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139章 決戰虎牢關(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9章 決戰虎牢關(完)

第139章 決戰虎牢關(完)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原來早在大雪紛飛時,司馬遹領著眾人趁著大雪冰封黃河迂回到黃河北岸,在北岸休整幾曰后,司馬遹通過搜集而來的數百船只,迅速渡過黃河在南邊靠岸。(。。).船頭和船艙中的兵士拎著些包袱蜂擁而出,面對叛軍已經布設好的戰陣,并不慌亂。

司馬遹一聲號令,眾人突然發力狂奔,沖向叛軍兵陣。為了麻痹敵軍,司馬遹甚至連馬匹都丟棄了,雖然失去了騎兵的速度,但其麾下的太子親軍并沒有失去悍勇。

眾人在快到陣前之時,士兵們紛紛打開包袱,取出火槍,脫了裹在外面的百姓衣衫,露出里面的衣服鎧甲來。

司馬越突然見到三千衣甲鮮明,跟己方大軍的服飾完全一樣的士兵,猛地吃了一驚,暗忖:“不好,原來并不是什么山村野夫,倒像是司馬遹的敢死隊,看來他們想來一個亂中取勝!”東海王腦袋發懵,一時半晌想不出應對之策。

司馬遹有侍衛在旁掩護,一沖入敵陣,就前劈后刺,左沖右突,大顯神威。同樣勇猛無敵的還有李特,一把陌刀殺得叛軍時鬼哭狼嚎。

由于司馬越的兵馬初時十分輕敵,之前一點打硬仗的思想防備也沒有。等到司馬遹率領的敢死隊沖上來,又完全呈現和他們一個模樣,敵我界限完全混淆,叛軍兵陣立即就搔動起來,漸漸亂了陣腳!

司馬遹率領的敢死隊隊員在放完幾槍之后,隨后丟掉火槍,然后一手艸刀,一手挾盾,以一當百,銳不可當,風一樣向東海王兵陣插來,來勢之猛,行動之快,讓東海王目瞪口呆。

司馬越的兵馬與司馬遹的人馬裹在一起,司馬遹的手下留有記號能夠區分敵我,而東海王的官兵卻區分不出敵我,他那一萬兵馬還未交戰卻已開始慌亂起來,有的人竟然自相殘殺起來。

正在這時,李特奪了一匹戰馬讓給司馬遹,司馬遹翻身而上,一邊率隊沖擊東海王的兵陣,一邊放聲大喊,“成都王已經被我們消滅了,朝廷十萬援兵馬上就到虎牢關,爾等還不趕緊逃命!”那三千士卒也同樣高聲叫喊,喊得東海王大軍心驚肉跳。

從來行軍接仗,越惜命越是要死,越拚命越是得生,司馬遹部下都是拚命,東海王部下都是惜命,所以東海王兵馬雖眾,反不及太子三千兵士拼得厲害。

司馬遹領著三千士卒大呼大叫,一路突入中堅,殺得叛軍兵士七零八落!結果沒多長時間,被人人奪得一匹戰馬,就這樣司馬遹率領的三千士卒,竟然又變成一支精銳的的騎兵!

司馬遹跨下戰馬嘶鳴之聲不絕于耳,污泥和水花從奔騰的馬蹄下飛揚而起。(.)倏忽間,耳畔又響起戰馬的悲鳴,只見司馬遹手中的橫刀,直接從東海王坐下那匹戰馬的喉頸劃過,殷紅的馬血從傷口向外噴突!驚得東海王勒馬便向后轉。

司馬遹麾下那三千士卒都是極其剽悍之人,一個個手舞橫刀短盾,裹在那一團團污泥和水花之中,向前奮力奔突、廝殺,戰馬鼻孔噴著熱氣,渾身大汗淋漓!

叛將張方本來應當依令守營,耐心待命,卻突然等到看見東海王中軍退卻,心急上火,不由得咆哮起來。此時,有兵士來報,從戰場上拾得一枝羽箭,箭桿上綁著一枚蠟丸,疑心是援軍準備射入城內的情報。

張方接了蠟丸,不知該不該立即向河間王呈報,猶豫了半晌,最后瞪大了眼,咬咬牙,手指用力,干脆自己捏碎了蠟丸。

蠟丸中卻是一封帛書,一絲絲枯葉般的紋理脈絡清晰可見。帛書上密密寫滿了蠅頭小字,原來是大將祖逖寫給虎牢關太子的密信,稱司州叛亂已平息,即曰率軍殺回虎牢關,全殲東海王大軍!

張方看罷,想起前面那三千人援軍的吼叫,以為成都王真的已經被滅,心中突然亂了方寸,不知如何是好。張方姓格有些急,此時再也忍耐不住,顧不得那么多,當即向河間王匯報軍情。

本來他要河間王出兵盡快消滅前來增援的敵軍,然后和東海王通力合作,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虎牢關。但哪曾料想,河間王得到消息后,不但不同意張方的建議,反而在畢恒的攛掇下,準備撇開大軍單獨離去。

自從接到張方送來的軍情后,河間王姓格當中懦弱的一面就暴露無疑,他在歷史上能在大軍壓境之際聽信讒言殺了張方,如今他更是亂了方寸不知所措。最后他還是采納了畢恒的建議:先保存自身實力再說!

真是應了那句話,大難臨頭各自飛!河間王根本不會想像他這么做等于將虎牢關前所有的叛軍逼到絕境上,張方也失望不已,這河間王果然不是值得效命的主公。也許在就在這一刻,讓張方心里萌發了想要離去的想法。

不過,就算張方心里有了芥蒂,但他依然聽從了河間王的命令,開始整頓河間王剩下的幾萬兵馬,準備拋下東海王離開這里。同時有異動的還有幽州王浚的大軍,這段時間以來,王浚的大軍損失也不小,光是鮮卑人就損失了近萬人。

王浚雖然不至于率軍單獨離開,但他知道此時道路泥濘不利于發揮鮮卑騎兵的威力,因此面對中軍大亂,王浚不但撤下了攻城的部隊,還約束部下按兵不動。

荀愷見大勢不好,急令各營出兵救援中軍。哪想從各個豪強世家征調的人馬,互不相關,平時又無很好地組織,現在敗局已定,保存實力猶恐不及,誰還出戰。

所以,有的只是把戰鼓敲得震山響,咋唬一翻,虛仗聲勢;有的龜縮營中,聽而不聞;更有幾路人馬,干脆布置撤軍事宜,準備趁亂離去,哪里還有人硬姓拼殺!

荀愷長嘆一聲,親率本部人馬出營接戰,怎奈此時那虎牢關內祖約、李雄、苻洪、姚戈仲等人卻趁著關外大亂,立即率兵出關,鼓噪而來。此時朝廷大軍膽氣豪壯,內外夾攻叛軍,喊殺聲震動天地!

叛軍不少兵士原以為己方人多勢眾,虎牢關守軍只有挨打的份,見虎牢關守軍竟然敢大開城門沖殺而來,叛軍大營之中頓時嘩然,亂上加亂。叛軍士兵此時膽氣已喪,再加上太子等人高呼的口號,更是人心惶惶,人人都存了潰逃之心。

正在這時,一個更加恐怖的聲音在戰場上響起,“東海王被殺死了,快逃啊!”

叛軍風聞主帥戰死,眾將再也約束不住,大軍頓時散亂,紛紛四散潰退,十數萬人馬互相踐踏,踩死的尸體百里相連。

王浚手下的鮮卑精騎絕非烏合之眾,但是,大軍崩潰之后,再精銳的部隊,也想不到會遭到自己人從四面八方來的沖擊,王浚總不能對自己人大開殺戒吧!

稍一遲疑間,數萬兵馬就被那漫山遍野的敗兵沖得七零八落,再也組織不起像樣的沖鋒!潰逃的兵士相互推擠,掉入滍水中淹死的不計其數!

最后王浚長嘆一聲在鮮卑騎兵的保護下,一路往北而去。緊接著河間王也在張方的護衛下領著一萬多殘兵敗將往河間國逃去。

最倒霉還是范陽王、東海王哥倆,他們被沖到跟前司馬遹一刀砍了腦袋,到死東海王都沒想明白,明明自己占據了絕對優勢,怎么就會突然間一敗涂地了呢?

司馬遹看著已然崩潰的叛軍,頓時欣喜若狂,立即加大了攻擊力度。而李特得令之后,再次率隊沖入敵陣砍殺不斷,手中的陌刀是揮個不停,不計其數的叛軍死于其刀下。

司馬遹回過頭來看到騎兵大軍分成了巨大的三股洪流,士氣如虹,鋪天蓋地地向叛軍席卷而去。眼看勝利在望,突然之間他覺得自己全身熱血沸騰,一股股豪情自心里噴吐而出,刺激的自己恨不能隨著飛奔的戰馬躍空而去。

他高舉橫刀用盡全身力氣高吼起來:“殺!殺!為我大晉殺!”

李特同聲呼應:“殺……”

更多的騎兵戰士聽到了高呼聲他們用盡全身力氣的力氣跟在后面大吼起來:“殺……”

援兵好象破堤的洪水,一路呼嘯著怒吼著挾帶著滿天的風雷以雷霆萬鈞的氣勢摧枯拉朽一般的殺向了叛軍大軍。叛軍早已崩潰,根本不能組織起有效抵抗,真正的兵敗如山倒。

荀愷木然地看著眼前的一切,他能想象此戰之后,太子聲望將如曰中天,再也沒有勢力能阻擋他。什么世家啊,什么藩王啊,統統都得低下高傲的頭顱。他慘然一笑,對兒子荀烈道:“走吧,走吧,盡快地離開這里,離開之后不要回徐州了,直接去江東,東海王已經完了。”

“父親,你不跟我一起走嗎?”荀烈也是惶恐不已,數十萬大軍說敗就敗了。

“嗬嗬,為父還未和面目見父老鄉親,而且東海王已死,為父斷沒有獨活的道理!”實際是荀愷不愿受太子侮辱。看著心意已決父親,荀烈一咬牙轉身離去,叛軍終于徹底崩潰了!

受傷留下守城的祖約,此時抑制不住心內的狂喜放聲大吼起來:“擂鼓,擂鼓,為殿下擂鼓助威!太子率領援軍回來了!”

城樓上殘存的士兵和百姓一時間都還沉浸在血腥和殘酷的搏殺當中,他們還沒來得及相信勝利會來的如此突然。

如雷一般的戰鼓驚天動地地響了起來。

這是勝利的鼓聲,這是戰勝敵人的鼓聲。士兵們和城中的百姓從血腥中驚醒過來。他們終于勝利了,在即將崩潰的一霎那盼來了援軍。(。)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