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三國第二章 大小蘿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周氏三國 >>周氏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章 大小蘿莉

第二章 大小蘿莉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1日  作者:朝蓋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朝蓋 | 周氏三國 

/朝蓋

別院外,月亮拱門前。

周堅負手欣賞這如畫美景,心中思量幾件事情。

蔡邕是當世大文學家,因彈劾宦官而被迫流亡江湖,攜女托居在喬玄府上。

其女蔡琰,才貌雙絕,精通樂曲,因與其父修撰漢史而名傳后世,只是命途坎坷,出嫁不久夫亡,正值匈奴作亂,被匈奴虜去塞外十多年,命運之坎坷,令無數人嗟嘆。

周堅也沒想到,意外來到這個年代,竟與蔡琰成了青梅竹馬的玩伴。

周氏乃舒縣望族,周尚在光和二年任皖縣令。

周堅隨父居皖縣,看著蔡琰一天天長大,心中有一種別樣的感情。

仆婦匆匆出來,道:“周公子,小姐有請。”

周堅點點頭,看到仆婦手中牽著的女童,就露出了笑容。實在沒想到,同樣美名傳后世的大小喬,一個還不滿四歲,一個才剛剛學會走路。

趨前抱起喬瑩,笑著問,“瑩瑩,最近隨你蔡琰姐姐又識了幾個字?”

喬瑩清脆地童音道:“周堅哥哥好,瑩瑩又識了五個字。”

“不錯,不錯。”

周堅連連點頭,刮了刮喬瑩臉蛋,“長大了也是個才貌雙全的大才女。”

仆婦暗笑,這位周公子真是個妙人,童心未泯,竟然跟孩子逗趣。

喬瑩咯咯笑,一派天真爛漫。

周堅走進別院時,蔡琰抱著喬佳迎了出來。

“周大哥來了,小妹有禮了。”

蔡琰襝衽施禮,禮數極為周到,展現出良好的家教。

周堅放下大喬,肅手道:“不必客氣,到是我經常來打擾,顯的唐突了。”

蔡琰淺笑一聲,側身讓客。

周堅也不客氣,就在院落里的一把紅木椅子上落座。

三國是沒有椅子的,都是跪坐在錦榻上。

周堅不習慣跪坐,而且也不舒服,就指導篾匠做了幾把椅子桌幾,不料卻被周尚貶斥為玩物喪志,因此不敢在家中擺,就送給了蔡琰,只有在這里,才能坐坐椅子。

院中有青田,植有花叢藤蔓,雖是十月秋,依舊芬芳宜人。

蔡琰將小喬交給仆婦,在對面落座后嫣然道:“周大哥今天想聽什么曲子?”

周堅每次來,總要聽蔡琰奏曲,特別是近一年來,已經養成了習慣。

這個年代的生產力極度落后,根本就有什么娛樂設施,為了打發多余的時間,周堅偶爾跟蔡琰討教音律樂曲,到也慢慢品出了味,喜歡上了樂曲。

周堅道:“聶政刺韓王吧!”

蔡琰輕笑一聲,取過古箏,玉指輕扣,美妙的音符躍然而起;輕靈的歌聲,宛如那洗滌塵囂的仙音,似乎令空氣中的燥動也漸漸淡去。

周堅一手抱著大喬,一手抱著哇呀哇呀的小喬,聽的心神皆醉。

唯一的遺憾,或許就是大喬和小喬太小了,名傳后世的美貌還遠未長成。

蔡琰的歌喉輕靈婉轉,略帶清脆的嗓音似乎能洗盡塵世的喧囂。

人美,歌聲更美。

聶政刺韓王,這是一首千古絕唱。

或許這個曲名少有人聽過,但十大名曲之《廣陵散》卻熟為人知。

周堅也不知道《廣陵散》竟是蔡邕所作,只是曲名叫《聶政刺韓王》,直到一次聽到蔡琰奏唱時,問了才知道,原來這首千古絕唱卻是一代大家蔡邕所作。

至于什么時候更名為《廣陵散》,卻是不得而知了。

激昂、慷慨的曲調隱射出金戈鐵馬的殺伐音符,聽之令人熱血沸騰。

一曲終了,余音梟梟。

周堅還沉浸在那激昂的音符和美妙的歌聲之中,不能自拔。

別院隔壁,乃是蔡邕居所。

書房中,蔡邕正在撰寫一卷經籍,聽到樂聲時,忍不住停下筆,輕輕蹙眉。

衛寧正在通讀一卷策論,聽到樂聲起,則不知不覺就走了神,沉浸在那激昂的音符和美妙的歌聲之中,直到一曲終了,才漸漸回過神來。

忽然想起什么,臉色就變的十分難看。

“小妹獻丑了。”

蔡琰奏完一曲,放下古箏淺笑。

周堅輕輕擊掌,微笑道:“每次聽這首曲子,總是能讓人有別樣的體會。歷代雖然多有豪杰,但如聶政此等義士者,卻也不多見,委實令人欽佩。”

蔡琰道:“周大哥最近可有新作,能否讓小妹聆聽一二?”

周堅點點頭,“新作到沒有,不過今天我奏一首老曲。”

蔡琰奇道:“何曲?”

“等下就知道了。”

周堅神秘一笑,取過一把古琴,試了下弦,開始彈奏起來。

清亮的琴音很快奏響,凄美婉轉的曲調,熱情奔放地歌聲,渲染出深摯纏綿、旖旎綿邈的濃濃的傾慕和大膽的表白,傳遞著無言的心聲。

漢時男女之防遠不及宋、明時嚴重,對愛情的追求也很直接。

司馬相如為了追求卓文君,能作出《鳳求凰》這類詞曲,便是最好的明證。

蔡琰雖然臉紅過耳,卻依舊聽的很認真。

一曲終了,周堅又坐了盞茶功夫,起身告辭。

蔡琰和衛寧連忙起身相送,仆婦牽著大喬,抱著小喬,也跟著送了出來。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周堅摸摸大喬地腦瓜,灑然一笑,大步離去。

蔡琰望著周堅欣長有力的背影,清徹地眸子里流露出愛慕之色,復雜難言。

“小姐。”

仆婦輕輕喚了一聲,臉上滿是憂慮,欲言又止。

轉過身,卻看到衛寧站在不遠處,臉色十分陰沉,原本英俊的臉龐,竟然變的有些鐵青和猙獰,眼里似乎有莫名的火焰在燃燒,頓時臉色變白,羞愧交加。

“老師,弟子打算明天回河東。”

衛寧來到書房,臉色雖然很平靜,但語氣中透露著強烈的酸楚。

蔡邕放下竹簡,詫異地道:“不是說好了正月過完再回嗎,為何要現在回?”

衛寧凝眉不語,拜倒在地。

“唉!”

蔡邕嘆息一聲,已經想到了這個心愛的弟子為何要現在回河東。

皖縣城內車水馬龍,好不熱鬧,只是百姓卻多面有菜色。

朝政壞敗,吏治腐朽,最直接的受害者,還是窮苦百姓。

街頭巷尾,隨處可見無家可歸的流民。天災加上人禍,無數百姓失去田地,只能扶老攜幼的流亡天下,雖然官府盡力安置,但依舊每天都有流民涌進縣城。

縣衙旁邊有一座大宅院,占地足有七八畝。

住在縣衙里面不太方便,周堅辟宅另居,一來勤練武藝,二來訓練死士。

八年前,周堅從流民中收容百余名流氓兒童,擇其十歲左右精壯者二十名為隨從,以特種兵的訓練方法訓練,如今個個都能以一擋十。

只是條件所限,無法擴大規模。

一來訓養死士需要花費大量錢財物資,二來人數太多,只會招災引禍。

如今朝政雖然腐敗,但漢家江山根基未損,世人百姓附漢之心未曾動搖,就算有野心也不能露出馬腳,否則只會惹來禍事,周尚第一個就會大義滅親。

周堅經過前院時,二十名隨從正在進行體能訓練。

這些隨從都是年輕力壯的棒小伙,最大的二十三歲,最少的也有十八歲。

周堅不但教授特種兵的搏殺技能,還教他們識文斷字,研讀兵書及排兵布陣,抽空還帶出去打擊附近的山匪水賊,個個手上都有不下十條人命。

“公子回來了。”

負責監督訓練的周武連忙跑過來恭迎。

周堅點點頭,問道:“打聽清楚了嗎,鄭家都得罪過什么人?”

周武忙道:“回公子,都打聽清楚了。”

周堅道:“那好,讓大伙休息吧,養好體力,晚上行動。”

周武答應一聲,立刻跑過去讓隨從們解散休息。

周堅繞過中院,來到西跨院時,兩百多名青少年正在研讀經卷,朗朗有聲。

這個年代什么都缺,最不缺的就是無家可歸的流民。

訓練死士人數不能太多,否則會招災引禍。

周堅就從流民中選取年歲小的少年,又找了落魄無依的文人士子教他們讀書,七八年下來已經有了三百多人,抽空還要開荒懇田,習武強身。

“小人見過公子。”

教書先生陳方連忙跑過來行禮。

“免了。”

周堅揮揮手,問道:“錢糧還能用多少時日?”

陳方答道:“秋上十頃田共得谷兩千石,除去各項賦稅,節省一點的話,勉強能夠一年之用。只是錢銀消耗破大,不知公子可有良策解決?”

周堅點點頭,“這個我來解決,讓他們只管好好念書就行。記得別盡讀死書,要多鍛煉處理政務雜事的能力,有不開化的書呆子,干脆就讓他們專門去種地,免得浪費糧食。”

陳方點點頭,這點他心里有數。

周堅轉了一圈,就離開了。

要養活這三百多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周氏雖然是望族,但當家做主的并不是周堅,也不可能給他巨額的錢糧收養流民。

三百多人吃吃喝喝,還要買書簡筆墨,一年下來絕對是一筆不菲的數字。

周堅只能通過父親周尚的關系,弄了十頃田地,讓收容的這些流民閑時懇荒耕種,偶爾出去做幾筆無本買賣,勉強維持了七八年。

書書屋最快更新,請

本內容出自《》,朝蓋出品,。


上一章  |  周氏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