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311章 中南半島風云起(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1章 中南半島風云起(上)

第311章 中南半島風云起(上)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9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哈哈哈,孟孫所言甚是,論實力和號召力拓跋普根都遠甚拓跋比延。但正如諸位所知:‘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如今我朝幫助拓跋中部正是雪中送炭之舉。至于實力頗強的拓跋普根一向與我朝不睦,等我們拿下了拓跋中部后再出兵漠北一統大草原!”

“原來如此,陛下的意思是要扶持拓跋比延讓其糾集其他弱小部族來對抗實力較強的拓跋普根,讓鮮卑人來對付鮮卑人,這樣一來鮮卑人自相殘殺而我天朝的北方邊境就可永享太平了,陛下您真是英明啊。”禮部尚書羊玄之恍然大悟道。

面對羊玄之等一干大臣的贊譽和附和,司馬遹并沒有露出一絲自滿之色,來自后世的他深知北地胡人對中原政權的威脅。只見他欣然起身渡到了窗邊,背手望著北方的天空意味深長的說道:“光這樣是遠遠不夠的,自古北方草原上的野蠻民族都十分兇殘狡猾,只有將他們馴化成狗,再栓上粗大的鏈子才能徹底的根除北地的威脅,而我朝的北方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

“朕并不在乎什么虛名假意,朕真正要的是北地綿延千里的大漠和草原,或許那些地方在諸位愛卿眼中都是荒蕪、貧瘠之地,但朕卻知道在那貧瘠的土地下所蘊藏的礦藏是世人難以想象的,就是我中原腹地也比不了!”

“雖然以我們目前的技術還無法開發和應用那些礦藏,但我們的后代早晚一天也會用到。如果他們知道我們今天付出的努力,肯定會為我們現在為他們留下的廣袤土地而感到自豪。朕需要諸位愛卿同朕一起攜手為我華夏的子孫后代取下那塊世界上最富饒的土地!”

雖然眾大臣還不怎么明白皇帝口中的礦藏究竟指得是什么,但他們從陛下那番慷慨激昂的說辭中感受到司馬遹對漠北的重視,因此只見眾臣齊聲拱手道:“吾等誓死追隨陛下為我華夏開啟萬事基業!”

“好!好!早晚諸公都將名垂青史!”司馬遹滿意地點點頭,“不過呢眼下還不是全面出兵漠北的時機,因為在南方還有一塊華夏故地正等著我等去收復!”司馬遹說到這兒眼中閃過一絲寒光,只見他回頭沉聲問身后的大臣:“林邑那邊的事情準備的怎樣了?”

“啟奏陛下,節度使劉琨所部人馬兩萬人已然在九德郡集結完畢,隨時都可以南下日南郡(林邑國)!”樞密院使祖逖躬身回應道,“另外,征南大都督劉琨已經秘密進駐交趾郡治所龍編縣,正式接過了征討林邑的重任。”

司馬遹聽罷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后又向理番司主事賈模問道:“賈愛卿,那些駐守在洛陽內的扶南、林邑、直通古國、真臘等中南半島各國有消息嗎?”

“回陛下,給予中南半島各藩屬國諸侯的圣旨均已出,但各藩屬國至今沒有回應朝廷。”賈模神色凝重的回答道。他原本以為憑著天朝上國的一道圣旨就能讓這些彈丸小國乖乖地出兵協同天朝剿滅林邑叛逆,可誰知圣旨都出快個、把月了,中南半島上的國家仍然沒有半點消息。”

“陛下,也可能是扶南等地離我中原路途遙遠,各諸侯國還沒來得及回復我朝。”

“哼!這幫墻頭草!算了,難道沒了他們的幫助朕還不收回故土了?”司馬遹對于中南半島上扶南等國的反應早在他的意料之中,只見他冷哼一聲傲然命令道:“傳令劉琨一切照計劃行事,我大晉想要收拾的土鱉,任何人都不能阻止!”

正如司馬遹所預計的那樣,大晉向中南半島上各個諸侯所頒布的圣旨早就被駐守在洛陽的使節傳回給各自的國王手中。扶南作為中南半島上的大國,他對于大晉插手中南半島一事充滿了警惕和提防,因此對于大晉要求派兵協助剿滅林邑的要求,他們只能置之不理。

與此同時扶南還威脅其他小國也不能響應大晉,當然了這里面還有林邑的作用,林邑國王范逸在得知大晉統一了華夏之后,就想到當初皇帝司馬遹曾威脅他林邑說過的話,也知道大晉早晚要收復故地——日南郡。因此范逸早早的就派出使節出使各國,如今中南半島各國保持中立就是林邑外交努力的結果。

當然中南半島上的諸侯會有如此的反應總的來說算是正常,說實話以前大晉在中南半島上并沒有多大的影響力。自秦漢魏晉以來,華夏的外交重心一直在北方,對南方向來照顧不到。

只是最近幾年隨著大晉海軍崛起,華夏才慢慢將自己的影響力施加到中南半島各國。但由于大晉與他們還隔著江東這個割據勢力,因此在中南半島各國還沒有真正領略過大晉的厲害!他們還不曾真正的臣服大晉!

不過中南半島的諸侯們雖說一直都在忙于撕斗、搶地盤,但敏感的他們很快也感受到了這幾年南洋局勢的急劇變化,感受到中原宗主國的蠢蠢欲動。中南各國突然發現在不知不覺中他們的港口里已經停滿了來自中土上國的大船,他們的集市上充滿了來自上國的各色貨物。

除此之外大街上的漢人亦日漸增多起來,而且與從前那些單打獨斗的華人商販不同如今的來中南半島的作生意的漢人明顯團結了許多而且更強悍了不少。這些華人商賈組織商會、建立私人衛隊,他們甚至還在重要的港口建立起架有大炮的“租借區”。

面對那些閃著寒光的火槍以及那黑洞洞的大炮當地的諸侯、土著首領們自然是不敢再像從前那般肆意欺凌、敲詐漢人了。相反在大炮與銀元這兩件法寶的一打一誘下不少土著首領倒是乖乖地配合起漢人商會的開拓來。

隨著大晉商會對中南半島的控制越來越深入,加之華夏原先就擁有的宗主國地位使得大晉商人在中南半島各地得到的特權也越來越多起來。憑借著這些特權大晉商人的經營范圍也跟著擴展了開來,從香料藥材到蔗糖大米從生絲木材到寶石礦藏可謂是應有盡有。

當然了隨著中南各國越來越感受到大晉近在咫尺的威脅,他們也就加強了對大晉商人的管制,這些年大晉商人在中南半島上所受到的制約明顯要多得多,像是林邑、扶南等國均對大晉商人的行動有著嚴格的限制。

本來大晉在南洋的軍事力量已經讓中南半島上的諸侯們既羨慕又頭痛,但如今當大晉平定了江東,兵鋒將直指中南半島后才真正讓眾諸侯們感到憂心忡忡寢食難安。

以前畢竟是天高皇帝遠就算他們對宗主國有些小不敬,大晉也拿他們沒辦法,但現在不同了,大晉已經從陸、海兩路將整個中南半島給包圍起來。面對近在咫尺的威脅,中南半島各國聯合起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從最初的開阜通商到后來的借港駐軍,面對大晉帝國一步步得寸進尺的要求,隱藏在各諸侯心中的不滿也日漸加深了。因此當大晉再次提出有關聯合出兵之議時,頓時在中南半島諸侯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那些中南諸侯看來大晉今日‘聯合’滅掉林邑,那明日就能聯合滅掉扶南等國。大晉提出來的要求可謂是極其無理的,甚至是可以說居心叵測的。可他們的實力卻又讓他們沒有這個膽量對大晉說個“不”字。于是在一番權衡利弊之后,中南半島上的各大諸侯們幾乎在同一時刻選擇了用緘默來回應大晉皇帝的圣旨,同時觀望起宗主國日后的行動。

在這一雙雙警惕和害怕的眼睛中,最為恐懼的當屬于林邑國王范逸。這范逸乃是上一代國王范熊的兒子,而范熊乃是上任林邑王的外甥,因其無后只好傳位給范熊。這個剛過四十的林邑王正是身強力壯之時,雖然自知不是大晉的敵手,但他也不愿意就此交出手中的權力和財富。

他也知道近一二十年來,大晉正經歷著前古未有的變化,而這種變化又讓大晉變成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帝國。北方曾經橫行一時的鮮卑人、匈奴人都打不過強大的廂軍,就更不用說林邑的軍隊了。

一直以來,范逸就像他的父親曾先后臣服過東吳和大晉一樣,也以非常圓滑的手段應付著來自華夏的威脅。他不希望大晉對其刀斧相加,也曾派出使臣范虎出使過大晉,但范虎帶回來的消息讓范逸從頭涼到腳。

而今這一次大晉打著“收復故土”的旗號要求林邑上下束手就擒的旨意,讓范逸這個國王感到了束手無策。此時此刻濃郁的檀香溢滿了整個皇宮,一群身著華麗綢緞的宮女不時地說笑著穿過了宮殿前的草坪。

望著宮女們那猶如眉公河般婀娜的身姿,范逸不禁嘆了口氣,他向一旁的大臣開口問道:“給大晉皇帝的稱藩請罪國書準備妥當了嗎?”

“回大王,國書和貢品都已準備妥當,使團明日就出發。”內臣一邊恭敬的回應。一邊又不無擔心的問道:“可大王我們這么做行嗎?據臣所知在我國北邊大晉已經集結了數萬兵馬,而且都是其精銳廂軍。上邦大國皇帝會原諒我等嗎?他們會允許我們繼續獨立下去嗎?要知道這里可是華夏故地啊?”(。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本站)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