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軍營成長記第六百一十二章 散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現代>> 重生軍營成長記 >>重生軍營成長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一十二章 散熱

第六百一十二章 散熱


更新時間:2018年12月20日  作者:霍格華茲  分類: 現代言情 | 都市生活 | 霍格華茲 | 重生軍營成長記 

,無彈窗

彭衛寧看到趙曼紅、沈一一、劉以豪還有衛源他們幾個在那里一起忙得熱火朝天的樣子,心里有一點點的無奈。自己是一個軍人,哪怕他愿yi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護沈一一,在這種專業知識的領域,他還是沒有辦法幫上忙的。在這一剎那,彭衛寧感到自己可能這一生在這個領域都無法接近沈一一的內心。

此刻的彭衛寧是孤寂的。因為在這個房間里的其他人都不會有心思去考他的感受。大家已經被即將到來的研究上的突po給占據了所有的精神。

沈一一細細地察看了機槍上的那些機關。那些機關在她第一天接觸的時候并不存在,全是在這幾個星期的時間里面在趙老爺子的指導下,小伙伴們一點一點地往上添加出來的。而這些機關可不是空在那里的,往ǎng一個機關上都連著好幾根電線或者是鋼絲,連接到其他在地上的幾個箱子里面。在那里面,存放著“終結者”系統的控制和作動單元。

因為整個系統的幾個單元目前還是按照模塊化設計的,所以在研究的過程中,為了鋪開工作面,各個單元的聯接還是用了電線而不是整合在一起的。這樣的設計在試驗研究階段的效率是最高的。因為一來可以負責不同模塊的人分工合作,同時展開多個工作面;二來這樣的設計萬一發生了什么問題,也可以只在出了問題的那個區域進行局部的改動,而不至于影響到其他的地方,造成整個研究課題的延宕。

這會兒趙老爺子和劉以豪兩個人正一人拿著一把鉗子,在機槍的兩個不同的位置調整著上iàn的鋼絲呢。

是的。為了保持整個“終結者”系統的靈敏性,在設計的時候,除了主要的承力部件之外,在非電控的部分,沈一一和劉以豪商量之后都采用了鋼絲幅條的連接形式。這就像是鋼琴的驅動一樣。因為使用了鋼絲的連接,實際上減小了整個系統的機械慣性,同時輻條的設計又能得用細長鋼絲的大力臂,大大減小了操作時的能耗。而對于長直的條狀結構最害怕的失穩狀態,又因為整個鋼絲輻條在作用時是受拉的狀態而不是受壓的狀態,壓桿失穩在這里不可能發生。

這樣一個巧妙的設計,完全由兩個還沒有畢業的清華大學的大學生給設計出來,在這個項目上應用,而且重要的是從研究開始到現在,整個機械部分的設計都得到了很好的驗證,保證了項目的順利進行。這一點在趙曼紅趙老爺子發覺之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趙老爺子在項目進行的過程中,已經不是第一次給這一次從清華大學來的這個團隊豎大拇指了。而這樣的大拇指累積得越多,趙老爺子那曾經熄滅的火熱的革命熱情又重新活了過來。他甚至已經動了給上iàn打報告,要把這兩個學生給定向分配到他這里來的念頭。

老爺子在部隊里面呆久了,所以認識已經和社會有一點脫節。他還不知道整個國家的大學生分配已經和以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現在國家對于大學生已經都不包分配了,當然也就沒有辦法再指定大學生畢業之后的去向了。所以老爺子的想法可能只能成為一個奢望了。

當然,真的具體到沈一一和劉以豪這兩個人的話,一定要把他們給要來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要動動腦筋,轉上一個彎來。別的不說,沈一一當初在沈建國同志的強烈要求之下,她可是一個國防定向生。作為國防定向生,就是說畢業之后是要參軍的。這同樣是參軍,把她給弄到首都軍區來當然就不是不可能了。而趙老爺子在首都軍區里的威信還是很高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把這個小丫頭給弄到自己這兒來也不是難事。至于劉以豪,他可不是什么國防定向生。人家是正正經經能過統招進入清華大學的高材生,所以直接把他給弄來是有點問題的。不過可以通過特殊渠道把劉以豪給征召入伍之后,再把他給拉到首都軍區來。這樣轉的圈子大了一點,但是總還是可以行得通的一條路。當然,咱們不是國民黨,不搞強拉民夫的那一套,但是單單憑著沈一一畢業后肯定會入伍這一點,利用劉以豪那一顆紅心向一一的艾慕之心,要他自愿參軍也是可以的。

只是以上這些理論上可以行得通的讓沈一一和劉以豪來到首都軍區的道路,在一個對于目前的形勢并不清楚的趙曼紅老爺子這里是沒有什么指望可以實施了。老爺子還活在過去的那種行政分配的時代,自然不可能對于目前這些行得能的渠道有什么研究。真正實施的時候一定是困難重重。再說,老爺子的威望再高,那也只是局限于首都軍區的這一畝三分地。而要落實上iàn說的這些渠道,哪里只是首都軍區內部的關xi可以擺得平的。那可真的是要動用到社會上方方面面的關xi啊。這樣的關xi,在軍營了可以說是“宅”了一輩子的趙老爺子當然是門兒都摸不著的。

當然,此刻的趙曼紅老爺子最多也只能說是動了這樣的心思而已。他現在的全部注yi力還是在自己“支援”或者說是“協助”清華大學的這個團隊搞的這個全自動機槍的上iàn。老爺子和槍械打了一輩子的交道,這還是他第一次把槍給改造得無從下手呢。是的,所有那些之前使用的時候可以用手摸到的地方,現在全都被一根根電線或者是一根根鋼絲輻條所占據了。那密密麻麻的樣子,要是這會兒手伸上去,扎手是一定的。當然,因為用了輻條驅動,本來也不能用手去摸。因為一摸就可能會造成連擊,從而發生意外事故。老爺子對這一點心里是十分清楚的。只是單單從這已經和槍改動得相當大的還冠之以“機槍”之名的武qi上,老爺子就有了一種十足的新鮮感。這樣的新鮮感是他在軍營這么多年之后第一次才產生的。自詡為對于現役的陸軍武qi已經十分熟悉,閉著眼睛都可以把槍械拆卸后復裝的趙老爺子,這一次對著自己和這幾個小家伙們一起搗鼓出來的這個新式的武qi,可不敢再夸口說自己同樣可以閉著眼睛也完成拆卸復裝了。因為這個武qi可是自己之前從來都沒有見到過的武qi啊。

越是這樣,老爺子對于完全后的這個全自動機槍的期待感就越是強。他就是想看看,這個自己之前從來沒有看到過,從來沒有摸到過,甚至是從來沒有想到過的新式的機槍,真正完全了裝配之后會是什么樣子。它的威力真正發揮的時候,是能夠達到什么樣的程度的。

老爺子放下了手里的那個鉗子,看了看四散的那幾個加到了幾個大盒子上的電線,心里既興奮又擔心。興奮是因為眼看著離最后的答案揭曉的時間已經剩下不多了,自己的期待很快就能夠得到回答。而擔心則是因為,看看這地上的那些零散的電線,自己之前看到過的武qi都是十分緊湊的,哪里會有這樣松散的外觀這樣的全自動機槍,真的能夠達成它的作戰使命嗎

老爺子的擔心如果讓劉以豪和小伙伴們知道了,一定會馬上安慰他的。因為其實目前大家在一起辛勤勞動的這個機槍,其實并不是最終提交出去的那個形態。就像研制飛機的時候,大家都要造一個在地上永yuǎn也飛不起來的“鐵鳥”那樣的試驗臺用于線路和管路的驗證試驗一樣,目前大家所制造的這個分成了幾塊的“全自動機槍”其實也只是一個用于驗證試驗的“樣槍”而已。在將要進行的試驗后,如果試驗證明這把樣槍已經完全達成了大家的研究目標,之后的工作就是要把這四散的模塊給整合起來了。

小伙伴們都是清華大學電子系的。大家都知道電子產品的一個特色就是集成。一代一代的電子電器設備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就是集成度越來越高。從第一代電子產品的那些粗大笨重發熱量還高的電子管,到第二代電子產品更換的那些小巧又可靠的晶體管,再到第三代產品那一塊電路板上只剩下電容電阻和幾塊集成電路插片,可以說整個電子技術的發展就是朝著小型集成電路的方向在發展。這樣的專業出來的學生,哪里有可能會放任自己主導的項目設計最后淪落成為這樣一個個如此分散又零亂的結構呢。所以最后的集成就會是那些多余的電線一定會被縮短到看不見,甚至是濃縮成為一個焊點而已。而那些現在還分散的模塊則會被整合到一個統一的箱子里面去。因為這樣的一個箱子才是最終這個名為“終結者”的第一代的作戰型機器人所當具備的最初的形態。

當然,劉以豪他們所計劃的微縮和集成的目標,雖然也是沈一一所規劃的,機械工程師出生的她還考了一個劉以豪他們現在還沒有考到的問題。那就是散熱問題。隨著集成度的提高,那些現在分散的元件和模塊最終都會封裝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這個時候有一個因素就不能夠忽視了。從初中物理大家就學過了電流的幾大性質,其中一個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電流的熱效應。是的,所有的電子電器都會產生熱。可以說,散熱將永yuǎn是所有的電子電器元件在設計時應該考的問題。

初中時大家往ǎng只注yi計算什么電壓電流和電阻的關xi了,課本也沒有給出什么電流生熱的具體的公式或者說是習題,所以大家對于電流的熱效應的印象并不深。而中學物理試驗的那幾個元器件又都是裸露在大氣中,分得很開的那些元件,在安全電壓的作用下,電流的熱效應并不是一個十分顯著的問題。所以同學們都對這個沒有深刻的印象。

而沈一一在前生當工程師的時候,在具體的工程實踐中可是親眼見到過因為電流過大而造成的元器件損壞,甚至還有電流過大造成的短路起火的現象的。所以她對于所有的電器設備的電熱效應具有十足的敏感。再加上這個機槍以后所有的電子控制元件都會集成在一起,而機槍本身作為武qi,連續發射子彈本來就會造成槍管的過熱。這種情況下,熱加熱肯定會造成機槍的故障,甚至會造成設備的損壞的。這個問題,可能現在在實yàn階段,純粹是為了寫論文而積累數據之時并不明顯,但是未來在這個樣機朝著實際可以應用的武qi發展之時就躲避不開了。換言之,為了整個裝備的功能發揮,為了整個機槍的可靠性計,散熱問題都是一個回避不了,而且應該積極解決的問題。

沈一一此時有些后悔,當時還是把問題給想簡單了。自己當時只是想到了整個課題的機械部分和電氣部分,反而忘了熱分析了。想當年在沈陽搞發動機的時候,沈一一還是進行了熱力學的傳熱計算的。可是到了這個課題當初策劃的時候,自己反而一時沒有想起來還要有傳熱分析這回事情。所以在之前的設計和計算當中都沒有把這一塊的工作給計劃進。現在臨到了快要樣機成功的時候,自己才想起來,原來還差了這么一塊。自己看來還是要快點想想辦法,盡快地把這一塊給補上。不然的話,自己的這個“終結者”最終只為自己的論文服u了,卻轉化不成我們人民軍隊的戰斗力,成為不了自己和同學們的生產力,這可不是自己想要接受的結果。

當然,在樣機階段,目前這樣的形態的機槍還是不需要什么散熱的。單單是這樣大的體積的幾個分散的模塊,它們的散熱面積就已經足夠現在所產生的那些電生熱的散發了。目前階段的重點還是盡快實現功能樣槍的原理驗證。未完待續。

思路客,無彈窗

聲明:小說均由霍格華茲粉絲提供,如有能力請去官網支持正版。


上一章  |  重生軍營成長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