紈绔出仕第211章 分權(六千大章,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紈绔出仕 >>紈绔出仕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1章 分權(六千大章,求月票)

第211章 分權(六千大章,求月票)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8日  作者:萬馬犇騰  分類: 都市 | 官場沉浮 | 萬馬犇騰 | 紈绔出仕 
“3.18事件”總算告一段落,工作全面轉到經濟建設上來。星期一黨政辦收到縣政府辦公室發來的通知,三天后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楊超同志將來青山泉鎮調研煤化工產業園區的建設情況。

既然之前楊超同志給足了李睿同志的面子,禮尚往來,李睿自然也好隆重接待,為此他專門召開了一次黨委會專題研究接待楊縣長一行的調研事宜。

星期四上午九點,李睿帶著鎮黨委、政府兩套班子全體人員來到206國道和省道的交叉口迎接楊縣長的到來。

當輕車簡從只帶著秘書和司機的楊超到達的時候,見到這副架勢不由吃了一驚。他來南橋上任之后也去過其他幾個鄉鎮調研,還從來沒遇到過這么隆重的歡迎隊伍,深感意外的同時也頗為欣喜,被人尊重自然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

車子剛剛停穩,李睿就一個箭步上前,主動幫楊超打開車門,只是手架在車門頂上的姿勢,李睿實在是做不出來,但這已經讓楊超感到受寵若驚了,下車后一邊和李睿握手,一邊連聲道:“太過了,太過了,同志們大家的工作都很忙,沒必要搞這么大的架勢嘛!”

“我們早就盼著楊縣長來我們青山泉鎮視察和指導工作,同志們都是自發要來迎接的。”李睿大言不慚地說道。

“早知道這樣,還不如不要讓府辦先通知你們,免得影響同志們的工作。”楊超滿臉笑意地責備道。

“應該的,應該的。”

一番寒暄之后,李睿開始向楊超介紹青山泉鎮的全體黨政班子成員,鎮長崔永久楊超之前就已經認識了,握了握手,淡淡的點了點頭,看得出來楊超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誰是誰的人還是研究得挺透徹的。

介紹到江連生的時候。楊超十分熱情地握住他的手,笑呵呵道:“早就聽說連生同志是一員虎將,聽說煤化工產業園區在你的帶領下,建設進展的速度很快,不簡單啊!”

江連生還是第一次得到副縣級領導對他這么高的評價,看了看陪在楊超身邊的李睿一眼,連忙道:“主要是得益于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確領導。同時也跟我們李書記的領導分不開,我只是做了一些分內的工作,請楊縣長多批評。”

“好啊!勝不驕敗不餒,這才是虎將的風采嘛!呵呵……分內的工作,說得好!要是我們所有的黨員干部都能夠做好分內的工作,那我們何愁經濟搞不上去?何愁不能發展的?”

江連生被楊超表揚的很激動。漲紅著臉,應聲道:“這是我應該做的,應該做的。”

輪到沈志清的時候,還未等李睿開口,楊超已經先一步握住他的手,“小楊啊,你好。”

沈志清則雙手握住楊超的手。點頭哈腰道:“楊縣長,您好,您好!”

見此情景李睿看向沈志清的目光一斂,怎么回事?難道這小子早就已經去楊超那里表過忠心?拍過馬屁了?麻痹的,平日里看這小子循規蹈矩的樣子,原來也是個不安分的主啊!

沈志清接觸到李睿似利劍般目光,嚇了一跳,連忙把頭低下來不敢直視。楊超注意到這一幕。回頭朝李睿笑了笑,意思好像在告訴他,讓他放心。

李睿轉念一想,也沒什么大不了,就沈志清那副熊樣,能翻出什么浪花來,再說了現在是楊超主動向他示好。他即便投入楊超的陣營,但在自己面前還不得規規矩矩的。況且他們兩個之前一個是縣經貿委的副主任,一個是市經貿委的副主任,一個系統。早有交集也可以理解。不過他的目光卻沒有給沈志清半點提示,不管怎么樣,敲打一下總是沒錯的。

一圈轉下來,沈志清過足了季發靈、楊立青這種級別能享受到的待遇的癮,看向李睿的目光也多多少少帶著幾分感激,他主動邀請李睿上了他的車,一路向煤化工產業園區的工地駛去。

差不多快要竣工的園區大道兩邊彩旗飄揚,一個巨大的紅色充氣拱門橫跨整條園區大道,上面寫著“熱烈歡迎常務副縣長楊超同志蒞臨煤化工產業園區視察指導工作”這十幾個大字。

當車隊在拱門下停下來,下車的時候,楊超雖然沒再多說什么,但是他略顯急促和粗重的呼吸說明他此刻的心情非常激動,這樣的場面他肯定見識過不少,但以他為主角估計還是第一次。

大道上掃的干干凈凈,兩邊的綠化也是這兩天搶先種植的,以鄔抗美為首的施工單位的歡迎隊伍在拱門下列隊迎接。這次李睿把江連生推到了前臺,讓他這個園區管委會主任負責介紹施工方的代表,同時擔任向楊縣長介紹園區建設情況的講解員。

在園區工地整個一圈轉下來,楊超嘴里迸出的最多的詞就是:好,很好,不錯,同志們辛苦了……

回到鎮政府,在調研總結會上,楊超再三肯定了以李睿為首的青山泉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的工作,尤其是在煤化工產業園區的建設上,不管是建設進度還是建設質量,都大大超過了預期,同樣這和作為園區黨工委書記的李睿和管委會主任江連生的卓有成效的工作是分不開的。楊超話里話外都是李睿的功績,捎帶著還提到了江連生等人,而鎮長崔永久的名字卻只字未提。李睿用眼睛的余光瞄了一下坐在他旁邊的崔永久,雖然他表面上看似聽的認真,還在不停地做著筆記,但是他飄忽不定的目光以及轉瞬即逝的皺眉撇嘴動作,說明此刻他的心里很不自在。估計他怎么也不會想到,雖然蘇志強走了,但新來的楊超對李睿的支持依舊是一如既往的。

在充分肯定了園區的建設之后,楊超又提出了幾點期望,其中最重要就是期望以李睿為首的園區管委會領導班子在未來的招商工作中做出新的成績,把煤化工產業園區不但建設成為全市一流的工業園區,還要發展成為全省的特色工業園區。

結束了這次難忘而又圓滿的調研,臨行前楊超又專門問到關于山上那六個村的脫貧致富項目推進情況。

李睿連忙回答道:“楊縣長,現在我們鎮的農貿辦和林業站正在針對這幾個項目編制項目計劃書。我想等過了五一,請縣里幾個委辦局的領導下來開一個項目推介會,請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爭取把這幾個項目全部落實。”

“呵呵,這樣就好。他們幾個我可是都已經招呼到了,他們也表態了。愿意支持你們的項目。”他笑呵呵地拍著李睿肩膀道,“李睿啊,以后工作中有什么難題需要解決,盡管可以來找我。好好干,我相信以你的能力一定能干出名堂來的。”

“謝謝楊縣長,我一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送走了楊超。工作按部就班。鄉鎮工作頭緒太多,請示匯報絡繹不絕,只要在辦公室坐下,一呆必定是一天,比搞體力勞動還累。這讓原先在煤管局松散慣了的李睿很不適應,他尋思這樣搞下去不是辦法,如果事事都要自己表態。老子遲早只有一個結果:英年早逝!

經過幾天的思索和考慮,想要改變目前的狀況,他想出來的辦法那只有放權和分工負責,但如何放權如何分工,卻是個值得動腦筋的事。

雖然現在各級各部門都在提倡分工負責制,但實際上其實都沒有真正做到。原先他在煤管局工作期間,那種完全撒手不管的方式在鄉鎮也不完全適用。鄉鎮人多責任大,關系復雜。如果搞出問題,最后挨板子的還是主要負責人。所以李睿琢磨著這種放權要做到既分又收,表面是分,實則把真正的大權集中到一人身上,只有這樣,不但自己輕松,而且還能干成事。干成大事。

這可是個考技術的活,需要一點手腕才行,讓別人不知不覺上套,而且還是樂意被套進來。李睿一個人琢磨了幾天。終于想出一個辦法。

不管在鄉鎮還是部門,權力無非就是三種:人事、財務和具體業務。前兩者是真正值得抓住的權力,具體業務上的權力則不可留戀,這些日子他早就已經充分領教過了。要是把所有事都攬到自己身上,一天哪怕有四十八小時也不夠用。所以涉及到具體業務上的權力必須分出去,把人事權和經費審批權集中攏來,這就是李睿總結出來的一個基本原則。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合理的把涉及到具體業務的權力分出去。

早在煤管局工作的時候,李睿發現某些委辦局的一把手,由于不放心副職,事事都要自己把關,親力親為,越權命令科長、股長甚至是辦事員,搞得單位既不團結局面又混亂,領導情緒大,辦事員情緒也大。他們之所以愿意干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無非就是為了一點小利益罷了。

當一個大鎮的書記千萬不能這樣小肚雞腸,什么都想抓在手上。分權就要分徹底,按縣委的體制,實行的是黨委委員負責制。讓十一個鎮黨委委員各自負責一塊,既管工作又管人事建議權,當然多少還給點經費使用審查權。

李睿當即把人大主席林榮海和副書記江連生叫到辦公室私下商量。如今林榮海也算是自己人了,前不久他的老婆在市人民醫院剛剛完成手術,據說手術很成功,現在林榮海對他是感激涕零,已經多次上門表過忠心了。

當李睿把自己的想法一說,林榮海頓時眼睛一亮,連忙表示贊成。人大行駛監督權,監督誰?監督政府唄!可長期以來,政府都不愿意接受監督,特別是在財政經費的使用問題上,每年例行審查也是走過場,政府提供的收入和支出就是一個總帳,沒有明細,這誰能看得明白?錢支哪里去了,只有崔永久和趙一昌知道,這種狀況必須改變!

李睿的想法是,既然是監督,不但要體現在一年一次的人代會上,而且還要細化到平時,細化到每一筆大的開支上。他把意思一說,林榮海兩眼放光,連忙問道:“李書記具體有什么想法?”

李睿見江連生也是一臉的期待。一副很想知道答案的樣子,笑了笑說道:“青山泉鎮一年的支出上千萬,這是一項非常大的工作,如果缺乏監督,是容易出問題的,而且也是對我們的干部一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所以,我的想法是。對財政每一筆開支達到一定數額的支出,黨委、人大都要加具意見,具體多少可以商量。另外五萬元以上的投資項目,必須上黨委會研究決定;干部提拔實行鎮黨委委員票決制……”

“呵呵呵……好!早該這樣了,不然老是一支筆審簽容易出問題。”江連生率先表示贊同的同時,不免還有些幸災樂禍。

李睿把目光投向沉思狀態的林榮海。他沉吟道:“我沒有任何意見。李書記怎么說我怎么辦,一切服從黨的領導嘛!不過,定一個什么數目還需要斟酌一下?”

“就兩千怎么樣?”江連生建議道。

林榮海搖搖頭:“數額太大,起不到作用。我看還是五百比較合適,這樣不容易讓人鉆空子,最大程度的防止有人用多次小額審批,蒙混過關。”

李睿連連點頭表示贊成。心里暗道:姜還是老的辣,老狐貍畢竟是老狐貍,果然考慮周全。

他接著道:“另外,全鎮的工作實行黨委委員分工負責制。把每個黨委委員的工作細化到每一個部門,每一項工作。黨委委員具有人事建議權,和分管部門的資金使用督查權,黨委每一項工作都實行限期辦結制。辦理結果和干部使用情況,年終考核。獎金掛鉤,鎮黨委、鎮政府設立督察辦,定期通報情況……”李睿一股腦把心里的想法都說出來,他們二人連連點頭贊同,表示堅決贊成和支持。

商量妥定,李睿頓時感到十分暢快,趁熱打鐵。笑著道:“下午我們開個書記辦公會,連生你叫陸敬中草擬一個方案,老林你也表一個態,把這事定下來。今天晚上就開黨委委員會。就這三個議題做表決。”

他們兩人對視了一眼,同時笑道:“那是當然的。”

江連生積極性最高,自告奮勇道:“我來放頭炮。”

下午三點,李睿把崔永久、江連生、林榮海和黨政辦主任陸敬中召集到辦公室,開了個書記辦公會議。

首先他總結了前段時間的工作,提出了當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并且決心要搞改革,“……同志們,‘3.18事件’的爆發,說明了什么?說明了我們的工作已經不適應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不適應廣大群眾對我們黨委政府新的要求的需要。現在的出路在哪里?只有一個:改革!不改革必將走進死胡同,一改革就活,就發展。我們鎮黨委鎮政府也必須改革!改革是痛苦的,是一場革命,革別人的命很爽,很過癮,革自己的命,很痛苦,很難過。但是,要完成縣委縣政府交給我們的任務,要帶領廣大的老百姓實現小康目標,再痛苦也必須搞!只有前進,沒有后退。今天臨時召開書記辦公會,就是研究改革的問題。”

這一番開場白李睿早就已經打好了腹稿,就是要以大義的名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記得小時候還在燕京的時候,有一次恰巧聽到老爺子對他那個父親張建國的談話,到現在他還記得,老爺子當時對張建國說,在工作中要以陽謀為上,不要耍小聰明,搞陰謀。當時他還不理解什么是陽謀,但現在他正在這么做。什么是陽謀?就是把一切都大大方方的攤在桌面上,卻讓對手無法反駁,只能乖乖的上套。

李睿的目光在三人的臉上掃過,吩咐陸敬中道:“下面請敬中同志把改革方案宣讀一遍。”

我逐一將三人看了一遍,對李朝宗說道,“請朝宗同志將方案宣讀一遍。”

當陸敬中把剛剛擬定好的方案讀完之后,李睿發現崔永久臉色非常難看,陰郁深沉,腮幫子上的肌肉甚至在輕微的抽搐。心中不由暗笑:老子今天針對的就是你這狗日的。

“大家談談看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首先聲明,我是喜歡民主的,喜歡大家把意見都放到桌面上來談。不過一旦黨委形成決議,那就必須堅決貫徹執行。”李睿笑了笑道,目光卻首先投到了崔永久的身上。但他似乎并不急著接招,正低著頭,仿佛還在深思熟慮。

承諾要放頭炮的江連生首先發言了:“方案很好,切中了弊端。長期以來,我們青山泉鎮人浮于事,作風漂浮,取得的成績做加法甚至乘法,出現的問題做減法和除法,以至于爆發了‘3.18事件’。這個教訓對于我們來說是深刻的,是沉痛的。現在如果還不改革,不提高干部的士氣,還是原來那樣,遇事推諉,見成績搶著上,遇問題繞道走,遲早還會來一個‘3.18事件’,也許后果會更嚴重……”

別看江連生平時看起來挺粗,但說起話來還是很有水平的,顯然跟李睿一樣,在會前早已做好了準備。他噼里啪啦說完之后,林榮海緊接著表態,這個老狐貍站在人大的角度,重點說了人大行使監督權。這本來就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監督政府及其各職能部門是人大分內的事。兩相相比,顯然老狐貍更加老辣,在不顯山露水的情況下,卻說得更理直氣壯,冠冕堂皇。

他們兩人說完之后,崔永久卻窩在座位上仍然不表態,李睿只得直接問道:“永久同志還有什么意見?”

麻痹的,這就是陽謀的威力!江連生和林榮海先后表態,現在的局面已經很清楚了,再加上李睿身后的背景,就連上次常務副縣長楊超下來,與其是調研倒不如說是來給李睿撐腰的。崔永久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一副帶著十二分無奈的的樣子,勉強說道:“既然大家都同意了,我也沒意見。”

聽到他這句話,李睿還真有些佩服他。都被逼到這個份上,這狗日的還能沉得住氣,這真是打落的牙齒往肚子里吞。將心比心,換位思考,要是換成他,說不定就拍桌子當場干起來了。

“好,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今天晚上我們就召開鎮黨委會,上會表決。敬中,你負責通知一下。時間嘛,就定在晚上七點。”

“好的,李書記。”

當這三個方案在黨委會上提出來的,立即受到了大部分黨委委員的歡迎。其實李睿這也是對癥下藥,在座的許多黨委委員,不少都是有職無權,既管不住人又管不住錢。要是下面的中層干部跟書記、鎮長的關系好,他們也只能在一邊生氣,抱怨兩句,絲毫沒有辦法。現在把人事權、管事權和一部分財政權都放下來了,他們難能不高興呢?最后表決,十一個黨委委員,八票贊成,三票棄權,議題順利通過。

對于投棄權票的那三個人,李睿的心里也有數,只要目的已經達到了,他也懶得跟他們計較了。

雖說是分了權,但實際上人事動議、決定,最終還是李睿這個一把手說了算。財政經費審批權看似也都分了下去,但因為有數額限制,事實上還是由李睿最后審批作數。除了書記、鎮長之外,其他九名黨委委員的工作名義上是分別對書記、鎮長負責,但實質上就是對李睿一個人負責,崔永久被徹底邊緣化,這就是李睿處心積慮要達到的目的。

從今以后下面的干部有事找分管領導,分管領導再向李睿匯報,這樣不但把崔永久邊緣化了,而且工作量也大大降低了。從而也使得他能騰出時間來,認真思索如何突出目前工作上的困局,發掘出工作上的亮點。(。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請到m.qidian閱讀。)


上一章  |  紈绔出仕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