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第二十三章、擒賊擒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魏文魁 >>漢魏文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擒賊擒王

第二十三章、擒賊擒王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26日  作者:赤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赤軍 | 漢魏文魁 
黃射黃公禮奉了劉表之命,率領三千士卒,以及上萬的民伕,運送物資入京,去協助董承重修宮室。董承一開始同意趙岐南下向劉表求救,可是轉過臉來又覺得危險,害怕劉表挾持天子,并吞了他的隊伍,所以不肯放黃射進入雒陽,光把那些民伕和物資收走了,卻讓黃射率領他的兵馬暫屯在西門之外。

黃射倒也安分,沒跟董承去爭什么——而且就他那三千荊州兵,想爭也爭不過啊——老老實實地就在城外等著。前兩天聽說,天子已經啟駕往雒陽來了,先派大司馬張揚所部來打前站。黃射就派人進城去跟董承打商量,請求到時候讓他去拜謁張揚。可是董承說啦,大司馬不會親至,只是派了一支胡騎前來,到時候就駐扎在你們附近。

等到所謂的胡騎到來以后,黃射就親自帶了兵前去聯絡,可是才走半道兒,就見到東一群、西一伙的匈奴兵是到處搶掠村屯,屠戮百姓,無惡不作。黃射一時義憤,殺了幾個匈奴兵,還綁起來幾個,打算去找他們的老大評理,誰想匈奴人壓根兒就不講理,當即就全伙兒殺將過來。

黃射這回帶到雒中來的,都不是什么精銳,只是些樣子貨——為的是助修宮室嘛,這些與其說是戰兵,還不如說是工兵的雛形——所以被匈奴兵一沖就垮了,就連黃射本人都差點兒成了刀下之鬼。好在他是有馬的,拼命奔逃,眼見得危在旦夕之際。迎面撞見了曹軍的探馬。探馬一瞧。十多名胡騎在追一名官人?當下毫不猶豫地沖將上去。箭射矛刺,戰退胡兵,就把黃射給救了下來。

是勛聽了黃射的遭遇以后,不禁捻須沉吟。嗯,沒錯,張揚確實跟南匈奴有所勾連,而且匈奴兵也來幫忙韓暹、李樂等人戰過郭汜,救過天子。按照黃射的說法。那么在雒陽郊區碰見匈奴兵,也就不奇怪了。當下詢問道:“匈奴共有多少兵馬?由誰統率?公禮可知道么?”

黃射說那是漫山遍野、鋪天蓋地的胡騎啊,少說也有好幾萬哪(是勛心說扯淡,真要有幾萬胡騎,皇帝就不會被攆得到處跑了),據說是左賢王去卑帶隊。是勛聽了就是一驚,心說左賢王都到了,那就算沒有幾萬兵,幾千騎總是少不了的,我靠。老子還是趕緊閃人為妙。

當下匆忙把黃射扶上自己的馬車,吩咐夏侯蘭:“且退。返回偃師城中再作商議。”

于是全軍掉頭,朝來路返回。時候不大,一騎馳來稟報:“遇見了匈奴大隊,他們遣了一名使者,求見從事。”是勛就問啦,你所謂的大隊究竟有多少人?領頭的是誰?你是怎么跟他們說起咱們這支隊伍的哪?騎士回稟道:“有五、六百騎,領頭的自稱為左谷蠡王。小人恐怕為敵所輕,故此吹噓說我兗州軍有精騎數千到此,身后三十里外尚有數萬步卒。”

是勛一拍那名騎士的肩膀:“聰明!”左右瞧瞧,舉起馬鞭來一指,吩咐道:“那里有片樹林,咱們去林中暫歇——一半在林內,多張旗幟,一半在林外。”隨即命令那名騎士,等我們安排好了,你就帶匈奴使者過來。

騎士接令才去,忽然就聽得車上的黃射驚叫一聲:“啊呦!”是勛奇怪啊,難道這位老兄受了什么內傷,突然犯病了?催馬過去詢問。就見黃射手捧著那些他才從灰堆里翻出來的竹簡,哆哆嗦嗦地問道:“宏、宏輔,是從何處得來這些文章?這都是蔡中郎的筆跡啊!”

蝦米,蔡中郎?“公禮所言,莫非是故左中郎將蔡伯喈么?”“正是!”

我靠原來這些殘篇斷簡都是蔡邕寫的啊!是勛心說完,既然是這類名人的手筆,估計自己吞沒不了了。隨即想到,為啥蔡邕的手跡會出現在這兒呢?難道說……

可是就這會兒功夫,也由不得他細想,當下趕緊領兵來到林外,把一切都布置妥當了。時候不大,那名騎士帶著一個匈奴人緩緩而來。這時候是勛已經把黃射趕到林子里去,自己乘上了馬車——老子還穿著公服呢,也沒著甲,還是坐在車上比較有氣勢,合身份。

他抬眼一瞧,就見這匈奴人沒穿甲胄,頭上是一頂皮帽,身上穿著皮袍,細瞧竟然是綢緞面的——這是個匈奴貴人啊,就不是普通的聯絡兵。再瞧這人臉上,溝渠縱橫,連皺紋帶傷疤的,完全瞧不出年齡大小,估摸著總得在四十歲以上,胡子不短,顏色泛黃。

哈,這也是一個“黃須兒”啊。

就見那匈奴貴人下了馬,快步來到是勛馬車之前,雙手左右分開,微微躬身,用略顯生硬的漢話問道:“某是匈奴左谷蠡王麾下當戶呼都尼,請問大人的姓名和職位。”

是勛心說原來是個當戶……這名詞我聽說過啊,就是不知道官大官小。不過自己才戴著一梁冠,對方見自己不下車也沒怎么發怒,估計官兒不會太大,也就漢朝一個縣令頂天了。當下就在車上作揖還禮:“兗州從事是勛(偏不告訴你是哪一級的從事)——當戶此來有何吩咐啊?”

真討厭,這個呼都尼滿臉褶子,搞得自己瞧不清他的表情,不知道是在哭還是在笑,只好光聽他的言辭來判斷想法和用意啦。就聽呼都尼說道:“我們正在追捕一名漢官,此人殺了我族的貴人,應該為貴軍所劫,希望大人將他交給我們。我們將向大人和兗州的曹刺史奉上匈奴最高的敬意。”

是勛心說別扯了,也不來點兒實惠的,光“敬意”管啥用了?當下冷冷地一撇嘴:“使者無禮!我大漢的官員,豈是匈奴可以擅殺的?”呼都尼忙道:“我王并不想殺他,只是要綁了他去天子面前討個公道而已。”是勛問:“天子何在?”呼都尼答道:“正在來雒陽的路上。最慢六、七天就該到了吧。”

“既如此。”是勛答道。“且待天子到來,我親自帶他去駕前一辯曲直。”

呼都尼見來軟的不行,把腰一挺,這語氣就逐漸硬起來了:“我等皆是大漢天子駕前之臣,匈奴和兗州向來便不敵對……”是勛想想也對,匈奴是勾結張揚的,張揚是依附袁紹的,曹操是袁紹的小弟。這東拐西繞的,咱們其實還算是盟友哪。就聽那呼都尼繼續說道:“……何必因這個小官兒,這些小事起了沖突?我左谷蠡王麾下雖然并不甚多,但左賢王所部就在后面,要是不幸刀兵相見,恐怕丟腦袋的就不止那官兒一個啦。”意思是說,你老兄大概也跑不了。

是勛聽了,心里就略微一哆嗦,但是倒驢不倒架,雖然有點兒害怕。他臉上可絕不肯表露出來,當下只是一捋胡須:“既如此……使者稍候。且待我等商議。”

他命人把呼都尼暫且帶遠一點兒,自己就在車上朝夏侯蘭招了招手。夏侯蘭催馬靠近,低聲問道:“是從事作何打算?難道真要把黃太守交與他們么?”是勛望著夏侯蘭的眼睛,一字一頓地問道:“倘若不與,難免開戰,敵眾我寡,可有勝算?”

夏侯蘭表情嚴肅地回復道:“方才前出的哨騎,我都已經查問過了,那些匈奴兵雖然騎術精良,但裝備很差,加之部伍散亂,正面對敵,我軍有七成勝算。從事勿憂,一切交給末將便是。”

是勛微微點頭,然后再招呼呼都尼過來,先問他:“左賢王的大名是否為去卑?與單于是何關系?”呼都尼回答:“是單于的叔父。”是勛又問:“左谷蠡王王既為左部的名王,即便不是欒鞮氏,料來也有親眷關系了,大名為何?與左賢王怎么稱呼?”呼都尼回答:“左谷蠡王名潘六奚,是左賢王的兄弟,亦是單于的叔父。”

是勛問清楚了自己想知道的,當下一揮手:“綁了。”立即撲上來兩名兵卒,把呼都尼一把按翻在地,抽出繩子來就捆。呼都尼大叫道:“大人這是為何?難道就不怕我匈奴鐵騎將你們都踩踏了嗎?!”是勛冷冷一笑:“何必待爾等來踩我,我便先去踩了爾等!”

其實以是勛的膽量,即便夏侯蘭拍胸脯保證說贏定了的,他也未必就敢跟匈奴人動手。但問題是就算你不動手,對方也未必就會饒了你啊——難道還真能把黃射交給他們嗎?把堂堂一名二千石交給外族處置,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了,自己必然被普天下士人口誅筆伐,一腳踩成漢奸啊!好吧,這年月還沒有“漢奸”一詞,可也絕不會落下啥好名聲。再說了,就算事兒不傳出去,總瞞不過曹操,自己如此怯懦,墮了兗州軍的威風,難道曹操會給我好果子吃?

其實是勛一開始想的是,趕緊保著黃射落跑,去跟曹洪會合才最安全。可是瞧見了夏侯蘭的態度,那些騎兵全都既義憤填膺,而又躍躍欲試,誰敢保證他們就肯定聽自己的安排?終究這支騎兵小部隊的指揮官是夏侯蘭,真遇上戰事,他完全可以不鳥自己,獨作決斷啊。

看起來,這一場仗是逃不過去啦,既然如此,與其等匈奴兵過來對攻,還不如自己先殺過去,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可能勝算更大一些。

于是他留下十名兵保護黃射,并且看守呼都尼,自己也穿上了盔甲,跨上戰馬,還讓孫汶也騎上一匹馬,跟在自己身邊。出發前他先關照夏侯蘭:“戰陣之事,便都托付給夏侯君了。然而某乃覲見天子的使者,不容有失,須保得某的安全,此為其一……”夏侯蘭說這你放心,就不知還有其二是啥了?是勛望望夏侯蘭,又轉過頭去望望孫汶:“這其二么……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上一章  |  漢魏文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