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雛虎北歸
《》
第一卷雛虎北歸
一場陰謀從策劃到最終實施,總是需要時間的,而越是龐大可怕的陰謀,準備的時間也就越長。
而由此產生的問題就是,可能獲知內情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不過,有的陰謀一旦運作起來,就算被針對的當事人察覺到了一些蛛絲馬跡,想要阻止恐怕也來不及了。
比如這次,一群各懷鬼胎的軍閥針對劉和父的這場陰謀。
袁紹針對劉和父,是想消除腹背受壓的局面,然后獨霸冀州,進而控制河北諸州,將劉虞取而代之。
公孫瓚針對劉和父,是想重返幽州,徹底占據幽州全境,進而在冀州與袁紹展開爭霸,同樣打得是控制河北諸州的主意。
公孫針對劉和父,是因為他擔心劉虞將來會清算他在遼東坐地稱王的種種僭越行為,同時也是為了找回上次被鮮于銀和韓珩狠狠一耳光抽掉的面。
曹操針對劉和父,是因為他看到了劉和的長遠意圖,不想世上再多出一個真正能與自己爭奪天下的對手。
劉表針對劉和父,是想搭個順風船,進一步鞏固自己在南陽的地盤,進而將劉和遺留在丹水一帶的隱患徹底剪除。
呂布針對劉和父,是因為他感覺到了自己對于朝廷的影響力正在漸漸下降,有了一種危機感,所以先下手為強。
這些人都有不同的理由,但歸根結底,還是受利益驅使,因為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真正為國家安穩和姓死活而考慮,其實都是個人權力膨脹導致的后果。
大概是在許攸見過曹操的半個月后,劉和忽然接到了一個奇怪的示警,要他小心提防幽州方面的動靜,無論發生任何情況。千萬不要返回幽州。
前來示警的是一名死士,除了這些話之外,沒向劉和多說一個字。
劉和沒有為難這位向他報訊的死士,而是趁著夜深人靜之時,派人將他悄悄的送出了洛陽。從始至終,劉和也不問這人從何而來,是奉了誰的命令,以及派他前來的人向自己示警出于怎樣的目的。
送走示警的人之后,劉和立即讓府中近衛將和李嚴喊醒,然后將這個有些突兀的消息轉告兩人。讓他們幫著一起參詳。
思片刻,皺眉說道:“公有沒有覺得最近幾個月黃河兩岸各州有些過于安靜了?”
“確實有些安靜的不合常理。”劉和點頭說道。
繼續說道:“現在雖然不知道前來示警的那人屬于哪個陣營,也不知道他是受誰的指使,但從此人帶來的消息來看,肯定有一場針對幽州方面的大行動已經展開,而幕后操縱這個陰謀的人,真正的目的卻是為了逼迫你返回幽州,甚至是準備在你返回幽州的途中圍攻你。”
李嚴和劉和同時點頭,同意的分析。
非常果斷的建議說道:“當務之急。一是立即派得力之人返回幽州,通知幽州方面抓緊做好應變重大危機的準備;二是立即整頓洛陽兵馬,做好回援幽州的準備;是物色合適人選留守洛陽,避免洛陽的成果落到他人之手!”
李嚴有些質疑的說道:“既然明知返回幽州危險重重。為何還要下定決心返回幽州?”
解釋說:“世間任何事都是危險越大,收獲就越多。洛陽實非爭霸之地,公必須返回幽州,才能真正走上爭霸之。既然別人已經率先動手。那就更加不能在洛陽久留。”
“若是決心返回幽州,為何又要物色忠誠可靠的人留守洛陽,這樣豈不是分散了力量?”李嚴再問。
回答:“洛陽雖非爭霸之地。但卻位于天下中心,不僅可以提供許多有用的情報,還能吸引眾多勢力的注意,最適合作為誘餌,因此在能不舍棄時,盡量不要舍棄。”
“有個情況,我覺得奉孝有必要掌握。”劉和于是將田疇和鮮于銀當初從塞外和漠北前往長安的事情告訴了。
聽后,眼前一亮,一臉詭異地說道:“世仁剛才所說的這條消息十分重要,能不能出奇制勝,就靠它了!”
于是將自己的設想對劉和、李嚴說了一遍,兩人聽完之后都是一臉佩服地看著,似乎對的這個提議非常支持。
當夜密謀之后,劉和立即派人前往丹水將田疇緊急召回洛陽,又派身邊侍衛丁況連夜離開了洛陽。
幽州方面如今增加了徐榮和李儒二人,雖然看著并不突出,但從鮮于銀和徐邈等人反饋給劉和的情報來看,兩人都是能力出眾的人才,足堪大用,所以劉和不是擔心老爹在面對突然針對幽州的危機時,連第一波的攻擊都支撐不住。
劉和這邊動作起來不久,長安方面便忽然傳來了一個不好的消息。
原來李傕和郭汜等人因為跟長安呂布鬧了什么矛盾,居然再出兵聚向長安,似乎有二次兵圍長安的跡象。
劉和接到這個消息不久,關東各州也為迅速地知道了這個情況,并且一改上回個個裝聾作啞的操行,眾多勢力紛紛派出使者前往幽州,請求傅劉虞擔當盟主,組織大家一起出兵長安,徹底解決李傕和郭汜等作亂的軍閥,將天迎回洛陽。
上次解決了長安之危的劉和如今明明就在洛陽,關東眾多勢力卻舍近求遠地前往幽州向劉虞請命,這件事情怎么看都有些反常。
不過這些使者也有托詞,他們言稱劉虞才是真正主持大局的人,而且劉和上次雖然盡了力,但卻并未將天迎回洛陽,因此不足以承擔起統率關東各聯軍討伐李傕、郭汜的。
劉虞身邊如今有謀士李儒做參謀,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妥,于是力勸劉虞不可答應此事,應將難題推到洛陽劉和的頭上。劉虞此前已經接到了劉和的示警,于是出語婉拒了各使者的請求。將麻煩踢到洛陽那邊,讓大家前往洛陽聯絡自己兒劉和,而且還可以推選德高望重的人擔任盟主,劉和肯定會全力參加就是。
各使者也不為難劉虞,紛紛趕往鄴城求見袁紹,請他再出山,擔任營救天東歸洛陽的盟主。袁紹客氣地推辭一番,然后表示如果洛陽劉和同意歸他調遣,那就出面擔任這個盟主。
眾使者于是從鄴城前往洛陽,逼著劉和答應擁立袁紹擔任盟主。
劉和當然不能答應袁紹的這個陰險要求。
到了這個地步。劉和已經大概看出來是誰想對付自己了,如果此時他同意擁立袁紹為盟主,那么接下來袁紹肯定會委任他為先鋒,讓他率軍去跟李傕和郭汜等軍閥拼命,而袁紹等軍閥則會順手占了洛陽,然后徹底切斷劉和的退,坐視劉和被關中的一群軍閥圍毆致死()。
劉和不同意擁立袁紹為盟主,眾勢力又逼著他讓出洛陽,好為聯軍騰出一塊前進基地出來。結果劉和再次拒絕。
這一下,關東諸侯不干了,他們紛紛指責劉虞父居心叵測,一個竊據幽州不思營救天。一個占據洛陽卻妄圖自立,將各種污水都朝著劉虞父的頭上潑。
沒過多久,冀州袁紹、青州公孫瓚、平州公孫、北海孔融、徐州陶謙、揚州袁術、荊州劉表向天下宣布結成同盟,一起討伐妄圖篡權自立的劉虞父。
孔融和袁術怎么也攪和進來了?當初袁紹派人聯絡的時候。貌似并沒有跟他們聯系啊?
原來孔融是被公孫瓚威脅所迫,而袁術則是出于當初劉和在丹水陰過自己的緣故,這兩方都是口頭聲援。實際并不派兵參與戰爭。
就算如此,整個形勢立即就有一種黑云壓城城欲摧的感覺,似乎劉虞父已經天怒人怨,為天下所不容。
初平五年月,袁紹麾下大將顏良和丑率領五萬大軍從并州雁門郡的平城突襲了緊鄰的代郡高柳,幸好高柳守軍準備充分,劉虞不知何時將高柳守將換成了徐榮,這才死死頂住了袁紹軍的進攻。
與此同時,遼東公孫派出的兩萬騎兵忽然出現在右北平境內,與公孫瓚部將田楷和公孫越所率領的萬兵馬匯合,然后直逼漁陽潞縣,將守將鮮于銀圍在了城中()。
冀州方面,袁紹出兵逼近廮陶,使得盧植無法將麾下部隊派往北方支援劉虞,而公孫瓚則將屯駐在青州的兵力集中在黃河下游樂安國靠近海邊的蓼城,然后乘坐公孫提供的運兵船,從渤海灣北上沽水河口,在雍奴下游登陸上岸,繞開了冀州盧植的阻擾,直接出兵幽州。
如此一來,幽州方面再面臨大軍進犯。
上一次,劉虞父為了對付公孫瓚手下大軍的圍攻,已是絞盡腦汁,忙于應付。而這一次,劉虞父相隔千里之,劉虞卻要面對公孫、公孫瓚和袁紹方勢力的圍攻,面臨的兇險和壓力可想而知。
不過好在這兵馬進攻的速似乎并不快,也沒有用盡全力,所以劉虞在李儒的建議之下,一番調兵遣將,倒也撐住了最初的攻擊。
洛陽方面,劉和在得知大軍圍攻老爹的消息之后,黑著臉對說:“奉孝,如今通往幽州的上僅剩曹黑沒有發表討伐吾父的聲明,你說他這是在弄啥?”
知道劉和這是在明知故問,于是沒好氣的回答:“曹孟德肯定已經在兗州做好了各種準備,只等你率兵過時,要送給你一個天大的驚喜!”(。。)
魯1577310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