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127章 南線輕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7章 南線輕松

第127章 南線輕松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很早的時候,齊王司馬炯就開始謀劃奪取最高權力的行動,一開始他將賈皇后、趙王二人當成自己的主要敵人。后來太子異軍突起,成功取代其他人成為他登上最高皇位的巨大障礙。

在即將扛起大旗挑明立場之前,恰好趕上太子跟世家爆發激烈地沖突,司馬炯迅速表明自己的立場,以世家保護人的身份贏得許多世家的支持。后來司馬囧為了討好世家大族,毫不猶豫的鎮壓了豫州境內的靈寶教。

此舉引發太子極大的憤慨,并明昭天下,宣布廢齊王為庶人,一舉將齊王司馬囧逼到墻角當中,司馬炯沒辦法不得不提前舉兵叛亂。

好在他外交工作做得成功,先后向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颙、常山王司馬乂、新野公司馬歆通告自己的行動。并逼迫他們表明立場,更期望獲得他們的聲援。

于此同時齊王還傳布檄文昭告天下:不肖子孫司馬遹,弒母逼父,為非作歹,罪不容誅,凡是有識之士都應該一起去討伐他,有不聽從命令的將誅滅三族!

司馬氏一族雖人丁興旺,王侯眾多,但是真正有頭腦的人并沒有幾個,更談不上所謂天賦,在跌宕起伏的爭斗中能獲取短暫的勝利往往也是仰仗自己的智囊團。

早先的司馬倫是這樣,最先發動叛亂的齊王司馬囧同樣如此。司馬炯雖然不算雄才大略,但他麾下也算謀臣如雨,其中葛旋、王豹、衛毅等都是其中翹楚。

當初接到朝廷要廢其為庶人的消息時,司馬炯曾經一度驚慌失措,只好將麾下幕僚統統找來,并讓他們當自己的軍事顧問商量對策。

好在王豹等人能說會道,很快拿出像模像樣的理由讓齊王鼓起了斗志。

“太子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神怒人怨,王爺應該順應民意、扶持弱者前去征討他。”

司馬炯以為眾人言之有理,便任命豫州刺史何勖、龍驤將軍董艾等人做前部先鋒,起兵征討司馬遹。不出葛旋等人所料,隊伍剛一出動,豫州各地世家豪強紛紛前來投靠,短短十幾天的時間,讓其兵力增加了數萬人,總人馬也達到了八萬多人。()司馬穎在司州境內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威風八面,齊王司馬炯在豫州同樣不甘落后。

接到齊王要求起兵的書信后,長沙司馬乂盡管距離洛陽更遠,但他迅速整頓兵馬,準備做司馬炯的后援,緊隨其后。

新野公司馬歆也是個沒腦子的主,接到通告后,猶豫不決,騎在墻頭上心里的算盤打了半天也不知道往哪邊跳劃算。

后來他的軍師孫詢拍桌子大聲說道:“太子殘暴不仁,大肆誅殺世家大臣,人神當共滅之,這個時候您還有什么可猶豫的?”

就這樣齊王的領著麾下將領共八萬大軍準備從許昌直撲陽翟,拿下陽翟之后,司馬炯就打算渡過穎水直撲洛陽,然而讓他沒想到是,大軍卻被陶侃率領的偏師擋在了陽翟。

雙方的戰火率先在陽翟展開,在新城負責南線指揮的許超首先派陶侃在陽翟阻擊齊王司馬囧。

陶侃驍勇善戰,連戰連捷,司馬囧雖來兵多將廣且勢洶洶。但是卻大大低估了陶侃的軍事才能,鬧到最后,司馬炯被陶侃打的是接連失措,不得不暫時駐扎在潁陰等待進一步調整。

公元299年末,駐守陽翟的陶侃遣其部將一人率少量精兵渡過穎水奇襲齊王的后軍,先奪取齊王屯儲在后方的食鹽糧米。隨后陶侃先頭部隊出動,兵分兩路攻打穎陰。部分叛軍攝于陶侃威名,紛紛望風而降,主動向陶侃舉了白旗。

陶侃的先頭部隊利用齊王初來乍到、立足未穩之際,連戰連捷,開局很好,打得齊王是望風而靡。

到了次年初,陶侃親率主力近萬人,準備集中兵力攻打穎陰。正在這時,齊王的另兩個幫手即長沙王、新野公到了。

司馬囧在陶侃身上占不到便宜,準備轉而攻擊其他地方,尤其是號稱太子老巢的新城。若是能一舉拿下新城,不但可以讓陶侃失去后勤基地,更能徹底打開通往洛陽的道路,同時還能大大的震懾朝廷一方。

在定下進攻方向和進軍路線后,同時也得到了來自長沙王、新野公的在兵力上的補充,司馬炯率叛軍立即出發,乘夜潛進,先是西渡穎水,經襄城、魯陽,再折向西北,渡過伊水上游,迂回繞到新城的西南面,進至新城城防的薄弱之處。

元月八曰,齊王叛軍開至新城西南面的陸渾縣,葛旋獻計道:“大王,許超以重兵守新城,破之甚難,不如先破陸渾縣,以剪除其羽翼,然后舉旗號令當地世家,聚攏大軍,以勢破之。”

司馬炯傲然道:“許超平庸,豈知用兵之妙?若非陶侃用兵如神,寡人早就拿下新城了,今曰就照先生所說,先拿下陸渾再進逼新城。”

于是齊王大軍明面上大張旗鼓的做出攻取新城的樣子,以迷惑新城的許超,實際上卻趁著月色全無,當夜漆黑,直取陸渾縣城。

陸渾守軍措手不及,且有因為兵少不能抵抗,邊打邊準備撤兵。

誰知撤退途中卻中了叛軍的殲計,就聽忽然一聲炮響,衛毅率軍殺出,守軍剛要分兵迎敵,突然又一聲炮響,懂艾又率軍殺出。關鍵時刻拿下陸渾的齊王又率軍殺回,守軍終于不支大敗,死傷以千數。

陸渾守軍主將王修都尉,被叛軍圍在核心,左沖右突不能得出,此時他已經身中數十處創傷,鮮血染紅了他的鎧甲錦袍,最后都尉王修大呼:“我力竭矣,當自刎以報太子大恩!”遂拔劍自刎而死,身邊幾位護衛來不及救援而眼睜睜看著主將自刎而死。

一些沒有沖出包圍的廂軍府兵被亂兵圍住勸道:“主將已死,諸位何必死戰輕生?不如歸降我家大王?”

這些亂兵卻不知,廂軍、府兵可是太子新制的受益群體,尤其是新城周圍的士兵,他們每一個人都從太子新政中得到極大的好處,他們可是太子最為堅定的支持者。

因此被圍困的士兵毫不猶豫的拒絕了叛軍要求投降的建議,反而大呼道:“都尉為忠臣,我等也不愿附逆令家人蒙羞!愿死戰以報太子大恩!”

眾人呼號陷陣,皆力戰而死!陸渾守軍的表現極大的震動了叛軍各部。

陸渾失守后,部分殘兵撤進了新城,得知陸渾失守,許超并不驚慌。許超知道自己兵力雄厚且驍勇,再加上充足的后勤補給,即使面對更加強大的叛軍,他也有信心守住新城。但是若想進一步消滅叛軍,恐怕得需要游走在外的陶侃配合。

叛軍即將兵臨城下,新城城內就像炸開的鍋一樣,頓時變得熱鬧又緊張起來。新城守將許超一邊積極調兵遣將準備守城,另一邊則派人給陶侃送消息,讓其尋找機會消滅叛軍。

新城攻防戰和孟津、虎牢關比起來,這里的守軍打得比較輕松。盡管叛軍兇悍無比,但是在新城充足的兵力以及火器打擊下,經過數個回合之后,叛軍幾次攻城都以慘敗收場,不過守軍損失也不少,死傷數千。

與此同時,許超派人聯系了屯兵在外的陶侃,讓其尋機殲敵。深通兵法的陶侃,很快就答應了許超的建議,立刻發兵曰夜兼行趕往新城。

幾天之后,陶侃率軍到達新城戰場。許超麾下原來只有一萬廂軍,后來加上征召當地的府兵、民兵,在戰爭來臨之前迅速增加至三萬人。

最后又分給陶侃一萬精兵,經過幾番大戰后,朝廷一方還有兩萬余人。而齊王再得到長沙王等人的幫助后,兵力增至十萬人。局勢依舊是敵強我弱。

齊王叛軍拿下陸渾,稍作休整后,就與當地叛亂的世家部曲合兵一處,立即向新城進發。一時間旌旗逶迤700里,軍威浩蕩,當地一些看不慣太子作為的世家豪強,見齊王起兵,就密令自家部曲發動作亂,配合齊王進攻新城。很快,就形成了東西南三面合擊新城的態勢。

西路的齊王軍兵力甚為強盛,且有智謀之士相助,許超把這一路作為主要防御方向。為集中兵力,許超主動從周邊衛星城撤退,收縮兵力,據守新城。

陶侃率領的偏師大軍,沿官道而行,一路上沒有遇到什么像樣的叛軍,很快到新城戰場。一開始眾將都想馬上與叛軍決一死戰。

陶侃卻深知齊王軍得到援助后,又身經百戰,又被葛旋等人大力整頓之后,戰斗力已經恢復不少。再加上對方人多勢眾,因此陶侃決定暫時避敵鋒芒。

就這樣新城一線進入戰略相持階段,而這個時候天下所有的目光都被東海王同盟震驚,這是繼鄴城三王同盟后,又一個實力強大的藩王軍事同盟。

東海王的叛亂,讓一些世家大族更是歡欣鼓舞,他們把這看做是太子不得人心的鐵證!世家都認為太子司馬遹已經蹦踏不了多久,早晚得被各位諸侯王趕下太子寶座。

此時東海王已經接到幽州刺史王浚、并州刺史王浚等人的將起兵響應的消息,大喜過望之余,他迅速整頓起數萬兵馬,兵發虎牢關。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