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125章 局勢突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章 局勢突變

第125章 局勢突變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在三王跟太子開打之前,東海王就已經密切地關注這場藩王跟朝廷之間的戰爭了,東海王不停地與自己的謀士們謀劃著,他在心里不斷地為自己的小利益打算著。

東海王的首席謀士,大名士荀愷首先為其分析天下形勢,說道:“大王,如今天下亂象已顯。太子據大義占關西,成都、河間兩王得河北,齊王有豫州,大王您據青、徐二州,共成鼎足之勢。”

“藩王與太子之戰,如今看來藩王必敗。然而三王亡,則大王不能獨存也。大王應該趁著雙方打得難解難分之際,發兵幫助三家王爺。聯合各位王爺之力,就可以輕松擊敗太子司馬遹。甚至在擊敗太子之后,眾人疲憊之時,大王可趁機吞并其他勢力。然后叩關攻取關中,那時太子鋒芒已失,則大王可取天下也!”

東海王聽了,覺得荀愷分析的太精辟了,決心按照荀先生的謀劃去做。

于是東海王就蟄伏在旁邊,耐心等待著一個關鍵時刻的到來,只有在這一時刻,藩王聯盟才會最疲勞,而又未能攻破洛陽;也只有在這個時候,太子的勢力被削弱到最低,卻仍然可以據洛陽死守。

等成都王不斷在孟津碰的頭破血流,河間王在虎牢關寸步難行,而太子即將撲滅司州境內的叛亂的時候,在東海王看來,出兵的時機終于成熟了。

也許,東海王擔心太子擋不住藩王大軍,萬一洛陽城破了,可就沒他什么事了。

畢恒的到來,讓東海王看到了其中的戰機,如今虎牢關雙方已是兵疲將乏,正是他一舉拿下虎牢關的最佳時機,只要拿下了虎牢關,洛陽將不在話下。而且他還派人聯絡幽州刺史王浚、并州刺史司馬騰、范陽王司馬虓共同舉兵。

經過一個多月準備,到了公元300年元月末,東海王司馬越突然在東海國打出反叛朝廷的旗號,在幽州刺史王浚、并州刺史司馬騰、范陽王司馬虓等人的支持下,悍然起兵叛亂。

在這一個月當中,孟津、虎牢關兩處多次出現險情,不過在洛陽方面的全力支援下,屢次化險為夷。不過即使這樣,兩地的士兵的精力已經到了極限。也就是太子麾下訓練有素,若是換做其他人恐怕早就崩潰了。

此次,東海王同盟有十三萬人,其中還有超過半數的胡族騎兵,他們號稱三十萬大軍,兵分三路朝洛陽進發。北邊并州刺史司馬騰接到兄長的要求起兵的消息后,立即讓實際已經dúlì建國的匈奴漢王劉淵帶匈奴騎兵三萬相助。

匈奴人劉淵接到司馬騰的書信時,他正在教育自己的幾個兒子。劉和、劉裕與劉隆是劉淵與妻子呼延氏所生。長子劉和好學而早成,愛讀《左氏chūn秋》與《毛詩》。

劉淵害怕劉和過于柔弱,于是就對劉和說道:“和兒愛讀經史,而如今我族要成大事,還需武功啊。”

劉和點頭,并不答話。

這時又有一人上前拜見劉淵。只見此人年齡約三十,身高八尺,左耳有一根白毛,長二尺多,很有光澤。劉淵一見,高興地說道:“孤的聰兒真是威風凜凜,儀表堂堂啊。”

劉聰是劉淵的第四個兒子,是劉淵與張夫人所生。劉淵問劉聰道:“聰兒近來還讀書否?”

劉聰答道:“自幼至今,仍十分愛讀經史、兵法。”

劉淵又問:“聰兒近來可否吟詩作賦?”

劉聰答道:“曾作懷念詩百首,作賦五十余篇。”

劉淵微微點首,接著問道:“聰兒不僅擅長吟詩作賦,還寫得一手好字。近來在練何種字體?”

劉聰答道:“主要是草書與隸書。”

劉淵又對劉聰說道:“聰兒十五歲就擅長射箭,能拉開三百斤的弓。現今我匈奴五部安居關內,一直無戰事,聰兒是否重文輕武?”

劉聰忙答道:“孩兒一直沒有忘記練武。”

劉淵點頭表示贊許。

這時又一人上前拜見劉淵。只見此人年近三十,身高九尺三寸,白眉毛,眼冒紅光,胡子不過百余根,卻根根都有五尺長。劉淵一見馬上興奮地說道:“這不是孤家的千里駒永明嗎?”

劉曜(劉曜字永明)是劉淵的干兒子,從小就是孤兒,后來被劉淵收養。

劉淵問劉曜道:“聽說永明也喜讀書,不知永明愛讀何書?”

劉曜面有笑容說道:“我讀書不及聰哥,只喜廣泛閱讀而不求甚解。”

劉聰接言道:“永明不必過謙,聽說永明讀兵書則不然,沒有不能背誦的。而且永明草書、隸書寫得也相當不錯。”

劉淵又問道:“永明勇武過人,能夠用箭射穿一寸厚的鐵板。如今將有用武之處,不可荒廢啊。”

正在這時劉宣說道:“大單于不必擔憂,我匈奴人人剽悍異常,能騎擅射。”

接著劉宣又將劉歡樂、劉延年、劉洋這些年長之輩引見劉淵。

正當眾人相談甚歡的時候,劉淵接到了司馬騰要求其出兵的消息,他將各位小輩趕走,然后問劉宣道:“五部人馬召集得如何?”

劉宣對劉淵說道:“遵照大單于命令,我等已聯絡召集了五部人馬,共得十萬兵馬。”

“好!這次,我們抽調三萬大軍南下,到中原去撈點好處!”

除此以外,幽州刺史王浚在五萬鮮卑、烏桓騎兵的支持下,率領六萬大軍往虎牢關而來!

東海王傾巢而出,起兵靖難的消息傳來,朝廷上下立即緊張起來,不少人變得人心惶惶。

對于司馬遹來說,更是懊惱不已,他本來只準備了一桌酒席,結果卻來了兩桌客人!于是司馬遹召開了一次緊急軍事會議。

此時形勢對太子極為不利,司州境內的叛亂還未平息,各地守軍卻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如今又添強敵,可謂是雪上加霜。

因此,在朝廷上下的主流觀點是棄守洛陽,收縮兵力固守關中。

但是在朝廷中還有強硬的主戰派,樞密使祖逖是個好戰分子,極力主張跟東海王決戰,他說:“成都王等不足為慮,東海王極其麾下又是遠道而來,我們只要堅守虎牢險關,尋找叛軍的破綻,必可擊破東海王!”

謀主張賓也主張留下跟叛軍決戰,孟孫先生朗聲道:“東海王所部皆胡族精銳,其戰斗力不可低估。而成都王等三王已到強弩之末,今rì又被我軍所制,求戰不得,正是殲敵的良機!如果東海王跟三王合兵一處,則賊勢必然高漲!我們何時才能平定叛亂?”

“所以在下認為,對于成都王他們,我們只需遣一良將足可應付。而殿下可親率精銳士卒赴虎牢關,搶先占據要地,扼之不使敵軍西進。然后我們以逸待勞必可擊敗東海王主力!東海王被破,其余藩王可一鼓而下!”

除了幾位主戰派外,也有相當多的人支持撤軍,其中太子的岳父王衍就是其中翹楚,他是這么告訴太子的:“殿下,如今我們已是兵疲將乏,縱然洛陽城堅,也擋不住叛軍的虎狼之師。更何況東海王親率生力軍加入到叛軍一方,我軍士氣已挫,再強自出戰實為兵家大忌!不如我們趁著叛軍還未合力之時,撤到關中長安,如此我再謀劃后續之事!”

太子認真聽取了各方面的意見后,最后亮出了自己的觀點,“諸位,北邊的成都王已是兵摧食盡,而我們的援軍即將揮師東進,到時就是敵軍的末rì。至于齊王司馬炯,嘿嘿!他能不能攻破許超、陶侃兩人的防線還得兩說!”

“因此孤打算親率部分精銳,前往虎牢關一線,加強虎牢關方向的防守力量,扼守此天險,以抵擋東海王主力。若是東海王怯懦不敢攻擊,孤就憑險而守,專心消滅南北兩線的叛軍,一旦成都王、齊王被滅,叛軍失去一臂膀,必然士氣大跌。”

“反之我軍則可乘機,集中力量對付剩余的敵人,若是敵人冒險攻擊我軍防線,孤就有把握指揮精銳尋機消滅叛軍!如果我軍不能迅速增援虎牢關一線,萬一被東海王、河間王聯合攻破,司州各地本來就不穩定,到時更會亂成一鍋粥,京師洛陽也必然保不住!”

“如此一來,叛軍勢力暴漲,我們還如何擊敗他們?因此孤意已決,決定出兵虎牢關,請諸君不要再言!”

“既然殿下心意已決,臣等遵命就是,不知殿下準備帶多少兵力支援虎牢關?不如掉部分關中精銳來,以防萬一!”

“不用,孤就帶九千太子親軍出征即可!如今我軍主力正在司州境內平叛,同時他們還要應付來自并州的威脅,恐怕抽不出更多的兵力的來支援我們。而洛陽的幾萬禁軍軍還要駐守洛陽,也不宜調到其他地方。”

“再說了,雖然孤的親軍數量少,但他們已完全實現了全火器化,只要后勤跟得上,絕對能當十萬大軍使用。就算是碰到鮮卑鐵騎,孤也不擔心!”

“孤離開洛陽之后,所有政事方面交由幾位內閣大臣處理,而軍事方面則由樞密院負責,其他大臣不得隨意干擾樞密院制定軍事計劃!”

“臣等遵命!”眾人見太子心意已決,只好躬身領命。(。)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