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206章 揚帆逆浪游洞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6章 揚帆逆浪游洞庭

第206章 揚帆逆浪游洞庭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07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長沙郡治,臨湘。

戰云密布,山雨yù來。

孫堅聞報周堅親率大軍順江南下,當即下令整軍備戰,全城戒嚴。

雖然知道臨湘多半守不住,但孫堅此時已無退路,不是敵死,便是我亡。

孫堅自逃回臨湘后,雖然又招募了萬余士卒,但卻嚴重缺乏兵器鎧甲,而且萬余新軍未來沒上過戰場,連那些山賊流冠都有所不如,委實難堪一戰。

好在有堅城可守,若是平原野戰,怕是只需許褚的三千騎兵便能一擊而破。

秋風瑟瑟,枯黃遍地。

孫堅正在程普、韓當、黃蓋、祖茂四將的陪同下巡視城防,忽有小校疾奔而來,快步登上城墻后,單膝跪地稟道:“主公,零陵太守張羨、桂陽太守韓玄各率五千大軍來援。”

“唔,韓玄和張羨果真來了?”

孫堅神色一喜,聞言大大地松了口氣。

早在周堅起兵南下之前,孫堅就譴使前往零陵、桂陽二郡陳明厲害,yù與張羨和韓玄結盟共抗周堅,本來也沒報多大指望,沒想到韓玄和張羨居然真的率軍來了。

程普也喜道:“主公,有了韓玄大人和張羨大人的一萬大軍,周堅小兒只憑三萬大軍想要攻破臨湘無異癡人說夢,臨湘可無憂矣。”

黃蓋也撫髯道:“沒想到韓玄和張羨還是有些眼光,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眼下已經是秋末,最多再過一個多月天氣便會轉冷,我軍只需死守城池,屆時隆冬至,周堅小兒想不退兵也不行了,我軍也有了喘息之機。”

孫堅深以為然,又問小校,“韓玄、張羨兩位大軍大人今在何處?”

小校忙道:“已到五十里外。”

孫堅當即精神一振,大手一揮,疾身道:“走,隨某親往迎之。”

“末將遵命。”

程普四將轟然應諾,都覺的天上的烏云散了不少。

快到的傍晚的時候。

韓玄、張羨大軍終于趕到了臨湘。

孫堅親領帳下文武,出城五十迎接,將韓玄、張羨迎入城中,

深夜,太守官邸中觥籌交錯,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孫堅大擺宴席,為韓玄及張羨接風洗塵。

席間說起迎擊周堅大軍之計,韓玄和張羨慨然表示愿與南陽軍決一死戰。

孫堅思忖片刻,當即道:“就請二位大人各率本部兵馬各守一門如何?”

韓玄與張羨交換了一記眼神,眼神里的深意沒有人能明白,紛紛道:“如此甚好。”

孫堅不疑有他,待酒足飯飽后,當即命人安排韓玄和張羨歇息。

“主公,需防此二人有詐啊!”

宴席散去后,程普跟著孫堅進了內院,有些擔心地提醒道。

“德謀所言極是,吾也有此疑慮。”

孫堅雖然剛而少謀,但畢竟不是蠢人,凝聲道:“然零陵、桂陽二郡民長沙可謂是唇齒相依,吾實在想不出韓玄、張羨有什么理由反助周堅。若是長沙被周堅攻下,以韓玄、張羨之能,零陵、桂陽二郡是決然守不住的。”

程普道:“需得提防韓玄、張羨暗中投靠周堅。”

孫堅也有此擔心,但又實在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若只是自己的一廂猜測,韓玄和張羨并無加害之心,輕舉妄動的話只會讓韓玄和張羨靠向周堅。

如此一來,周堅大軍未到,怕是臨湘就要先亂起來了。

想想那嚴重的后果,孫堅都有些心頭沉甸甸的。

程普喟然道:“誠如主公所言,桂陽、零陵二郡和周堅治下的四郡之間夾著長沙,就算周堅要對零陵、桂陽用兵,也得先攻長沙,韓玄、張羨確實沒有理由反助周堅,末將也只是心有所慮罷了。即如此,末將告辭。”

孫堅‘嗯’了聲,道:“小心無大錯,德謀提醒的對,讓大榮、公覆、義公也暗中謹慎提防著些,但切不可能讓韓玄、張羨發現,以免再生事端。”

“末將曉得。”

程普答應一聲,這才退了出去。

江陵距臨湘不過五百多里,水路更近,順江而下最多五天便到。

就在韓玄和張羨率軍趕到臨湘的當天,周堅先鋒大將蔡瑁率五千大軍襲破長沙南部軍事重鎮巴陵,待次日周堅親率大軍趕到后,當即合兵一處,逆湘水直下臨湘。

湘水是長江最大的幾個支流之一,從南向北,流經零陵、長沙二郡,最后注入洞庭洞而匯入長江,而巴陵則位于洞庭湖和長江交匯的三叉口處,乃長沙北部的軍事重鎮。

只要攻占巴陵,周堅大軍便可利用水路將糧秣輜重源源不斷地運到長沙。

一望無際的湖面上,碧波蕩漾,水草起伏。

上千艘大小戰船揚帆列隊,乘風逆浪,直下臨湘。

位中船隊中間的一艘大型樓船上,周堅負手站在甲板上,極目遠眺,碧水藍天之下只覺的心胸都寬闊了不少。

此番從水路南征長沙,幾乎征調了治下所有的船只。

荊襄之地雖然河縱橫,但其時各郡太守尚未開始大規模組建水軍,南郡太守范康雖然打造了幾船戰船,但連水軍士卒都沒來得及招募,便被周堅攻下了南郡。

古之戰船有大、中、小三類,大型戰船稱為‘樓船’或‘戰艦’,有二層、三甚,甚至四層以上甲板的;中型則是用于攻戰追擊的戰船,如“蒙沖”、“斗艦”等;小型的是用于哨探巡邏的快船,如“游艇”、“赤馬舟”等。

為適應作戰時能搶上風和追殲敵船的需要,大多數戰船是專為作戰而設計制造的,以保證具有較好的適航性能、操縱性能和較高的速度。

也有一些戰船是采用漁船或商船的船型加以改進后制造的,或臨時用漁船或商船加以改裝而成,使其能符合作戰的需要,乘人多少以“米重”為標準計算,每人以重兩石為準。

周堅乘坐的這船兩層甲板的樓船就是范康不久前才剛剛打造完成的,也是周下治下唯一的一船樓船,其余的船只都是出征前臨時征調的,大部分都是漁船。

三萬大軍并非真正的水軍,所乘戰船也是五花八門,如果是真正的水戰,這三萬大軍怕是還及不上八千真正的水軍,畢竟大半士卒都是從南陽帶過來的舊部,而南陽雖然轄屬荊州治下,但嚴格意義上來說,南陽地處中原,大多數士卒根本不識水性。

好在眼下荊南各郡太守尚未組建水軍,從水路運兵相對還算比較安全。

周堅看著密密麻麻的船隊,腦子卻想到了北方戰事,若有所思地道:“荊揚之地多有水道縱橫,利水戰而不利騎戰。但中原及河北地多平原,利騎戰而不利水戰。我軍若是能在十年內統一荊揚及西川,戰略將要轉變為主公出擊,水軍在北伐時起不到多大作用,只能作為戰略防御性的軍事力量。若yù北伐,還是要靠騎兵和步軍。”

戲昌深以為然道:“主公所言極是,昌以為,我軍沒必要訓練太多水軍,等到主公統一荊揚西川之地,占據了主動出擊戰略的優勢,水軍也就沒多大作用了,有三到五萬水軍足可保證治下的戰略防御。北伐的中堅力量,還是以步軍及騎兵為主。”

周堅‘嗯’了聲,道:“等平定荊州,就開始整編軍隊,爭取在兩到三年的時間內整編訓練出十萬可堪一戰的精銳步軍,徹底穩定荊州局勢,為取西川打好基礎。”

戲昌也道:“主公先后攻下江夏、武陵、南郡三郡,眼下雖然兵力達十萬眾,但兵卒良莠不齊,可堪一戰的,也只有主公麾下兩萬精銳,余者皆不過烏合之眾。若取西川,三萬兵力是遠遠不夠的,至少也得五到七萬大軍,方能入川。”

周堅深以為然道:“是啊,西川可不比荊州,根據細作傳回的消息,眼下西川本土士族已經被跟隨劉焉入川的東州士打壓的快要撐不住了。若是劉焉在西川站穩腳跟,想要再圖可就難了。而且川人排外,就算拿下西川,如何治理也需好生計議。”

戲昌道:“主公明鑒,西川地形險要,也是我軍入川的最大障礙,昌已譴細作潛入西川繪制詳細的西川地形圖,以備主公伐川之用。”

“嗯,這樣最好。”

周堅也是方才才想起了這事,不過還沒說出來,戲昌就已經安排人去做了,有這樣一位思慮周全的謀士,的確能彌補他一些考慮不到的地方,讓他輕松不少。

這時,前方的河邊陡然變窄,兩旁山岸懸立,蒼松翠竹,地勢陡峭了起來。

周堅問左右道:“此是何地,還有多久可到臨湘?”

肅立側后的蔡瑁忙答道:“此為羅縣地界,距離臨湘尚有一百五十里左右,最晚明日可到臨湘。不過主公從南陽帶來的兵卒多不識水性,暈船者甚多,還需休養一日。”

周堅‘嗯’了聲,道:“傳令大軍加速行進,爭取明日傍晚趕到臨湘,在臨湘以北二十里登陸,扎下營寨休整三天,再起兵南下。”

“末將遵命。”

蔡瑁急忙領命,并用旗語傳下軍令。RS!。(去讀讀www.qududu.cm)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TXT全文下載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請進入《》發表您對該作品的建議或者感想。

字母索引:

去讀讀、、、、、等類型的下載!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