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西晉當太子第三十一章 過年祖逖歸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西晉當太子 >>重生西晉當太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一章 過年祖逖歸來

第三十一章 過年祖逖歸來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26日  作者:瘋子161414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瘋子161414 | 重生西晉當太子 

古代過年要比現代隆重多了,一般過了臘八之后,各家各戶就要開始準備過年事宜。而官府在臘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舉行祭灶儀式。舉行過祭灶后,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每年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到除夕的這段時間,民間稱之為“迎春日”。

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里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這種送灶神的儀式叫做“送灶”或“辭灶”。

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樣是為灶王升天的坐騎備料。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送灶時,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亂說話。灶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灶神”再接回來。因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灶”“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灶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說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墻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過年了,這是司馬遹第一次在古代過年,他看什么都稀奇得不得了。尤其是灶糖,司馬遹吃得那叫一個香甜。灶糖是一種麥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為長條型的糖棍稱為“關東糖”,拉制成扁圓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寒冷,糖瓜凝固得堅實而里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過了臘八之后,眾人就開始進行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還在現在皇莊里人不少,大家一起動手,倒也沒費多少時間,掃房之后,府內氣象一新,處處纖凈無塵,清新悅目。到處宮燈高懸,殿堂上掛牛角燈,墻上掛壁燈,室內懸宮燈,花園軒館、游廊上掛絹燈。

小年那天,天黑下來后,府里各處的燈籠都點了起來,司馬遹也身穿蟒袍,頭帶一頂軟腳蹼帽,一身正裝,在大家的簇擁下來到家祠,進了東邊的小跨院,這時跟進院子的只是一應男人,婦女是絕對禁止入內的,連不男不女的內侍也不例外――一律謝絕入內。

主祭的自然得是一家之主,司馬遹當仁不讓的擔當起這個‘大任’。司馬遹進了屋有點緊張,這里邊的規矩他不懂啊!幸好有人在旁邊指導,不然他真的出大丑不可!

這間屋子是祭祀列祖列宗烹飪祭品的地方叫神廚,當然也算是廚房,而且是府里等級最高的廚房。司馬遹抬頭看看只見‘灶王爺’獨自一人掛在灶頭上。灶前已經設擺了供桌,依次擺著貢品,有桂圓,荔枝、紅棗、栗子、幾樣點心,以及草料、清水、香燭和紙馬。

門一關,他邊上只剩下陪祭大管事,“殿下,請您上香!”遞過三炷香說道。

司馬遹接過香,在蠟燭上點燃,拜了三拜,口中念叨著臨來時現學的兩句詞兒,“感謝灶王保佑家宅平安,歸天后稟告上天,多言好事……”說完了,將香插在香爐上。

“禮……禮畢,請灶王爺升天嘍!”大管事喊了一嗓子,院子里的人聽到喊聲,點燃了早就準備好的爆竹,一時間‘噼噼啪啪’的炮聲響起,兩個管事的將灶王爺的畫像摘下,司馬遹將畫像和紙馬點燃,在渺渺的青煙中結束了儀式。

司馬遹剛要吩咐眾人擺飯,就聽見外面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門簾一挑,只見劉總管滿臉喜色的跑進來,“殿下,祖大人回來了!”

司馬遹剛開始沒反應過來,直到劉總管說了兩遍,他才反應過來,趕忙向外面跑去。來到前院一看,站在庭院當中的可不就是祖逖。只是這個時候的祖逖看起來更加滄桑,看來這段時間沒少吃苦。

“臣祖逖參見太子殿下!”祖逖一看司馬遹親自出來了,趕緊跪下行禮,站在他旁邊的兩個漢子也跟著跪下來。

“士稚快快請起!這兩個多月士稚干什么去了?也沒消息送來,害得本宮整日提心吊膽,身后兩位壯士是何人?士稚不為本宮介紹一下嗎?”司馬遹把著祖逖的胳膊將其攙起來。

“臣這兩個月一直在處理北方家族事務,這兩人都是臣的兄長:祖該、祖約,今日他們隨臣一道前來投奔殿下。另外,還有一千多族人希望殿下能夠收留。”祖逖趕忙介紹身后的兩位大漢。

“士稚能來投靠孤,那是本宮的榮幸,豈有不收留之理?這樣吧,你的族人讓劉總管去處理,放心他們一定會得到最妥善的安置,你們隨本宮進去喝酒,今日我們不醉不歸。”說著司馬遹拉著三人一起走進大廳。

眾人按賓主落座,司馬遹端起酒杯,“在座的都沒有外人,來本宮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是原東宮常從督許超,旁邊的那位是左衛督司馬雅,這二位都是身懷絕技之人,本宮能夠順利從洛陽走到這里,還是多虧有了二位的保護。”

“剛剛隨本宮進來的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祖逖祖士稚,呵呵,估計在座的都應該聽說過士稚的大名,本宮就不多介紹了。在他身邊的兩位就是他的兄長祖該、祖約。剩下這兩位分別是東宮洗馬江統、中舍人杜錫,以后大家就要在一起共事了,都互相認識一下吧。”

有了司馬遹在中間穿針引線,眾人很快就打成一片。酒酣耳熱之際,司馬遹問起了祖逖的北方之行。祖逖飲了一杯酒回答道:“那日臣辭別了殿下,就快馬加鞭回到幽州家中,然后跟家人商量議定之后,隨后決定舉族南遷。”

“然后我們就追著殿下的足跡,一路找到這里,對了,這次臣還從北地為殿下帶來兩百匹駿馬,雖然不是什么上等馬,但用來訓練騎兵綽綽有余。”

“真的?太好了!本宮一直擔心年后該用什么充當耕地用的牲畜,有了這兩百匹馬,年后就不用為耕牛煩心了。”司馬遹根本就沒有將這點馬用于訓練騎兵的打算,一方面是馬匹數量太少,而且還沒有補充,再加上騎兵的花費太高,使他暫時放棄了裝備騎兵。

“殿下為何不訓練騎兵部隊?要知道將來對付胡人還得靠騎兵?”祖逖對司馬遹的安排有些疑問,而了解內情的江統等人則對此表示理解。

“騎兵對我們來說暫時有些奢侈,不過士稚可以放心,等將來條件成熟了,本宮一定會大力發展騎兵。對了,士稚剛從北地歸來,可有什么新消息沒?”

“唉!此次臣回到幽州后才發現,我大晉真是到了最危機時刻,在幽州慕容鮮卑正快速的擴張,尤其是慕容廆當上首領后,他們先后聯合段氏鮮卑,并多次打敗宇文部,同時他們還大肆的招攬流落到北地的漢人流民。實施了這些政策后,慕容部落已經成為遼東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祖逖憂心忡忡的說道。

聽了祖逖的話眾人都沉默下來,連司馬遹也覺得自己發展的有點慢了,看來過年后各項事業都要加快步驟了,尤其是采礦、煉鋼、造槍幾個產業,必須盡快發展起來。

另外司馬遹覺得自己應該將朝堂的水給攪渾了,否則賈后、世家一直盯著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方便。同時還要想法取得新城的統治權,看來得出絕招了!

翌日,司馬遹起來時,院子里的積雪已經被早起的小黃門打掃干凈,他依舊像往日一樣來到后院的演武場上,活動開身體后,打了兩趟拳,身上已經見汗。

今天是大年初一,按照前世的傳統,司馬遹應該給大伙發個紅包。這次他也沒落下,在劉總管的陪侍下,他給皇莊內各個負責人每人發了一個厚厚的紅包,至于其他人,則交給劉總管負責。

除了準備過年,司馬遹還悄悄讓劉總管將一封奏章送到京城,這件事除了劉總管外其他人誰也不知情,不是司馬遹不相信他們,而是就算他們知道了也幫不上忙。;


上一章  |  重生西晉當太子目錄  |  下一章