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小說
當前位置:
[更新時間]2013年11月26日13:33[字數]3333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而那邊廂正與幾位幕僚坐定,詢問案情的知府大人也已得知了,剛才來報案的鄉野農婦口中的言詞。定了定神心中便已有了思量,卻未打斷底下那名差人的回稟。
直到喚了前去驗尸的仵作來問話時,知府大人才開口問道:“你去瞧過那尸首,可有何不妥之處?”
“回大人話,那尸首卻是才新近被殺的,從尸僵上看應該死了不出七日內,而且這人的致命傷卻并非是,項上砍落的頭顱……。”
“什么?”聽得那旁的刑名師爺,不禁低呼一聲。難道是自己剛才大意了。剛才自己雖是隔出數丈外,定睛凝視了片刻,的確未夠時辰細細勘察分明。
忙告罪東翁道:“確實是學生不曾細察……。”
卻被上首的知府大人攔道:“先生不必自責,今日本就事發突然,再加之本官又不在府衙中,你們自是兩頭顧忌不暇所致。”
轉而問想門口的仵作道:“如今你可查實,那無首死者的確實死因又是如何?”
只見那仵作,恭敬非常的拿出懷中的尸格,交與一旁的老管事手中,才忙又轉向上座的大人回稟道:“那死者首、項眼下雖是無法相湊,不過從頸項處可以看出皮肉并無卷縮,骨頭也未見凸出,被砍落處的切口很是平整。以此小的便能斷定,那死者定是死后才遭人將其身首異處的。”
聽完仵作所言,句句都將事情指向正途。“難怪尸首上并無過多的血跡,以你之見這無頭尸身可曾有搬挪過的痕跡?”一旁的刑名師爺已忍不住低聲追問一句道。
那仵作點了點頭,又見上首的知府大人將尸格,定睛細讀了一遍后。才接著按自已方才檢驗所得,推論道:“據死者身下的尸斑所顯,呈櫻紅色便有兩種可能。一是因毒物中毒所致,另一便是凍死的。”
“眼下不過秋后時節,雖略感微涼,想來凍死一事卻是不能夠的。所以小的斗膽推斷,那死者乃是先中毒而亡,后再遭兇手尸首分離,拋尸于那十里鋪的土地廟中。”再聽得仵作詳盡推論后,在座眾人皆是不由搖頭連連。
究竟又何仇怨。居然先把人毒害致死。再將其身首分離拋尸在外。“由此看來,確實的仇殺無疑。”就聽得刑名師爺這一句才出口,座中幾人不禁同時得出此一推斷,隨后便紛紛向上首的知府大人望去。
公堂之上,自然是分外的肅然。今日聽說知府老爺要審城郊十里鋪,那間土地廟中的無頭案。街坊四鄰們便忙不迭的奔走相告。眼下原本就是秋收已畢,農人們也大多閑來無事,正好相邀往衙門口聚集聽堂上老爺審案。
正如當日。玥娘一行往京城途中時那般,本來這大老爺公堂之上的真切與精彩,又豈是那茶樓說書先生的故事能相提并論。三三倆倆結伴往這邊來的人群。已將整個衙門口圍得個滿滿當當,用里三層、外三層已不足以形容,此刻這般人頭攢動之甚。
聽得堂叔父要審此樁無頭案,皇甫靖與玥娘兩人也已將手中正各自準備的文稿暫且放下,跟著老管事便轉入了公堂之后的一處地界。雙雙并肩坐下好旁聽前面知府大人問案。
“下跪者何人?”只聽得大堂上,知府大人已是一聲洪亮非常的問起,率先被帶上堂來的那名報案的老農婦來。
就見那老農婦雙腿一軟就跪倒在地,低垂著腦袋怯生生的回稟道:“民……民婦家是東城外,三丁村里的農戶。前兩日小的家中老婆婆夜里夢見,過世的公爹說在家中恐怕有劫難……。”
聽她不直言說案情,卻開言撤起家常來,那旁的師爺已是忙提醒道:“知府大人問你案情,你說那些無關案情的事做什么,還不好生回稟大人的問話才是正經。”
“是,是,是。”一連三個是字,身子也因害怕幾乎已呈匍匐之態。搗蒜般的直點腦袋,忙不迭回稟道:“青天大老爺。那天一早是民婦家的老頭子去土地廟里祭祀,沒想到才進門就瞧見院子里多出個用破蘆席卷。”
邊說著,就開始邊抹起眼淚來:“誰想到就這般晦氣,民婦家的老頭子抬腳踢開那破席子看了一眼,就差點沒嚇暈過去。這不,從家里帶去的家伙是都沒來得及收一收,就趕忙跌跌撞撞的一路跑回了家來,一進門就直接坐院子里了。”
那農婦是越說越傷心,聽得四周的百姓們也無不感嘆連連。就在此刻那農婦再添了一句道:“當晚就病的下不得床了,直挺挺的只曉得喘粗氣,渾身更是燙得嚇人……要不是村頭住著的老大夫好心,給送了兩副猛藥來,指不定那會兒就……!”
誰家無端遇上這等駭人聽聞的事,都得嚇出好歹來。聽得周遭人群中不時有低聲唏噓后,那堂下跪著的農婦當即‘哇’得一聲痛哭出來,隨后便直接應聲撲到在地面上了。
此時就聽得堂上知府大人的驚堂木一聲響,誰料那底下的農婦忙就止住了哭嚎。驚恐無比的半抬頭望向堂上的老爺,還等她目光及桌面,耳邊又響起兩旁衙役們的‘威武’之聲。
這可是堂堂知府衙門的堂威,莫說是底下這狡詐異常的農婦,就連衙門外已開始熙熙攘攘的人群,也猛然頓住了所有的聲響。直到堂內兩班衙役們聲歇,大家緩緩回過味來,這可是知府老爺的大堂。
這堂下跪著的婦人竟敢不好生回稟老爺的提問,而只顧左右言及其它。剛才大家伙是只看著她可憐,倒是叫她哭得有些忘了如今可是在公堂之上,哪里能這般自顧自的放肆哭嚎。
堂外眾人此時也已是明白過來,剛才知府老爺為何要擊驚堂木了。往日里,曾有聽說和尚也有用與這驚堂木類似之物,不過卻是名喚醒木,敢情還真有這醒神的大用啊!
而此時,堂上的知府大人見下跪的農婦已是云收雨停,不由暗笑一聲還真是來去自如啊!看來此農婦必是不簡單,不過竟然敢來知府衙門鬧騰,就莫要怪老爺的雷霆手段!
“你這婦人好大膽,居然敢瞞騙本官,來人吶!”
“在。”
還未及那農婦反應過來,就聽得堂上的知府老爺已是怒氣沖沖道:“本官問你家住何處?為何要往土地廟中祭祀?又是何時在那廟中發現尸首?給你家老伴瞧病的大夫又姓甚名誰?用藥的方子今在何處?”
“這小的剛才說的實話家住東城外三丁……。”
見那農婦分明已有些慌神,知府大人哪里會容她鎮定下來。再次一擊驚堂木,便猶如前面數個連問,接著厲聲追問道:“告訴本官到底是哪個膽大妄為的,讓你替廟中的苦主往衙門伸冤的?”
剛才被老爺的堂威已是驚去了三分鎮定的農婦,此刻已是全然沒了初到堂時的信心滿滿。剛又被堂上怒氣沖沖的高聲質問,呵得方寸大亂。此番更是一語中第,叫她一介農婦又怎能招架得住。
立馬就被驚得脫了相,顫顫巍巍的倒頭便拜道:“青天大老爺您饒命啊!小的只是一時貪財……才著了那顧家婆子的道,您可要為小的做主啊!”
一時間,莫說是堂上的左右人等,就連衙門外聽審的人群不免騷動起來。剛才還聽得那婦人所言,無不為之動容的,怎么才一轉眼功夫,這堂上的情形就急轉直下。反倒是那報案的婦人收了旁人的好處,特意來擾亂知府老爺公堂的不成?
不能夠啊!那廟里出現的無頭尸身又該如何解釋?難道說是堂下跪著的這農婦……。一想到傳聞來,即便離著公堂內那農婦十數丈開外,旁聽審案的人群俱是不由自主,齊刷刷往后退出了三步余。
只見那堂下的農婦,好容易重新跪穩了身子,認真稟明起來:“老爺小的說……說實話,這些事都是村里的老寡婦。那個短命的趙寡婦硬塞了給小的一塊大銀錠,讓小的來衙門報命案的。”
說著更是激動萬分的指證起來:“喏,就是那時來報案的言語,也都是她特意教小的背熟的。小的,小的真是瞎了眼才相信,她的說道……。”這會兒倒是扯謊的農婦,真情流露沒片刻已是聲淚俱下,好不感人。
只是方才堂外的人群叫她騙得好不傷心,如今再聽完她為何謊報案情,更是激不起一丁點憐憫之情來,反倒是小聲職責其貪財的不少。
這當口,堂上的知府大人已命人,前往那三丁村緝拿人犯趙寡婦了。而正坐在后頭聽案情的兩人,也不禁對看一眼,輕輕低語起來。
“不愧是知府大人,那氣勢就是不發問單喊個堂威,就能嚇得人犯抖三抖的。雖不如我家老頭子校場點兵那般威武,卻是有截然不同之處。”
聽著皇甫靖言道自己所感,這旁的玥娘也不由微笑頷首附和一句來:“那校場之上皆是兵丁與這知府大人公堂外的百姓們,的確是迥然不同的。”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快捷鍵:)
目錄(快捷鍵:回車)
(快捷鍵:→)
本站所有文學作品均為程序自動從第三方網站抓取所得,如有侵權請參見首頁底部的免責聲明。
AllRightsReserved扒書網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均屬其個人行為,不代表本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