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時代154.忙碌的場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叔時代 >>大叔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154.忙碌的場記

154.忙碌的場記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8日  作者:膠帶紙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膠帶紙 | 大叔時代 
搜小說

把本站:


一部電影的制作周期,有長有短。這個速度,因人而異,打個比方,港臺著名導演王家衛,他的拍攝就是以慢為主,一般一部電影拍攝三四年都是經常的事情。而同樣是港臺著名導演劉鎮偉,他的電影拍攝周期就要短了很多,他拍攝的大多數片子一般7到10個月就可以投入上映了。

姜帝圭在之前的幾部電影之中,平均每一部電影的制作周期是要一年左右,就是長一些的,也在15個月之內就可以排檔上映了。這個制作的周期,不算長,卻也不能說很短。

在電影的制作周期中,后期制作占用了一半以上的的時間,演員參加的拍攝時期占用的大概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時間,而劇組的成立之初等前期的籌備,一般只占用了一點點時間,大多數只用上三到四周的時間就差不多可以開始進行拍攝了。

但是姜帝圭這次的動作實在是太大,大到在劇組創建之后,在演員進駐開始攝影之前的這段籌備期間就用了將近兩個月,就連李浚赫這個后提升上來的新人場記也工作了快一個月之后才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的主要演員們。

在李浚赫看過的劇本中,《太極旗飄揚》這部電影少見的采用了雙主角的模式,整個影片都是通過被卷入戰爭的振石振泰兄弟二人的遭遇和經歷來敘述描寫出韓國南北戰爭的那些故事的。

影片中哥哥振泰的角色出演者,是在韓國唯一一個能在聲望和人氣上與李浚赫大哥李秉憲媲美的張東健出演。作為風格和李秉憲截然不同的另一位頂尖演員,李浚赫對于張東健的演技很是期待。因為他覺得。這一次可以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學習到張東健身上的演技優點。

而影片中弟弟的角色。是由雖然在個人聲望上差一些,但是在人氣方面絲毫不必張東健差的元彬來出來。雖然對于元彬的期待并不像對張東健的期待那樣高,但是元彬的紅火自由他的一番道理,所以李浚赫也沒一絲輕視的一絲,而是同樣的等待著機會去偷學他身上的演技優點之處

另外再加上李恩珠,孔炯真,崔岷植,金秀路。張閔浩等實力派的加入,《太極旗飄揚》可謂是星光熠熠,對此,李浚赫對于這部電影的拍攝也充滿了期待。

不過,在真正的進入拍攝期之后,李浚赫卻沒有和這些人套交情拉近乎。不是他不好意思,也不是他不想和這些演員混在一起交朋友,而是作為場記,李浚赫忙的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做任何事情。因為演員進組,就預示著拍攝開始。而拍攝開始,場記真正忙碌的時候就來臨了。

作為一名場記。除了要將現場拍攝的每個鏡頭的詳細情況記入場記單,包括鏡頭號碼、拍攝方法、鏡頭長度、演員的動作和對白、音響效果、布景、道具、服裝、化裝等各方面的細節和數據,場記還要充當導演的“錄入筆”,職責是把導演說的每一句話都得深深的刻在word里,防止導演一個心血來潮的想法得不到追溯。

光做到上述這些,就可以讓任何一個人每天從早忙到晚了。而這些,還不是場記這份工作的全部內容。場記的工作職責決定他必須完全服從劇組的拍攝周期,不管一天的拍攝時間有多長,是否需要通宵達旦,或是暴風雨將來襲,這些都不能降低場記親臨現場的必要性。

也就是說,在拍攝期間,劇組每天早上準備開始拍攝的時候,場記就已經應該到場了,而在每天晚上完成拍攝的時候,場記是最后走的那個人。

另外,在每天休息的時間,場記也不可能像其他人那樣放下心來全身心的休息一番,他還要繼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情況,劇組運作情況,各個演員的拍戲時間等情況。

所以,在劇組開始正式拍攝之后,李浚赫就再也沒有了整個劇組閑逛的這個動作了,取而代之的是,他開始寸步不離的就在姜帝圭的身邊呆著,除了跑到鏡頭前打板之外,剩下的所有時間,都是站在姜帝圭的后邊隨時隨地的記錄著導演的話語,負責其自己職責之內的對于演員和各個組別之間的各種雜事。并隨時隨地的給姜帝圭加以提醒。

每天早上,李浚赫在到達劇組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導演那里拿到分鏡表,然后用航空信紙復寫出至少六份,而這六份分鏡表要分別的交到副導演,助理導演,攝影,燈光,美術,錄音這六個單位。而他自己,還要隨時隨地的帶著劇本,以便導演在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拿出來交給對方。

這個工作完成之后,演員也差不多開始就位,準備一天的拍攝。而這個時候,場記的工作則變為了找茬的存在。

別誤會,場記的這個找茬可不是真的去找演員,找劇組的麻煩,而是尋找他們在每一場戲的布景和穿著是否連戲。

何為連戲,就是在戲中,將原本不是連接起來拍攝的戲份連接到一起來看的時候,檢查演員的穿著還有北京的布置是否可以銜接得上。

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雖然看上去并不會感覺特別的長,但是在拍攝的時候,卻著實需要很多功夫的,就拿一段普通的兩個主角之間面對面的對話的戲份來說,可能你在銀幕前看到的,只是兩個人用了大概兩分鐘左右的面對面的對話,看上去簡單極了。

但就是這么簡單的一段對話,就要分別從每一個演員的正面角度去拍攝一次,然后還要經常性的用其他的角度去拍攝一到兩次兩個人同時出境的角度畫面。也就是說,是這么簡單的一兩分鐘的對話,就要反反復復的用上一兩個小時去反復的拍攝至少五遍以上,要是碰到導演對戲份不滿意,那這個時間久更長了。

而兩個或者多個演員之間搭戲的時候,除了鏡頭主要拍攝的那個角色之外,因為鏡頭焦距的關系,其他的演員在拍攝當中都會被做模糊處理,所以在這種拍攝的過程中,除了主要表現的那個演員,正在搭戲的演員卻也可以說得上是另一種形式的休息,所以,他們的人雖然出現在鏡頭前了,但是精神上也許并不在角色中,所以,為了能讓演員更好的進入狀態,每一場戲在拍攝的時候,通常都睡集中先拍攝一個人的主要鏡頭,等這個人的所有主要鏡頭拍攝完成,在對換一下,換成另一個人去拍攝主要鏡頭,然后先前的那個去搭戲。

等所有的戲份都拍攝結束之后,在通過后期的剪輯制作的形式把整個戲份連接起來。行程完整的一段戲。

在這樣的情況下,戲中的角色造型還有每一次拍攝的走位就非常容易造成偏差。而所謂的穿幫,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穿幫鏡頭,都是這么出來的。

場記的重要性,在這種時候就顯露出來了。因為每一場戲在開拍之前,場記可不只是上去打個版就行了,在開拍之前,場記要事先檢查演員的著裝細節,看看有沒有什么漏洞,在每一次試戲的時候,每拍完一個鏡頭,場記都要做詳細的記錄,這個記錄,越詳細越不容易穿幫。

所以,你經常會看到,在每一次演員上裝結束后,李浚赫就會拿著一個專門的本子走上前去,非常仔細的一一對照演員身上的穿著還有化妝的細節,頭飾,發型,鞋襪,衣著顏色,染血痕跡,槍械道具等等等等,非常細致。

而同樣的,在連戲的時候,李浚赫還會跑在副導演和美術組,道具組之間,一起確認各種道具的擺放位置,已達到讓整個戲份盡量的做到無縫連接的程度。(


上一章  |  大叔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