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343章 晉人的震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3章 晉人的震驚!

第343章 晉人的震驚!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6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吧內搜索

搜標簽

0回復貼,共1頁


吧主9確定了作戰方略之后,波斯與大晉聯軍很快就按計劃行動起來。既然與羅馬人撕破了臉皮,波斯人也不含糊,決定先下手為強的發動戰爭。普西多爾親率主力大軍圍攻尼西比斯和哈特拉。

與此同時,為了牽制羅馬人,波斯人還發揮騎兵機動性強的優點,繞過堅城,入侵羅馬的敘利亞和卡帕多西亞,攻城略地忙得不亦樂乎。

波斯的大舉入侵,很快就遭到羅馬人的堅決反擊。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立即調動羅馬帝國的主力軍隊前往東方,準備狠狠地教訓一番波斯人,就連他自己也打算親征波斯。

針對薩珊軍隊特點,幕僚們為君士坦丁制定了一個三路進攻的計劃。這三路分別是:北路,向東北挺進,途徑亞美尼亞,爭取亞美尼亞出動其軍隊的驕傲—亞美尼亞重騎兵,兩軍合兵一處,繼續向東入侵阿卓佩蒂尼(伊朗阿塞拜疆)地區,然后相機而動,或者繼續向東挺進雷伊(伊朗德黑蘭),或者向東南入侵米底,沿小扎卜河或迪亞拉河河谷南下兩河平原。

南路,向東南沿幼發拉底河而下,在兩河交匯處以北渡過兩河,指向蘇薩。羅馬人之所以選擇在這里渡河,是因為兩河交匯處以下是沼澤地,無法逾越。兩河流域是世界上少有的,河口沒有大城市的大型河流,因為到處都是沼澤、鹽堿地,

中路,是君士坦丁大帝統帥主力大軍,并不走馬其頓亞歷山大和克拉蘇的故道,而是渡過幼發拉底河后,直撲辛加拉。指向泰西封。

根據羅馬人作戰計劃,要想實現其戰略意圖,沒有龐大的兵力是不行的。不過,三路大軍并非齊頭并進,而是有時間差。北路先行。全程在山地、高原行軍,吸引波斯軍隊主力北上。如果波斯人來戰,則羅馬重步兵在山地作戰有優勢,不怕你的重騎兵。如果波斯人不戰,也沒關系,只要把你牽制在這里足矣。

南路后行。做出攻擊泰西封的姿態,即使波斯人擊破羅馬北路軍,千里迢迢翻山涉水過來,也是‘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

中路軍最后開拔,等波斯人在自己領土上南北兩頭跑累了。羅馬大軍主力也來了,無論波斯人是否愿意決戰,勝利都是囊中之物。只是羅馬人的想法雖好,但有時候現實卻往往出乎人們的預料。

公元313年夏,北路軍首先按計劃出發,匯合了亞美尼亞軍隊,沿著崎嶇難行的山路。順利進入阿卓佩蒂尼地區,隨后南下,一路三光政策奔向米底。在這里,他們遇到了得到情報而率大軍北上的普西多爾。

面對米底崎嶇的地形,波斯騎兵沒有貿然發動進攻,因為這么做就是自殺。羅馬人也同樣不急于進攻,因為他們面對的是薩珊主力,只要達到牽制目的就完成任務了,所以扎下大營,深溝高壘堅守不出。

正當波斯主力逡巡猶豫之時。普西多爾得到了羅馬南路軍的戰報,于是他立即留下步兵監視敵人,而后帶上全部騎兵迅速南下,悄無聲息的直撲羅馬南路軍。

與在崇山峻嶺中艱苦跋涉的北路軍不同,羅馬南路軍一路沒遇到任何有組織的低檔。沿著幼發拉底河平原一路孔雀路東南飛。

由于過于順風順水了,導致南路的羅馬軍隊認為薩珊人根本就不堪一擊,甚至有的羅馬人認為波斯人要么望風遠遁,要么被北路軍消滅或牽制住了。

當這支松松垮垮的部隊,遇到突然出現在眼前的,真正的的波斯重騎兵的時候,再想組成作戰隊形已經來不及了,傾盆箭雨之后,波斯重騎兵居中突擊,輕騎兵左右包抄,南路羅馬軍頃刻間全軍覆沒。

這場戰役雖然大晉遠征軍沒有參與,但陪同在普西多爾的大晉軍事觀察員還是有幸目睹了波斯重騎兵的威力。波斯重騎兵的威力讓觀察員感到十分震驚,原來波斯人也有自己的殺手锏。

大晉觀察員在戰后的詳細記錄了波斯重甲騎兵身上的鎧甲以及武器配備:“波斯騎兵全身都被鐵器所覆蓋,厚厚的護甲遮掩著身體的每一個部分,裝甲的接合點很好地連接著四肢,盔甲的面部做工精良,吻合騎士的頭部。由于身體完全被金屬覆蓋,騎士只能透過對合瞳孔的小開孔視物,呼吸只能透過鼻尖處進行。這些騎兵配備長矛,他們在站立時不動如山,或許有人會以為他們被一堆金屬固定著。”

軍事觀察員甚至認為若是沒有炮兵的配合,廂軍步兵一旦遇到大規模波斯重甲騎兵的沖擊,很有可能全軍覆沒。當然,他并沒有太大的擔心,且不說廂軍內威力巨大的火炮,單單晉軍重騎兵的威力就不下于對方。

波斯取得首戰的勝利,讓普西多爾大喜過望,他對以后的大戰也充滿了信心。作為波斯人,普西多爾十分了解波斯人對亞美尼亞的渴望。若是這一次他能順利拿下亞美尼亞,必然會讓他獲得巨大的威望,這對于鞏固他在波斯的統治十分有利。

從地形圖上就能看出,亞美尼亞的地勢比兩河平原高,呈現高屋建瓴之勢,還是兩河的發源地,按華夏風水的說法,亞美尼亞對兩河流域是‘上風上水’,亞美尼亞人放屁,波斯人得聞著,亞美尼亞人洗腳,波斯人就得喝人家的洗腳水。

如果兩河流域是東吳,亞美尼亞就是荊州,沒有荊州,孫權就坐立不安;同理,不控制亞美尼亞,波斯人也死不瞑目。

套用上面東吳的比喻,波斯是吳國,則羅馬帝國是魏國,底河是波斯的長江,幼河則是淮河,亞美尼亞是關羽坐鎮的荊州。羅馬城過于遙遠,安條克作為羅馬的亞洲之都,相當于洛陽。埃德薩相當于襄樊,尼西比斯相當于逍遙津。

如今普西多爾兵圍尼西比斯,并消滅了羅馬的中路部隊,算是暫時占據了上風。不過羅馬人也不是好惹的,君士坦丁得知南路軍的敗報后,他立即果斷停止了前進。但是羅馬人顯然低估了波斯的反應速度,一直在底格里斯河附近徘徊的波斯狙擊部隊,立即渡河直撲中路羅馬人。

這次大晉遠征軍也有幸隨波斯人一同行動,聯軍順利的包圍了羅馬人。面對如此嚴峻局面,羅馬皇帝君士坦丁與他的將軍、大臣們相顧失色。相反波斯人則欣喜若狂,聯軍統帥拉塞爾將軍立即趁羅馬人猶豫不決之際,指揮波斯大軍發起了突然而猛烈的攻擊。

波斯人的戰術仍然老套而實用,又是以傾盆箭雨做熱身,大量殺傷羅馬人之后,趁著敵軍動搖,波斯重騎兵收起弓箭,端起長矛發起沖鋒,蹂躪踐踏羅馬步兵。一時之間,戰場變成了修羅地獄,羅馬人尸橫遍野,看到的是斷臂殘肢,聽到的是傷兵們的呻吟和哀號。

不過這支羅馬軍隊畢竟人數眾多,再加上君士坦丁也不是無能之輩,他趁著外圍的部隊被屠殺的時候,迅速將內側羅馬軍人組織起戰斗隊形。就這樣羅馬人以犧牲外圍部隊為代價,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內側的羅馬軍人很快就在軍官的指揮下豎起盾牌,組成綿密的盾牌墻,仿佛一座堅固的城堡,以抵擋波斯箭雨和波斯騎兵的沖擊。

羅馬人的反應同樣讓遠征軍將領感到震驚,敵軍果然是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否則的話,不可能在絕境中反應如此果決和迅速。甚至不少遠征軍將士從羅馬軍人身上看到一絲廂軍的身影,同樣的職業化,同樣的訓練有素,同樣的富有紀律性!

隨著羅馬人集結成戰陣之后,戰爭的天平開始向對方身上傾斜。要知道,波斯騎兵可不像廂軍那樣裝備了馬鐙,在無馬鐙時代的重騎兵,他的沖擊力有限,面對組織嚴密的重裝步兵,沒有太大優勢。

波斯重騎兵對羅馬盾牌墻,發到了幾次傷亡慘重卻又毫無進展的沖鋒后,拉塞爾將軍不得不下令停止無謂的進攻,改為向盾牌墻內的羅馬人射箭,墻內的羅馬人則用自己的弓箭進行還擊。

一時間,戰斗陷于僵持。羅馬軍隊雖然是客場作戰,但他們人數眾多,若波斯人不能在短時間內消滅對方,他們很有可能撤向邊境線附近的哈特拉城,一旦讓對方逃到那里恐怕波斯人休想找到這么好的殲敵時機。

看到戰場上僵持的雙方,遠征軍指揮官校尉北宮純意識到輪到晉軍出戰了,北宮純出身涼州,受張軌看重,后被其舉薦到長安陸軍軍官學堂進修,直到去年才畢業。由于他本身豪勇,再加上學業出眾,一畢業就受到司馬遹的重視,這次更是被授予遠征軍指揮官的大任。

“北宮校尉,我家將軍要求你們出戰!”果然沒過多久,一名波斯傳令兵向北宮純傳達了主將拉塞爾的將令。北宮純沒有猶豫,立即開始整頓兵馬,準備出擊!(。

()1樓2014031616:54

帕爾馬

主勝2平局11.34客勝17倍數:倍

0回復貼,共1頁

為興趣而生,貼吧更懂你!或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