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章元熙登門一更
蕭承訓想要悔婚的事兒元容還是第一次聽說,頓時好奇道:“為何?”
要說婚約之事,那素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況還是皇孫婚事,豈是那么容易悔的?這可是當初圣人給蕭承訓選的人。
崔元靖眼皮子一抬,幽幽道:“你不知道?”
元容哈哈一聲:“我遠在清河,消息閉塞,哪里會曉得其中原委?還請阿兄為我解惑。”
只是說歸說,元容卻是不知怎么竟有點兒心虛,怪哉,又不是她讓蕭承訓悔婚的,心虛個鬼啊。不過話說回來,這年頭長輩定下的婚事那真是不容悔的,今人重然諾,何況對方還是國公府邸,悔婚的話真是紅果果的打臉。
蕭承訓不會這般不智罷?再者說,當初圣人為他選定這一門婚事,怕也是有幫扶太子、讓成國公為太子掌兵權的意思,若是悔婚怕是結親不成反而結仇,太子能讓蕭承訓這么得罪人?
崔元靖嗤笑一聲:“既然不知道也就罷了,反正與我們無關。”
元容卻是好奇的不行了,便蹭到崔元靖身邊去,挽住他的胳膊:“阿兄你就告訴我嘛,不然我就去問阿姐。”
崔元靖眉間一跳,暗道丫頭奸詐,有些無奈道:“好啦好啦,我告訴你還不錯,別晃了。”說完喝了口茶,才道:“成國公家那位小娘子,行事有些不檢點,風評不好,不光是高都郡王,就連太子也頗有微詞,這已經是公開之事了。”
陳氏的小娘子啊。元容不由得瞇起眼睛回憶起來,前世她倒是也跟陳氏打過交道,這家可是世家出身,后來又軍功晉身成為勛貴,可謂又有門第之清貴,又有世家之底蘊,并不比崔氏差。
這種人家養出的小娘子會行事不檢點,而且還傳了出來,倒是叫人有些意外。元容不由得抬手摸了摸下巴,記得前世似乎并未有這樣的傳言啊,她雖然到長安略晚,可若是有這樣的人物她不會不知道。
難道又是裴寧曾經說過的蝴蝶效應?但是很難想象,她和裴寧兩顆小蝦米會影響到跟兩級毫無關聯的陳氏女身上去。
不過有一點倒是值得注意,她原本以為蕭承訓前世的妻子換人是因為圣人遇刺事件導致的連鎖反應,可現在看來,有沒有可能是陳氏女確實出了問題,然后才換人的呢?若是如此,那蕭承訓真是虧了,能趕上陳氏的門第和權勢的人家真不多。
不過問題出在陳氏女身上,難保不會讓圣人覺得陳氏是在嫌棄他的孫子,便是圣人不在意,太子難道就不會給陳氏小鞋穿?也許可以問問裴寧,看他所知道的歷史上,蕭承訓的婚事是否經過這樣的波折,總覺得這事兒有些不尋常呢。
嗯,只是裴寧此刻還不知身在何方,暫且先按下此事罷。元容想著,便道:“既然如此,且先不管這些,我回頭寫幾張帖子,阿兄遣人幫我送出去,雖然不用開宴,但總得通知一下各處,明日見過阿姐之后還要往鄭家走一趟。”
兄妹兩個說完,元容便出了崔元靖書房往觀瀾苑去,遠遠地就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正站在門口跟翠衫說話。
“翠衫!”元容叫了一聲,正在說話的兩個人便同時看過來。
那一個卻不是旁人,而是崔元熙原來的婢子阿良,如今已經梳了婦人頭,想來是嫁了人,比從前稍微豐腴了些,卻是沒大變樣,只見阿良笑吟吟的迎上來,先給元容正兒八經行了禮,才道:“九娘可算是回來了。”
元容抬手扶了扶,便將人引進了屋里,道:“阿良倒是沒大變樣,你今兒來可是阿姐有事?”以阿良的身份當然不可能自作主張來跟她套交情。
阿良福了福身道:“正是呢,娘子叫婢子送了些東西來,雖然說三娘定不會短了郎君和九娘東西,但也是娘子一份心意。又有,娘子說明日要攜小郎君和小娘子過來拜見,請九娘準備好見面禮……”
說著說著便忍不住笑了,阿良不由得捂嘴,元容卻是嘿嘿一聲:“我還以為阿姐是惦記我的人,原來卻是惦記我的東西!行了,你回去跟阿姐說,我這個做姨媽的怎么會虧待外甥外甥女,她便是生上十個八個我也不怕,盡管來就是!”
“那婢子回去可實話實說了!”阿良笑道。
元容擺了擺手,叫翠衫送阿良出去,自己則是叫人尋思了一回,直接叫人砸了小庫房的鎖頭——她的私人小庫房東西不少,回清河時也沒有一并帶走,都鎖在了一處,只是她的財產要是都是有阿青保管,這回她自己倒是回來了,阿青還在路上呢。
元熙生了一男一女,正好禮物不用重復,元容對著冊子瞧了半天,挑出來一副鑲金的小弓箭,一對水玉琉璃馬,男孩子向來喜歡這個,隨后又挑了一串五顏六色的長瓔珞,叫人重新打了絡子綴上,并一對荷葉形的碧玉耳扣,一對金鑲玉鏤空梅花紋鐲子,想了想,又挑上了幼時的那一具琵琶。
翠衫見狀便笑道:“九娘真是疼惜外甥外甥女,挑的都是好東西呢。”口氣有那么一絲兒酸。
元容歪著腦地尋思了一回,然后就明白了,這可不就是酸了么,她光顧著給元熙的孩子挑禮物了,可把小侄兒給忘了不是,先前給的那一塊玉算個什么,何況阿兄還有一個兒子呢。
當即便道:“我不光疼外甥外甥女,也疼侄兒啊。”元容笑著,又挑了幾件兒男孩子喜歡的東西道:“這幾樣兒,你替我送去崇明苑罷,今次來得及,身上也沒帶什么好東西,叫阿嫂可別嫌棄。行了,就先這么著罷,我乏了,先回去歇一會兒。”
然后一覺便睡到了黃昏時分,起來才喝了口水,就見翠衫拿著幾張帖子道:“九娘先前送帖子那幾家都回了,還有附帶的一些東西,婢子都叫人放進次間了,這是回帖。”
元容翻了翻,還比較滿意,大家回帖都很及時,態度很端正,顯然是沒有把她忘到腦后去的,就著這份好心情,元容晚上多吃了半碗飯。
第二日元熙攜夫帶子準時登門,元容已經同崔謙之洗漱好吃過飯早早等著了,因恰好是休沐日,崔元靖也在家,話說元熙進了門就發現一家人正兒八經的坐著,好幾雙眼睛刷的瞧過來,登時吃了一驚。
“怎么停下了?”旁邊的嚴玨不由得看過來。
元熙搖了搖頭,隨后便笑了起來,把懷里抱著的閨女放下,讓她跟嚴玨領著的小男孩兒一起,先給父親兄長嫂子行了禮,才道:“瞧這架勢,我還以為要三堂會審呢,嚇了我一跳。”
“胡說八道,什么三堂會審?”崔謙之咳嗽了一聲,隨即便看向了嚴玨,口氣熱情道:“女婿也來了,快坐。”
元熙嘴唇撅了撅,似乎對崔謙之對女婿比對閨女還熱情的態度略有不滿,而后便拉著兒子閨女到崔謙之跟前道:“阿爹別忙著招呼三郎,倒把我們兩個寶貝兒給忘了啊。”
“不會不會。”崔謙之連忙看向兩個孩子,抬手就把小外孫女抱在了膝蓋上,沒法子,王玉屏生了倆兒子,眼下是三個小子一個閨女,可不就是閨女待遇要特殊點么。
只見崔謙之摸著外孫女那胖嘟嘟又滑膩膩的小臉兒,柔聲道:“阿凌可還認得我?”
小朋友抬眼瞧他,黑黝黝的清澈眼珠子瞧著就讓人歡喜,手指對了對才慢悠悠軟綿綿道:“認得,是阿翁~阿翁好久不來看阿凌了~”小朋友才將將三歲,可愛的崔謙之心肝都要化了。
“阿凌真乖,還認得阿翁,阿翁這些日子都待在鄉下啊,沒有辦法去看阿凌呢。”崔謙之道。
“這樣啊,”小朋友乖乖點頭,隨后便眨著黑眼睛道:“鄉下是哪兒,很遠嗎?”
“鄉下啊,可不是有點遠,乘馬車要走好多天……”
瞧著這一大一小說話說得興起,元熙也懶得跟閨女搶了,扭頭跟崔元靖說了會兒話,然后便將兩個男人扔到了一邊兒,湊到元容跟前。
元容瞧了瞧許久不見的阿姐,一張臉蛋白里透著紅潤,可見是日子過的舒心愜意,不由笑道:“阿姐瞧著倒是比從前豐腴了些兒,面色更好看了,莫不是聽說我回來了,心情太高興了?”
“我們九娘還是這么會說話。”元熙贊了一聲,又跟從前那邊抬手點了點元容的鼻子尖,道:“你倒是堅韌,竟隨著阿爹趕路回來。”趕路的滋味可不好受。
元容道:“也是無法,家里沒有旁人了,只放阿爹自己來我又不放心,只好自己跟上了。”
元熙嗯了一聲,又摸了摸元容的臉蛋,道:“等下不用出門見客,好好養養罷,瞧著皮膚都粗了。”說著便壓低了聲音,道:“待過一陣子,我介紹些人給你認識。”說這話的時候,眼角眉梢還帶著一份促狹的笑。rs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