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玉在傍第二百二十五章 獲益匪淺(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諸玉在傍 >>諸玉在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五章 獲益匪淺(下)

第二百二十五章 獲益匪淺(下)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22日  作者:夏慕言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夏慕言 | 諸玉在傍 
225,拉牛牛小說

男生:

女生:


上一章:

下一章:

類別:耽美言情作者:夏慕言本章:225

到了地方,眾人拿眼一瞧確實好大一片開闊地。旁的不論,單是修成僅有對面而立的一整條街市來,卻是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

“怎么就修這一條?老頭我估摸著,少說能足夠連片建上五、六條像樣的街面來。”那為首的工匠頭,已是一臉詫異的回頭望向過來。

只見這趙明反倒是一臉認同的點了點頭:“雖是地界不小,到底只是為了方便來往商戶們所設,可也不能搶了咱們縣城的風頭去。”

說著更是一抬手,指了指面前那一大片亂草地,直言道:“咱們知縣大人早就想妥了。等這條商戶街全然建成后,少不得就有常駐此處的商戶,想要在自家鋪子后頭修上了小宅院的。這般一來,老叔們年后的活計,便又有了著落。”

剛才還正同老伙計們,忙著估算這一檔子活計所需時日哪,便聽得趙明最后那句一提醒,不覺又是一喜,其他書友正在看:。沒錯,除了整整一條街面,還得有住人的大小宅院不是。

這事倒是不用趙明多解釋,那頭老哥幾個可是明白的緊。原本還想著單是兩面的商鋪,就算現下便開工,除去了年節那段得歇下,出了年再接著忙活,怎么也得再有大半年的時日,才能全建成。

“就是把滿縣的工匠們都拉上,也總得忙過了明年六月中,才能都修得咯!”來來回回,四、五個老把式們,才左右算了大概,忙給出一個大致的時日與趙明知。

這旁的趙明才要回應,就瞧見不遠處的小六,已是牽著衙門中新置辦來的馬匹,往這邊來。

尋了道旁的一顆大樹,拴好了馬匹。便忙不迭笑著跑過這邊來告訴道:“大人,讓我來同趙哥你言語一聲,說是只怕咱們縣里的工匠人手緊了些,指不定還要另找了幫忙的過來一并做活哪!”

說完此句,忙又轉述起剛才聽來的事:“好似那邵楊的知縣,得了咱們要修集市的消息。今兒一早便遣了人來送信,特意來問可是還短缺些工匠人手?”

這趙明到底是個機靈的。如今這縣衙中可是鐵板一塊。上至三位大人,下到六房中人,乃至最普通不過的衙役們,皆是連個針都插不進的。更何況如今誰家不是,心中直念叨著知縣大人帶著大家伙,都過上了舒坦的好日子。哪里還有這等,私底下信口胡言的?

再瞥了兩眼,那一臉含笑的小六子,趙明心中也頓時明了。看來這口稱是道聽途說而來的消息。想必卻是幾位大人有意為之的。

也是笑了笑,轉而望向那旁的工匠頭問道:“老叔你看這事,可是能再添些人手?”

剛才聽著小六言語起,有關邵楊縣中工匠們來。老哥幾個便有了意動。原本想著單是忙完了整條街面的修筑,也得少則大半年的時日,而且還是全縣的工匠都聚齊的情形下。

雖說時日不長,但眼看著如今縣城里來往的客商們,也是一日多過一日,心里到底也有盤算。只怕不等忙完,那些打算常駐的商戶們,便定是要尋了工匠,另建宅院的。與其到時候,看著活計都給了外來的手藝人攬了去。倒不如索性許了幾成與那邵楊的人來做。

老哥幾個。到底是默契慣了,也不用多商議。直接相視看了兩眼。便有為首的工匠頭,應了一句道:“說來那邵楊縣里沒有好石匠,可木匠的手藝都不差去哪里。再說咱們這會子又是建商鋪,到底是需得不少好把式,想來定是能快上許多時日的。”

聽得那工匠頭兩句一出,這旁的趙明也忙是接了一句道:“到底還是要以老叔幾個為主,挑起這大梁的。那些別處來幫手的木匠們,還得辛苦老叔們照看著些才好。”

這一句中,已是肯定異常的給了那幾個老把式吃了顆定心丸。想必剛才工匠頭的那句提醒,這趙明都是聽進去了,只用些外縣來的木匠,也覺短不了本縣眾多工匠們的差事。還能借此快些完工,對面的那些老把式們,哪里還有不樂意的地方。

同工匠們分道,轉回縣衙的路上,那小六子才低笑著直夸道:“到底是趙哥的腦子好使,不用小弟我打眼色,就明白大人們的用意。”

左右張望了兩眼,才又壓低了聲量,正色告訴道:“知縣大人說來,那邵楊縣里遣來的人手定是不會多,而且也算是順便賣個人情與那楊知縣。畢竟前些日子,新修碼頭的事上,人家也給了咱們方便不是,所以也得適時再許他些好處,也就是了。”

聽著小六子這番言語后,趙明也不禁暗道‘果然’。那邵楊知縣瞧見了酈縣又有忙活的事,哪里肯干看著,不順便插上一腳的。只不過,此番的集市既是不占著他邵楊半畝地,又不需借著三分勢,自然是不必再許他些好處的。

可人心就是這般不甘,落入眼中的莫大好處,又怎么絲毫不為所動,。但是礙于顏面,卻是不好直接上門討要什么,不過想借著幫村一說,也給酈縣的幾位大人們提了醒罷了。

原本皇甫靖也沒想,此刻便回絕與人。再說了若要在明年入夏之前,建成偌大一片商鋪、宅院也并非易事。既然人家有意來幫村一把,自然不好一口回絕才是。

所以,就與另兩位稍稍小議了幾句,便將此事定下了。剛才小六子那幕叫工匠們都瞧得分明的戲碼,也是原先被張主簿吩咐好的。

一來,是怕寒了工匠們的心,也叫他們聽聽究竟是怎么回事,沒得私底下只道是縣衙的大人們,胳膊肘向著外人。二來,也是給老把式們提了醒。這些被邵楊知縣遣來做工的人手,也不必特意對待,就如尋常工匠一般,也就是了。

邊與小六子說著話,已是到了縣衙,去到張主簿面前復了命,才轉而出衙門往家去。才剛吃了晚飯,就聽自家堂兄趙班頭來了,忙起身將他讓了進屋。

別看趙班頭與趙明原是叔伯兄弟,可這年歲上,卻是差著整整十九歲。如今老趙家出了兩個公門中人,便成了這新山村里的獨一份,而且還是一個現班頭,另一個代班頭。

“二哥,怎么晚來尋弟弟,該不會有那要緊的事?”不免定睛看向那旁,正一臉正色的堂兄來。

只見,對面的堂兄不由嘆了一句道:“其實,你二哥我是為得家中那老幺,才特來問問八弟的主意。你這些日子可是很得大人們看中,這用腦子上定是要比二哥我,強上不少嘞。”

原本這趙班頭之所以,說服了叔父讓堂弟跟著自己往衙門當差,確實那時節,家中再無多余之地可耕。另有一樁,卻是為得自己家中的幺兒往后鋪路,而特意給讓自家的堂弟,先在中間頂上個有利的位置也是好的。

要知道,這衙門中人雖不是世代更替的,可比起當初無田耕作的境地而言,能在公門中謀上一份差事絕非易事。何況他趙祥也已是四十開外的年歲了,大兒子性子木訥了些,到是個本分的莊稼漢,學不來這等心思活分的差事。

可幺兒如今才八歲,若真等上十來個年頭,又怕自己早就沒了現下的能耐,能助他選上個好位置。因而才想到了二叔家的,這個行八的堂弟來。

然而眼下,這一年多日子舉家搬上忘憂而來后,卻是再無需擔憂往日的生計之事。所以,自家的爹娘、媳婦都有意勸著,讓他罷手幺兒接他的班,往后當差一事。

但這趙祥卻是有些不樂意,畢竟眼下之所以能得了這越來越好的小日子,可不都是因為自己這差事才換來的。聽完了堂兄的想法后,這旁的趙明也不禁有些愣神。

好半響后,趙明才應聲道:“二哥,咱們如今也都是因為跟上了個好大人,才有這般的好日子。想來大伯他們勸著這樁,也是因為衙門的差事不好辦,才不能叫小侄子將來受苦的。”

“唉,二哥我也曉得,咱們這碗飯怕是不好吃。可總不能都窩在山上種一輩子樹吧,眼看著現在咱們村里是,大家伙都有林地栽樹、養雞,可往后若是等知縣大人一離任了去,又該怎么應對?”

被堂兄這一句提點到實處,愣是把這旁的趙明驚得不輕。對阿!若是大人調任往他處之時,這新山村可是還能如現下一般模樣,又有誰敢斷定!

然而,就在新上村上,這趙家的堂兄弟倆為此事擔憂之際,那頭帶著給邵楊知縣回信而歸的馬快,已是連夜兼程趕到了衙門口。一聽是前去隔壁酈縣送信之人,回來復命了,楊、邵兩位大人忙是讓人,將那快馬而回的衙役,直接引到了書房之內回話。

“回稟知縣大人,那酈縣的知縣大人是一口邊允了這事。半點沒耽誤的時辰,就讓人去了問了還需填補的人手的數目。”邊躬身回著話,忙又從懷中取了書信,交了給一旁的師爺,才識趣的退出門外。(未完待續)

如果您喜歡,請把《225》,方便以后閱讀后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并對225章節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后臺發信息給管理員。


上一章  |  諸玉在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