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五十九章 劉淵的算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九章 劉淵的算盤

第五十九章 劉淵的算盤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朝堂上的事情,并沒有影響到司馬遹的心情,因為他知道就憑一封奏章根本扳不倒梁王,他這么做只不過想保護一下周處罷了。

果然,奏章遞上去之后,朝廷的回復很快就下來,梁王依舊是大軍統帥,只不過周處被調到了太子的麾下,其他的依舊未變。

“殿下,朝廷為何是非不分?明明是梁王使得毒計,為何還讓其擔任大軍統帥?倒是殿下立了如此大的功勞,竟然只賞了些許錢財?!”

這件事最不高興的就是性情耿直的周處,他本以為朝廷會將梁王調走,然后太子憑借戰功一躍而成為大軍統帥,結果沒想到梁王屁事沒有。

“哎吆喂,孤的周大將軍,您就不要嘮叨了行不行?既然朝廷已經下了旨意,讓梁王戴罪立功,說明這件事已不容更改。接下來我們還是想想如何剿滅叛軍吧!”

司馬遹比周處知道的內情多,梁王是賈后的人,當然不會輕易丟掉官職。再加上他自己表現越發出彩,世家、賈后就更不會讓自己獨領大軍。

“對了,朝廷將周老將軍調到孤的麾下,以后我們就要在一起共事。呵呵……”

“請殿下放心,臣愿為殿下肝腦涂地!”自從周處被司馬遹救出之后,經過這些天的接觸,他早就對太子的為人、行事手段欽佩不已。

“老將軍言重了!來,正好士稚也在,我們商量一下以后合作的問題。如今雙方人馬加在一才五千多人,要想應付接下來的局面恐怕有些捉襟見肘。趁著孤剛剛賣給匈奴人六千馬匹,又從梁王那里敲詐了一大筆錢,我們要抓緊時間招募些新兵。”

“眼下關中遍地都是流民,這種情況若是不能得到緩解,孤擔心釀成大禍啊!唉!也不知梁王怎么跟朝廷匯報的,朝廷竟然沒有派人救濟流民。不過孤身為太子理應為朝廷排憂解難,既然知道了,就不能撒手不管。這樣,我們先流民中招收一萬名新兵,這件事就由士稚跟周老將軍你們兩人負責!”

“殿下,臣擔心我們如此大張旗鼓的擴充兵力,恐怕會引起朝廷不滿啊!”祖逖還是擔心洛陽朝廷從中阻攔。

“哈哈哈,士稚放心,孤就以東宮六率的名義的招兵,就算朝廷要想找事,也得先過孤這一關再說,因此你們不用擔心!孤擔心的是流民!”

這不是司馬遹危言聳聽,歷史上由于齊萬年叛亂,導致胡人禍亂關中,使得關中本來就沒有恢復的民力,進一步糜爛,再加上多年饑荒,使得關中流民遍地,其中一部分流民包括漢人、羌人、氐人,為了避禍遷入蜀中。

當中有位叫李特的氐族好漢及其后代更是借助這股流民的勢力,成功割據蜀中建立成漢政權。

司馬遹準備搶先一步,收攏部分流民,一方面收攏當地民心,另一方面確實想要招收一部分草莽英雄。既然他跟世家鬧翻了,估計這輩子也別想從世家處弄到人才,要不然混到現在,他手下也不會只有祖逖寥寥幾個人。

“好,請殿下放心,這件事就包在我們身上,臣這就去開始招兵。只是殿下咱們召的這些新兵能派上用場嗎?”

祖逖倒是有些擔心新兵不堪大用,雖然叛軍主力被消滅了,但是胡人本來就是上馬為兵、下馬為民,漢人在這方面有著天然的缺陷。

“呵呵,士稚不用擔心,孤看一時半會兒還不用我們上戰場,眼下孟將軍剛剛統帥精銳抵達,再加上有五千精銳匈奴騎兵相助,剩下那點叛軍根本不足為慮。孤招這些新兵,根本不是為了對付叛軍,而是為了以后打算。”

“來,你們過來看看。”司馬遹領著幾人走到一副雍州地圖前,“在安定郡、馮翊郡以及他們北邊居住著大量馬蘭羌、盧水胡,這兩個部落正是此次關中叛亂的主力,孤打算找機會先教訓一下這兩個部落,然后順便清理一下北方邊郡!”

梁王大營,孫秀、盧播二人正陪著梁王飲酒作樂。

“呵呵!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呵呵,這次多虧了先生謀劃,否則寡人這次就得問罪進京了。”

“哎,王爺多慮了,以王爺天生貴胄之資,即使沒有臣也能逢兇化吉、遇難成祥。”

“王爺,臣聽說太子也上了份奏章,把全部罪責都推到王爺身上,可有此事?”

自從被太子教訓了一頓后,盧播算是跟太子結下了仇怨,一心想要找太子報仇,不過他也知道憑他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成,這件事還得落在梁王身上。

“哼!人家是太子,嘴又長在他身上,他想怎么說關我們什么事!”

這時梁王對司馬遹也沒有一點好感,之前怕太子搶權,現在更怕太子掌握了他的把柄將他一鍋端。

“王爺,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太子剛剛打敗了叛軍主力,據說繳獲了大量叛軍機密文件,若是其中真有王爺寫給齊萬年的信的話……”

聽了盧播的話,梁王皺了皺眉,當初他不愿意留下任何痕跡,可齊萬年也不是吃素的,見不到梁王親筆書信,說什么也不愿意伏擊周處,生怕上了別人的算計,可沒想到今天這件事竟然成為他里通外敵的證據。

“你們是說太子已經掌握了本王的把柄?”

“嗯,臣有八成的把握可以確定,王爺寫給齊萬年的書信一定是落在了太子手中。”

“既然如此,太子為何沒有將之呈現給朝廷?”

“呵呵,因為太子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僅憑一封信還不足以置王爺于死地,要知道王爺背后站的可是賈皇后,那可是當今最有權勢的人。”

“既然如此,孤還有何可擔心的?”

“呵呵,王爺知道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嗎?當初信陵君殺掉的晉鄙背后可是有魏王撐腰!?臣觀太子絕非簡單的人物,他一定在謀劃王爺手中的關中大軍,王爺若不想步晉鄙的后塵,就必須早早謀劃!”孫秀語氣中透著誘惑。

“這,這……寡人要好好想想!”梁王如何聽不出孫秀其中隱含的意思,可他自己還沒有那么大的膽子,因此只能裝聾作啞。

孫秀對此頗為不屑,認為梁王還不如趙王,雖然趙王也不是什么雄才大略之輩,但起碼敢做敢想,自從下定要登上至高之位的夢想后,趙王就一直為其不懈努力。再看看梁王,明明害怕太子奪權,卻偏偏猶猶豫豫,瞻前顧后。

從梁王那里出來后,孫秀轉而去了匈奴人的大營。劉淵此次入關中也是心懷其他目的,晉陽王氏想要他配合孫秀除掉太子。說實話以前劉淵真沒有將司馬遹放在眼里,但是最近發生的一些事卻讓其對太子刮目相看。

太子不但一舉將周處從眾軍圍困中救出,還徹底打垮了胡族叛軍的主力,自從葫蘆口一戰之后,叛軍開始收縮兵力,龜縮在北地郡、安定郡茍延殘喘。可以說太子一戰基本上定鼎了雍州、秦州兩地的局勢!

更讓劉淵對司馬遹刮目相看的是,面對被他人搶走的戰利品,太子沒有選擇息事寧人,而是以極其彪悍的方式奪回屬于自己的東西,而且遇到有便宜可占的時候,毫不猶豫從他身上咬下一塊肉。

如果說以前劉淵干掉太子是一方面為了討好晉朝世家大族,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挑起晉朝內亂,好讓匈奴人能坐收漁翁之利。那么現在他多少有點心甘情愿或者說迫不及待,因為他已將太子列為匈奴崛起最大的障礙。他絕不愿意這么一個能干強硬的人登上晉朝皇位,否則匈奴人還得被漢人壓制永遠也別想出人頭地。

“父帥,孫秀來訪!”正當劉淵沉思時,他兒子劉聰進來了。

“哦?快請!不,我親自去迎接!”

劉淵聞聽孫秀到了,趕緊起身相迎。在京城時他跟孫秀多有接觸,知道此人是個十足的小人,且愛睚眥必報,俗話說寧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他可不想無緣無故的得罪此人。

“哎呀,先生大駕光臨,真是蓬蓽生輝啊!”劉淵雖然心底不屑,但他依舊笑著對孫秀恭維道。

“呵呵,都督大人客氣了,此次孫某前來是有要事相商。”孫秀知道要想成事,少不了劉淵的幫助,因此他倒是挺客氣,不過他內心深處依舊瞧不起這些內附的胡人。

孫秀的想法實際上代表了晉朝士人的主流思想,他們一邊從心底瞧不起胡人,卻又想讓胡人為奴為婢供他們驅使。這是典型把胡人當凱子對待!歷史上胡人造反除了本身有著巨大野心,貪圖中原的花花世界外,也跟晉朝不能正確處理胡人問題有著很大關聯。

“哦?先生說的是何事?”

“呵呵,都督不是明知故問嘛!在下也不跟都督廢口舌了,皇后、世家廢這么大勁把太子弄到關中,還不是想找個機會悄磨嘰的做掉對方。閣下代表世家,在下就是皇后娘娘的代理人,眼下世家、皇后早就對太子的表現忍無可忍,一心想要除掉司馬遹,而我們兩人就負責執行這項任務,具體來說就是在下負責出謀劃策,都督大人負責具體實施。”

“沒問題,先生盡管吩咐,在下洗耳恭聽!”

“哈哈哈,我們只需如此這般!”

送走了孫秀,劉淵瞬間變成喜怒不形于色的梟雄,他沉著臉想著剛才孫秀的話,世家大族、賈后打得什么盤算,他一清二楚。

無非想要匈奴人背黑鍋而已,暗殺太子不是一件小事,事后無論如何也得給天下人一個交代,而匈奴人就是世家、賈后打算事后拋出的替死鬼。

“哼!想要我們匈奴人背黑鍋,哼哼!沒那么容易!”說著劉淵眼中射出一道莫名的精光。

接下來幾天,整個晉軍大營充滿著一種詭異的平靜,梁王、太子之間相安無事,誰也看出曾經二人發生過激烈的沖突。而孫秀則不斷地暗中游走于梁王、劉淵之間,做著最后的準備工作。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