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298章 建立軍事學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8章 建立軍事學院

第298章 建立軍事學院


更新時間:2014年07月03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章節目錄

.org推薦各位書友閱讀:章節目錄

“這……”

戲昌一怔,這個想法太大膽了,大膽的讓他都忍不住有些一時轉不過彎來,腦子里飛快地思索了一下,才字斟字酌地道:“大海之闊,不知其幾萬里,荊州水軍雖然精銳,但江水不同于大海,若欲遠航,怕是難度不小。”

周瑜對水軍要比戲昌了解的多,此時也道:“軍師所言極是,大海不同于江水,不但方向難辨,而且遇到風浪,極易沉船。我軍的戰船雖然堅固,但除了樓船,其余蒙沖、走舸等中小戰穿根本就經不住海浪的沖擊。最關鍵的還是方向,大海之闊不可測,大軍一旦在海上迷失方向,是很難再靠岸的,就連經常在海上捕魚的漁民也不敢走遠了。”

周堅點點頭,他也只是忽發奇想,并沒有一定要這里組織水軍。

周瑜話風一轉,卻又道:“不過,也不是不能行。”

周堅訝然道:“瑜弟有什么想法,說來聽聽?”

戲昌、許褚、甘寧、李起等人也紛紛看向周瑜,目露奇色。

周瑜微笑道:“記得小弟瑜時,兄長曾對小弟說過,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些事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根本注沒有人想過。昔春秋時軍隊多用戰車布陣,然自先秦、前漢時戰車卻終被騎兵取代。古之兵家都能敢于革新并實踐,在戰爭中完善兵種演變,我等縱不能妄與先賢比肩,但也不會妄自菲薄。況且驅水軍出海也不是絕無可能,只要我軍能攻克兩道難關,便可使水軍出海作戰。”

周堅聞言剎時精神一振,道:“接著說。”

周瑜道:“水軍出海作戰,其難有二,一為戰船不夠堅因。難以遠航,二為海上方向難以辨明。海上難辨方向問題不大,只要多譴船出海走上幾趟。自然能摸清水路。戰船則有些麻煩,我軍的水軍樓船雖然足夠堅固。但能否經得住海浪沖擊還不好說,而且海上的風向變化莫測,只靠風帆行船,方向怕是不好掌控。”

周堅沉思道:“只要有希望,就值得一試。”

略微一頓,向甘寧道:“興霸熟悉水戰,這海南水軍就由你來組建。”

甘寧疾拱手道:“末將遵命。”

周堅大腦飛快地運轉起來。一邊琢磨細微之處,一邊道:“當務之急,是先盡快譴人探明海路,訓練出一批熟悉海路的向導來。至于戰船。從烏林水軍大戰調一批匠人過來,全力督造戰船,風帆不行的話就考慮用其他辦法行船。”

戲昌對水戰不熟悉,難以提出有什么建設性的意見。

周瑜想了半天,搖頭道:“風帆不行。就只能多裝漿子手了。”

周堅這個時候終于發揮出了穿越眾思維開闊的優勢,道:“海上不同于江水,用漿子手劃船不但浪費人力,而且效率也不高,可以嘗試對戰船進行改造嘛!”

周瑜問道:“兄長可有辦法改造戰船?”

周堅就把后世公園里用腳蹬的游船描述了一遍。周瑜聽了頓時眼前一亮。

就是戲昌、許褚、甘寧等人聽了,也是連聲叫好,直道這想法簡直是開古之先河,若真能行,戰船的問題無疑就解決了大半。

中平十二年三月。

周堅班師回到荊州,這一年,長子周啟已經六歲了,次子周澤也快兩歲了。

鎮西將軍府。

周堅信步走進內院,就看到北邊的涼亭下,一個五六歲的男娃正踞案撫琴,左右則有兩名美貌的婢女伺候,涼亭外還有三個小不點在玩耍。

幾名婢女亦步亦趨的跟在后面,不時驚呼,為恐摔了**少爺。

周堅經過涼亭時,三個小不點全都跑了過來,抱腿的抱腿,抱胳膊的抱胳膊,一個個奶聲奶氣地叫著:“父親,抱換!”

三個小不點正是周堅長女周琳,三歲半,次女周悅,兩歲半,次子周澤。

“奴婢參見將軍。”

幾名婢女看到周堅,連忙下拜施禮。

周堅揮揮手,一手一個抱起兩個粉雕一琢的小丫頭,胡子茬在兩個小丫頭粉嫩的臉蛋上蹭了兩下,惹的兩個小丫頭咯咯笑個不停時,不覺心情大好,煩悶盡去。

“父親,抱抱!”

次子周澤還抱著周堅的腿,吵著要抱。

周堅瞥了兒子一眼,道:“男子漢,路要自己走,不能再讓人抱。”

周澤小嘴一癟,立刻哇哇大哭了起來。

周堅剎時眉頭一蹙,隨即舒展開來,揮揮手,讓婢女將周澤抱走。

這時,周啟也走了過來,規規矩矩地向周堅施了一禮,唱道:“孩兒見過父親大人。”

周堅擺擺手,問道:“戲昌先生讓你讀的《孤憤》、《說林》兩書讀了嗎?”

周啟猶豫了下,答道:“回父親大人,孩兒讀了,可是……”

“可是什么?”

周堅沉下臉來,越發不喜這個快被蔡邕和蔡琰教成書呆子的長子。

岳父蔡邕和正妻蔡琰都是當世家,對于普通人來說,絕對是理想中的好老師。

但是,周啟并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將來是要繼承周堅打下的基業的。

蔡邕和蔡琰或許能教出才高八斗、文采出眾的學生,但卻教不出一個合格的主君。

如果沒有足夠的心計和手段,將來如何承繼自己打下的基業?

想到這里,周堅再也無法淡定了。

之前一直覺得周啟還小,而且也不好拒絕岳父蔡邕的拳拳教導之心,就任由蔡邕和蔡琰父女為長子啟蒙,然而如今看來,若再放任下去,怕是會徹底將這個長子教成一個只會彈琴作賦、玩物喪志的書呆子。

要是等到周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徹定成型,再想改變怕是就難了。

周堅再也淡定不了,立刻就有了動作。

三天后,周堅就下定在襄陽郊外興建了一座軍事學院。

學院建成之日,周堅下令麾下一眾心腹文武全部將五歲以上的兒子送到學院,然后說服岳丈蔡邕,親自將長子周啟送到了軍事學院,由戲昌、蒯良、蒯越、陳群、徐庶、周瑜等人擔任老師,輪流到軍事學院任教,教授這些荊州軍事集團的官二代們文韜武略。

至于周啟,更是被重要教育的對象。

戲昌和周瑜除了教授周啟兵法政略,重點則授之以帝王心術。

周堅也時不時的客串一下老師,教導一群孩子們兵法武藝。

蔡邕雖然勉強同意和將外孫送到軍事學院,但對教導外孫成才卻不甘落于人后,三天兩頭往學院跑,其他人不教,專門教導周啟詩詞歌賦。

周堅沒理由阻攔,只得讓臨時擔當軍事學院院長的戲昌將課程排的緊緊的,連什么時間學習什么內容都給規定死了,更嚴令除岳丈蔡邕外,其余家屬一律不得探望孩子。

為此,蔡琰還抹了三天的眼淚。

就在周堅與民休養時,河北戰場終于落下了帷幕。

中平十二年六月。

袁紹平定青州,任長子袁譚為青州刺史。

七月。

幽州刺史不想袁紹坐大,正式起兵五萬南下攻打冀州。

兩軍戰于陽城以南二十里,公孫瓚驅八千幽燕鐵騎擊袁紹。

袁紹攻下青州后,正志得意滿,有些輕敵,故田豐獻計采取防守陣型,待消磨掉幽州軍銳氣后,再與公孫瓚一決勝負,袁紹嗤之以鼻,不予采納,擺開陣勢倉促迎敵,不料卻被公孫瓚部將趙云率領的三千白馬義從擊破中軍,被幽州軍殺的大敗。

袁紹逃到界橋,才收攏敗軍,扎下營寨與幽州軍對恃。

十月。

公孫瓚猛攻袁紹大營不克,眼看軍中糧盡,冬寒將至,只得撤兵還幽州。

至于,發生在袁紹和公孫瓚之間的大戰正式告一段落。

而就在公孫瓚舉幽燕之眾南下冀州時,關涼戰場也再起掀起了一場波瀾。

六月末。

劉備在平定漢陽、武都、隴西三郡后,欲出兵攻打金城、武威、張掖三郡。

黃忠不想劉備在關涼坐大,遂與鐘繇商議,納鐘繇之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譴部將文聘率八千大軍抄小路突然殺到陳伍,欲斷關涼要道。

不料賈詡早有防備,早就在陳倉以南二十里的溝谷中設下五千伏兵,反將文聘八千大軍殺的大敗,文聘僅率三千殘軍逃回南鄭,向黃忠請罪。

黃忠吃了個悶虧,氣的差點爆血管。

和鐘繇商議了一番,鐘繇認為以賈詡之智,玩弄陰謀詭計漢中軍怕不是對手,干脆直接出兵攻打武都,讓劉備無暇他顧,拖延其統一涼州的步伐。

黃忠采納鐘繇之議,當下親率兩萬大軍出定軍山,攻打武都。

劉備果然不敢冒著武都有失的風險攻打金城,與賈詡略一合計,當即親率兩萬大軍南下武都,迎擊漢中大軍,又命鎮守長安的張飛嚴加防范,當心呂布偷襲。

消息傳到襄陽,周堅急召一眾心腹文武商議了一番,當時就譴使前往武關,極力鼓動呂布趁機出兵,趁劉備主力大軍被拖在武都時,出兵襲取長安。

呂布這兩年駐軍武關,在荊州軍的支持下,早就緩過氣來,又招募了數千流民,整編訓練成軍,麾下也有八千大軍。

在荊州軍的再三鼓動下,又答應借其五千兵馬后,終于再也按耐不住萬丈雄心,趁劉備大軍被拖在漢中時,起兵八千,氣勢洶洶地殺奔長安而去。

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保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后接著觀看!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后閱讀最新章節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有什么建議或者評論,請發表。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