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241章 置山越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1章 置山越郡

第241章 置山越郡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25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山崖上。

亂石橫木不斷地砸落,持續了足足小半個時辰,方才停歇。

兩側山崖上的山越亂民將搬上山崖的所有橫木和巨石都一股腦的推下去之后,一個個也累的不輕,坐在地上大口的喘氣,一邊探頭探腦地向下張望。

“咦,不對。”

有視力好的山越民探頭望了一眼,就忍不住叫了起來,“怎么人這么少?”

其他山越民聞言一怔,也連忙仔細朝下望,果然,這一仔細看就發現了,深谷中雖然有幾灘血跡,但并有沒出現眾人預料中血肉遍地的場面。

很明顯,官軍并沒有死多少人。

這個發現,讓所有的山越民都怔住了,盡皆大失所望。

有山越民大叫起來,“怎么可能,大車上的官兵少說也有一千以上,那溝里根本沒有多少藏人的地方,怎么可能全部躲過去。”

“不對,那車上拉的不是官軍。”

有機敏的山越民想到了一個可能,頓時機靈靈打了個寒顫,嘶聲大叫道:“聽說漢人比山里的狐貍還狡猾,各種詭計比山里的野獸還多,這肯定是漢人的詭計。我知道了,那車上拉的肯定是草扎人,這是騙我們砸那些草人。”

其他的山越民聽他這一說,立刻也明白過來,紛紛氣的破口大罵起來。

“該死的漢人,真狡猾。”

“完了,這下上了漢人的惡當了。”

“怎么辦,搬來的石頭都推下去了,再也搪不住漢人的官軍了。”

兩側山崖上的山越民立刻鼓躁亂了起來,一個個七嘴八舌的。

就在這里,又有山越民大叫起來,“快看。”

其他山越民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就見谷口兩側的密林中,一隊隊官軍沖了出來。迅速在谷口前的空地上列陣完畢,然后開進了谷中。

這下子,所有山越民臉色都變的難看無比,都明白上了官軍的惡當。

叫渾身的山越民頭領更是氣的臉如黑鍋,死死地望著官軍開進谷中,卻沒奈何,拳頭捏的咯嘣直晌。好半天,才從牙縫里崩出一個字來,“走!”

很快,數百山越民翻山越嶺而去,走得一個不剩。

大半個時辰后。

七千余大軍有驚無險的穿過深谷,稍事休整后。繼續向大山中開進。

次日。

徐晃在一處斷崖下再次大破堵截的千余山越民,斬首數百,余者或逃或降。徐晃率軍趁勝追擊,連拔數個小部落,并于三日后踏平山中最大的一個山越部落。

自此,零陵郡內的山越亂民被平定。

徐晃強驅山越民下山,安置在營造一帶耕地屯田。

約十日。

徐晃率軍東進。出南平北上客嶺山,再次大破桂陽境內的山越亂民。

半月之內。

徐晃大軍連戰連捷,連拔山越十余寨,斬首近千,俘上萬。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山越之亂就被徹底撲滅。

十二月中。

周堅納蒯良之計,劃營浦、營道、泠道、南平、臨武、桂陽、謝沐七縣置山越郡,以蘇風為山越太守。安置荊州境內的山越民在七縣落戶生根。

蘇風是周堅到南陽后,對陳方的學生考核時最優秀的學生,這幾年先后在南陽郡府及荊州刺史府任吏,已經磨礪的十分沉穩,具備了獨擋一面的能力。

周暉和和其他的周氏族人一樣,從宗族的角度出發,對荊州本地士族門閥的使用報有很強的警惕心。最放心的周堅讓陳方收容的寒門讀書人。

這些出身貧寒的讀書人一來對周堅忠誠度極高,二來沒有盤根錯節的利益關系,不像一些士族門閥那樣根基深厚,就算掌握了權柄。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來。

況且蘇風經過這幾年的磨礪,也確實具備了獨當一面的能力,才堪大用。

因此,周暉在周堅征求意見時,就極力推薦了蘇風。

今年的冬天格外地冷。

剛剛進入正月,各地就下起了大雪,連荊揚地區都不例外。

河北、中原、關涼、揚州等地百姓凍斃無數,連年的軍閥征戰,大量的青壯勞力被征召入軍,農牧業和手工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百姓辛辛苦苦勞作一年,大半的收成卻要上交給官府,實在已經不堪負重,糧不足以過冬,衣不足以御寒。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幾乎每天都有百姓在饑寒交迫中死去。

縱然是正在極力治理內政的曹操和袁紹等人,也不可能在短短一年內解決治地千瘡百孔的糜爛局面,只能步履維持的咬牙硬撐,欺盼這個該死的冬天盡快過去。

大雪封路,天下難得地出現了短暫的安寧與平靜。

就連孫堅也率軍退回了壽春,無法再繼續攻下劉表。

大雪斷斷續續,下了整整一個月,快到二月時,才算停下。

百姓中有一種說話,雪下的越大,來年的收成越好。

或許只要能熬過這個寒冷的冬天,明年的莊家收成應該會十分可觀。

武關。

徐榮站在軍營外面,看著兵卒們瑟縮在破爛的軍帳中凍的瑟瑟發抖,眸子里流露出難以名狀的悲哀,昔日驍勇善戰,威震天下的涼州軍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了這場大雪中。

短短半個月時間,已經有上千人在寒風中長眠,再也不曾醒來。

兩年時間,麾下的一萬大軍一再減員,已經只剩下了不到六千人。

許多兵卒無法忍受這種等死的日子,先后離開了軍營,各奔東西去了。

徐榮并沒有阻攔,他沒有割據稱王的野心,失去了效忠對象,如果不是放不下麾下追隨他征戰多年的兄弟,他也早就離開了軍營,又豈會在武關一守就是兩年。

兩年過去了,一萬大軍還有六千守在武關,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也充分說明了徐榮在西涼軍中的威望。

如果換了是其他的西涼將領,在這種看不到任何希望,有了上頓沒下頓的煎熬中別說堅持兩年,就連三個月都堅持不下去,士兵們就會逃的一干二凈。

徐榮從兵卒們的眼神中看到了茫然和絕望,忍不住喟然長嘆一聲。

“將軍,最多再有十天,余糧就沒了。”

部將看了看徐榮,雖然不忍,但還是將話說了出來。

“十天?”

徐榮念叨了一聲,問道:“弟兄們有什么想法?”

部將嘴唇動了動,遲疑了半晌,還是將軍中將校私下議論時的想法說了出來,“大伙都覺得守在武關不是辦法,如果將軍能帶著弟兄們打下洛陽,自然最好。要是將軍不想打郭汜和李傕等人,不如帶著弟兄們去投靠,投靠……”

徐榮不動聲色地問道:“投靠誰?”

部將咬咬牙,道:“投靠周堅。”

徐榮默然,即不反對,也沒有同意。

部將干脆一咬牙,將話全部說了出來,“這些天下各處都征戰,只有楚侯治下的荊州沒有戰事發生,而且風調雨順,聽說荊州軍不但吃的好,而且還有冬衣可穿。而且聽說荊州軍對士兵非常優厚,士兵陣亡后,不但親屬能得到極其豐厚的撫恤金,而且子女也由官府供養成人,大伙都覺得與其在武關凍死餓死,還不如去投靠周堅,只要能吃飽穿暖,就算以后上了戰場戰死,也比這樣有了上頓沒下頓的強。”

徐榮問道:“大伙都是這樣認為的嗎?”

部將點點頭,隨即垂下頭去。

徐榮默然半晌,才長嘆一聲,道:“好吧,我尊重大家的意見。”

部將點點頭,隨即喜道:“將軍答應了?”

徐榮點點頭,喟然道:“你說的對,在武關耗下去不是辦法,這兩年,弟兄們跟著我受苦了,如果不是我一直猶豫不決,那么多兄弟又怎么會被活活凍死。為了剩下的這些弟兄們考慮,也是時候做出選擇了,投靠周堅的確是眼下最好的選擇。”

部將眼睛有些濕,嘶聲道:“將軍……”

徐榮拍了拍部將肩頭,微笑道:“是本將軍對不起兄弟們,如果本將軍能在一年前就做出決定,也就不會有這么兄弟被凍死了。去召集大伙,一起商量一下。”

“末將遵命。”

部將答應一聲,連忙去召集諸將。

中平七年(190年)正月。

徐榮山窮水盡,走投無路之下,向周堅請降。

南陽太守周暉聞報后,一邊以加急快馬前往襄陽報訊,一邊緊急調拔了萬石軍糧,派出五千大軍清出官道,星夜送往武關。

周堅聞報后,龍悅大顏,當即命蒯良從治下各郡緊急征調了一批御寒衣物,派大軍送去武關,同時命徐榮在安排妥當武關防衛后,前往襄陽覲見。

當初送了徐榮一萬石軍糧,也只是想在適當的時機,招攬徐榮。

沒想到這快就得到了回報,徐榮竟然直接率軍請降,周堅焉能不喜。

徐榮乃董卓麾下頭號大將,能征善戰,絕對的大將之才,就目前來說,他麾下的一眾將領還沒有能與徐榮比肩的,就算是徐晃,也還在成長中,不足以獨擋一面。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