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拉牛牛小說
男生:
女生:
上一章:
下一章:
類別:耽美言情作者:夏慕言本章:236
兩個把式當即便被震住了,此刻再那時的情形直述一遍與守門后院角門的婆子聽,即便不懂添油加醋,也已是把那從京里帶來的婆子說得兩眼發直。
原說每回送了炭往京城,回來時至多不過捎帶上些零星的物件罷了,大多也都是自家莊子里裝了上車的,耐存放的時令吃食罷了。哪能似今兒這般,足足將個不算小的后院,堆了個滿滿當當。剛才連帶著幾個婆子并丫鬟們,幫著卸貨也是忙了不少時辰。
等到重新閉了角門,再往前頭領飯食,更是驚得不輕。不但是廚房里硬生生被占去了一角,就是隔壁那間,無人居住空房中也是未能幸免,如今倒是有了用武之地。只要不漏雨便成,存放的物件倒是耐得住這透骨的寒氣。
方才聽得人來說,前次送炭的車馬雖是晚了兩天時日,不過這會兒已順當在馬廄安置下了,只是被載回來的貨物實在太多了,太太正尋老爺商議一二。
皇甫靖雖是曉得,那日被確診有孕后,徐媽媽便使了人往京城去了信,。而那送信之人,就是他身邊善騎快馬的侍衛,想必定是京中的老爺子也已是得了消息。
不禁搖頭輕笑起來:“這小子,還未出來就知道給自己攢銀子了,比爺還會算計,真是好樣的!”
當轉回內衙,又朗笑著對玥娘重復了一遍后,卻被娘子笑噌了一句道:“哪有這般攢銀子的。干貨、藥材倒還好說,即便擺得久些也是不礙,可那么些個鮮活的吃食可怎么好?”
說著就拿過桌上。才讓丁香理好的單子交到他手中:“單是原本留在窖里,預備年節時送去京城的各色果品,如今就成了難題。還有整七十羽鮮鴨、鵝,又該往哪里養著。難不成此刻就都殺了?”
“多少?七十羽。這大管事還真是把衙門當莊子后山了,哪來的水塘,可以容得下這許多,何況此刻連河道都已冰封殆盡了。”不由也是跟著苦笑起來。
玥娘點著頭,直言附和道:“相公。你這衙門如今有多少人等。咱們索性分了些與他們,也算是辛苦一年,你知縣大人犒賞屬下一二的。余下的嘛,尋個有地窖的人家。寄存上一段時日也就是了。”
“犒賞屬下。”聽得妻子的提議,皇甫靖不覺思量片刻,轉念已是想妥了說辭。若是不然,縣衙中那兩位輔官的面上。只怕有些過不去。畢竟人人都只道是知縣大人犒賞的,豈不是讓才過上幾天舒坦日子的那兩位,臉上無光。
見相公低頭思量片刻,身旁的玥娘已是微笑著,指了指一旁的賬目提議道:“剛好才送走了最后一車炭回來,要不就讓我哥哥家的那間鋪子,頂上這個年節禮的名頭吧?”
“這法子倒是一舉兩得,往后就是我離任而去,這酈縣的好炭能順利入京。就算不如眼下這般得了八、九之數,起碼每年能有過半送去與舅兄家的鋪子,也是不愁賣的。”
“等一會兒,用過了午膳,我就讓丁香她們都去前院幫忙,最遲今晚就能叫他們一并帶了家去。留與燒炭匠各家的,也只消明日晌午前,定能收拾齊整了。”
皇甫靖忙攔道:“娘子你如今可是不能累著,余下之事交了給徐媽媽看顧著便好。明日送上山的事,更不用擔憂,這事直接等明日喚班頭就能辦得妥貼。”
午膳后,轉回前面皇甫靖便將,方才同妻子商議決定之事,說了與兩位輔官知曉。刻意隱去了自家送出年節禮,犒賞屬下一事,只道是京中那家,得了兩年好炭生意的東家,想必還指望著來年能繼續做檔子好買賣,特意順車送了好些物件與衙門和燒炭匠們過年節。
這番言語落入那旁兩位耳中,已是叫牛、張二人吃驚不小。自家雖是不曾做過買賣,可卻也知道商家從來就是無利不起早的,哪里平白送禮與人的道理。
不免略帶擔憂的追問了一句:“大人,京城那家商鋪是什么來頭,為何對咱們這小小的縣城衙門,如此殷切不免叫人頗為猜疑!您看是不是退了回去,才更好些,畢竟是無功不受祿啊!”
而另一旁的張主簿也忙是頷首,附和起來:“他家得了炭匠的好炭,做得了好買賣,與咱們縣衙送來這許多來,實在有些不妥。衙門至多也只能算是,從中提點了一二罷了,哪里受得起這般年節禮的?”
見兩位皆是一派謹慎非常的模樣,皇甫靖卻是不急反笑道:“兩位倒是不必多慮,那鋪子的東家原就不是那等只知圖利的商賈之家,而是本縣的一個同年。”
看著對面俱是一怔,相視而望的兩人,接著道:“那鋪子也不過是他家夫人的陪嫁罷了,此番特意送回這些年節禮,至多借此在酈縣打響自家鋪子的名聲而已,決非另有所圖之舉。”
剛才聞聽知縣大人一句同年,兩人已是愣神片刻,隨后又是‘夫人’二字出口,更是暗自驚呼一聲,。原本說是大人的同年,這等老頭已是不小,要知道面前的這位可是同進士出身,能被其稱一句同年的,不必說也定是同等出身的。
但能稱得起‘夫人’二字,就定是有誥封在身,這又是出身于何等門第的貴人喲!前一刻,牛、張兩位,也都在對方眼中看出同樣的驚駭之色來。
連著兩樁已是叫那二人,頗為動容,就見這邊的知縣大人擺手,輕笑一句道:“兩位不必推辭,畢竟此刻再提退回原處,也是不能夠了。漫說道面已是不利出行,只怕等不到半途中,已是損了過半,又該如何示人?”
“這……那就依知縣大人所言,下官、末官領命便是。”由牛縣丞起頭,張主簿附和著,便已是欣然接下了這樁。兩人到底是跟著知縣大人,已有近兩年時日,一但拿定的主意,這辦事之效就是極利落的。不消一個時辰,縣衙中各項人等,便已是輪換著去錢谷師爺處,領取了頗豐的一份年節貨物。
待到各自出了衙門,往家去時,卻是引得路人不時探究起來。“你說,如今這衙門的當差的,到底是從何時起,還能這般大包小包的背著、提著回家轉的?”
那被問起之人,也惟有莫名搖頭,卻是半句答不上來。反倒是另一旁街面上的攤主,笑著解惑道:“聽說是衙門的三位大人,給胥吏、差役們放得年節禮,但凡在衙門里當差的人人都有一份。”說著已是比出擔水的動作,低聲道:“就連每日給衙門送水去的挑夫,王老頭家也得了不小的一份哦!”
“好大一只肥鴨,還是精神的很嘞。”忙又不忘兩手一圈,比了個大致添了一句告訴道。
這頭衙門眾人,各自領了從未聽說過的年節禮,滿臉驚喜的往家中去。那邊當晚已是得了消息的燒炭匠們,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炭銀早已結清了,怎么這會兒還又送了禮來與自家。
心中半是嘀咕,半也是不覺感慨,那買了炭去的東家還真是好心腸。原本不值幾錢的物件,硬是叫他們家給賣了盆滿缽滿,而且還每回都提前,就把炭銀早早結了與自家。
如今又再送了禮來,卻是更讓山上的燒炭匠們感激不已。待到第二日,聚齊了人家抵達衙門親眼瞧見,那所謂的年節禮時,眾人無不驚得愣神。
單是活禽就已是裝了竹簍,不下十個,旁的吃食、物件更是樣樣齊全,就是辦成席面都是綽綽有余了。直到出了城門,一路推著板車回山去時,眾人還未全都清醒過來。
不過此事,卻是給諸葛家鋪子往后好些年間,在酈縣收好炭立下了汗馬功勞。即便別家再多加價與那些燒炭匠們,也是頗難撼動當年在眾人心中留下的深深烙印。
余下的不耐儲存的各色果品,卻是在張主簿的提議下,有了個頂好的去處,那便是縣城中最大的酒樓祥云。提起如今的祥云來,可是了不得,不但將原先的內院一并擴了出來,開辟了花園雅間。還將鄰近一戶的兩進院子,置辦了下來翻修后,做了自家的內宅。而且正打算來年開春時,就要往車馬便道旁的集市中,多設一家分號哪。
張主簿口中所提的,就是新內宅中,那間足夠大的地窖。顧掌柜的一聽說,是知縣大人要用自家的地窖存放物品,哪有不樂意的,不待縣衙的車馬裝備妥,他家的大車已是停在門前。
打門便要接了物品去存,卻是被眼前的情景嚇了一跳。這哪是尋常人家過年節時,置辦的物品,全都是些品相一等、且有稀罕的果品不提,再瞧那數目更是多的足夠在年貨鋪面里,占去大半的。
“這…這都是…要拉去我家存的嗎?”只因心中驚駭,此刻說話都不免有些不利索了。
領命受在角門的小丫鬟,應聲直點頭。
那旁的顧掌柜不由,好心提醒一句道:“只怕就是吃到三月間,縣太爺家中還能剩余不少,不知能不能索性賣些與我家酒樓的?”(未完待續)
如果您喜歡,請把《236》,方便以后閱讀后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并對236章節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