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145章 勾心斗角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5章 勾心斗角

第145章 勾心斗角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1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城西,董卓軍大營。

董卓正在堂下來回踱,就聽到門外腳步聲響起,李儒大步走了進來。

“文優來了。”

董卓頓時神色一振,頓住腳步聲道:“其余各路諸侯如何了,可有動靜?”

“見過主公。”

李儒拱手施了一禮,這才道:“情況有些不妙,儒剛剛接過探子回報,袁紹已經聯絡了曹操、袁術、周堅、劉岱、劉豫等人前往其軍中會晤。”

“哼,袁紹匹夫找死。”

董卓臉上閃過一絲怒意,罵了一聲,才問道:“依文優之計,該當如何?”

李儒道:“袁紹此人少有賢明,且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袁紹必不肯甘為主公所用,此番聯絡各路諸侯,必定是商議立新君之事。”

董卓神色一凜,道:“本將軍雖然有七萬大軍,但若關東各路諸侯聯合起來,本將軍怕是雙拳難敵四手。嘿,這可如何是好。”

李儒眸子里掠過狡詐的光芒,道:“主公,關東諸侯若是聯合起來,兵力固然遠勝我軍數倍,但各路諸侯也并不是鐵板一塊,只需驅虎吞狼,必令其無法結盟。”

董卓頓時精神一振,喜道:“文優有何妙計,快快道來。”

李儒陰聲道:“就儒所知,袁紹想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但應者寥寥。不過主公兵強勢大,各路諸侯肯定會先將主公逼出洛陽,再議立君之事。”

董卓仔細一想,頓時凜然變色,“果真如此。”

李儒道:“所以,唯今之計,主公可假意擁立兗州牧劉岱為帝。劉岱和劉虞一樣都是漢室宗親,而且和周昕、周昂、王睿、孫堅、許貢、陸康等荊揚諸侯沒有利益沖突,主公只需其高官爵祿,令之有足夠的名分和大義割據荊揚,諒能得荊揚諸侯支持。屆時便可驅虎吞狼,借力將袁紹等輩逐出洛陽。就算拉攏不成,亦可令其自亂陣腳,不能結盟。”

董卓連連擊節喜道:“此計甚妙、此計甚妙。只要將袁紹等輩逐出洛陽,余者皆不足慮也,到時立何人為君,還不是本將軍說了算。”

當下兩人密議一番,各自分頭行動。

李儒前往游說各路諸侯,董卓則親往劉岱大營。

袁紹軍大營。

周堅趕到袁紹軍中時,曹操、袁術、劉虞、張邈、袁遺、孔融、鮑信已經先到。

今天能來這里的,自然都是跟袁紹關系不錯的諸侯。

各路諸侯心里都明白,袁紹要擁立劉虞為帝,此番相邀各種諸侯會盟,自然是要重議立君之事,不來的,自然是并不愿意擁立劉虞為帝。

袁紹本來見只來個七八人,心里十分不悅。

但聞報周堅應邀前來,心情總算好了些,親自迎到了大營外。

“子淵能來,紹甚幸之。”

袁紹神采飛揚,連連將周堅讓了進去,“子淵快請。”

周堅客套了幾句,隨著袁紹進了中軍大帳,與曹操、袁術等人分席落座。

待酒過三旬,菜過五味。

袁紹吩咐軍士將酒席撤了下去,這才清了清嗓子,道:“紹有一言,諸公請聽。”

眾人基本上已經猜到了袁紹要說什么,俱都不動聲色地側耳傾聽。

袁紹朗聲道:“今洛陽都城已下,常言道,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紹今次邀諸公前業,實為擁立新君一事耳!”

說此一頓,目光灼灼地掃了眾人一眼,又道:“幽州牧劉虞大人仁義滿天下,自赴任以來廣布仁政,安撫萬民,幽州民生百定,百姓富足,蠻夷也多慕名來投。紹有意擁立劉虞大人為帝,不知諸公以為如何?”

劉虞不動聲色地掃了眾人一眼,雖然神情淡定,但眼神深處卻隱藏著一絲熱切。

周堅不動聲色地打量眾人,仔細觀察眾人的神情變化。

在場之人里面,張邈與袁紹交好,袁遺唯袁紹馬首是瞻。

曹操這廝肯定不會甘愿受袁紹挾制,多半是不會擁立劉虞為帝的,鮑信和曹操的關系很不一般,是否會同意擁立劉虞為帝,估計還要看曹操操的太度。

不過曹阿瞞這廝十分狡猾,就算不同意,也多半不會急著表態,掃袁紹面子。

袁術這草包早在各路諸侯剛剛會盟時,就不同意擁立劉虞為帝,多半是見靈帝和兩個皇子都死了,野心急劇膨脹,有了自立的想法。

至于孔融,周堅不熟,也猜不出他的立場。

山陽太守袁遺第一個表態道:“本初所言甚是,本官贊成擁立劉虞大人為帝。”

張邈也表態道:“本官也贊同。”

袁紹立刻神采飛揚,目光就看向了曹操、周堅等人。

劉虞也是臉色一松,目子里有喜意一掠而過。

袁術卻忍不住了,蹙眉道:“立君一事事關重大,還是容后再議吧!”

有了出了頭,其他人自然就好表態了。

鮑信也道:“袁術大人所言甚是,立君一事事關重大,還是容后再議為好。眼下西涼董卓坐擁雄兵七萬,此人野心勃勃,一日不除,恐為禍社稷,依本官看,還是商量一下如何對付董卓,先將董卓逐出洛陽,再議立君之事。”

袁紹臉色剎時變的十分難看,看向曹操,問道:“孟德以為如何?”

曹操小眼睛轉了下,卻看向周堅,問道:“不知子淵以為如何?”

周堅暗罵了聲奸鬼,哪會被曹阿瞞這廝當槍使,笑呵呵地道:“堅德淺年弱,此等國之大事實不敢妄言,自當為孟德馬首是瞻。若孟德無異議,堅自然也贊同。”

袁紹瞥了周堅一眼,又看向曹操,心里大是不快,暗忖曹孟德又有何能,不論才德名望還是家世門第,都不及自己,竟能讓周子淵為其馬首是瞻。

不過,眼下的重頭戲還是得到眾人支持,擁立劉虞為帝。

袁紹盯著曹操,不動聲色地道:“孟德,就看你了,你就表個態吧!”

“失誤,失誤,不想周子淵雖竟如此奸猾,實在失誤。”

曹操暗叫了聲苦也,本想把皮球踢給周堅,引開袁紹的注意力,不想周堅竟然不動聲色地又將皮球踢了回來,還逼的自己不得不表態,這可真是得不嘗失。

更要命的是,周堅這廝竟還坑了自己一把。

袁本初雖有諾大的名聲,但此人氣量并不大,怕是恨上自己了。

曹操恨的牙根癢癢,暗忖你周子淵什么時候為我馬首是瞻了,眼看袁紹目光灼灼地盯著自己,不由心念急轉,笑呵呵地道:“本初,操以為鮑信大人說的很有道理,那董卓野心勃勃,且手握雄兵,若是不將董卓這匹豺狼逐走,我們在這里商議立君也未免有些一廂情愿了,不如大家合兵一處,先將董卓逐出洛陽,再議立君之事如何?”

袁紹剎時氣的臉色鐵青,望向曹操的目光中有一抹冷焰掠過。

曹操瞇著小眼睛,神情自若,絲毫不以為意。

他雖然不愿得罪了四世三公的袁紹,但也不會怕了袁紹。

在這等重大的問題上,自然要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可能與袁紹妥協。

雄心勃勃地想要立新君,卻得不到眾人的支持。

袁紹的心情實在不怎么好,淡淡地道:“罷了,即如此,那就改日再議。”

雖然有袁遺和張邈支持,但這兩人帶來的軍隊加在一起,也就兩萬,再加上袁紹自己的兩萬大軍,也不過四萬大軍,根本就不足以成事。

眾人交換了一個眼神,情知到了離開的時候,當即起身告辭。

今次之所以能來這里,也不過是與袁紹有幾分薄面。

若非如此,曹操、袁術、周堅根本就不會來袁紹大營。

就在袁紹邀請各路諸侯密議立君之事時,李儒也在挨個拜訪幾路諸侯。

丹揚太守周昕大營。

李儒向周昕長長一揖,唱道:“儒,見過周大人。”

周昕踞案而坐,并未起身,老神自在地盯著李儒皮笑肉不笑地問道:“不知李儒先生來見本官所為何事啊?”

李儒也不動怒,微笑道:“儒此來,實為送大人一場功名耳!”

周昕眉頭一挑,‘哦’了聲道:“愿聞其詳。”

李儒不答反問道:“不知周大人對當今天下大勢有何高見?”

周昕想也不想地道:“洛陽雖遭兵災,但廷朝根基未損,吾等身為漢臣,自然要戳力匡扶漢室,以振國祚,扶社稷于垂危。”

李儒連連點頭,又問道:“然天子駕崩,兩位皇子皆歿于亂軍之中,不知大人以為諸漢室宗親何人可為帝,又有何人可以匡扶漢室,扶社稷于垂危?”

周昕想了想,暗忖董卓那廝想擁立華陰王為帝,李儒這家伙明顯是來做說客的,當下不動聲色地道:“兗州牧劉岱大人德隆望重,可以為帝。”

李儒連連連點頭道:“周大人所言甚是,然不知又有何人可匡扶漢室?”

周昕頓時愕然,搞不明白李儒打的什么主意,董卓那廝不要立華陰王為帝嗎,自己只是隨口一說,李儒這廝竟然一副十分贊同的意思,這廝到底想干什么?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