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駙馬第兩百三十七章 學堂見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朝好駙馬 >>唐朝好駙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三十七章 學堂見聞

第兩百三十七章 學堂見聞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7日  作者:天青地白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天青地白 | 唐朝好駙馬 

說著話,沒一會兒,就到了墟市,學堂的不遠處就有兩個大大的鋪面,一個專門收棉花,一個是收糧食的。上面寫了各種等級的棉花和糧食,不同價錢。

收棉花的攤位估計也是剛開始,前面只有一中年人在賣棉花,喜滋滋地拿著錢,拉著車回家了,從剛才裝銀子的荷包,可以看出這次賣了不少錢。

輪到崔老漢,程咬金,秦瓊,段志玄趕緊幫助崔老漢卸棉花,搬到屋里稱量,因為人手多,所以度特別快。

趙武現在被調到這邊收購棉花,現在樓房銷售完了,他們也不能閑著,只能服從上級調配。

“這位大叔,您這棉花成色好,而且里面沒有雜質,是一等品,一斤一百文,您這毛重總共有五十八斤三兩,除去麻袋的重量七斤五兩,作揖凈重是五十斤八兩,一共可以得錢五兩銀子八十文錢。”趙武邊說,便填寫收貨單。

李二問道:“崔大叔,這重量對不?”李二看到好幾個大麻袋,怎么才五十多斤呢,還以為趙武缺斤短兩呢。

崔大叔笑呵呵說道:“沒錯,沒錯,我在家稱了,才五十八斤呢,沒想到來到這里還多了三兩。”

趙武做銷售的,早就練就了一雙狗眼金睛,看出李二等人絕不是一般的讀書人。趙武更是從劉偉峰的身上,得到人不可貌相的教訓,自然對誰都十分和氣。

“這位大爺,我們這里的稱都是童叟無欺的。您要是不相信的話,可以拿著我們的稱去學堂那里試試。”趙武解釋說道,不相信這里的稱,可以都別家稱量。

“學堂里要稱干嘛?”程咬金不解,學堂不是讀書的地方嗎。難道有人在里面做生意,十分不解。

“呵呵,這您就不知道了吧。要說啊,也是我們這里的夫子有趣,說了讀書可以識字明理,只有少數人可以考上功名,大部分的人不能考上,自然要教一些平日用到的算術,稱東西的桿秤,還有量布的尺子等等。就算考不上科舉,但平日里也能用得著,這學堂里面,用的自然是最標準的。”趙武解釋說道,顯然對這中教學方法很是推崇。

李二點頭:“原來如此!不錯。不錯。”

“崔大叔,那您這錢可要收好了。家里只收這些棉花嗎”秦瓊忍不住問道。在平原地區也不少了。

“呵呵。不是,我們家里種了兩畝水稻,十八畝的棉花。這才不過是不到半畝地的產量,皇上沒有欺騙大家,種棉花真的比種糧食還劃算呢,按這個價格算下來。俺們今年能有一百兩銀子呢。俺從來沒想到能賺到這么多的錢,一輩子都沒見到過。”崔老漢小心翼翼地把錢裝在懷里,激動地眼淚嘩嘩掉。

一個普通的農戶,一年收入一百兩。這可是比關中富農的收入差不多了。像崔老漢這樣的新安定的百姓,都是流民,可不就是一輩子沒見過這么多錢嘛!

“那就恭喜您老人家了。”李二心里高興,只需一年,這些人就可以完全安定下來。

“呵呵,都是朝廷英明啊!崔老漢擦擦眼淚,“我買點肉,接了我家在學堂里的孫子,去我家吃飯,你們幫我推了一路的車,著實辛苦。”

“就不麻煩大叔,我們還有事呢,正好也想去學堂看看。”李二笑著說道,對趙武口中的學堂很感興趣。

“這怎么行,不能讓你們白白干活!”崔老漢買了五斤肥瘦相間的一條肉,又打了幾斤酒,放在車上,在學堂門口,等著孫子。

“崔大叔,你在這邊等我,我們想去學堂看看。”李二說完,帶著程咬金,秦瓊,段志玄便去了學堂。

走到門口,就被看門老頭攔住了,說道:“現在正是孩子上課時間,閑雜人等不得入內。”

程咬金不得不佩服眼前這個干癟老頭,普天之下,還有能攔住李二的人。

“這位大叔,我們只不過想來看看這學堂里面夫子是怎么教學的,我們可是遠道而來,聽說這里的教學新穎,特地來學習的。”李二給看門老頭行禮,恭敬說道。

看門老頭很享受,也不是第一次有人過來,便小聲說道:“那好吧,不過你們只能在門口看,不能出聲,別弄出響動,要不然我可是要把你們趕出來的。”

“謝謝您了,這位大叔。”李二笑著說道,帶著三人進去,在門口不出聲,聽到里面有著夫子溫潤的聲音。

“這不是蕭瑀家的小子嘛!”李二小聲說道,是他的未來便宜女婿蕭銳,不會認錯。

“沒想到這小子來這里當夫子。”盡管程咬金已經壓低聲音了,但是還是非常響亮,驚擾了正在聽課的學生們。

秦瓊等了程咬金一眼說道:“噓!你別說話,打擾了夫子講課。”

蕭銳正在給孩子們上課,略微高的講臺上,上面放著一把尺子和一匹布,蕭銳正在教這些孩子們怎么量布料,認清楚刻度,并且教他們算賬,進而教他們乘法。

有的孩子聰慧,一聽就明白,有的不明白,蕭銳還得再給他們講一遍,演示一遍。不知不覺,清脆的鈴鐺聲想起來了,原來到了下課的時間了。蕭銳布置了一點功課,便宣布讓孩子們下學了。

孩子們開始收拾東西,背著自家做的書包,開始回家了。

現在是農忙,只上半天課,下午可以在家里干活,別看這些孩子不能干重活,但撿個棉花,看著曬棉花,還是可以勝任的。

蕭銳收拾好東西,便拎著書匣子出來,一抬頭看到李二,趕緊作勢要下跪。

李二伸手扶住了,笑著說道:“沒想到你小子在這里還做起夫子來了,講得很不錯,很實用。以后下面的學堂就應該這么做,學到的東西很有用。”

“是啊,陛下,銳兒只不過是盡力,當不得陛下夸獎。”蕭銳謙虛說道,不敢在李二面前輕狂。

“你怎么會在這里做夫子?”程咬金不解問道。

“回程大將軍,因為這邊學堂建好了,但沒有找到夫子,所以我們兄弟幾個商量一些,一人負責一個學堂,暫時教起來。等秋收過后,這里的百姓手里有錢了,能請得起好夫子,我們再回去。”蕭銳笑著說道,之前就算給錢也沒人來,隨著這邊百姓的收入增加,相信可以改變現在的窘境。

“這個得好好琢磨一番,沖兒曾經說過,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看來還是朕做的不夠啊!”李二感慨,原本有點自滿的心情有點低落,事實告誡他,以后還需努力。

“陛下,幾位叔伯,現在到了午飯的時候,不如我們一起回去。”蕭銳建議說道,看到他們一身風塵,可見路上不輕松,估計有點累了。

“那銳兒帶路。”李二頷。

從學堂里面出來,崔老漢老遠就大聲喊道:“幾位兄弟才出來啊,小老兒還想喊你們一起去我家吃飯呢!”

“爺爺,這是夫子。”旁邊的一個大約七八歲的小男孩小聲說道。

崔老漢趕緊拱手:“辛苦夫子了,我家孩子現在不僅認字了,而且比以前懂事懂禮,這都是夫子的功勞了。走,走,一起去我家吃頓飯,喝杯水酒。”

蕭銳還禮,說道:“教書育人乃是夫子的本分,無需介懷。只不過家里來了客人,一路風塵,還是早點回去歇息為好,改日再叨擾大叔了。”

崔老漢見人這么說,也不好多勸:“那好,改日一定去要小老兒家里吃頓便飯。”

目送這祖孫二人離開,蕭銳,李二等人坐上馬車,回到驛館。

長孫沖從外面回來,正好在門口碰到了李二等人。

“陛下,您怎么來了?”長孫沖趕緊跑過去請安,想想自己最近好像沒有做什么壞事兒,膽子也跟著大了。

“呵呵,來看看你小子有沒有做壞事兒。”李二哈哈大笑。

長孫沖心里咯噔一聲,站在原地,哀怨的看著李二,不帶這樣嚇人的。

程咬金拍拍長孫沖的肩膀,說道:“你小子能耐啊,聽說那姑娘死心塌地地和你在一起。”

長孫沖苦笑,看來這次提親不會那么順利,這老丈人親自過來找茬了,只能繼續夾著尾巴做人,半點不敢懈怠啊!

“程伯伯哪里話!一路風塵,趕緊進去洗漱用餐。”長孫沖說道。

“小子,不錯!”秦瓊自從長孫沖那里得來的藥,治好了病之后,對長孫沖感激不盡,對于長孫沖現在求助的眼神,只能說讓他自求多福了。

段志玄這人實在,自從二兒子從長孫沖這里的了促孕的藥,這大兒媳婦,去年生了一個大胖孫子,時隔半年,大兒媳婦,又懷孕了,現在都四個月了,一家人把長孫沖當成恩人啊!

“做的很好,陛下心里有數。至于那些小事,陛下不會真的放在心里,一切以大唐江山社稷為重。”段志玄沉聲說道,難得這一向面無表情的段志玄,惜字如金,現在為了安慰長孫沖,說了這么一個長長的句子。

“多謝段伯伯提醒,小子感激不盡!里面請!”長孫沖伸手,讓段志玄先進去。(。。)


上一章  |  唐朝好駙馬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