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97章 戲昌,你可知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章 戲昌,你可知罪?

第97章 戲昌,你可知罪?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自中平元年以來,南陽這個中原第一大郡就一直匪患不斷,兵連禍接。(.)不到一年時間先后兩任太守死于兵災,讓南陽太守之位隱隱蒙上了一層不測兇兆。

中平二年七月。

精山賊勢復起,南陽大地再次烽煙四起。

南陽太守周堅率軍出擊,大破叛軍前部于堵陽城下,隨即引軍追擊,于舞陰以西再次大破賊軍,余眾逃到中陽山,坐困一月,軍中糧盡,不得不舉眾而降。

自此,南陽境內所有匪寇基本平靖。

周堅從近五萬精山賊中抽出兩萬精壯漢子編組訓練,其余老幼婦孺則安置在堵陽進行屯田,至于周武等屈身賊營的隨從,側去盡偽裝,重新回到周堅身邊做事。

自從進入賊營以來,周武等人就改頭換面,從來不以真面目示人。

此番任務完成,脫盡偽裝回到周堅身邊,只需蟄伏一段時間,到也不怕被人認出。

堵陽,縣衙大堂。

“下官參見府君大人。”

堵陽令李康向周堅一揖倒地,執禮甚恭。

“免禮。”

周堅抬了抬手,待李康直起身子,才欣然贊道:“此番精山賊引眾寇掠堵陽,能夠保住城池不失,全賴李縣令之功也!本官定當上奏天子,為你請功。”

“不敢,府君大人過譽了。”

李康連忙謙虛道:“賊眾引軍一萬掠境,堵陽兵少力弱,若非府君大人及時引軍擊潰賊眾,堵陽怕是已經失陷,下官實不敢居功。”

周堅也不多說,問道:“本官聽說賊眾引軍攻城時,堵陽城中有一員猛將曾射殺賊兵數名頭目,不知是何許人也?”

李康答道:“實乃本縣縣尉黃忠耳!”

“黃忠?”

周堅耳言一怔,暗忖原來竟是黃忠,怪不得有此箭術。

李康惑然道:“府君大人可是曉得黃縣尉?”

周堅‘恩’了一聲,道:“就請李縣令將黃忠喚來一見。”

李康心中疑惑,卻不敢多問,連忙恭聲應命,譴人去叫黃忠。()

不多時,黃忠疾步匆匆而來。

進了大堂,見堂下只有二人,當即便明白端坐上首的看上去只有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多半便是府君大人周堅,連忙拱手長禮,“下官黃忠,參見府君大人。”

周堅肅手道:“免禮吧!”

心中卻暗自疑惑,印象中的黃忠原該是白發蒼蒼的老將形象才是,不想竟是個三十多歲的壯年漢子,這反差也實在太大了些。

“謝大人。”

黃忠拱手再揖,這才直起身子,退立一側。

周堅打量黃忠幾眼,問道:“素聞黃縣尉武藝精湛,有萬夫不擋之勇,兼且精擅百步穿揚之射術,曾于月前射殺數員精山賊頭目,不知是真是假?”

黃忠答道:“不敢當府君大人贊譽,不過月前精山賊眾引軍攻城時,下官確曾于城上射殺了五名賊軍頭目。”

周堅欣然道:“如此說來,當不會有錯了。”

黃忠不知府君大人是何用意,只好沉默不言。

縣令李康卻暗暗羨慕,心說黃忠這下可發達了,沒想到府君大人竟然知道他,而且看樣子府君大人還頗為賞識他的武藝,看樣子怕是升官慢不了。

周堅道:“黃縣尉即有萬夫不擋之勇,若不為朝廷效力,未免可惜。”

黃忠受寵若驚,忙拱手道:“多謝府君大人抬愛,下官愧不敢當。”

周堅道:“有何不敢當的,黃忠聽令。”

“下官在。”

黃忠連忙上前一步,俯首待命。

周堅道:“本官封你為帳前校尉,統領一營兵馬,即rì起可于本官帳前聽調。”

“這……下官遵命,多謝府君大人。”

黃忠又驚又喜,好消息來的太過突然,一直還讓他有些感到不太真實。

李康則是羨慕的差點失態,黃忠這廝運氣為何如此之好。

漢軍軍制,五人一伍,設伍長;十人一什,設什長;五十人一隊,設隊率;百人則為一屯,設都伯;兩百人一曲,設軍侯;四百人為一部,設軍司馬統之。

再上則是校尉,可領五部兩千兵馬。

校尉秩比兩千石,俸祿和太守持平。雖然身份地位皆不及郡太守尊榮,更沒有太守權力大,但卻是大漢朝廷最底層的統兵將領,具有dúlì的統兵職權。

甚至羽林、北軍等zhongyāng官軍的有些帶兵校尉比郡太守還要顯赫,比如周堅曾經擔任的北軍五校之屯騎校尉,西園八校尉等等。

至于最為顯赫的司隸校尉,更是能夠上朝議政,職位之重要可見一般。

校尉的任命,和各地郡守縣令等命卿一樣,只有天子才能夠任命。

不過,自從年初各州賊勢復起,朝中百官上奏靈帝,令各郡太守自行募集兵勇討平境內賊寇開始,朝廷的律令就已經漸漸失支聞約束力。

許多郡太守趁機招兵募將,少的數千,多的也有上萬兵馬。

有了軍隊,自然得有相應的將領來統領,否則何以成軍。

各地郡太守干脆就口頭任命親信屬僚為校尉,以統領軍隊。朝廷就算心知肚明,然各地匪寇作亂,西涼叛軍挾眾十萬入寇三畏,卻也顧不上那么多了。

黃忠原是武將,雖然只得周堅口頭封了個帳前校尉,但能統領一營兵馬,卻也比在堵陽做個沒多少實權的縣尉要強多了,如何不喜。

次rì,周堅率領大軍回師宛城。

九月初。

周堅率領大軍回到宛城,開始著入治理內政。

南陽數遭兵災匪禍,生民疲弊,如今匪寇雖平,但百姓卻多有流離失所者,雖然周堅已經下令各縣安置流民,但其中的政務錯蹤復雜,卻不是一時半會能理順的。

漢末是士家豪族的天下,當官的絕大部分都是出自豪門士族。

南陽府庫空虛,要想安置流民,就得讓世家豪門出錢糧。

這樣一來,就必然會觸及豪族世家的利益,如何讓豪門世家乖乖拿出錢糧,安置數以萬計的流民,而又不令世家敵視自己,需要好生思量。

否則若是犯了眾怒,自己這南陽太守怕是也當不長了。

太守府衙,后院廂房。

“戲昌見過府君大人。”

戲昌面露訝然,向周堅拱手一禮,似是沒想到新任的南陽太守竟如此年輕。

周堅沉聲道:“汝身為士人,卻屈身事賊,可曾知罪?”

戲昌臉色淡然,道:“身陷賊營,不得已而為之,請府君大人明鑒。”

周堅道:“荒謬,吾輩士人自當深明大義,若為朝廷故,縱然舍身赴義,也不能因為身陷賊營,就為賊效命,置大義于不顧。你即是士人,緣何不識大義乎?”

戲昌反問道:“命都沒了,還要大義何用?”

周堅不悅道:“昔蘇武身陷匈奴,寧死不附,匈奴徙武北海上無人處,蘇武則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你身為士人,卻貪生怕死,寧不知恥乎?”

戲昌不以為然道:“貪生怕死,人之本性,有何恥乎?”

周堅勃然大怒,拍案怒道:“胡說八道,簡直一派胡言。”

戲昌冷目以對,絲毫不慌。

早在周武尚在張曼成麾下時,他便知道周武等人用的全是化名,更是通過蛛絲馬跡推斷出周武等人乃是奉了某人命令,屈身賊營之中圖謀大事。

周武素來謹慎,也頗知兵法,許多事也一直找他拿主意。

然而此次復出精山,卻并未與戲昌商量。雖然敗的看似合情合理,但是對周武等人頗為了解的戲昌卻看出了貓膩,以周武之能,縱然不敵,也不可能敗的這么徹底。

在傷亡甚微的情況下,竟然全軍覆沒。

如果說其中沒有貓膩,打死戲昌也不相信。

唯一的解釋就是,周武是故意敗的,至于原因,看看這位周府君大人如何近五萬精山賊眾,便可猜知一二,不外乎想擴充羽翼,積蓄實力。

敢譴親屬屈身附賊,置忠義于不顧,怎么也算不得是一個忠誠。

既然不是忠臣,卻想擴充實力,除了jiān臣,并無第三種解釋。

此人既然有野心,卻跟自己說什么大義,那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么?

因此戲昌十分淡定,根本不怕周堅真的會將自己交出去治罪。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