方向,接著告訴起來:“老爺可是不曉得,就是咱們家開在東三街上那家雜貨鋪的掌柜,也在三日前進了五十個大水缸來售賣。你猜怎么著?昨兒那掌柜的已是遣了人來稟過了,直接就叫城里的大酒樓搬回了小二十個去哪,另有零碎賣出的,也是不少。”
“哦!還真是都跟著搬了往家備著?”一聽自家娘子的言語,這旁的知縣不由一陣思量。倒是與之前師爺提點的那樁,如出一轍。再想到,自前次推委滅門慘案時,自己也曾與師爺二人,在暗中好一陣細查,這個皇甫家的大莊子卻是不一般啊!
也難怪近日他們家滿莊子的開挖防火渠,便會引得眾人競相仿效,絕非半點道理全無,好看的小說:。當初兩人頗不在意,哪里曾想卻是越打聽越是吃驚不小。
這山莊已不單單是一個大字,就能一概而論的。撇開普通莊子能出產的農貨而言,其中就設了釀酒作坊,他家的竹木作坊在這城中也很是有名,居然還有一家專營平價藥材而得名的小藥堂,更是引得數十里外的好些貧苦人家,前去求醫。
聽說了此他家那平價藥堂開設后,方圓三十里內有產婦的人家中,只要有求倒是來者不拒。以至于近幾年間,自己這管轄之內產婦因難產,而一失兩命之事鮮有發生。
起初自己聽聞這一項時,當即就被震在了當場。后來卻是由自家妻子口中得知,竟然就在自家內衙中,也曾有往那家平價小藥堂,慕名而去的丫鬟、婆子們。
按妻子的言語,若不是礙于老爺的面子,指不定她也得去好好瞧上一瞧,聽說那家的婦科比起京城新起那程記來,卻是不差半分!
期間種種聽聞傳言,更是令他好奇心起,今日再聞此樁,哪里又會不上心的。放下手中書稿,應了娘子開口所提之事,便去到了書房并將師爺喚至跟前商議了起來。
“師爺覺得如何,此法可是能效仿一二?”
“大人高才啊!”輕點了一下面前的茶碗,又是笑著言道:“大人此法甚好。當日那樁懸案雖是推辭了往上,但畢竟案發所在,仍是被眾人牢牢記在心上,若是咱們縣中大肆宣揚謹防火患一事,便也可算得功績一樁。”
說著,更是拱手上舉提醒東翁一言:“想來當今圣上,此刻最為在意之事,便是安定民心。而大人此時行這等有利安穩民心之舉,定是被途經此地御史,帶了往京中圣上面前……。”后面的言語,已是無用他一介幕僚多提一二,想必大人也是自有定奪的。
余下之事,卻是讓滿城的雜貨鋪掌柜,都樂得合不攏嘴!
這哪里是年關將至時的樣子,任誰都預料不到這年底的最后一筆小財,卻是應在這大小水缸之上!漫說是最初來訂購的那些酒樓、食肆,多因廚房灶間防火患而來。
到了衙門中奉了知縣老爺之命,一氣在三、四個鋪子里,同時訂購了近百個大水缸。預將三個城門及其城墻四方之內,布滿防火水缸之后,卻是徹底將這一事件,提上了全城防患的要事。
就是當皇甫靖夫妻倆,得知縣城內曾一度短缺水缸之事時,不由雙雙對視一眼,輕笑搖頭。卻絲毫不曾影響,百姓們對防火之事的懈怠,到底是連知縣老爺都重看三分的大事,哪里容得自家壞了老爺心中的首要大事。
如此一來,人人重視,家家防患倒是在一整個年節中,都不曾出過一檔子火患之事來。更令人叫絕的是,不但城中未出一樁,就是遠近郊外,山林中也皆是如此。
這下卻成了燁州知府大人的口頭常掛之言,而朝廷對此也是褒獎了一番。這位原本還將留多一任的知縣大人,也就此被提了一級,就等開春后,直上京城接任近郊的一座縣城主官之位。
那可是正經的天子腳下,比起京畿之地來,更是升了一等。雖是品階未變,但卻是名正言順歸在了順天府管轄之內。可見自己年前的那好一通忙活,所得回報還是頗為豐厚的。
而另一邊,引發此樁的皇甫一家,卻是熱熱鬧鬧的過完年節。只是因為要趕在春耕之前,接任那廣坪同知一職,所以才過初七便已是整頓了行裝,明日上路向東南啟程了。
原本京城的老太君就曾提議,索性等玥娘生產完了,再由徐媽媽并侍衛們一路另送了往南。卻是被玥娘寫信安撫道:‘哪里就這般嬌貴了;再則此去又是向南行,反倒更比京畿境內暖和多了;最后待出了京畿之境,便是一路行船趕路,卻是愜意的很。’(未完待續)
如果您喜歡,請把《274》,方便以后閱讀后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并對274章節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