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第二章、載舟覆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魏文魁 >>漢魏文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載舟覆舟

第二章、載舟覆舟


更新時間:2014年05月01日  作者:赤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赤軍 | 漢魏文魁 
看看天色還早,是勛遛遛跶跶地就奔了司空府上,這一路走,免不了又是滿身的灰塵。好在他是司空府上常客,又與曹操有親,故而進門先喊:“打盆水來予我凈面。”門子不敢怠慢,趕緊就把熱水奉上。

端正了儀容以后,是勛由一名小吏引領,直奔日常議事的大廳而去。才剛進院,遠遠的就見曹操站在廳外階下,正與一人對話。是勛一瞧不對,倆人腦袋挨腦袋,湊得挺近,但語聲卻似乎頗低——這是在密談了,自己還是先不要打擾為好。

時候不大,貌似對面談完了,那人朝曹操深深一揖,轉身離去。是勛瞧得分明,微微一揖:“慈范,久違了。”那人也趕緊還禮:“盧洪見過是議郎。”

是勛拉著盧洪的手說:“你我故交,何必如此多禮?但不知慈范今在司空府中,擔任何職啊?”盧洪輕輕地扯脫了是勛的手:“小吏而已,豈勞動問——司空適才便說起是議郎,議郎可速往拜謁。”說著話又是一揖,擦肩而過。

是勛心說這家伙神秘兮兮的,究竟在搞啥?眼看著曹操還站在階下,正注目自己,當下不敢耽擱,快步趨近。他還沒來得及行禮,曹操先一按他的肩膀:“操料宏輔今日必來也——且堂中去吧,正有要務相商。”

是勛跟著曹操到了堂上一瞧,嘿,敢情到的人還真不少,包括荀攸、郭嘉、毛玠、王粲,甚至還有董昭——荀彧是每天都要坐班的。忙得根本就沒空再到司空府上來。反正曹操有啥想問的。都會即時寫個便條兒派人送去,許昌城本來不大,也耽誤不了什么事兒。

是勛朝眾人羅圈作揖,笑著說:“群賢畢至,想必是有大事要商量了。”王粲跟他最熟,當下半開玩笑地問:“宏輔多智,可能猜到是為了誰家么?”既然問到“誰家”,是勛眼珠一轉。當即回答:“莫非是淮南那位?”

曹操“哈哈”大笑著登上了正座:“宏輔不言則罷,言必有中。”笑完了面色一沉,轉向荀攸:“公達可備悉道來。”

荀攸雖然是荀彧的從侄,但年歲比荀彧要大……甚至比荀諶還大,都快四十歲了,面象老成,儀態也很端莊。聽到曹操發話,荀攸想要往起站身,卻被曹操擺擺手攔住了:“無須多禮,坐著說吧。”

荀攸點點頭。不疾不徐地開始敘述道:“歲初,袁術渡江而南擊揚州刺史劉正禮(劉繇)。我軍襲其后路,取廬江五縣。袁術遂還壽春,但是留下其將孫策經營江東。前日有信來報,孫策于秣陵破笮融、薛禮,復于牛渚破樊能、于麋,進圍曲阿。劉正禮殘兵不滿萬數,恐無回天之力了。”

是勛聞言,淡淡地一驚,心說“小霸王”終于渡江發威了——但是沒有辦法,以自己目前的能力,蝴蝶翅膀還搧不到他那兒去,除非當日幫著太史慈把他給砍了……不可啊不可,一代豪雄,死于子義之手倒也罷了,可是瞧子義就未必會取他性命,要是死在自己手里,實在不怎么落忍的……

毛玠有些擔心地說:“我當面之敵,唯有袁術。此前他蜷曲淮南,旦夕可滅,但如今渡江而取丹揚,進逼吳郡,其勢稍長,若不即除之,必為大患。”荀攸緩緩地搖一搖頭:“大駕幸許,才始月余,四方人心未附,又將秋收,此際實不應發兵淮南。”

曹操用手指輕輕敲打著面前的桌案,沉聲道:“吾必滅袁術!但即便動兵,亦當在秋冬之屆,此時此刻,諸君可有妙策應對?”

是勛瞟了郭嘉一眼,郭奉孝貌似想到了什么,低垂著頭沉吟,暫時并沒有發言的意圖。是勛心道你不說,那我就說啦:“諸公可知那孫策何如人也?”王粲答道:“據聞乃故破虜將軍孫文臺之子,為人極其驍勇。”是勛微微一笑:“勛與其亦嘗有一面之緣。”

曹操將身體朝前略略一傾:“宏輔何時得見孫策?”是勛答道:“曹……主公可還記得,昔日是某守成陽令,押解糧秣前往汝南,于盧門亭為袁氏游騎所逐,若非子義相救,幾乎不免——敵將即孫策也。”

曹操說對,對,我想起來了,你回來以后跟我提起過的——“此人果然驍勇么?”是勛點頭:“孫策弓馬嫻熟,只稍遜于子義,而與呂布在伯仲間……”他心里說,呂布你要是當面聽到這種話,非得氣得吐血吧——“至于用兵之能,亦一時之人杰也。然而年輕氣盛,性如烈火,又有一樁事極肖乃父……”

曹操問:“哪一樁事?”是勛微微笑道:“自視過高,不甘屈居人下。昔孫文臺與袁術共討董賊,袁術斷其糧秣,文臺親馳馬袁營中,當面責斥。可知袁、孫之間,非主從也,實同盟也。我料孫策亦不甘久居袁術之下……”他本來接下去想說,請朝廷賞以名爵,遣一介使往說孫策,讓他跟那袁術劃清界線,但是轉念一想,他喵的老……余自使荊以來,席不暇暖,若獻此計,恐又將遠涉江湖。何必呢?我這是何苦來哉?算了,說到這兒就閉嘴吧,別再繼續往下扯了。

可是他沒說出來的話,郭嘉竟然幫忙給說了:“宏輔所言,與嘉相合。如今可遣一介使前往江東,赍以朝廷名爵,加以籠絡,使其徐徐以絕袁術。袁、孫相合則難取,兩分則易與也。”

啊呀,他說了,他說了!是勛趕緊把腦袋轉過去,假裝沉思,既不瞧郭嘉,也不瞧曹操,希望他們暫時把自己給忽略過去。不過他這又有點兒想左了,此刻許昌朝廷才剛搭建,百廢待興,曹操就根本離不開身邊兒這些主要謀士,尤其是特意安插在朝中的荀彧、是勛等人。再說了,天子從關西帶來那么多公卿百官,整天吃閑飯也派不上什么用場,不過出回使授回官嘛,隨便指一個人去就成啊。

當下曹操想了一想,又注目荀攸。荀攸微微點頭:“二君所獻離間之計,甚為妥當。”曹操說好,那就先這么著,我等會兒寫信給文若,授孫策何職,遣何人往赴宣旨,就全都交給他了。

當下又隨便聊了聊目前的形勢、都中的情況,曹操便宣布“散會”,但是他特意把是勛給留了下來,說:“宏輔昨日所獻經注,操讀之整夜,雖不敢盡所茍同,亦見其中有全新之論,非老儒常談也。倘所料不差,其論源出《孟子》?”

是勛心說你丫果然目光如炬,當下點點頭,又扯大旗做虎皮:“前此出使荊州,得遇趙邠卿公,傳授《孟子》之義,故有感而為《詩》注。孟子云:‘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此旁人未發之論,而孟子獨言之,細思實為至理。”

曹操點頭,說我昔日曾作《度關山》詩,也提過這個道理,當即曼聲長吟道:

“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車轍馬跡,經緯四極。黜陟幽明,黎庶繁息。於鑠賢圣,總統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獄。有燔丹書,無普赦贖。皋陶甫侯,何有失職?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勞民為君,役賦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國,不及唐堯,采椽不斫。世嘆伯夷,欲以厲俗。侈惡之大,儉為共德。許由推讓,豈有訟曲?兼愛尚同,疏者為戚。”

是勛心說你這首詩我很熟啊,急忙恭維道:“主公大才,此詩文意俱一時之選。”當然光說空話是不行的,他接下去就分析:“‘天地間,人為貴,立君牧民,為之軌則’,可知先有斯民,民聚而為國,因國而立君。順乎民意,則國全而君任,逆乎民意,則國亡而君死。斯民如水,而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載舟者,高祖、光武,因之而興;水覆舟者,夏桀、商紂,因之而亡。”

曹操一拍幾案:“宏輔此言大善,載舟、覆舟之說,亦可注為經傳,傳之后世。”說著話題突然一轉:“議郎之職,甚為清閑,且宏輔的家人未至許下,有暇之時,不如將此理以教吾子——子修(曹昂)雖冠,學問未通,正須長輩教導。”

是勛趁機就問啦,說我在宮中遇見了安民,已庇蔭為郎,為什么你不讓子修也去做郎官,或者別的什么職務鍛煉鍛煉,要一直帶在身邊兒呢?曹操笑著撇了撇嘴:“時人欲為郎者,為近于天子,利乎前程也。然而如今,近天子……子修在司空府中,相助于我,亦不輸于為郎也。”是勛心說你敢把那急忙咽掉的話說完嗎?你是想說“近天子何如近我”吧?

當然他也只敢在心里吐曹操的槽,當下拱一拱手:“王仲宣詩文俱佳,子修的文藝,可委之于仲宣;荀公達久歷黃門,為政之道,可委之于公達。勛別無所長,也便只好跟子修談談經了。”

曹操“哈哈”大笑道:“還有卿這張利口,亦當傳之子修——此兒過于老成木訥,頗使人憂啊。”(。。)

今天兩更完畢。明天開始過節,白天都會帶小崽出去玩兒,所以不管幾更,估計都得在9點以后了。


上一章  |  漢魏文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