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149章 大建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9章 大建設

第149章 大建設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聽得城內大亂,孟觀就知道叛軍發生了內訌,他怎能放棄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于是大手一揮,大軍隨即展開進攻。()果然如同料想當中的一樣,攻城部隊沒有遇到一絲抵抗,所過之處紛紛開門納降。

當孟觀來到城中時,河間王正對著房陽哀嚎,“小兒司馬遹!寡人中了你的反間計……寡人不服!寡人就是不服!”

房陽看著如喪家之犬一樣的河間王,心中腹議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孟觀擒拿了河間王一家,準備將他們押送回京城。至于張方早在他舉兵圍殺畢恒的時候,就注定了他的結局,因此在看到朝廷大軍進城之后,張方立即下令停止抵抗。

雖然朝廷大軍在此次作戰中損失甚小,可城中不少百姓卻損失不小,大多是被張方麾下的亂兵所擾。面對這種情況,孟觀毫不手軟,一連砍了三百多人頭,大大震懾了張方麾下的野獸軍團。

在朝廷大軍掃平各地余孽時,內閣推出的重建計劃贏得了中原廣大庶民的心。在古代能在底層百姓中博得好口碑確實不錯,起碼不用擔心再有人揭竿而起了!

熟知歷史的司馬遹怎么不知道農民起義的厲害之處!

而且由于朝廷的雷霆手段,使得各地豪強、地主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欺凌庶民。否則一旦被巡查給地的御史發現或者被庶民告到當地大理寺或者檢察院,絕對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甭管你是千年世家還是萬年豪強,只要被朝廷抓住小辮子,就等著倒大霉吧!

現在有誰知不知道太子向來看世家不順眼,為了討好太子,世家們哪個不是戰戰兢兢!

在推行土地政策的過程中,司馬遹吸取了歷史上經驗,他一邊擴大中農、富農的數量,另一邊將大量的貧下農組織起來,按照大農場計劃將他們安排在一起。

就這樣的私營股份制農場開始遍及中原各地。()再加上一部分朝廷掌握的國營農場以及世家獨資私營農場。讓這種新穎的土地經營方式,開始在中原成為主流。

不過這樣一來,卻讓更多的人被從土地上解放出來,還好司馬遹本來的目的就是這個。解放這么多的農民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展工業。古代機械化程度還不高。當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

雖然中原鋼鐵廠、玻璃廠、火柴廠等都都還在籌建之中。但卻已經多了許多的勞力。幸好黃河以及支流上的大壩正在開建。使得眾多勞動力才不至于整天無所事事。

年輕力壯的先開始在預定河道上修建工棚,平整出堆放原料的場地;而健壯的婦人則承擔起,做飯以及洗衣等輔助工作。至于老人們則被安置在制定區域。負責照看孩子。一部分年齡適當的孩子,紛紛進入學堂中學習。

不過就算如此依然有大量婦女沒有任何工作,就在這時工匠們研制出新型水力紡紗機解決了朝廷燃眉之急。紡紗廠的建立解決了不少婦女的工作問題。而且這種大型紗廠生產出來的布匹質地好且價格低廉。

剛一上市,一下子就被給地商人訂購一空,甚至還有遠銷西域各國。不過由于紗廠的建立,使得草原上羊毛一下子成了緊俏貨。不少人紗廠千方百計的尋找各種羊毛,司馬遹知道后那是無比懷念后世棉花。

后世歐洲的英國曾經還因此鬧過紗荒。貴族和商人們正忙著在英倫三島上的圈地養羊。其實司馬遹這兒也差不多啦。由于沒有足夠的棉花。不少農民發現養羊是個不錯的生計。

于是在中原各地興起了不少的小型牧場,只不過中原出產的羊毛質量并不好,完全沒有草原上毛順。

為此,有的朝廷官員甚至開玩笑的說:“早晚一天,朝廷會為了羊毛發動一場北伐戰爭!”

除了紡織業,司馬遹還在中原建立了一個火柴廠,小部分提供朝廷的內需外大多數通過絲綢之路販賣到西域,然后再轉賣到羅馬帝國。另有一部分被賣到江東世家,沒辦法大多數農民連吃飯都有問題,哪兒來錢賣你的火柴。

不過賣給江東世家的價錢朝廷可是狠狠宰了他們一刀。來報復他們陰謀割據江東這件事。

還有一條財路就是販賣私鹽這條古老的行當,自從漢武帝實施鹽鐵茶專賣后,這三項生意就成為朝廷稅源的重要來源。尤其是走私私鹽,在歷朝歷代就不可能被禁絕。收復了青州之后,司馬遹沿海建立了一個鹽廠專門生產鹽。

在得到司馬遹的背后支持后,王衍也對投資工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司馬遹的指點下,他的便宜岳父投資建設了一座肥皂廠。

生產肥皂的必要原料是小蘇打或鉀堿脂肪或油料。小蘇打或石灰用其中的任何一種分解脂肪就可以形成肥皂使甘油分離出來。想用石灰倒很方便可是這樣得到的是石灰質的肥皂不能在水里溶解因此毫無用處。如果利用小蘇打就可以得到一種能溶解的肥皂可供日常使用。

工人們收集了不少的海蓬子、番杏和各種漂上岸來的馬尾藻科。把這些植物大量地收集起來先把它們曬干然后在露天的坑洞里焚燒。便能得到大量的灰色的粉末這就是天然的小蘇打。

不少貧苦百姓家的孩子在放學后也來幫忙拾海藻賺點小錢,至于油脂肥皂廠主要使用動物油脂。可是光用這些的話成本就太高了。后來技術人員又嘗試了幾種填充劑。最后現還是用松香最好用又便宜又能使肥皂多起泡不過樣子丑了些。

就是那種黃黃的洗衣皂的樣子。后來又試了試水玻璃(硅酸鈉)。這次樣子不錯白白的惹人喜愛就是成本高了點兒。還有就是硬了些。

后來,王衍下令讓工廠內生產兩種肥皂,成本低的專門賣給中下層百姓使用,成本高,且加了香料的香皂,則被他以高價販賣給各個世家豪族。

隨著重建計劃的展開,各種問題開始出現,尤其是人員、事務的增加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管理變得困難了。根據統計,中原地區的平定,一下子讓朝廷多了青、徐、兗、豫、司、冀六州之地,光是人口就猛增了1000多萬人。

不過幸好有張華、張賓等人幫助,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精英分子,在行政方面每人很有一手。司馬遹雖然不是學管理的出身,但在后世信息大爆炸的年代,多少他還是了解一些現代管理制度。

在生產方面吸取新城的經驗,將原有的生產流程分為幾個部分并建立相應的標準。這樣一來不但提高了工人的熟練程度還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質量。

在農場管理方面司馬遹建立了村民代表大會制度。雖然現在的村代會并沒多大的權利管的只是些小事。但使農莊的管理變得更人性化。當然這些制度還要在日后實行過程中漸漸改進。

現在的中原就是一個試點,司馬遹希望能通過中原重建積累足夠的經驗以便以后在全國推廣現代化的管理。在司馬遹看來一套有效的制度要好過一千個圣人。這些日子張賓跟著太子學到了不少東西。張賓越來越覺得這個太子深不可測。往往在大家看來很難解決的問題太子總有出人意料的解決方式。

除了農業、工業方面得到極大的發展外,最讓底層庶民歡迎的恐怕是朝廷推出的學堂制度。在朝廷學部的主持下,新納入的六州之地,將依據關中建立完備的學堂制度。必須做到村有小學、縣有縣學、府有府學、州有州學。

而且由于朝廷急需各種人才,司馬遹還在各個州建立不少專業學校,比如魯班學院、墨家學院、醫學院等等。

在升入州學之前,所有的學生都是免費入學的。學校除了開設國學、史學、數學、格物等課程之外還開設了繪畫、音樂、體育以及思想課。這種思想課就是向學生們灌輸民族自豪感、奉獻精神以及服從司馬家統治等思想。

小孩子的思想就象是張白紙,如果從小就給他們什么樣的思想。那么在他們張大之后就會成為這一思想的忠實支持者。十年八年之后,當這一批人長大后,司馬遹的統治將徹底的穩固下來,他再也不用擔心來自世家的顛覆。

在各項工作走向正規之后,司馬遹并沒有事必躬親,而是大膽放權將具體工作交給內閣處理。而他自己則騰出手來,將精力放在海軍建設上。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后,司馬遹就一直對海軍念念不忘。

若非藩王作亂打亂了他的計劃,讓他的內河艦隊胎死腹中,恐怕他這個時候就能做船直到青州了!就算這樣,在大戰結束之后,司馬遹立即抓緊建設海軍。這次司馬遹為海軍選的基地就在青州境內,是后世大名鼎鼎的劉公島基地。

在將政務交給內閣之后,司馬遹帶著妃嬪綠珠在護衛的保護下,一路疾行來到了青州,正在經略青州的李雄,得知太子即將到來,迅速加快了平叛剿匪的進度!(。。)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