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第十四章、敗得甚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魏文魁 >>漢魏文魁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四章、敗得甚好

第十四章、敗得甚好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30日  作者:赤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赤軍 | 漢魏文魁 

是勛后腦遭受的重擊,找醫者來瞧過了,問題不大,屁股上的傷口,秦宜祿包扎得很到位,用藥也精良,應該不會感染。只是失血過多,手足皆軟,當下連喝了三碗肉湯,精神才略有所恢復。曹操派人來問他,說咱得開會討論下一步的行動,宏輔你能不能來?是勛心說你就把部下當畜牲用吧,我都已經習慣了……

群賢畢集,再次開會。是勛這才打聽清楚了整場戰役的經過,就聽荀攸嘆息道:“我軍損失甚重,恐再無力追擊袁術。且袁術既往合肥去,料子孝、文謙難以抵敵,不如傳令使其暫退吧。”曹操注目是勛,是勛把肩膀一塌,長出了一口氣,那意思,我沒力氣提筆寫軍令啦,您另請高明吧。

郭嘉也嘆氣,說:“此番折了李琇成(李整),軍威大挫,士氣低迷,只得暫守壽春,以圖再舉。”這確實是曹操自從兗州戰黃巾以來遭受過的最大挫敗,也難怪大家伙兒全都唉聲嘆氣的,情緒非常低落。

就連曹操也不禁捻捻頷下燒剩下的兩三根胡須,苦著臉道:“此戰雖得壽春,卻不為勝,實是敗也——都是操見事不明,中其詭計,乃有此敗。”話音才落,卻突然聽得場中有人放聲大笑:“哈哈哈哈,我軍敗了,敗得好!敗得甚好!”

曹操心說這是誰啊?吃場敗仗就給嚇瘋了嗎?注目一瞧,不是旁人,卻原來是是勛是宏輔。

這要是個小兵在笑,曹操當場就能讓人把他按倒“咔嚓”嘍,要是個普通將吏在笑,曹操就會命人將其亂棍打出——你先出去喝口涼水清醒清醒再說!可是竟然是勛在笑,曹操就不禁皺眉啊,問:“宏輔何出此言?”

是勛收斂笑容,環視眾人:“自古便無常勝不敗者也,高皇帝嘗困于滎陽、成皋之間。而終于殄滅項羽。若百勝則生驕惰之心,不遇挫而不知醒,人驕則覆身,將驕則覆軍……”這時候的曹軍,比原本歷史上就要強得太多了,幾乎就沒吃過什么大敗仗——因為是勛的摻和,濮陽之戰沒有了,呂布被輕松打退,宛城之戰也沒有了,張繡已成與國。故此自曹操以下。大家伙兒的眼睛全都長在了額頭上。除了心里多少還有點兒懼怕袁紹以外。別的勢力——那都是屎,我堂堂王師怕過誰來?!

所以袁術手底下都是一班雜碎,袁軍的戰斗力非常之差,這回的壽春詐降設伏。計謀既不出奇,也不縝密,可是曹軍就偏偏吃了大虧。是勛心說這種檔次的奸計,我瞧不出來很正常啊,你曹操瞧不出來就不應該啦,荀公達、郭奉孝他們,更該每人打上三十大板。

可是吃敗仗未必就沒有好處,要是這一下重擊能把你們打醒,從此不再驕傲疏忽。也算因禍得福。虧得這是對戰袁術,要是對戰袁紹,敗這一仗就可能導致全線崩潰,一招棋錯,滿盤皆輸。所以他才要“哈哈”大笑。一則跟曹操說明這個道理,二則也是給眾人打氣——咱們吃的虧雖然大,袁術也未必好受啊,你們跟這兒一個個兒的唉聲嘆氣,是嫌士氣還不夠低迷嗎?

曹操反應很快,才聽是勛說了一半兒的話,就立刻明白過來,當下一拍桌案:“宏輔所言是也,《商君書》有云:‘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與其在此喟嘆,不如起而奮行!”當即下令,說備馬,我要巡視全城,就仿效是宏輔一般,大笑給兵將們看,爭取把士氣給重新鼓舞起來。

是勛心說那也不必吧——后來老曹在華容道前三聲大笑,引出了趙、張、關,不會是我教的吧……

散會之前,是勛跟曹操請假,說我身上有傷,恐怕得歇上幾天。曹操說宏輔趕緊下去休息吧,你是為了救我才負傷的,我又怎忍心見你帶傷操勞呢?好好歇著吧,明天我再找你啊。

是勛暗中跟曹操比劃了雙倍的中指,然后出得官廨,先強自支撐著去探視曹政。曹政這小年輕失了一臂,精神分外頹唐,是勛費盡唇舌,勸了好久,他才略有振作之意。這光動嘴皮子說話其實也挺累人的,是勛才出了曹政的寢室,就突然覺得天旋地轉,差點兒一跟斗栽倒在地,幸虧被人及時給攙扶住了。

定睛一瞧,不是旁人,正是新門客秦誼秦宜祿。只見秦宜祿滿面的諂笑,那德性簡直不象門客而象家奴——“主公傷勢未愈,還是好好歇息吧。小人已將主公的寢處都安排好了,又叫拙荊熬了藥湯來給主公補身……”

是勛心說:“人取汝妻,而為之長,乃蚩蚩若是邪!”張飛說得真是沒錯,這就是一個利欲熏心的無恥小人哪。杜氏嫁給他真是可惜啦,雖然秦誼長相還算周正,但也是鮮花插牛糞的典型——自己真的不把他宰了,把杜氏獻給曹操嗎?孟德啊孟德,我從源頭上就扼殺了你倆兒子,你知道不知道?

想到這里,隨口就問:“卿有子乎?”秦宜祿畢恭畢敬地回答道:“有一男,小名阿蘇,才剛兩歲。”是勛心說果然秦朗就已經降生了,話說那家伙在《魏氏春秋》中是入了奸臣傳的,果然有其父必有其子!

曹操為他安排的暫居之處就在官廨旁邊,據說本為袁術謀士、主簿閻象的宅邸,跟曹德暫居之處距離不遠。他在秦宜祿的攙扶下,緩緩行往居處而去,才到門口,突然從門內沖出一名少年來,沒頭沒腦地就叫:“你可回來啦!汝兒為我所救,可知道么?!”

是勛聞言就是一愣,定睛觀瞧,只見這少年不過十五、六歲年紀,劍眉星目,生得頗為英挺俊秀,但是滿臉都是煙塵之色,頭上晶亮亮的全是汗珠——“汝這小子,如何到壽春來了?!”

原來這少年不是旁人,正是他在周直莊上撿到的那個魏延。

魏延見了是勛就叫,說“汝兒為我所救”,是勛聽得是一頭霧水,問他如何不在許都呆著,卻到壽春來了。魏延這才拱一拱手:“特來給你報喜啊。三日之前黃昏時分,尊夫人產下一女,有六斤重……”

“當真!”是勛聞言大喜,顫巍巍地一把抓住魏延的手腕,“三日之前,那是……你三天就跑到壽春來了?足感盛情——生產可順利么?”

“實話說,”魏延一努眉頭,“很不順利,險些一尸兩命……”

原來曹淼難產,折騰了好幾個時辰都無法產下孩子來。那些事先安排好的穩婆全都束手無策。府中魯肅、魚他以下。急得滿許都城內搜尋大夫。那天魏延上街遛跶,便正巧撞見一名熟識的是府仆役,問清了內情,當即大拍胸脯:“某前日在城西見到有位行醫。據稱醫術甚為高超,待我引汝去請他來。”

于是請到了醫生前來,那人果然醫術高明,隨便施了幾針,嬰兒就順利地呱呱墜地,母親的性命也得以保全。當下是府想要派人往淮南送信,魏延就說啦,我的馬快,我去好了。

到了是勛面前。魏延也不忘吹噓,說我的坐騎乃是師父太史慈幫忙挑選的并州良驥,起名叫做“逐日”——是勛心說瞧你起的這名字,你是夸父嗎?小心將來被活活烤死……希望不是在上方谷之中。當下連聲致謝,又順口問道:“那醫者醫術如此精湛。不知是哪里人?我家中可給他重酬了么?”

魏延答道:“乃彭城人樊阿,來許行醫,名聲甚響——我聽得消息,便來報信,甚至家信也未及攜帶,更不知你家中是否重酬他,想來……”他話還沒能說完,是勛的腦中卻驟然一亮,手上不禁加了兩分力道:“你說他叫樊阿?!”

“是啊,”魏延有點兒迷糊,“你聽說過此人?”是勛一皺眉頭:“你可能將他請到壽春來么?”

魏延說這就不好說啦,我跟他又沒啥交情。是勛一把揪住魏延,朝外就跑:“你我這便去拜見曹公!”

彭城樊阿,這個名字是勛前一世是聽說過的,此人乃是當代神醫華佗的弟子,據說最擅長針灸,治好了無數烈癥、頑疾。他就想啊,能不能把樊阿請到壽春來,試著給典韋治治看呢?典韋這樣子,恐怕是沒法下藥的——這年月又沒有輸液——或許針灸能夠救他一命。

跑到官廨,卻被告知曹操已經前往各門巡視,鼓舞士氣去了。是勛問明白了方向,扯著魏延——后面還跟著個秦宜祿——也不管自己正心虛氣短了,拔腿就追。好不容易趕上曹操,他卻已經上氣不接下氣,渾身軟綿綿的,一個字兒都說不出來了。

魏延也挺迷糊,好在秦宜祿是個有小聰明的,當即稟報曹操,說我主新得一女,本是難產,為一名喚作樊阿的彭城醫士所救,他聽聞此言,便來尋找曹公,不知有何緣故。曹操多敏啊,一聽這話就明白了,趕緊問是勛:“此樊阿果然精通醫術么?”

是勛答不上話來,只是連連點頭。曹操立刻招呼書記:“取筆墨來,某親自寫書延請這位樊醫士!”當下倚在馬旁,伏著馬鞍,一揮而就,又叫取司空大印來用了,隨即左右望望,想派誰回許都去請樊阿呢?魏延再次自告奮勇:“吾馬甚快,不足三日即從許都馳來壽春,愿為曹公效勞。”

曹操問你誰啊?魏延報了姓名,甚至還把坐騎的名字也給說了。曹操說我聽說過你,其實你那匹馬還是我賜給太史慈的哪。注目是勛,那意思,這小子靠不靠譜?是勛還是說不出話來,只好繼續點頭。于是曹操就把書信遞給魏延,許諾道:“若能達成使命,某回朝便薦卿為郎!”魏延聞言,異常興奮,接過書信,朝曹操深深一揖,轉頭要走時,卻突然想起來,加上一句:“即便樊阿已離了許都,小子也必探其蹤跡,將他迎來。”

曹操心說不知道典韋還能熬多久,要是樊阿真的已經離開許都了,恐怕就算你再追上他,揪他過來,也未必趕趟啦。不過這小年輕心思是好的,干勁兒是足的,我得再勉勵勉勵他:“卿只須盡力,吾所許者,必不變也!”

我一直覺得,歷史是由無數偶然組成的必然,大則一個王朝的盛衰,小則一個家族、勢力的興亡,那都是逃不過去的必然,但更細微到單獨某人在某時的死活,卻存在著相當大的偶然性。對于作者來說,歷史發展的大方向是很難扭轉的,穿越小說也必得開金手指,才能略略偏上幾小步,但對于書中角色,卻存在著一個殺或不殺的問題。

我習慣殺人,倘若本書是傳統文學,那肯定是人頭滾滾啊,就算比不上馬丁大叔,也不會讓田中芳樹專美于前。但作為一部網絡文學,必須更多照顧到讀者的喜好,所以……生或死,看天意吧。

對于原本該在宛城掛掉,如今我把他們放在濮陽的那仨——曹昂、曹安民、典韋,我就是這么干的。翻出家里原本玩d&d的二十面骰,先確定他們有75的幾率掛,25幾率活著,也就是說,投出15(含)以下就死,投出16以上就活。向天禱告以后,我就給每人都投了一次,其結果……

大家都瞧見了,這仨命大,竟然一個都不掛!


上一章  |  漢魏文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