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文魁第七章、比干直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漢魏文魁 >>漢魏文魁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章、比干直諫

第七章、比干直諫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24日  作者:赤軍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赤軍 | 漢魏文魁 

叔叔不滿侄子繼位,起兵謀反,是勛一瞬間還以為自己穿越錯年代了,跑明朝去了哪……要說朱棣“靖難”,那也不是他一個王爺單獨干的,他還聯絡了寧、遼、代諸王,只不過最終真正出了兵的只有寧王朱權而已。

所以曹沖欲反,一個人是絕對成不了事的,他先聯絡關東諸王,此亦情理中事也。根據目前的情報分析,曹沖是真反了,而至于安豐王曹丕、鄄城王曹植是否真的上了賊船,尚在未知之數也;還有一個任城王、曹彰之子曹楷,因為年歲尚幼,是不是黨同起兵,他自己說了不算,得看任城傅、相的意思。

安豐國、歷陽國在廬州,任城國、鄄城國在兗州,若能控制州郡,向心合圍,則可得豫州也。兗、豫、廬是關東的富庶地區,也是曹操初起家的根基,戶口繁盛、士人車載斗量,以此為本,確實存在著進軍河南,覬覦天下的可能性。

桓范稟報,目前對于關東諸國內部的局勢,以及造反的具體情況,朝廷還并沒有得到詳細的奏報,僅僅幾名地方官員上書“告變”而已。不過是家的情報網絡所得消息要略多一些,據說曹沖散布謠言,說曹操死得不明不白,曹髦登基速度亦過于倉促,其中必有小人玩弄朝局——跟朱棣一樣,不敢直斥天子,而打出類似于“靖難”的旗號。

終究曹髦是曹操親詔所立的太孫,你不能直言他沒有為君的資格啊。只是新帝幼弱,諸王尚在,而竟無一人得以輔政,反倒指命外姓——這事兒不對,有陰謀,我必須率軍前往洛陽去問個清楚。

哦,錯了,不是“我”,而是“我們”。在曹沖起兵的檄文當中,也把曹丕、曹植等人列名于上,并且按照年齒順序,似有欲戴曹丕為主之意。他確實派人前去游說那倆哥哥了。但目前還并沒有確切的證據,丕、植二王愿上賊船。

消息傳至洛陽,自然引起軒然大波,形勢的發展大大出乎是勛的意料之外。群臣皆奏,新舊交替之際。諸王又亂,須得重臣輔政,始可定人心、平禍亂也。啥,你說先帝遺詔早就指定好了輔政大臣?但那五個都不夠瞧啊——曹德本無足夠的人望,其能力自保足矣、恐難保國;華歆、王朗都是傳統官僚,缺乏應對亂局的實力;曹仁已赴西蜀,至于曹洪……有他在,洛陽的守備或可無憂,至于執政、當國,復平關東亂事。真有人寄希望于那個貪財的大老粗嗎?

好在曹魏偌大,根基深厚,并非無人也——是宏輔不是就快從西蜀回來了嗎?天子您一開始就答應我們,使護國曹仁替換是太尉返都,領袖群臣、主持政務,然而卻瞅個空子發中旨罷了他太尉之銜……好吧,就算此乃先帝遺命,不敢違也,可先帝也沒有讓您徹底罷黜是勛哪。既然如此,是宏輔返都之后。乃可命其為相,輔佐天子,燮理陰陽。

正好王朗遭到各方面射過來的明槍暗箭,他老人家要臉。實在不敢再戀棧下去了,已經兩次向天子遞上了辭呈。群臣因奏,王景興為先帝遺詔顧命之臣,不可使去——不可以讓他離開洛陽,但是可以容他交卸中書令的差使啊。既然是勛就快回來了,盍以是宏輔復守中書耶?

是勛聽了此報倒不禁揚眉微驚:“何群臣愛吾之甚耶?彼等欲使吾掌中書。其真心耶?或有他意?”

桓范說主公您不必要想得太多,群臣奏使您復掌中書,基本上都是真心的——當然啦,各人的真實用意或有些微差異。部分臣僚是真“愛”你,或為主公門生故吏,或為鄭門師兄弟,你就是他們當然的政治領袖;部分則純出公心,認為只有你主持政務,才能順利度過這新舊交替的混亂期;當然也不排除部分人是在向你遞“投名狀”,想要日后好分一杯羹……

“主公天家姻戚、肇國功臣、經學魁首,聲望之隆,百僚莫比。此正先帝之所以猜忌,欲奪主公太尉之銜,削主公之勢者也。何得妄自菲薄,以為不當此任乎?”

是勛說我沒覺得自己不夠執政的資格,只是恐怕天子因此而更為忌恨,對我將來的發展很不利呀。桓范笑道:“人臣處高,其君必忌,若不為忌,必庸才也。若主公已有退身之意,或可驚訝,若求立朝,胡云不喜?”你剛才也提到了自己將來的“發展”吧,既然還謀發展,那這就是你返回中樞的一大契機啊,怎可不善加利用?

“天子尚幼,不敢違眾,臣以為主公復掌中書,乃無可避也。”

君臣二人一直懇談到很晚,基本上確定了將來的發展方向。翌日是勛啟程,返歸洛陽,曹髦使百僚至城門口迎接,是勛故意以袖遮面,對眾人說:“吾此行伐蜀,舉止失措,有負圣意,致受貶抑。今實罪人也,安敢受諸君之迎?”

大家伙兒都勸,說您伐滅西蜀,統一宇內,分明功大于過,朝廷有過必罰,有功亦當重賞——“今非吾等自迎是公,乃受天子遣,則天子將重用是公,其事明矣。”

是勛道不管怎么說,我目前還是待罪之身,必須先去向天子請罪。于是排開眾人,匆匆入城,直奔皇宮而來。

宦者迎入,使謁曹髦。是勛還想報名,殿內卻傳來旨意:“是公不必報名,便請入殿。”是勛躬身而入,見了曹髦便即大禮叩見,口稱:“陛下踐極,臣未及賀,死罪。”

曹髦伸手虛攙:“祖姑婿處遠,故未及賀,何罪之有?”

是勛心說耶,開口就論親情,竟然叫我“祖姑婿”——他如今已經可以確定了,曹髦本人對自己并沒有太深的怨懟之意,純粹是被崔琰那批“小人”包圍,借著曹操遺命來抑壓自己的權勢罷了。既然如此,干脆,我伸手抽這熊孩子倆耳光,一泄心頭之恨吧。

因此跪著也不起來,卻道:“臣奉先帝之命,率師伐蜀,歷經艱辛。終于直入賊穴,犁庭掃閭,固不負先帝之所托也。然陛下以臣庸鄙,特下詔奪兵褫職。臣羞愧之余,幾欲自戕——唯以受命未報、成功不返,非人臣之禮也,故乃觍顏歸見陛下。”

你知道你那份詔書給我造成了多大的羞辱嗎?我當場自盡的心都有!然而身受先帝重任,既然完成了。那就必須回來復命,否則不合人臣之禮。我這才厚著臉皮回來見你啊,如今見也見到了,你可以放我去死了!

曹髦慌了,急忙辯解:“奪是公之銜,實先帝遺命也,非朕所敢專耳。是公實有功無過,朕深知也,故趁勢以召還之,欲使是公輔弼于朕。以安朝廷……”

“陛下差矣,”是勛老實不客氣地打斷了曹髦的門面話,“雷霆雨露,皆出君恩,無論旨出先帝,抑或陛下,臣又焉敢有所怨望?唯先帝初崩,陛下新履至尊之位,即無功者亦當獎掖,以安人心。況重臣立功于外者耶?此事先帝可為,陛下不可為;久居其位者可為,初繼大寶者不可為!陛下強為之,乃至人心波蕩。關東諸王之反,或即肇因于此。臣自知罪無可逭,死之將至,乃敢伏質而諫,以申區區誠意也。”

我反正是死定了,啥都不怕了。我就當著面指出來:你丫這么做不對!你有本事就殺我吧。

曹髦尚為少年,登基不過數月,威信未立,而又有諸王反之于外,他這會兒就覺得自己屁股下面的寶座有點兒風雨飄搖,還希望哪怕僅僅借著是勛的威望來穩定朝局哪,所以是勛一番怨言出口,曹髦不但沒有光火,反倒嚇得六神無主。尤其是勛口尖舌利,特意擺出一副關龍逄、比干冒死諫君的架勢來,曹髦并非天生暴君,他只得步步退讓。

“朕年尚幼,初繼大位,加之先帝駕崩,哀慟之際,舉止失措,致傷是公,錯在朕也。非但群臣勸諫,即太皇太后亦責備朕矣,朕今知過,還請是公寬宥……”

所謂“太皇太后”就是指的卞氏。曹髦的親娘乃是曹昂正室何夫人,但因為曹昂并未正位為君,所以她不能算皇太后,并且曹操自立曹髦,即下旨曹昂夫婦尤其是何氏,不得傳召不可返都,就算返都也不得宿于宮內——是恐蹈漢哀帝祖母傅氏、母親丁氏亂政之覆轍也。加上曹髦尚未娶妻,因此目前主掌后宮的仍然是太皇太后卞氏。

卞氏本出倡家,曹操納之于譙,后來丁夫人辭世在原本歷史上是離婚,才扶正卞氏,以為正室。這位卞夫人在歷史上評價很高,說她謙遜、儉樸,雖然丈夫為王,兒子為帝,但基本上沒有干涉過朝政——也就阻止曹丕殺他兄弟曹植以及曹洪二事耳——算是封建時代貴族婦女的榜樣之一。

當然啦,其間或有溢美,魏略就曾記載:“初,卞后弟秉,當建安時得為別部司馬,后常對太祖怨言,太祖答言:‘但得與我作婦弟,不為多邪?’后又欲太祖給其錢帛,太祖又曰:‘但汝盜與,不為足邪?’”可見卞氏曾經多次為她的兄弟向曹操求官求錢——不過要這樣才算是個正常的、活生生的女人,而不是硬豎起來的榜樣嘛。

在這條時間線上,卞氏確實一貫安守本分,不涉政務,但她如今貴為太皇太后,皇帝是自家孫子,加上年紀又小,忍不住還是要插一兩回手。是勛被貶之事,照老規矩,山陽公主如今該是長公主啦曹節受了老公的教唆,跑來找老娘哭訴,卞氏當即就怒了,召曹髦來,問他:“汝初登基,不思酬賞群臣,以安社稷,反無過而罪太尉,何也?”

曹髦趕緊辯解:“孫安敢為此,此先帝遺詔也。”卞后一瞪眼睛:“吾卻未聞!”

曹髦心說你也沒有一直呆在先帝身旁啊,總有暫時離開的時候,先帝說的每句話難道你都聽見了?可是面對的終究是自己奶奶,不敢回嘴,只是道歉:“群臣多諫,孫亦知過矣……”好不容易才把卞氏給糊弄過去。

等到見了勛,可憐見的小皇帝要被迫繼續認錯,還表態將立刻使中書擬詔,以復是勛太尉之位。然而是勛搖搖頭:“陛下既云先帝遺詔,安可違耶?”不過一個勛職而已,要不要的,老子還真不在乎。曹髦被迫重新許諾:“今王景興請辭,群臣皆請是公代之,朕即下詔,是公勿辭。”未完待續。

感謝書友121211123121打賞一萬幣!在下稽首。

書友:

小說章節“”由(吧)轉載于網絡。

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漢魏文魁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