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166章 兵發襄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66章 兵發襄陽

第166章 兵發襄陽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5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吧內搜索

搜標簽

0回復貼,共1頁


小有美名5就在王睿嚴防慎守之時,時間悄然來到了中平四年二月。

春寒剛剛過去,當中原大地復蘇之際,駐扎在宛城的五萬大軍終于有了動靜。

宛城,城北軍營。

周堅身披亮銀甲,外罩銀色披風,大馬金刀地高踞上首而坐。

戲昌、周暉、周煥、周濟、蔣欽、周武、典韋、許褚、黃忠、周善等將麾下謀士和將領已盡數到齊,分列兩旁,盡皆面色肅然。

戲昌也坐在周堅下首,一派風輕云淡。

“好了,都到齊了。”

周堅目光灼灼地掃視了一眼帳下諸將,朗聲道:“董卓老賊竊取朝綱,為國不忠,王睿老賊為虎作悵,本將軍欲起兵討伐,為國除賊,諸將可隨本將軍戳力討賊,以全忠義。”

“遵命。”

眾人齊聲應是,在座的都是周堅心腹文武,這一來的到來,他們早就料到了。

周堅大聲道:“好,黃忠聽令。”

“末將在。”

黃忠聽到周堅第一個就叫他,頓時精神一振,連忙起身立于帳下。

周堅抽出一支箭令,擲了過去,疾聲喝道:“率三千步卒為先鋒,即刻南下鄧縣,逢山而天春,遇水而搭橋,為本將軍大軍南下掃平障礙。”

“末將遵命。”

黃忠急領了將令,隨即疾步離開,點兵去了。

“許褚。”

“末將在。”

“速五千步卒押運糧草,不得有失。”

“末將遵命。”

“蔣欽!”

“末將在!”

周堅臉色轉為肅然,緩和了下語氣,道:“南陽乃本軍將根基所在,不容有失。此番大軍出征,公奕可率兩萬屯田兵鎮守南陽,不得有半點差遲。”

蔣欽鏗然道:“主公放心,末將必不負主公所望。”

“好。

周堅對蔣欽還是比較放心的,蔣欽心思慎密,雖不及典韋、許褚、黃忠之勇,但做事卻比這幾人要穩重的多,而且平時有一空也會找幾本兵書研讀,乃是鎮守宛城的不二人選。

現在周堅手下不缺沖鋒陷陣的虎狼之將,唯缺能獨擋一面的統兵大將。

除了周武和蔣欽還能讓周堅放心之外,其余諸將都不具備獨擋一面的能力。

周堅又轉向周暉,道:“子安可率眾吏督辦糧草,務必不能有絲毫差錯。”

“下官遵命。”

周暉欣然應諾,這本就是他分內之事,自然不敢辭耳!

周堅又環視帳下其余諸將,朗聲道:“其余諸將可自統兵部兵馬為中軍,明日一早三更造反,五更起兵,兵發鄧縣,不得有誤。”

“末將領命。”

諸將轟然應諾,眸子里剎時便燃起了灼熱之色。

那是男兒渴望建功沙場的渴望,沒有什么能比建功沙場更讓他們亢奮。

周堅這才最后對戲昌道:“志才可隨本將軍一并出征。”

戲昌欣然道:“昌,領命。”

中平四年二月初,討逆中郎將、南陽太守周堅廣發檄文,盡數國賊董卓十條罪狀,極盡污蔑之能事,又以荊州刺史王睿為虎作悵之由,歸為董賊羽翼,欲起兵討伐。

從二月初到二月中旬,先后有三萬五千大軍在鄧縣集結。

南陽大軍出兵的動靜絲毫半有隱蹤匿跡,早就嚴密注意南陽大軍動靜的王睿自然是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整整兩萬大軍早就在襄陽集結完畢。

一時間,荊襄地區的局勢驟然緊張了起來。

而這個時候,周堅早就已經率領三千清河騎兵和破軍營趕到了鄧縣。

鄧縣是南下襄陽的必經之道,距離襄陽僅有不到五十里。

三萬五千大軍駐扎在鄧縣,讓鄧縣成了一座龐大的兵營。

這次對襄陽用兵,周堅足足征調了三萬五千大軍。

除了原有一萬大軍,還有去歲參加過截擊孫堅的兩萬屯田兵。再加上韓瓊的三軍清河騎兵和破軍營,整整三萬五千大軍。

三萬五千大軍,對于現階段的各路侯諸來說,絕對是一支強大的兵力。

畢竟眼下漢室方亡,天下戰亂未起,就算天下各路諸侯起了異心,也還正處于積蓄實力的階段,能有個兩萬兵馬,就足以稱霸一方。

一交隕征就調整了三萬五千大軍,絕對是一筆不小的手筆。

甚至可以說,眼下除了董卓,再沒有第二個諸侯能夠一次出征就調這么多的軍堊隊。

三五五千大軍全部都裝備了統一的精良兵甲器械,破軍營不必說,兩千破軍營幾乎已經武裝到了牙齒,就連清河騎兵,在周堅的大力支持下,也都重新武裝了一番。

以前韓瓊的三千清河騎兵裝備很粗陋,小半是牛皮甲背心,大半是布甲,武器也是五花八門,除了少量的環首刀,還有的騎兵裝備的鐵劍、木槍等兵器。

想要組織一支軍堊隊,不但要有足夠的精壯,而且還要有龐大的財力物力支撐。

清河國并不是什么大郡,產鐵也極為有限,這三千清河騎兵裝備,在酷喜精兵的周堅眼里簡直就有些寒酸,這是絕對無法容忍的。

周堅手下現在就只有這三千清河騎兵,絕對不允許傷亡過得的情況出現。

為此,周堅可是下了極大的本錢,將這三千清河騎兵重新武裝了一番。

南陽畢竟是第一大郡,周堅又早早準備了兩年,雖然才剛剛恢復生產活力,但也遠不是清河國能比的,無論是財力無力,都要比其他各郡強上許多。

武裝三千清河騎兵,并不是什么困難的事情。

現在的三千清河騎兵,全都裝備了清一色的魚鱗鐵甲背心,雖然減輕了騎兵鎧甲的重量負擔,但保護能力也要比皮甲強上許多,可以防護住絕大部分的致命傷害。

訓練一支騎兵不容易,不是騎上戰馬,就能夠成為騎兵的。

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這些騎兵在戰場上的傷亡,在魚鱗鐵甲背心的基礎上,周堅又給所有的騎兵都裝備了皮甲護腿和護臂,雖然防護能力不及魚鱗鐵甲,但也可以有效的降低廝殺過程中出現傷殘,而且裝備全身鐵甲的話騎兵和戰馬也無法負重。

至于武器,也裝備了清一色的南陽制式環首大刀。

每名騎兵都有兩把環首刀,多出的一把備用。除此之外,還有足夠的箭矢。

至于兩萬屯田兵,在胡三和毛四不惜血本的趕工和周堅的極力支持下,總算是勉強將兩萬屯田兵全都武裝了起來,全都是清一色的制式裝備。

重甲步兵是半身的魚鱗鐵甲,長槍兵和刀斧兵則是精簡的魚鱗甲背心。

至于少量的輕甲步兵,由于極少用來強攻殺敵,多數時候都擔負了運送軍械輜重和一些輔助任務,只裝備了牛皮輕甲。

周堅始終認為,每一個士兵的生命,都值得他去珍惜。

就算士兵只是手中的一枚棋子,但也不能輕易棄子,除非必要。大多數情況下,手里的騎子自然是越多越好。手里的棋子越多,可供選擇戰術的余地也就越多。

而且只要能在戰場上活下來,主算是一名新丁,也會兌變成為一名老兵。

每一名老兵,對于主將來說,都是一分力量。

因此,為了盡可能的減少兵卒傷亡,周堅在裝備軍堊隊上面可以說是不惜血本。

只要是上戰場的軍堊隊,就必須要有精良齊全的裝備。

沒有裝備,那純粹就是讓士兵去送死,還不如干脆不要輕啟戰端。

因此,這次對襄陽用兵,三萬五軍大軍的裝備都十分精良。

中軍大帳。

周堅召集校尉以上的軍官進行軍議。

“志才,襄陽方面有何動靜?”

周堅第一個扭頭問坐在他左下首第一位的戲昌。

戲昌不但是軍師,更是負責情報打探、軍法監督等許多軍中事務,委實是周堅手下除了一個戲昌,根本再沒有什么出色的人才,否則一些瑣事根本就不用戲昌親力親為。

身為軍師,只需要為周堅參謀好軍機就足夠了。

戲昌道:“襄陽方面沒什么動靜,王睿在襄陽城外扎下兩座營寨,各有五千兵馬,與城中一萬大軍共為犄角之勢,看來是要準備長期固守了。”

“江夏方面呢,有什么動靜?”

戲昌答道:“江夏太守黃祖的一萬大軍已經撤回云杜以西二十里,看樣子暫時并未繼續西進的打算。要想逼王睿向黃祖求救,我軍還需給王睿些壓力才行。”

周堅略作民忖,便毅然道:“諸將聽令。”

“末將在。”

帳下諸將連忙起身立于帳下,拱手待命。

周堅喝道:“傳令,大軍明日拔營而起,進至襄陽城外十里外下寨。”

“末將遵命。”

諸將轟然應諾,周堅一揮手,立刻各自散去。

周堅這才看向戲昌,問道:“志才可有良策令王睿黃祖求援?”

戲昌微笑道:“主公早已成竹在胸,昌就不搬門弄斧了。”

周堅哈哈一笑,如此逼王睿主動向黃祖求救,的確不是什么難事,當下道:“王睿雖然也知些兵法,但不過照搬兵書罷了,分出一萬大軍在城外各扎下一營,看似可與城中一萬大軍互為犄角,實則卻給了我軍各個擊破的機會。若是沒有三千騎兵,本將軍要想集中兵力破其一營,到是有些困難。同在有了韓瓊的三千清河騎兵,只需以三千騎兵牢牢地牽住處一座大營,令之不敢稍動,便可集中優勢兵力,攻破其中一座大營,破其犄角之勢,王睿勢必會向黃祖求援。只要黃祖敢來襄陽,鄙嘿,本將軍已為他掘好了坑墓。”

“主公所言極是。”

()1樓2014032010:11

還沒有百度帳號?

0回復貼,共1頁

為興趣而生,貼吧更懂你!或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