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玉在傍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藥(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諸玉在傍 >>諸玉在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藥(下)

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藥(下)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09日  作者:夏慕言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夏慕言 | 諸玉在傍 
搜小說



上一章:

下一章:

“什么,大人您還給賒藥種子錢,這叫我們大家伙如何受得起!”那旁的張主簿邊口吐此言,忙不迭已是起身恭敬無比,深深朝著皇甫靖一禮道:“末官代縣衙眾人,在此謝過大人厚德。”

上座的皇甫靖微笑頷首,虛抬了抬手,直言道:“你我本就是一縣的同僚,有何必如此多禮。本縣若是初來乍到時,不得你進言據實相告,有何來眼下這等情形。”

輕啜了一口茶水,才又明言道:“再則,你原就是這酈縣的主簿,尚要靠租借他人之地度日。不但是擺明了咱們縣是真窮,若是被有心的言官所獲,上書諫言論起朝廷命官的俸祿,竟然不足以養活一家子老少,這又該如何……?”

還未等皇甫靖勸完,那旁的張主簿已是驚得不輕,忙不迭低聲攔道:“大人您莫要再嚇唬末官了,這事可是萬萬不敢提及的。即使那租借的瘦田,也全都由老家人出面的,我等之人哪里敢妄動的!”

倒是這旁的皇甫靖,滿不在乎的擺了擺手,應了一句:“張主簿你也不必驚恐,從今往后本縣定是叫你家再不用,租他人田地過活了。就算那懂得栽植山珍的老農暫且不論,僅憑借放養在山上林地間的雞苗與草藥材,也足能夠一家子花銷了。”

“何況稍等上幾年,就有那已成材待伐的林木一整片。”提到這一句,皇甫靖不免轉而問道起另一樁來:“張主簿,若是你等都可在山上分得一片林地,可曾想妥。是要栽那三、五年便可伐了換銀子的楊樹;或是種至少也得上五十年,方可成材的核桃木才好?”

“楊樹雖快,可畢竟不堪大用,倒是核桃樹頗為名貴。留給后人砍伐換金銀更為值當。”那旁的張主簿是毫不猶豫,已是選定了樹種,就是另一邊的厲師爺都不住頷首認同。

不出午時,縣衙里無論是否輪上今日當班的衙役們,都已得了消息匯聚在后衙門前。“到底是啥事,怎么都給叫來了,是不是出那檔子要緊的大事了,還是……?”

“你們都別瞎猜了。我聽說可是好事。”

“好事。什么好事?先說來咱們也聽聽。”

聽得這話,剛才那個插了一句的馬快,卻不禁訕笑一聲,退了半步低聲道:“就是剛才咱們班頭來說這事時,我瞧他一臉的笑,就覺得一定不是倒霉事。至于是哪回事,可沒聽他提,所以……。”

“所以。你就是壓根不曉得才對。”另一旁的衙役,剛要接下一句,就聽得幾個班頭已是跟著知縣大人。出了后衙院門。瞬間,四周遭本還議論紛紛的衙役們,便安靜下來,只等著縣太爺發話,他們還令命行事。

只是今日這樁。是注定要叫眾人都大吃一驚的!知縣大人只略略起個頭后,便由張主簿將余下各條給一眾,細細說道了起來。初始,大家伙并未在意今日之事,只當是縣衙中的幾位大人定是有大事要向全衙的衙役、胥吏們宣講。

可三句過后,就有人聽出了端倪,猛得抬頭看向對面,正束手立定在張主簿左手旁的班頭來。雖是曉得規矩,沒敢當即便朗聲問道了出口,那驚疑的眼色卻已顯露其心中所想。

當然這一切,皆是不曾逃過此刻正站在臺階之上的,主輔二官。見知縣大人示意,張主簿便將方才在書房中,商定之事和盤托出。一番細說端詳后,已是讓下站眾人既是歡喜,又不免吃驚不已。

在衙門當差可不全都是良民,其中就有已算入賤籍的,雖說比起普通無有田地的農戶們而言,日子略是好過些,卻是哪里能得大人們這般看重的。

而且剛才主簿所言,好似并不因是否良民,但凡是衙門中人只要愿意,都可分得一片山林。不提這些本就是賤籍的個個心中歡喜,就是底下民壯、庫丁及各房的胥吏等,亦沒有不贊同的。

方才,還羨慕那些能農改林的,能得大人的賒給,這下自己也都成了其中一員,哪里還有不欣喜的。要說縣衙中除了張主簿外,更是幾乎家家都有另租地主家瘦田來耕的。但今日得了這等好事,再一問詳細,越發感激這位新任的知縣來。

從來到任的縣官中,能想到衙差、胥吏們過活不易的還真是半個沒有,再聯想起前段時日來的種種,大家伙更是愈發的肯定,只要緊跟著上人這位縣太爺準沒錯!

待張主簿宣講才畢,那旁已有過半之人,擠至戶房的書吏跟前,只等著將自家的名字錄入帳簿之中。

而那旁的張主簿已是小聲道:“大人,按原定之數恐是不濟的了,您看是否要暫且停上一停才是道理?”

如今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哪里還有暫緩一說。皇甫靖微微搖頭應了一句:“畢竟這等關系自家生計之事,哪里能說啟就啟,要停便停的道理。還是本縣,再多賒點銀兩也就是了,千萬莫要涼了大家伙的心才是正勁。”

待他自己回到了后衙住所之中,不禁苦笑連連道:“娘子,為夫這一時沒拿捏準,又得再往里多投些銀子進去咯!”

那旁的玥娘已是自取了奩匣來,從夾層中拿出銀票順手交了給他,微笑道:“咱們帶得現銀也不多,等明日你遣個合適之人,往最近的錢莊跑一趟吧。“

“五百兩!”試了試厚度,又似乎不能肯定,再翻開過目一二,確定是這數目后,皇甫靖不由低呼一聲。

正收好了奩匣,要轉身放回原處的玥娘不免頓住了腳下,忙追問一句道:“怎么還不夠使得?”

卻見相公,搖了搖頭應道:“哪里是不夠,若是按舊時原本這縣衙中,單是三班衙役就不止這數,全衙湊攏起來怎么也得百多人。眼下這縣衙早已是人丁不足,即便都算上也不過六七十號,所以才覺得娘子你這銀票給多咯!”

“我看是一點都不多。相公你原本也想著能在衙門中,選出十之二三來,再同農戶們一并改了往山上去。可如今衙門中就有這許多人要去,難不成還能減了農戶的名額嗎?”

重新將丈夫分出的一半銀票,又退了回去,這才接著言道:“再則,你原是想幫著農戶們改林戶而想到的法子。這會子卻將過半的名額給了衙門中人,百姓們又會如何作想?”

此句入耳,皇甫靖心中已是不禁‘咯噔’一聲,險些亂了章法。娘子她所言非虛,也怪自己一時想也借此,也幫著衙中眾人改善各家的日子,卻不想差點犯了本末倒置之錯。

收好了一疊銀票,才又同妻子商談起,今日午后縣里幾位老林戶們對于山上,野生藥材的種種來。然而就在知縣往后衙回時,那些得了林地名額的衙役、胥吏們,也紛紛轉回個自家中報信去了。

果然,此事未出三日,便已是傳遍了街頭巷尾,往日里并不看好這農戶改林的鄉鄰們,也都已得了消息。心中雖是忐忑,卻也不乏主動去往本就與之相熟的縣衙中人那里,詢問詳實狀況的。

而大多經由此道,聽聞到的消息,本就有些意動的農戶們更是對縣太爺賒給之舉,激動萬分。

“真是這么講的,不但要先賒了雞苗、藥種給咱們,還另借米糧分到每戶手中?你不會是聽差了吧,你老叔我都活到這把歲數了,哪里見過竟然還有這等做官……不對,就是聽得沒聽說過的。”

一旁的鄉鄰們,也不由紛紛點起頭來:“就是聽都沒聽過,原說能先欠著地租,給咱們用林子已是大恩了,哪里還敢想那雞苗、米糧的事!二墩子,你不是說差了吧?”

這頭,被越聚越多的鄉鄰們,不時提出的各種問訊,已是忙得有些暈頭轉向的少年,聽得此言,不覺一個猛轉身朝著自家的方向,大吼一聲:“大哥,你先將碗撂下,出來給大家伙講講那樁。”

沒多會兒功夫,就見少年身后的屋里,仍是身穿衙門當班時的衣著,已是疾步出了門來。“鄉鄰們,我家二弟告訴大家伙的,句句都是真的。”

抬手便是指了指,自己這一身的打扮直言道:“大家伙也都瞧見了,我剛去了東村給他們說道這樁,連個衣裳都不及換回來,就趕著點的報了咱們村的鄉鄰們得了這信,也好叫大家伙都早做打算。”

剛才,就見他們家的二小子,騎上了自家院外那半破的矮墻,給就近的村民的喊話。這會兒,再一聽他們家正在衙門當差的老大,這一提點,便是認真了起來。

緊隨而來的便是,往后的幾天內,各村送往衙門的名錄中,更是比起先前來,擴出三、四倍愿意改農為林的人家。這下反倒把幾位被皇甫靖,分出來專理此事的書吏們驚出了一身的冷汗。

“你說咱們大人,該不會為了那名額不足,讓大家伙也抽簽定去留吧?”

“啊!”另一旁正落筆要書的書吏,已是驚得手下一滯,筆頭尚未留下,可紙面已被順勢滴下的墨點,暈開一朵小花。()

相鄰的書:


上一章  |  諸玉在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