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三十七章 對火器的渴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七章 對火器的渴望

第三十七章 對火器的渴望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30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在司馬遹窩在皇莊積蓄力量的時候,元康二年二月朝會,整個晉朝就太子提出的新政問題仍然沒有定論。但是到了二月底,隨著皇后越來越強勢,再加上太子依舊沒有一絲悔改的意圖,使得所有世家都意識到在新城實施新政已不可避免。

果然,到了三月下旬,當皇莊所有田地在新式農具、馬匹的幫助下耕種完畢后,朝中才漸漸有了定論。就在圣旨還未到新城之前,司馬遹的火器研制終于有了突破性進展。

相對天下其它地方,皇莊附近幾個村子經過近半年的休養生息,尤其是在司馬遹砸下大筆錢財之后,越發顯得繁華起來。

這日,司馬遹帶著祖逖、江統、杜錫、許超、司馬雅等人,來到新城縣城外一處秘密基地。

這里地處偏僻,而且周圍數十里都被衛士們團團包圍,閑雜人等根本無法入內,就連旁邊的河道兩邊,也被司馬遹派人用圍墻給封鎖了,嚴禁有人泅水潛入。

巳時一過,隨著司馬遹打了一個手勢,小鄧子便跑了出去,不一會,遠處傳來一陣鼓聲,當眾人立即安靜下來,紛紛舉目望去。

只見四名不到二十五六歲的士兵,穿著標準的皮甲竹制斗笠,敲打著掛在胸前的鼓走了過來。這鼓與晉軍原本用的小鼓不大一樣,鼓身改用白鐵皮打制,上面蒙了一層薄牛皮,而且要大許多,被斜掛在胸前。兩名軍士兩只手各握著一根鼓棒,有節奏地敲打著。

隨著鼓聲,一隊軍士們列隊走了出來。祖逖等武將一眼就看出來了,這一隊是標準的三百人,也是身穿皮甲竹笠,不過他們的裝飾不太一樣。腰間系了一塊寬皮帶,右邊掛著三個硬牛皮制作的盒子,左邊也還有一個皮盒子。

他們手里端的也不是赫赫有名的晉軍長矛,而是一支長四尺多(四尺五寸,合一點四二米)的鐵管子,這根鐵管子嵌在一個長木架上,被軍士們持在身體的右邊。

聽司馬遹介紹,這東西叫火槍,不過大家都還不知道怎么用。

三百多軍士的后背還多了一個四四方方的背包,也不知里面了裝些什么,背包最上面掛著一個斧頭不像斧頭,大刀不像大刀的兵器,前面部分藏在皮鞘里,只露一截木把。

隨著鼓聲,這隊軍士走到眾人不遠處,領頭的軍官出一聲口令,負責敲鼓的軍士立即敲出急促的鼓聲來。軍士們連忙列成三隊,側對著眾人。

軍官一舉手,鼓聲停止。他隨即開始繼續令:“裝彈藥!”

軍士們伸出左手,從左邊皮盒子里取出一個圓圓的金屬丸子,含在嘴里,然后換左手持槍,右手先把槍后面的一個鐵扣微微板開,露出一個鐵池子,再從右邊盒子里掏出一個長圓錐形的紙筒,用嘴咬破一個口子。

軍士左手將槍略端平,右手從紙筒里倒出一些黑色粉末在鐵池子里,然后再把紙筒里所有的粉末倒進槍管里,接著把嘴里含著的金屬丸子灌進去,最后把那倒完火藥的紙筒捏成一團也塞了進去。軍士們隨即從槍管前端抽出一根鐵條,在槍管里戳了好幾下,再插回原位。

這時的軍士們右手持住槍的木把處,左手端在槍的前端。所有的人都在安靜地看著軍士們迅地做完這一系列動作,期待著下一步能給他們帶來什么驚喜。

當年司馬遹當街殺死刺客時,使用了一種不知名的‘暗器’,曾經讓眾人感到匪夷所思,今天他們也想知道,太子會讓眾人看到些什么前所未有的東西。

領隊軍官大喊一聲:“準備!”

軍士們聞聲用右手將那個略張開的鐵扣完全張開,然后端起槍來,槍身后面的木板靠在右肩上,右手扣住一個類似弩機的東西,左手微曲,端在槍身前方。槍身被平舉,槍口全部朝著前面兩百尺遠的一排木靶。由于軍士們是密集站成三排,所以最后一排的槍管從最前面一排軍士的肩上伸出。

“開火!”領隊軍官大喊一聲。

連綿不絕的爆炸聲驟然響起,三百軍士手里的槍管接連閃出一團火光,隨即噴出一團灰色的煙霧來,聲勢極為嚇人。而那排木靶也響起了一陣噼里啪啦的聲音。由于軍士們反應度不一,所以無法做到同時開槍,甚至有的軍士第一槍沒有打響,趕緊又張開槍機,再扳動扣機,才打響了第一槍。但是依然有十幾個軍士的槍沒有打響。

但就是這樣,這三排火槍的開火射擊讓眾人嚇了一跳,如此巨大的聲響,還有能噴火吐煙的聲勢,就是見慣世面的祖逖等人也不禁嚇了一跳。

在煙霧繚繞中,領隊軍官又令了:“上彈藥!”

軍士們又重復剛才的動作,而沒有打響的軍士們則是檢查了一下,往鐵池子里又放了一些藥,沒一會,隨著軍官的命令聲,三排火槍又開火了,密密麻麻的彈丸把木靶打得又一陣亂響。

江統等人不由目瞪口呆:“這火槍到底是什么東西?怎么這么快!”

祖逖等武將們激動不已,今天司馬遹給他們展現的這些新式火器,為他們打開了一個新的境界,這些火器釋放出來的火力連綿不絕而又異常兇猛,試問天下哪支軍隊能接受到這樣的打擊。

祖逖等武將繼續聯想到新軍軍士受列隊、聞鼓行進訓練已久,早就將這些刻進了骨子里,集體和協作力量讓他們揮地淋漓盡致。因此太子麾下親軍非常容易向這種火槍列隊陣形轉換,只不過把大刀、短劍等裝備換一下而已。

看來司馬遹早就有了長遠的打算。他們不由地幻想起,數萬太子親軍全部改換裝備這種火槍,到時親軍站得密密麻麻的軍士們萬槍齊發,百炮齊鳴,這天下還有敵手嗎?

正想著,司馬遹傳令一搖旗子,火槍軍士們停止了射擊,從長皮鞘里抽出不短的一把三棱形直劍,不知怎么地就安在了火槍的前端,四尺多長的火槍加上這至少有兩尺長的直劍,頓時變成了六尺長的長槍。

隨著重新敲響的鼓聲,剛才還在開火射擊的軍士們變成了長矛兵,舉著長槍開始列隊緩步向前行,過了半個時辰,隨著司馬遹的命令,這次演示終于停止了。

祖逖等人一窩蜂地就沖了上去,而江統與杜錫等人交頭接耳、低聲議論,并連連感嘆:“真是人間兇器!不可輕用。”

祖逖等人圍著站立齊整的軍士們在打轉,上上下下打量著這些配備新式裝備的軍士。等他們接過火槍,只見這東西打造地非常精致,槍管內外都非常光滑,槍機等部件做得非常精巧,槍管上的直劍,即司馬遹所說的刺刀,打造得寒光閃閃,通過一個圓環扣在槍管和槍身上,靠一個槽來卡住,不但堅固,而且安取方便,而刀身呈三棱形,上面有三條長長的血槽。

司馬雅繼續看起那個包火藥的紙筒,呈圓錐形,有點像后世老農民的煙卷。不過這紙筒的紙不一般,都是泡過油脂的,應該有一定防水易燃能力。

“這紙筒都計算好了每槍的火藥用量,軍士們到時只要咬破紙灌藥就行了,不用軍士親自往火藥筒灌,那樣不好控制分量。要知道,火藥少了,火槍威力不足,火藥多了,就容易炸膛。”司馬遹簡單介紹道,這里面還有很多玄機,不過他說了這些人一時也不懂。

這時許超指了指軍士們身后背包上的“新式武器”問道:“殿下,這是什么兵器?”

司馬遹順手從一名軍士背包上解開一道繩扣,將兵器取了出來。這是一個丁字木把,只是橫把非常短,豎把略長,前面有一個精鋼打制的半圓形鏟子。

“這是軍士們用的小鐵鏟,可以用來挖壕溝,然后軍士們可以躲在壕溝里放槍。緊急時還可以當斧子用。”

司馬遹解釋道,這可是他根據自己所知道的工兵鏟發明的武器。火器時代,也意味著逐漸進入壕溝時代。火槍手可以躲在壕溝里避免被箭矢直射,而攻城時挖壕溝更是必不可少,所以司馬遹就明這多用的兵器加工具,也算是解決了火槍軍士短兵相接時沒有兵器的問題,減少他們攜帶物品的重量。

“不錯,不錯!”許超揮舞了一下,發現比一般的斧子都好使,連連贊嘆。

“殿下我們何時才能裝備起這些火槍?”祖逖問這話的時候,其他幾人也是一臉的狂熱。

“你們暫時就不要想了,起碼幾年內我們還無法做到大規模裝備火器的地步,除非我們現在就掌握了整個國家的權力。并且還要鏟除所有政敵,集中全國力量才能做到。就眼前這些火器是我們傾全力,費盡千辛萬苦才研制出來了,甚至還死了幾個工匠。目前只有這么點,怎么夠你們分?”

“那怎么能行?叫工匠們趕緊多制造呀!”祖逖等人紛紛叫開了。有好東西弄不到手,怎么不叫他們著急。

“這位是負責火器研制的大匠師,讓他來說說。”司馬遹指著一位工匠模樣的人說道。祖逖等人知道司馬遹對工匠們非常敬重,當即也不開口,只是靜靜地等著工匠開口說話。

“這三百支火槍,是我們從上千枝火槍中精選出來,所以諸位將軍才看到如此盛況。但是實際上火槍的廢品太多了,根本無法大量生產。根據槍炮廠的能力和進展,就是下個月正式開始生產,每月也不過出火槍兩百枝,火炮十門。”大匠師緩緩說道。

看到祖逖等人一臉的失望,大匠師連忙又說道:“不過隨著不斷的改進,再加上原料跟得上,我相信到明年槍炮廠每月可產火槍達三百到五枝,甚至更多。火炮可能會達到每月三十門到四十門。”

“你們也聽到了,火器廢品率太低,再加上缺乏鐵礦石,因此還無法做到大規模換裝。不過,你們放心,將來我們解決了原料跟技術問題后,火器一定會盡快普及下去。”司馬遹看到大家有些失望,不由得安慰道。

雖然有些失望,不過大家知道,隨著今后太子掌握的地盤越多,兵工廠建立的就越多,到時產量自然就會上去。不過,以目前的情況看,太子至少要在新城呆上五年的時間,受原料鐵礦的限制,在這段時間能裝備起一支三千人的火槍隊就不錯了。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