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玉在傍第二百三十三章 小先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諸玉在傍 >>諸玉在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小先生

第二百三十三章 小先生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22日  作者:夏慕言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夏慕言 | 諸玉在傍 
233,拉牛牛小說

男生:

女生:


上一章:

下一章:

類別:耽美言情作者:夏慕言本章:233

“小先生?這是哪位,縣衙里何時又了位姓氏這般……。”被老村長一提,倒是把面前那李家山村的直接給說愣了。

忙著笑著擺手起來:“呵呵呵,哪里是什么姓‘小’的先生,而是衙門里縣太爺的那位,厲師爺家的大公子。”這一解釋之下,才叫那人也跟著緩緩點頭,憨笑了起來。

原來是自己聽茬了,不過聽這老村長的意思,想來其中定是有個什么說道才對。忙是笑著追問了一句來:“劉老哥,這里頭可是另有說道,要不索性給小弟講上一講可成?”

這邊的老村長已然點頭,直言道:“說起來這樁好事,原本就要同你們村商量的。”索性將那李家山的村長,引了往自家去小坐片刻,才娓娓道來事情始末。

皆是因為縣衙里的差役們,能寫會看的就沒幾個,也惟有張布榜文的那幾個會念上一念,。原先這縣城中商鋪零星,來往的行人也是有限的很,哪里用得這許多巡街的差役。再加之衙門中,也是連著重筑了城墻,這會兒又是正忙著修補道面,哪里還有多余之力,增添額外的人手。

但眼看又是年關時節,各處的張貼榜文之事,反倒越發的忙碌了起來。如此一來,這能念給那些看榜的百姓們明其意的宣讀之人,便是有些不足了。

于是乎,自打入秋以來,這衙門中的差役們每逢輪休之日,便都會挪出小半日來,跟著縣衙中的厲師爺學上些個時常用到的字句。以備不時之需。

而此事倒是讓差役們很是上心,原本大家伙的日子都怎么樣,自然誰都不會在意。可如今卻是不同,不但是衙門分了林地與自家。現下更是得了城中百姓的認可。每日里就是走在街面上巡視各方,經過之人更是沒有不樂意招呼自己一聲。

這小日子過得,可真是不一般的舒坦。又聽得大人擔心這不夠人手宣讀榜文一事,哪有不爭著要學識字,也好更能在這衙門中立穩腳跟的。瞧著情形。知縣大人索性另給厲師爺。尋了個寬敞的大屋子,擺了六七張舊時擱置在庫中的書案。也學著普通學堂一般,每月給差役們都編好了輪次,學些專為念榜文而設的課程便就此定下了。

這衙役中不但有民壯、庫丁等這些個良民身份之人。到底還是不少是皂班、捕班、仵作等等那類屬賤民之列。不提三代內是無法科舉一事,即便有銀子在手,也是不得捐納買官的。

可如今這日子過舒坦了,便有了旁的心思。好歹多認得幾個字,也是好事一樁。又在衙門中由知縣大人給差役提出,外頭學堂里不收賤民子弟,可衙門里倒是愿意給孩子們辦上一處。

得了知縣大人這一句話,哪里還有人不愿意送孩子們去學的。如此一來,厲師爺家中的大兒,便順理成章的撐起來這小學堂來。至于此刻老村長口中的‘小先生’,就是指的這一位小秀才。

“真是青天大老爺哦!別瞧咱們這些當初逃難來的農戶們,雖是良民,可比起那些衙門里當差的來,日子過得還不如哪!”長嘆一聲后,才又接著道:“這般說來,老哥哥所說的事就是讓咱們山頭上的孩子們,也都能跟著學上幾日咯?”

“多了不成,不過知縣大人特意給咱們倆個村,留出了幾個名額,也算是先幫著學幾個能寫會讀的出來,也好歹能將村里的各項賬目給接手下來的。”

聽得他再這般一提,那李家村的村長更是憨笑著,直點頭:“要不怎么說,只要有這位縣太爺在,咱們各家的小日子旁的地界可是沒得比喲!就不知,得給多少束修與那位小先生的?”

“束修倒是真不多。衙門里每個孩子,每月交二十個大子便夠了,算來一年除去幾個農忙時節,也就統共不過二錢銀子。咱們兩個村里的孩子們,稍稍貴了兩文大子一月。”

“哪能就貴了喲!比起外頭學堂來,可就壓根算不得什么咯。漫說是二錢銀子,只怕就是不到一兩銀子夠整年的,也已是難得的很。”

被李老弟這般一提起,這邊的老村長也不住的頷首附和起來:“可不就是的。要說縣城里的學堂更是不敢問,就是原先那郊外的汪老秀才家,每年不夠二兩銀子的,他都不肯往家領了去學的。”

說著卻是頓下片刻,才又提醒道:“不過,咱們這回尋到那處的學堂,可不是為了考科舉用的。所以也就不教做文章,只管認字、看榜文,又能識數、會算賬的。”

卻不想,那頭的李村長更是一拍巴掌,朗聲笑道:“那不正是咱們山頭上,最用得上的兩樁大事。原我還擔心只教識字可怎么好,聽著明、后年,咱們這縣太爺就該任滿了。往后再要讓誰來幫著,管這山上的賬簿喲!”

應聲也不時跟著點頭道:“好在我們村上,還有個正經上過幾天學堂的王家老二,。可這村上的賬簿到底是,還得讓縣太爺院里管事媳婦子,好心幫咱們管得甚好。說來,我家大兒媳婦倒是也跟著學了有小半年的樣子,如今也算是能拿得出手,可到底是還得尋個能算會寫的人管著,才是最好。”

“老哥哥說的在理,就得尋個能寫會算的,才是正勁。”

有他如此一應,老村長便又接著言道:“如今已是定了,等明年開了春后,這學堂就給咱們兩個村加一班,專教這些實在用得上的。倒是念著路遠,也不必每日來回跑的,只每旬頭上連著上三天學就成了。旁的時日也都能幫著家里做活計,按縣太爺的話說,就是兩頭都不耽誤事。”

“這個好,這個好啊!”那邊才剛脫口而出。

這邊老村長忙又往下補了一句道:“你還不知道,這小先生的學問可好著哪,年前就已是有了秀才的功名了!嘖嘖嘖,算來那會兒應該還……還不滿十三整歲咯!”

“啊!還真是秀才先生,這厲師爺家還都是出秀才哦!”

提起這事,老村長可是忙擺手攔道:“人家厲師爺可是正經舉人老爺哪!”他可是一早聽說了,那家出了個不滿十三,就得秀才功名的好兒子,特意細細又跟衙門的趙班頭問過了一遍,才知道的。

再看那李村長,更是滿面的喜色連聲言道:“一家子都是好學問,好學問哦!”得了這等天大的好消息,那李家山村的幾人一路回程上,更是笑聲不斷。

原先莫提拿銀子出來上學的事,只怕除了糊口外,連件像樣的衣裳都添不起。可如今卻是今非昔比了,就這一年積攢下來,哪戶人家沒多出幾兩銀子積蓄的。更別提學上一年,就能看得懂榜文,又能給村里理賬的,好歹又比旁人多了門手藝不是。

待到四人回到了村里,這等好消息更是只一宿功夫,就已是盡人皆知咯。心動不已的村民們,趕在第二日一早,都快把村長大伯家的門檻給踩沒了。

這也是人之常情,原本連溫飽都不敢奢望的日子里,又有哪家會省出銀子來,專為送孩子們上學堂的。可如今卻是兜了有了剩余,再聽說這等便宜,又好學問的小先生給教,哪有不樂意往衙門所辦學堂里送去,好歹學上一年半載的。

“咱們倒也不求,能考個秀才啥的。只盼望著孩子們也不能跟咱們似的,一輩子就是個只曉得刨地睜眼瞎,不是。”被站在一旁的李四嬸這嗓子一嚷,隨后的村民們也都無不跟著,直點頭認同的。

這下到叫村長大伯犯了難,可是怎么好?正在此時,打外頭聽著信趕來的李家二叔,忙是撥開了人群,站到了自家大哥身邊,笑著點頭應到一句:“大家伙,聽我一句可成?”

原是有些煩雜的議論聲的小院里,被他拔高了七八分的大嗓門一提醒,倒是漸漸安靜了下來。這時,才見李家二叔點著頭,直言道:“咱們縣太爺原也是好意,又給尋了個好學問的秀才先生,教受些最實在的與咱們。可到底能去的名額不多,大家伙要是都掙著去,最后反倒是為難了縣太爺那頭不好辦。”

停下半刻來,就見院子里的村民們,也已是相互輕聲點著頭,附和了幾句起來。見此情形,這李家二叔忙又接著提議道:“大家伙也別著急,要不這么著。讓下山去學的那幾個,每旬三天回來后,便再把學到的,盡數都教給村里的孩子們,不論誰家的都能來聽課,大家伙覺得這法子可是還行?”

“這個好,這個好!”“我看成,還都能學著。”“可不是,還是這法子能行。”下面已是叫好聲,響成一片。

直到送了最后一個村民,村長老兄弟倆,才相視搖頭笑了起來。

“回頭,等一開春就讓人趕緊下山,把庫房里的存過冬的木材,運下去估出些才是正勁。往后咱們村里的庫房,可是少不得留一半空地界出來,讓孩子做學堂使的。”(未完待續)

如果您喜歡,請把《233》,方便以后閱讀后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并對233章節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


上一章  |  諸玉在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