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62章 會師廣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章 會師廣宗

第62章 會師廣宗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1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朝蓋

五月。

皇甫嵩揮軍北上,過梁國、濟陰,于六月進抵東郡,兵逼秦亭。

時卜已所部叛軍挾眾南下,沿途攻城掠地,已經殺到秦亭渡口,與官軍隔河相持。

皇甫嵩下令大軍強渡河水,于秦亭渡擊敗叛軍,卜已率四萬余殘部倉惶而逃。皇甫嵩率軍渡過河水,北上追擊,于蒼亭大破卜已殘部,擒斬卜已,東郡黃巾遂定。

連番征戰下來,出征時的兩萬大軍已不足一萬八千。

戰死及重傷不能再戰的多達兩千余人,好在經過數場血與火的洗禮后,一萬八千大軍正在迅速發生兌變,所有新征入伍的新兵已經兌變成為了老兵。

秦亭渡口一戰,皇甫嵩揮軍強渡,成功從正面擊破了卜已的五萬余大軍。

與在潁川初戰之時相比,如今的一萬八千大軍,戰斗力強了幾近十倍。在潁川時面對波才的十余萬叛軍,還要避其鋒芒,然而如今,卻能從正面一戰擊破。

擊破東郡黃巾后,皇甫嵩當即上表天子,同時積極厲兵秣馬,靜待朝廷調令。

十日后,朝廷以八百里加急傳來調令,令皇甫嵩北上冀州,與北中郎將盧植合兵共伐冀州黃巾,以期盡快討破張角大本營,平定黃巾之亂。

皇甫嵩不敢耽擱,令到之日即揮師北上,入清河國后轉道西向,直撲廣宗。

五日內,大軍疾行數百里。

七月初,皇甫嵩率軍進至廣宗城,北中郎將盧植親率諸將出迎。

寬闊的平源上,大軍原地列陣,旗旌招展,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皇甫嵩率諸將策馬而出,距離盧植尚在二十余開外時,便勒住戰馬,于馬背上遙遙拱手一禮,朗聲道:“數月不見,子干近來可好?”

盧植年過四旬,雖甲胃在身,卻顯的風度飄飄,到更像是個飽學多才的儒生,而不是統率大軍的將軍,聞言欣然道:“托圣子洪福,植尚且安好。義真率軍遠來勞頓,何不令大軍扎下營寨,與植同入中軍,待歇息一晚,再議破敵之計。”

“善,就依子干之意。”

皇甫嵩欣然應允,當即下令大軍就地扎營,自率諸將前往盧植中軍大營。

周堅側目打量盧植帳下諸將,忽然發現諸將最后有三將頗異常人,其中一人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

另一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

最后一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身姿雄偉,威風凜凜,雙臂似有縛虎之力。

進了中軍大帳,諸將分兩列入座。

盧植居左席首位,帳下諸將依次于下首落座。

皇甫嵩居右席首位,帳下諸將亦依次于下首入座。

有士兵奉上了早已準備好的膳食,軍中禁酒,權以茶代之。

盧植先將帳下諸將依次作了介紹,介紹到最后三人時,指著那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的年輕將領道:“此乃中山靖王之后,劉備劉玄德是也,昔年曾列于植門下求學,與植有師生之誼!其下兩位乃是玄德義弟,二弟關羽字云長,三弟張飛字翼德,二人皆有萬夫不擋之勇,此番征討黃巾,玄德并其二弟勇猛殺敵,亦多有戰功。”

皇甫嵩拱手一禮,卻并未起身,只是道:“竟是漢室宗親,真壯士也!”

下首諸將亦紛紛拱手作禮,不免多打量了劉備這漢室宗親幾眼。

周堅則是多打量了劉關張三人幾眼,心中暗忖,原來這便是劉備和關羽張飛,而且劉備這廝還是盧植的學生,看樣子,盧植似乎對其頗為欣賞。

劉備急與關張二人起身回禮,執禮甚恭。

帳下諸將全是校尉以上的統兵將令,劉備與張飛三人無官無職,尚是白身,能夠出席這樣高規格的軍宴,已是盧植破例,只能敬陪末座,絲毫不敢失了禮數。

盧植介紹完帳下諸將,皇甫嵩亦逐一介紹了帳下諸將。

周堅雖甚得皇甫嵩器重,統領的兵馬也最多,然而卻只是個雜號校尉,位在北軍五校之下,在極講究身份職位的軍隊里,只能列席于中間。

皇甫嵩介紹到周堅時,目露激賞之色,對盧植微笑道:“此乃嵩帳下校尉周堅,乃故太尉周公仲饗從孫。周堅雖尚不及冠,卻智勇兼備,頗能統兵。此番討平波才、彭脫及東郡卜已所部叛軍,周堅均立有大功,日后諒可為朝廷之梁柱。”

周堅急起道向盧植長長一揖,道:“末將見過盧植將軍。”

又向盧植下首諸將團團一揖,朗聲道:“見過各位將軍。”

諸將亦起身還禮。

盧植肅手道:“不必多禮,且入座。”

待周堅重新落座,才手撫柳須,喟然贊道:“真英才也!傳聞汝曾親手獵殺猛虎取虎皮以贈張讓,求取功名官爵,不知是真是假?”

此言一出,堂下諸將俱皆愕然。

皇甫嵩也濃厚一蹙,暗忖子干當著諸將的面這話說出來,可就有些打臉了。周堅此子雖貪圖權位,依附了閹宦,但并無失大節。若好生拉攏,不難使其與閹宦相離,成為大將軍的臂助,日后對付宦黨,也是一大臂助。

周堅心中不悅,面上卻不露絲毫,恭敬答道:“將軍所言不假。”

盧植目光灼灼,直視周堅逼問道:“景公位列三公,廣有聲望于朝,累有恩德與吾輩士人,汝即為景公之孫,因何背志失節,依墜閹宦?”

周堅沉聲道:“報國無門,不得不托身于宦黨。”

盧植劍眉一挑,不悅道:“荒謬,今天子圣明,何來報國無門之說?”

周堅道:“如此,敢問將軍,若天子圣明,則國運昌隆,民生安定;然則如今卻天下匪寇四起,民不聊生,饑荒遍野,百流亦多有附賊為匪者,卻不知是何故?”

“這……”

盧植一時啞然,不知如何回答。

所謂天子圣明,也不過是一句套話而已。

當今天子是個什么樣的君主,帳下諸將人人都心知肚明。

盧植只是對周堅身為士人,卻依附于宦黨之下有意見,故爾才借故責問幾句,如今被周堅這一反問,卻委實不知該如何回答。

天下匪禍四起,百姓流離失所,最關鍵的原因,便是天子不夠圣明。

若當今天子當真是圣明之君主,又豈會有黃巾之亂,百姓又豈會附賊為匪。

這些原因諸將都心知肚明,只是不敢,也不能說出來罷了。

皇甫嵩連忙插話道:“此事多說無益,子干不如與吾說說廣宗戰事罷!”

盧植點點頭,又瞥了周堅一眼,目光中卻并無惱怒,隨即與皇甫嵩說起了廣宗戰事。

陪于末座的劉備打量著周堅,心中卻又起了一番思量,暗忖有個好的出身,果真比什么都好,這周堅尚不及寇,便已經職拜校尉。

只要能升官進爵,就算依附宦黨又如何?

自古成王敗寇,史書永遠都是勝利者書寫。亂世將至,只要能求的功名權位,才有機會掌握足夠的力量,在大浪中激流勇進,安身自保。

否則,就只能成為大浪中的一朵浪花,隨時都會破滅。

與功名權位比起來,依附宦黨只不過是旁枝末節,況且依附宦官只是站隊不同,并沒有做什么違背仁孝忠義,遭天下人唾罵的事情,于大節無失。

朝中依附宦黨的朝臣不在少數,多一個周堅又算什么。

可嘆自己身為漢室宗親,帝室之胃,卻落得個一文不明,至今尚是白身。

就算想攀上張讓的高枝,求個一官半職,人家也未必肯理會自己這個破落皇親。

請到m.qidian閱讀。

書書屋最快更新,請

本內容出自《》,朝蓋出品,。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