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172章 海軍第一次遠航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2章 海軍第一次遠航

第172章 海軍第一次遠航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司馬遹既然不打算從鑄幣中撈錢,他只能想其他辦法來緩解財政緊張的問題,還好海軍的一次對外貿易讓他看到了希望(172章)。來自后世的司馬遹怎么可能不知道海外貿易蘊含的暴利,他相信僅僅靠朝鮮半島、倭國兩地市場不但能解決朝廷財政緊張的問題,可能還會有大大的結余!

在朝廷發行新幣走上正軌之后,司馬遹又一次來到青州!新皇即位后首先到青州視察,頓時讓青州各級政斧興奮起來。誰不想在皇帝面前表現一番,若幸運的入了新皇法眼,說不定能調到京城做官!

半個月之后,司馬遹在宿衛軍的護衛下,再次來到青州威海衛軍港。在青州刺史山簡、海軍陸戰隊都督朱正、青州都督、東萊郡郡守、嶗山縣縣令等青州各級軍政長官的陪同下,來到威海衛軍港。

碼頭上停泊著數十艘大大小小、不同類型的戰船。朱正指著其中身軀最為龐大的一艘戰船介紹道:“啟稟陛下,這是青州造船廠剛剛出廠的500料福船,目前才完工了一艘,也是目前建成最大的福船!一號福船體長三十五米,吃水深度大概在四米左右,排水量在二百五十噸。”

“福船高大如樓,可容百人,其底尖,其上闊,其首昂而口張,其尾高聳,設柁樓三重于上,其旁皆護板,楊以茅竹,堅立如垣,其帆桅二道,中為四層,最下一層不可居,惟實土石以防輕飄之患,第二層乃兵士寢息之所,地板隱之,須從上躡梯而下,第三層左右各護六門,中置水柜,乃揚帆炊爨之處也,其前后各設木碇,系以棕纜,下碇起碇皆于此層用力,最上一層如露臺,須從第三層穴梯而上,兩旁板翼如欄,人倚之以攻敵,矢石火炮皆俯瞰而發,敵舟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敵又難于仰攻,誠海戰之利器也。但能行于順風順潮,回旋不便,亦不能逼岸而泊,須假哨船接渡而后可!”

朱正介紹的時候充滿了自豪感,他認為朝廷擁有這種戰船已經很無敵了。若是再給他裝備三、五搜這樣的巨型福船,然后與數十艘其他類型的戰船組成艦隊,他就有信心打敗所謂的江東水師!

然而司馬遹卻跟對方有著不同的心情,這福船雖然造的好,但不是他心中的理想遠洋戰船!就拿這艘一號福船來說,雖然戰斗力強悍,但所有火炮加起來不過才十二門。再多的話船體強度就要承受不起!

不過司馬遹也沒有苛責朱正等人,畢竟海軍、造船廠剛剛起步,才發展了一年時間,能有今天這個成就已經很不錯了!

“水手訓練,以及海軍建設情況怎么樣了?”司馬遹看著碼頭上威武雄壯的福船隨口問道。

“啟奏陛下,這大半年來臣按照陛下的指示,前后從府兵當中招募了一千名水師士兵,加上一艘二號福船、兩艘三號福船、四艘四號福船、十艘五號福船、二十艘蒼山船組成了我大晉海軍第一艦隊。目前由昭武左都尉李峻負責,眼下李都尉率領的第一艦隊正在周邊海域進行訓練!”

“年初的時候,就是李都尉他們完成了海軍歷史上第一次遠航!艦隊從威海衛軍港出發北上,一路沿著海岸線航行,最后繞過遼東半島,進入三韓海域。他們在那兒經過一番后勤補給后,又沿著朝鮮三韓半島南下。”

“在三韓故地的最南端,李都尉他們還發現一個島國,那個國家的人自稱自己是耽羅國!陛下你說可笑不可笑,這個僅僅數千的人島嶼上竟然還有人稱王稱霸!果然是化外蠻夷夜郎自大啊!”說著朱正等人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

聽到耽羅國的名字,司馬遹心中一動,估計這個島嶼就是后世的濟州島!

關于耽羅國的記載,最早見于陳壽的《三國志》以及《魏書?東夷傳》,只是陳壽將其記載為‘州胡國’。陳壽在《三國志?魏志?東夷傳》中對‘州胡’作了如下的記載:“州胡在馬韓之西海中大島上,其居民身材較短小,髡頭(剃發),如鮮卑族,喜歡養牛與豬,其衣服有上無下,類似[],坐船來往中韓進行貿易。”

來自后世的司馬遹怎么可能不知道濟州島的重要姓,濟州島孤懸于朝鮮半島西南側的東海上。東面與曰本長崎縣隔海為鄰,西距后世華夏上海261海里,西北距青島333.7海里,同時扼守中韓、韓曰水道,瀕臨海上和空中交通要道,堪稱“東北亞戰略要沖”。

看來找機會要先將這個島嶼拿下,以后可作為大軍攻取朝鮮半島以及東瀛的橋頭堡,正當司馬遹想著自己心事的時候,朱正則繼續介紹海軍第一次遠航的情形!

“經過耽羅國之后,艦隊繼續東進,艦隊又發現一個島國,乃對馬國!”

“啟奏陛下,在《魏書》中有關于對馬國的記載。”正在這時青州刺史山簡突然插嘴道。

“哦?是嘛,愛卿可否詳談?”司馬遹有些吃驚,沒想到這個時候華夏跟海外番邦有這么多的聯系。

“魏書卷三十說:‘倭人在帶方東南大海之中,依山島為國邑。舊百馀國,漢時有朝見者,今使譯所通三十國。從郡至倭,循海岸水行,歷韓國,乍南乍東,到其北岸狗邪韓國,七千馀里,始度一海,千馀里至對馬國。其大官曰卑狗,副曰卑奴母離。所居絕島,方可四百馀里,土地山險,多深林,道路如禽鹿徑。有千馀戶,無良田,食海物自活,乖船南北巿糴。’”

“朱校尉,此次航行中艦隊難道沒有遇到危險嗎?”司馬遹最關注的還是海軍的實戰水平,若是一路上艦隊都這么游山玩水似得走一遍,那太可惜了!

“嗯……據李都尉講除了中途遇到過一次風暴外,基本上沒有遇到什么危險。唯一一次與敵作戰恐怕就是艦隊靠近倭國的時候,倭國一開始以為第一艦隊是敵人來襲,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雙方發生了小規模的交火。”

“李都尉僅僅出動了兩艘五號福船,數艘蒼山船就將倭[]隊打得屁滾尿流。后來兩邊誤會解除,倭國人得知乃是上邦大國派來的艦隊,頓時變得恭恭敬敬。尤其是當李都尉他們拿出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時,倭國上層人物恨不得把國內的銀子全都拿出來!”

朱正說得這些,司馬遹一點也不懷疑。不管你有多討厭倭國人,你都不得不佩服倭國人的學習精神。這時候的倭國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文化,正是積極向外尤其是向中原上邦大國學習的時候。因此他們經常瘋狂的追求來自上邦大國的東西。

“李都尉他們記錄好沿途的水文地理了嗎?”司馬遹問出了一個最關心的問題,在古代無論是進行遠洋探險,還是海軍進行遠距離作戰,水文地理數據的完備是不可缺少的一個條件。

“請陛下放心,從去年年底開始,到今年五月份,第一艦隊一共進行了四次遠航,每次都記錄了詳細的附近海域的水文條件。每次回來之后,我們劉公島海軍提督府都會將其謄寫下來,并分成數份保存起來,以防止遺失。”

“好!很好!朱校尉你的海軍工作開展的非常漂亮,朕很滿意!怎么樣?你還嚷嚷著要回陸軍嗎?啊?哈哈哈!”司馬遹很高興,拍著朱正的肩膀開了對方一個玩笑。

“陛下,那……那都是臣不懂事,如今就是陛下叫臣轉回陸軍,臣也不答應了!”朱正不好意的撓撓頭道。

“哈哈哈……”司馬遹聞言暢快地大笑起來,“你呀,瞧朕當初是怎么說的?看來當初那個打賭不用等到五年之后,你就輸了!”

玩笑說罷,司馬遹還對旁邊的青州軍政首腦加以表揚道:“山簡刺史以及各位大人在青州的工作非常有成效,朕看過之后非常滿意。不過希望大家再接再厲不要滿足現狀。”

“今年下半年青州主要任務是擴大嶗山造船廠的規模,同時在東萊郡黃縣建第二座造船廠。除了繼續建造軍民兩用的福船外,技術已經成熟的嶗山造船廠則開始嘗試建造真正的遠洋戰船。”說完司馬遹眼神迷離的望著海上,似乎那里正停泊著一片三桅戰艦。

三桅戰艦,又被稱為“風帆戰列艦”。是風帆時代的海上霸主,是大航海時代之后戰艦的巔峰之作。

三桅戰艦是航海迷、戰艦迷、戰史愛好者和船模愛好者的最愛。中世紀歐洲的任何一位船長都會希望自己成為一艘三桅戰艦的船長,任何一個海盜都夢想自己擁有一艘三桅戰艦。三桅戰艦,是風帆時代的傳奇夢幻。

他非常想看看大晉皇家海軍駕駛著三桅戰艦到了歐洲之后,會引起怎樣的轟動!一想起這些司馬遹就興奮不已!三桅戰艦可是盛行于17世紀至19世紀中期的一種大型的木質帆船,是風帆時代海軍的主力艦。(。)

《》,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與純色立場無關!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