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184章巡視關中(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4章巡視關中(上)

第184章巡視關中(上)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書名:

類別:

來源:

幽州、遼東局勢大變的時候,司馬遹正在關中視察,這是他自登基之后第一次來關中視察,關中歷來被視作司馬遹最堅定的后盾。在雍州刺史皇甫真的陪同下,司馬遹親自視察了新長安的建設情況。

這新長安建自元康七年,自從關中叛亂被平定之后,為了解決當初遍地流民的工作,當時還是太子的司馬遹親自下令擴建長安城。經過近五年時間的建造,如今的長安城比原來擴大了不止一倍,再加上周邊幾個衛星城,長安不愧為天下第一城。

在各項工作走向正規之后,皇帝司馬遹開始了在各地的巡視,他第一站就來到了關中長安,足見他對三輔之地的重視。

在皇甫真的陪同下,司馬遹首先來到長安城的衛星城之一——咸陽城。這皇甫真乃雍州安定人,今年還不到三十歲,但是作為曾經長安大學堂的高材生,剛一畢業就受到當時坐鎮長安都督關中的江統的特別器重。

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再加上前期朝廷對人才的渴求,讓皇甫真憑借自身的才能很快就成為關中派系中后起之秀,在周勛離開之后接任了雍州刺史之職。

歷史上皇甫真也非常有名,和裴嶷一起成為慕容廆的左膀右臂。在他二十歲左右的時候,因有突出的才能,慕容廆任他為遼東國侍郎。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繼位后,升任他為平州別駕。前燕景昭帝慕容俊稱帝后,皇甫真入宮任典書令。后來跟隨慕容評進攻并奪取了鄴都,皇甫真不拿任何財物,只是體恤別人,收圖書典籍而已。慕容俊臨終前,皇甫真與慕容恪等人受托為顧命大臣

現在的咸陽城己經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緊靠渭水的城南已經完全成了一個大兵工場了。按照司馬遹當初的規劃這里被重新整理了一下,分成了十六里:分別規劃為冶煉、鍛造、弓弩、箭矢、車輛、石炮、床弩、木工等十六區。

渭水被從新設的西臨水門中開渠引入城中,彎彎曲曲地繞著城西、城南、城東行進形成天工渠提供給工場使用,并在水渠落差稍大的地方設一個水車為工場中的行車、鼓風機、簡易車床提供動力。

城西分十里是民用工場,匯集有棉、麻、絲紡織場、羊毛呢絨場、鑄造場、木器場等;城東分六里卻是另一番景象,全是造紙場和印刷場。

造紙業和印刷業的發達,大大促進了大晉報館業的發展。光是聞名全國的報紙就不下十幾種,其中有專門刊登軍事消息的《大晉軍人時事》;有傳達朝廷政事政令的《大晉政事邸報》;有采訪民情風俗的《洛陽時報》,這份左思創辦的報館,以采集各地時事、評論各地要案、抨擊各種弊端、連載各長篇故事而頗受普通百姓們地喜歡,也是各地“說書人”必備之品;最近還有一份有理市司主官出版地《市商rì報》也頗受歡迎,在這上面全是每半月或每一月各地貨品的價格,還有關稅署定時公布的各種貨品關稅,因此頗受商賈們的喜歡。

在左思入住學部之后,立即創辦了學部主管下的一份專業報紙——《大晉提學報》。這份報紙完全走陽春白雪路線,是文人墨客們最為追捧的報紙,再加上由王衍、左思、歐陽健等名士擔任主筆,更是引得天下讀書人追捧。

除了這些介紹俗物方面的報紙外,唯一一份獲得出版資格的宗教報紙——《天尊啟示錄》也頗受各地信徒的喜愛。雖然其他如佛教、道教其他門派也想發行報紙,但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獲得新聞署的通過。

在咸陽城北大部分則是居住著各工場的工匠和他們的家眷,由于司馬遹治下執行的是四民平等的政策,工匠的地位被大大提高,再加上工匠的收入也非常可觀,使得每年報考墨家學院、魯公學院的學生非常多。

在整個咸陽城內就住著近萬人工匠,加上他們的家眷,再加上其他一些人,整個咸陽城內足有近六萬人。為了保護這里的安全和治安,雍州刺史府在咸陽城外東西各駐扎一廂步軍,北邊二十里外的地方還駐扎著一廂騎兵,戒備森嚴地拱衛著咸陽城,而城里工匠中更是密布軍情署、情報署的細作探子密切注視著可能出現的jiān細。

在咸陽停留兩rì后,司馬遹離開這座可以說是在此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工業中心,開始向長安東北的霸城行去。

霸城也是長安的衛星城之一,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可能只是一座普通的城池,但是對于廂軍上下將士來說卻是如雷貫耳,因為霸城城北有廂軍軍官最高學府-長安陸軍軍官學堂,廂軍、府兵中所有的軍官都是從這里畢業的,這里是無數熱血青年心中的圣殿。

在這座軍官的搖籃中,司馬遹看到了正在這里進修的張方。自從當年投降之后,張方很是頹廢了一段時間,對于張方這種心高氣傲的人,失敗就意味著失去了生活的動力。好在經過一番時間的調整后,尤其是在看過了各地的廂軍表現后,張方認識到他的失敗非戰之罪。

在司馬遹登基之后,張方就向朝廷提出要到霸城進修的打算,對此司馬遹表示甚為贊同。對于張方,他還是很欣賞的,但是張方為人太過跋扈,再加上治軍不嚴,麾下多為野獸。若不對其培訓一番,司馬遹還真不敢對其大用。

“張都尉,在這兒過的還行嗎?”

“啟奏陛下,來到這里,臣才知道以前是有多么的坐井觀天。這段時間,臣學到了很多東西,唉,現在才知道就算當初叛軍沒有內訌,陛下也能取得最后的勝利。這是由雙方的實力決定的!”

此時的張方早沒了之前那種浮躁,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穩。看到這種情況,司馬遹心中竊喜,仿佛又看到一顆將星冉冉升起。

城南有長安武備學堂是朝廷培訓士官的學校,而在城東還有一座長安大學堂。這座大學堂現在已經是名聞全國的著名學府,眾多名士高人都以曾在這里講過學或者受其聘請為榮。

除了衛星城外,長安城本身的擴建也很引入矚目,甚至很多人都說朝廷打算將都城遷到關中長安。雖然這種說法沒有得到官方回應,但在民間卻很有市場,而且還有一些所謂的民間高人還列舉了一系列理由為其佐證。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新長安的規模,一旦新長安擴建完成,其規模將大大超過洛陽城,成為這個時代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城。

按照司馬遹當年提出的規劃,整個新長安將以龍首原為中心,原長安位于龍首原北邊,此地將被改造成官府辦公和官員居住的地區;龍首原將成為新皇宮的地址和新長安的中心;城西是教育區,方圓數里的都是各種學堂,包括墨家學院、魯公學院等等。收納數萬學生都不是問題。城東將是居住區;城南將是一個巨大的商業區:分東區商鋪區和西區市集區一旦修建完善將是世界上最大的商業區。

擴建長安城是一件極為龐大的工程,就算是有了各種初級機械的協助,再加上水泥等新型建筑材料,擴建長安城依舊是一件曠rì持久、耗費人力、物力的大工程。

就像現在,擴建長安城已經過了四年,但是每年只能用財政上一部分結余來修建。尤其是去年的大戰使得長安擴建工程基本上停頓下來,直到今年才又重新開始動工。

雍州刺史皇甫真指著面前忙碌的人群對司馬遹說:“陛下,只要朝廷上下在財政上跟得上,臣有信心在任期內完成這座宏偉的建筑。”

“呵呵,好,愛卿,朕就把長安擴建的任務交給你了。朕希望一千年之后,長安依舊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在長安以及周邊巡視完了之后,司馬遹又馬不停蹄的奔赴馮翊、上郡兩地視察邊郡軍備情況,這兩地是朝廷跟匈奴人、鮮卑人對峙的前線。當前朝廷坐擁七十廂步軍四十廂騎軍,總兵力達三十余萬人。

其中涼州駐有三廂騎軍、兩廂步軍,自從涼州成了棉花種子唯一的輸入通道后,朝廷增加了涼州境內的兵力。

除了涼州外,雍州駐有十廂步軍、五廂騎軍;秦州駐有六廂步軍、兩廂騎軍;益州駐有六廂步軍、兩廂騎軍;梁州駐有五廂步軍、一廂騎軍;司州駐有十廂騎軍,十廂步軍;冀州駐有五廂騎軍、十廂步軍;淮南駐有十廂步軍、三廂騎軍,青州駐有三廂步軍,三廂騎軍;其余地分散駐扎在各州郡,其中洛陽城內還駐有六廂步軍、五廂騎軍。除此以外,更有一百六十五個以都為單位的折沖府兵分駐各險要城池。

司馬遹視察馮翊、上郡就是為了進一步宣揚朝廷對邊郡的重視,眼下這里已經成為朝廷抵抗外族入侵的前線,每年光是與敵軍發生的小規模戰斗就不下數十次。司馬遹在這里看望了駐守的邊郡將士外,又風塵仆仆的趕往下一個視察地。(。。。)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