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六十三章 北地郡(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三章 北地郡(2)

第六十三章 北地郡(2)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截薛山下,一面繡著“大鼎”旗出現了,隨著這面旗幟出現,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投向了旗幟下的司馬遹。

司馬遹頭戴銀白色精鋼打制的鎖子護項頭盔,正頂上是一縷紅纓頭盔,左邊帽沿上插著一根彩色的羽毛。里面套了一件精鋼連環甲,外面是一套魚鱗明光甲,上半身一套下面三面一直罩到膝蓋處,腰間左右各掛著兩把橫刀,左邊刀稍長右邊刀稍短,左邊馬鞍上還掛著另外一把橫刀和一把強弓右邊卻是兩個箭筒。

在司馬遹的最外面還披了一件外套。這是一件由淺黃綢緞制作的無袖夾祅,夾祅上套著沉重的鎧甲。

司馬遹策動著駿馬,走到隊伍的最中間的崗位上了,早就做好準備的各軍將士等待著司馬遹下達命令。在靜靜地等待中眾將領軍官時不時望向那面大鼎旗。他們地眼睛投射著無比的迫切。

司馬遹站在兵海旗浪中。看著無數雙或遠或近地目光向自己投射來那些眼睛的主人有中原人有關隴漢人、有羌人、有匈奴人、有氐族人、甚至還有少部分的鮮卑人。

在以前,他們各自講的語言不同,他們信奉的祖先各不一樣,他們崇拜信仰地神各不一樣。他們的風俗習姓各不一樣。

但是他們從他們踏入軍營那一刻起,他們將信仰一個主神、習用一種文字、信奉一個祖先,而且他們也開始慢慢接受一個共同的名字——華夏。

司馬遹策動著坐騎緩緩走過隊伍,看到那一張張相貌不一的面容,看到那一雙雙形狀不一地眼睛,這些人都用無比崇敬的目光看著自己,似乎從自己的身上獲取到了無窮地信心和力量。

太陽越升越高,風也越來越緊,吹得旗幟一聲響過一聲。司馬遹覺得自己快要被這些灼熱地目光融化了。

“今曰當著軒轅黃帝的面,孤向你們保證,無論以前你是羌人也好,氐人也好,只要你愿意做漢人,學習華夏文明。從今以后,我們將祭拜一個祖先,信奉同樣的主神,學習同一種文化。孤將一視同仁!華夏萬歲!”

“華夏萬歲!”

“華夏必勝!”

“殿下萬歲!”

一個巨大的聲浪由無數的吼聲組成在一瞬間爆。無數的新軍將士們舉著自己手里的鋼刀、長矛、神臂弩然后用自己最大的聲音高吼著:“華夏必勝!”

感受這排山倒海的聲浪李特喃喃地念道:“真的只有一個聲音。”

而在這個時候隨著數百聲渾厚的號角聲響起,晉軍開始動起來,緩緩地向北地郡開拔。

就這樣司馬遹和李特帶著六千余新軍騎兵邊說邊沿著河水繼續北上,他們目的地是北地郡的富平和靈武。

自從上個月太子大敗齊萬年后,關中地區的胡族重新對朝廷變得恭敬起來。而知道歷史走向的司馬遹卻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這次梁王將其調到北地郡,他正好趁機親自考察一下北方邊郡內胡人的情況。

結果一路走來,司馬遹才知道,經過漢末三國以來,朝廷一直執行胡人內遷政策,從隴西、廣武遷來的白馬、先零羌、燒當羌等羌人部落已經在北地、馮翊兩郡安家落戶,人數已達十幾萬人。

“玄休你知道嗎?前面的富平縣(今寧夏吳忠西南)是前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設置修建的,到現在已經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司馬遹指著前面破爛不堪的城池賣弄地說道。

看到李特策馬站在旁邊傾聽,司馬遹以為他被自己鎮住了繼續意氣風地說道:“這富平縣東北方向有靈武,沿河北邊有廉縣(今銀川市)都是前漢時期設置的。前者是前漢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后者是前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置。這里地勢平坦有秦渠、漢渠引河水灌溉,本來是富庶耕種之地,可再看看現在,孤之前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里會是荒草連天,而且是如此破落、荒涼,真是滄海桑田啊!”

說到最后,司馬遹也沒想到自己會象某些文人墨客一樣,生出歷史的感慨,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被李特出言打斷思緒,“殿下,果然見多識廣!”

“哈哈哈,玄休過獎了,走,我們到富平縣城里看看!”

說著司馬遹帶著部眾入得富平城,騎在馬上,司馬遹打量著用夯土修建的城墻,在上百年的風雨中,已經被刀削斧劈般殘缺不全。低矮的屋子在烈曰和風中搖搖欲塌,中間的道路坑坑洼洼,數百名在烈曰下還穿著破爛皮祅的百姓目光呆滯地看著緩緩走過來的司馬遹和李特一言不發。

李特策馬走上前咳嗽了一聲然后大聲問道:“你們這里管事的是誰?”

這時一個一身舊長衫袍但好歹穿地稍微整齊地中年人揚身站了出來。向李特彎腰拱手施禮“拜見將軍大人!”

“你是誰?”

“我是這里地縣令,叫周勛。”

“縣令?這破地方還有縣令?是朝廷任命的嗎?”

司馬遹感到奇怪了。胡人叛亂這么久,這個破地方竟然還有縣令?北地是羌人、盧水胡、禍亂的主要地方,當初連北地郡守張損都死了,沒想到這縣令竟然還活得好好的。

“回將軍,不是朝廷任命的,是匈奴五部大都督劉淵任命的。”周勛老老實實地答道。

“他娘的!劉家父子的手居然伸到這里來了。”司馬遹恨恨地罵了一句。

既然要北上占地盤當然要搞清楚北邊有哪些勢力。根據最新的情報顯示北地郡、安定郡、馮翊郡以北多是鮮卑、北羌和胡、匈奴等部落,大約共有數百部分布在這兩河東西千里之地。

而馮翊郡東北方向就是五部匈奴地區,那里是并州匈奴也可以叫南匈奴地盤,他們的領袖是劉淵。

東漢中平年間(184年―190年),羌渠單于派其子于扶羅率兵援助東漢,討平黃巾軍。當時正碰上羌渠單于被國人所殺,于是,于扶羅將所率的兵眾留駐在東漢,自稱為單于。

緊接著董卓叛亂,于扶羅率兵劫掠太原、河東,后駐扎河內。于扶羅死后,其弟呼廚泉繼位,任命于扶羅之子劉豹為左賢王,劉豹即劉淵的父親。后來,曹艸將呼廚泉的兵眾分為五部,任命劉豹為左部帥,其余部帥也都由劉姓擔任。

太康年間(280年―290年),改變舊制,設置都尉,匈奴各部中,左部居住在太原的茲氏(今山西高平),右部居住在祁地,南部居住在蒲子,北部居住在新興(今山西忻州北),中部居住在大陵。劉姓雖然分居在五部,但是,從大的范圍上看,他們都是居住在晉陽的汾水和澗水一帶。

劉淵和他的匈奴部落雄據并州,司馬遹雖然早就想要找對方的麻煩,而且他也知道對方是個有野心的人,只是沒想到劉淵這時候就把手伸進這里。不過,司馬遹卻知道,也許劉淵的首要目標并不是關中,而是北方分布在河套地區的羌人、鮮卑、匈奴人部落。

“哪個誰?對,周勛!”司馬遹在李特地提醒下終于叫出了對方的名字,“你跟孤匯報一下,這周圍都有些什么部眾?”

“回將軍,這周圍多是鮮卑、馬蘭羌、盧水胡部落,尤其是西邊的賀蘭山和北邊葫蘆河流域分布著大量盧水胡和馬蘭羌部落,而富平、靈武和廉縣多是早年從關隴遷過來的百姓總共加在一起不過十萬余人。”周勛緩緩地答道。

“這樣你祖籍何處?”司馬遹繼續問道。

“回將軍我原是雍州扶風人祖上為了避難就舉家遷來富平已經有五、六十年了。”

“周縣令,孤跟你說實話,本宮打算以帝國太子的身份,上書洛陽請表你為假北地郡守替孤安撫這富平周邊的部落和百姓如何?”司馬遹露出難得的笑臉向周勛說道。

“啊!?你……你是太……太子殿下!這,這,臣……臣空才疏學淺,難當如此大任。不如殿下另擇良人任事,免得耽誤殿下大事。”周勛一聽以前的人是太子,頓時有些膽戰心驚,雖然他也算是富平的地頭蛇,但是在太子眼中肯定不值一提。

“先生不要推辭了,就這么說定了。先生大才厚德。得百姓推崇應當擔此大任。”

司馬遹已經翻身下馬誠懇地拉住周勛的手,死活也要他擔任北地郡守。這周勛一身的士人“氣質”,且又是當地的地頭蛇,司馬遹沒有理由放過對方,估計劉淵也是看重了對方的身份,才讓其擔任縣令。

而且剛才周勛在數千兵甲面前居然不畏懼不心慌有問必答不卑不亢談吐有度。這份見識和膽識自然不是常人能比得。而那些百姓都萎萎縮縮地站立在他的身后,以司馬遹的見識看出周勛在這里是德高望重。

看到周勛還想推辭,旁邊的李特不由補了一句:“先生不說別的就為了富平城上萬百姓先生也該挺身而出啊。”

周勛看了一眼眼前的這位威武雄壯的將領不由長嘆了一口氣:“也罷!周某就恭據此位吧。”

新書推薦:、、、、、、、、、、、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